CN214785343U -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5343U
CN214785343U CN202121189586.2U CN202121189586U CN214785343U CN 214785343 U CN214785343 U CN 214785343U CN 202121189586 U CN202121189586 U CN 202121189586U CN 214785343 U CN214785343 U CN 21478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teel
steel sheet
concrete beam
peg g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95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晓宇
钟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 Architects Engineers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895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板面和第二钢板的板面平行,第一钢板位于第二钢板的上方。第一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板,第一卡板的板面与第一钢板的板面相垂直,第一卡板的长侧边与第一钢板的长侧边平行,第二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上开有供第二卡板插接的卡槽,第一钢板的底壁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滑移连接有插接杆,第二卡板上开有供插接杆插接的插槽,第一钢板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插接杆滑移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具有便于拆装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效果。

Description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梁是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梁。钢筋混凝土梁既可作成独立梁,也可与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整体的梁-板式楼盖,或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整体的单层或多层框架。
目前,公告号为CN2091451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括主薄壁型钢板与次薄壁型钢板,主薄壁型钢板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垂直于主薄壁型钢板的第一固定板,次薄壁型钢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供第一固定板插入的凹槽,次薄壁型钢板与主薄壁型钢板相对的面上连接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侧面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嵌设有弹簧钢珠一,第一固定板上设置与弹簧钢珠一配合的卡槽一。次薄壁型钢板与主薄壁型钢板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侧面连接有垂直于第二固定杆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嵌设有弹簧钢珠二,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供弹簧钢珠二卡嵌的卡槽二,所述卡槽二与卡槽一位于同一个主薄壁型钢板不同的第一固定板上。
上述弹簧钢珠在与卡槽卡接前,需要工人按压弹簧钢珠使其缩回固定杆内,当固定杆向下滑移的过程中,带动弹簧钢珠滑移,当弹簧钢柱滑移至卡槽处时,弹簧钢珠弹出并卡接在卡槽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按压弹簧钢珠操作不便,而且,弹簧钢珠卡接后不便于拆卸,从而不便于对薄壁型钢骨架进行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拆装薄壁型钢骨架,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板面和第二钢板的板面平行,第一钢板的长侧边和第二钢板的长侧边相垂直,第一钢板位于第二钢板的上方,第一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板,第一卡板的板面与第一钢板的板面相垂直,第一卡板的长侧边与第一钢板的长侧边平行,第二钢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的板面与第二钢板的板面相垂直,第二卡板的长侧边与第二钢板的长侧边平行,第一卡板上开有供第二卡板插接的卡槽,第一钢板的底壁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滑移连接有插接杆,第二卡板上开有供插接杆插接的插槽,第一钢板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插接杆滑移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卡板插接在卡槽内,使得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相互限位,实现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初步定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插接杆滑移,使得插接杆与插槽插接配合,实现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的相互紧固。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和插接杆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拆装薄壁型钢骨架的效果。
可选的,驱动机构包括升降块、用于驱动升降块沿竖向升降的驱动组件,升降块位于第一钢板的下侧,升降块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斜面,插接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贴合,第一斜面的底部朝向远离插接杆的方向延伸,插接杆沿水平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升降块上下升降,升降块向下滑移时,第一斜面贴合于第二斜面滑移,从而驱动插接杆朝向插槽的方向滑移,使得插接杆插入插槽内,达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升降块向上滑移时,升降块带动插接杆朝向远离插槽的方向滑移,使得插接杆脱离插槽,达到了便于拆卸的效果。
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杆,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于第一钢板,驱动螺杆呈竖向设置,升降块转动连接于驱动螺杆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螺杆,驱动螺杆沿竖向升降,驱动螺杆带动升降块沿竖向升降,达到了驱动升降块进行升降的效果。
可选的,第一斜面上沿其倾斜方向开有T型槽,第二斜面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在T型槽内的T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块与T型槽滑移配合,使得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滑移时始终贴合,减小了插接杆和升降块相互脱离的可能性。
可选的,第一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于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为驱动螺杆提供支撑,提高了驱动螺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支撑杆设有两个,驱动螺杆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插接杆在两个支撑杆上均滑移连接有一个,插槽在两个第二卡板相向的侧面分别开有一个,插槽与插接杆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第一斜面在升降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接杆的设置,提高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互紧固的稳固性。
可选的,支撑杆上沿水平方向开有滑移槽,插接杆滑移在滑移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与滑移槽滑移配合,提高了插接杆滑移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插接杆朝向插槽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朝向插槽的一端设有圆弧面,便于插接杆插入插槽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机构和插接杆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拆装薄壁型钢骨架的效果;
2.升降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插接杆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贴合滑移,通过升降块的升降,达到了驱动插接杆滑移的效果;
3.设置驱动螺杆,达到了驱动升降块升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插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钢板;11、第一卡板;12、卡槽;2、第二钢板;21、第二卡板;22、插槽;3、支撑杆;31、滑移槽;4、插接杆;41、第二斜面;42、T型块;5、升降块;51、第一斜面;52、T型槽;6、驱动组件;61、驱动螺杆;62、旋钮;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参照图1,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一钢板1的板面平行于第二钢板2的板面,第一钢板1的长侧边垂直于第二钢板2的长侧边。第一钢板1位于第二钢板2的上方。第一钢板1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第二钢板2沿其宽度方向分布有若干。
参照图1,第一钢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1,第一卡板11的长侧边平行于第一钢板1的长侧边,第一卡板11的板面垂直于第一钢板1的板面。第二钢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21,第二卡板21的长侧边平行于第二钢板2的长侧边,第二卡板21的板面垂直于第二钢板2的板面。第一卡板11上开有若干卡槽12,卡槽12与第二卡板21一一对应,第二卡板21插接在卡槽12内。
参照图1,将第二卡板21插接在卡槽12内,使得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21相互限位,实现了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初步定位。
参照图2,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的相交处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杆3位于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之间,两个支撑杆3均呈竖向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第一钢板1的底壁。支撑杆3上沿水平方向开有滑移槽31,滑移槽31内穿设有插接杆4,插接杆4呈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杆3滑动配合。
参照图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钢板2上的两个第二卡板21相向的侧面分别开有若干插槽22,插槽22与插接杆4一一对应,插接杆4与插槽22插接配合。插接杆4朝向插槽2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弧面,圆弧面朝向插槽22的一侧呈凸起状。圆弧面的设置,便于插接杆4插入插槽22内。
参照图2,第一钢板1上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在每个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的相交处均设有一个,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对应位置的两个插接杆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移。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包括升降块5、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升降块5沿竖向进行升降。升降块5位于两个插接杆4之间。升降块5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斜面51。第一斜面51与插接杆4一一对应,第一斜面51的底部朝向远离插接杆4的方向延伸。
参照图2和图4,两个插接杆4相向的一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斜面41。参照图3,第二斜面41贴合于第一斜面51,第一斜面51与第二斜面41滑移配合。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斜面51上沿其倾斜方向开有T型槽52,第二斜面41上固定连接有T型块42,T型块42滑移在T型槽52内。T型槽52对T型槽52具有限制作用,使得第一斜面51和第二斜面41可以贴合滑动。
当升降块5向下移动时,第一斜面51抵触第二斜面41,带动插接杆4朝向插槽22的方向滑移,实现了插接杆4与插槽22的插接配合。当升降块5向上移动时,第一斜面51带动T型块42向上移动,T型块42在T型槽52内滑移,带动插接杆4朝向远离插槽22的方向滑移,当插接杆4脱离插槽22后,便于拆卸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参照图2,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螺杆61,驱动螺杆61的轴向竖向设置,驱动螺杆61位于连个支撑杆3之间。驱动螺杆61螺纹连接于第一钢板1,驱动螺杆61的顶端穿出第一钢板1且固定连接有旋钮62,升降块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驱动螺杆61的底端。
当需要驱动升降块5升降时,转动旋钮62,旋钮62带动驱动螺杆61转动,驱动螺杆61沿竖向升降,驱动螺杆61带动升降块5沿竖向升降,达到了驱动升降块5进行升降的效果。
参照图2,第一钢板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螺杆61一一对应的固定块7,驱动螺杆61穿设于固定块7且与固定块7螺纹连接。固定块7起到支撑驱动螺杆61的作用,提高了驱动螺杆61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二卡板21插接在卡槽12内,使得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21相互限位,实现了第一钢板1和第二钢板2的初步定位。转动旋钮62,旋钮62带动驱动螺杆61转动,驱动螺杆61沿竖向升降,驱动螺杆61带动升降块5沿竖向升降,当升降块5向下移动时,第一斜面51抵触第二斜面41,带动插接杆4朝向插槽22的方向滑移,实现了插接杆4与插槽22的插接配合。当升降块5向上移动时,第一斜面51带动T型块42向上移动,T型块42在T型槽52内滑移,带动插接杆4朝向远离插槽22的方向滑移,当插接杆4脱离插槽22后,便于拆卸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一钢板(1)的板面和第二钢板(2)的板面平行,第一钢板(1)的长侧边和第二钢板(2)的长侧边相垂直,第一钢板(1)位于第二钢板(2)的上方,第一钢板(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板(11),第一卡板(11)的板面与第一钢板(1)的板面相垂直,第一卡板(11)的长侧边与第一钢板(1)的长侧边平行,第二钢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板(21),第二卡板(21)的板面与第二钢板(2)的板面相垂直,第二卡板(21)的长侧边与第二钢板(2)的长侧边平行,第一卡板(11)上开有供第二卡板(21)插接的卡槽(12),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1)的底壁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滑移连接有插接杆(4),第二卡板(21)上开有供插接杆(4)插接的插槽(22),第一钢板(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插接杆(4)滑移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升降块(5)、用于驱动升降块(5)沿竖向升降的驱动组件(6),升降块(5)位于第一钢板(1)的下侧,升降块(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斜面(51),插接杆(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斜面(41),第一斜面(51)与第二斜面(41)相贴合,第一斜面(51)的底部朝向远离插接杆(4)的方向延伸,插接杆(4)沿水平方向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螺杆(61),驱动螺杆(61)螺纹连接于第一钢板(1),驱动螺杆(61)呈竖向设置,升降块(5)转动连接于驱动螺杆(61)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斜面(51)上沿其倾斜方向开有T型槽(52),第二斜面(41)上固定连接有滑移在T型槽(52)内的T型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驱动螺杆(61)螺纹连接于固定块(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3)设有两个,驱动螺杆(61)位于两个支撑杆(3)之间,插接杆(4)在两个支撑杆(3)上均滑移连接有一个,插槽(22)在两个第二卡板(21)相向的侧面分别开有一个,插槽(22)与插接杆(4)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第一斜面(51)在升降块(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斜面(51)与第二斜面(41)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3)上沿水平方向开有滑移槽(31),插接杆(4)滑移在滑移槽(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插接杆(4)朝向插槽(2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弧面。
CN202121189586.2U 2021-05-28 2021-05-28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Active CN21478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9586.2U CN214785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9586.2U CN214785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5343U true CN21478534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9586.2U Active CN214785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5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19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幕墙结构
CN214785343U (zh) 混凝土梁内部薄壁型钢骨架结构
CN114293652A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节能建筑
CN21347734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房屋屋顶支架结构
CN109140134B (zh) 机电设备安装定位调整装置
CN214785123U (zh) 一种快速拼装的墙面铝板安装结构
KR101057834B1 (ko) 커튼월 시공용 석재판재의 앵커볼트 삽입공 가공장치
CN217871142U (zh) 一种组装式筑墙板
CN209792259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具的轧钢机
CN217600139U (zh) 一种电梯导轨安装结构
CN112127482A (zh) 一种可拆卸移动式木屋
CN205521234U (zh) 一种电锤打孔辅助装置
CN214402557U (zh) 一种用于外挂架的易安装支架
CN209780197U (zh) 建筑物施工安全维护悬挑结构
CN217974780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插接式房屋建筑结构
CN214187523U (zh) 一种切孔刀模机构
CN219569301U (zh)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13270611U (zh) 汽车标牌生产用定位工装
CN219218766U (zh) 一种施工场地用组装式警示装置
CN215661144U (zh)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装置
CN219702208U (zh) 一种报废板材回收装置进料斗和外壳的便拆卸结构
CN220166668U (zh) 一种可拆卸式栏杆结构
CN213573002U (zh) 一种建筑用快装免拆梁模板构造
CN218204445U (zh) 一种格构柱精准定位装置
CN212837072U (zh) 安装精度高的装配式围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