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7083U -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7083U
CN214737083U CN202121408928.5U CN202121408928U CN214737083U CN 214737083 U CN214737083 U CN 214737083U CN 202121408928 U CN202121408928 U CN 202121408928U CN 214737083 U CN214737083 U CN 214737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bed
plate
soft soil
norma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89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全功
王琨
朱达龙
张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89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7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7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7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正常路基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筋、支撑座、固定板、连接槽和底座,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本申请通过将本装置中的底座固定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然后将支撑板放入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并使支撑板一端的固定板与连接槽卡合,将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插入支撑板的内部,通过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加强支撑板的支撑能力,从而加强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的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点是整段公路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营使用过程中,此位置也较容易沉降。
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的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正常路基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加强筋、支撑座、固定板、连接槽和底座,所述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两端侧壁;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加固板、定位块、定位槽、限位槽、限位板、锁紧孔、锁紧螺栓和缓冲座,所述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座;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侧板、滑槽、滑块、第一弹簧、连杆、连接块、顶板、支撑杆、固定座、第二弹簧、缓冲块和连接孔,所述缓冲座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卡合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侧壁均卡合连接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加强筋的一端,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抵紧支撑板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合连接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合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缓冲座的两端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限位板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在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侧板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端侧壁。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和正常路基段之间的过渡段是路基的薄弱环节,在长期受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路基的纵横向开裂,使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整个路基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缓冲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土路基,2、正常路基,3、支撑板,4、支撑柱,5、加强筋,6、支撑座,7、固定板,8、连接槽,9、底座,10、加固板,11、定位块,12、定位槽,13、限位槽,14、限位板,15、锁紧孔,16、锁紧螺栓,17、缓冲座,18、连接板,19、侧板,20、滑槽,21、滑块,22、第一弹簧,23、连杆,24、连接块,25、顶板,26、支撑杆,27、固定座,28、第二弹簧,29、缓冲块,3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防沉降结构可以适用于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防沉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防沉降结构可以用来进行下列软土路基使用。
一种多功能软土路基拼宽道路包括道路边坡、基座、墙体、横板、加强装置、上支撑杆、下支撑杆、活动块、第一卡环、活动套、第二卡环、密封圈以及沉降装置。
道路边坡内浇筑有基座,墙体设于基座上,且墙体垂直于水平面,横板活动安装于墙体的一端,该横板垂直于墙体,且横板远离墙体的一侧安装于道路边坡上,加强装置铰接于横板与基座之间,加强装置包括铰接于横板的上支撑杆以及铰接于基座的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多个第一卡环,下支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卡固活动块的活动套,活动套内设有对应第一卡环的第二卡环,工作时,因第二卡环卡固第一卡环,使得活动套卡住活动块,从而使得活动套限制上支撑杆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由于上支撑杆铰接于横板,下支撑杆铰接于基座,使得基座通过加强装置支撑横板,从而使得横板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当路肩区发生沉降时,由于横板固定安装于路肩区内,上支撑杆铰接于横板,此时,路肩区给予横板的作用力大于上支撑杆支持横板的支持力,即第一卡环对第二卡环的作用力大于大二卡环对第一卡环的支持力,使得活动块插进活动套内,即缩小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达到卸力的效果,且当活动块沿其轴向运动至预定位置后,此时,与第一卡环临近的第二卡环对第一卡环的支持力大于第一卡环对第二卡环的作用力,使得该第二卡环继续卡住第一卡环,从而使得横板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其次,通过该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的配合使用,避免了道路边坡在沉降过程中,上支撑杆以及下支撑杆之间由于作用力过大,上支撑杆以及下支撑杆发生折断的情况;另外,当人们在翻新道路边坡时,人们可将活动块从上支撑杆上拆卸下来,将活动套从下支撑杆上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活动块以及活动套,如此,人们便可将重新使用该加强装置,从而减少该加强装置的资源浪费。
活动套与上支撑杆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设置,增加了活动套与活动块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外界物质以及灰尘进入通过活动套与活动块之间的间隙进入活动套内,从而确保该加强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沉降装置设于横板与墙体之间,当横板发生倾斜时,通过调节沉降装置,使横板处于软土路基所在的平面上,从而使得横板坡度满足横坡要求,如此,人们在横板上行车,确保人们行车的安全性。
道路边坡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横板的接触板,该接触板的设置,不仅增大了横板与路肩区的接触面积,使得横板能更稳定的安装于路肩区内。
上支撑杆与接触板之间铰接有上连接件,该上连接件的设置,使得上支撑杆可绕接触板转动,避免上支撑杆与接触板的刚性连接,使得上支撑杆以及接触板不易损坏,另外,此处体现了上支撑杆与接触板之间连接的灵活性;下支撑杆与基座之间铰接有下连接件,该下连接件的设置,使得下支撑杆可基座转动,避免下支撑杆与基座的刚性连接,使得下支撑杆以及基座不易损坏,另外,此处体现了下支撑杆与基座之间连接的灵活性。
沉降装置包括具有顶杆的千斤顶以及铰接于横板的铰接件,顶杆固连于铰接件,铰接件与千斤顶之间设有垫片,垫片套设于顶杆上,当路肩区发生~沉降时,由于路肩区沉降的速度大于坡脚区沉降的速度,使得横板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即横板向路肩区方向倾斜,此时,人们通过调节千斤顶,使顶杆缩进千斤顶内,从而使得横板远离路肩区的一端也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横板重新满足道路横坡要求,其次,方便人们操作,如此,人们在横板上行车,确保人们行车的安全性;当经过人们多次调整千斤顶后,顶杆全部缩进千斤顶内,即垫板一侧面抵住铰接件,垫板另一侧面抵住千斤顶,此时垫片将横板以及墙体隔断,从而保护千斤顶,避免千斤顶受损,如此,当人们维修道路时,人们便可将千斤顶拆卸下来,并重新使用,此处,体现了千斤顶的可循环利用,从而节省道路翻新的成本;其次,铰接件的设置,使得横板可绕墙体转动,避免横板与墙体的刚性连接,使得横板不易损坏,另外,此处体现了横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灵活性。
墙体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孔,当下雨天时,道路上发生积水,该积水将会通过路肩区流向坡脚区,而泄水孔的高度与坡脚区的高度相同,使得积水通过泄水孔,流向该道路边坡的排水系统,如此,避免该道路边坡发生大量积水的情况。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使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沉降结构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包括软土路基1、正常路基2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支撑柱4、加强筋5、支撑座6、固定板7、连接槽8和底座9,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加固板10、定位块11、定位槽12、限位槽13、限位板14、锁紧孔15、锁紧螺栓16和缓冲座17,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10,所述加固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板10之间设置有缓冲座17;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18、侧板19、滑槽20、滑块21、第一弹簧22、连杆23、连接块24、顶板25、支撑杆26、固定座27、第二弹簧28、缓冲块29和连接孔30,所述缓冲座17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座27。
通过将本装置中的底座固定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然后将支撑板放入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并使支撑板一端的固定板与连接槽卡合,将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插入支撑板的内部,通过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加强支撑板的支撑能力,从而加强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的支撑。
所述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部卡合连接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均卡合连接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6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加强筋5的一端,所述加强筋5的另一端抵紧支撑板3的侧壁;所述加固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卡合连接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开设在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顶部;所述加固板10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卡合连接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固定连接在缓冲座17的两端侧壁;所述加固板10的一端内部开设有锁紧孔15,所述锁紧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16,所述锁紧螺栓16螺纹连接在限位板14的内部;所述固定座27的内部滑动连接缓冲块29,所述缓冲块2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8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7的内壁;所述缓冲块29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滑动连接连接孔30,所述连接孔30开设在固定座27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25的底端;所述连接板1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板19,所述侧板1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2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侧板19的内壁;所述滑块21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23的一端,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固定连接在顶板25的底端侧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然后将本装置中的底座9固定在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交界处,然后将支撑板3放入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交界处并使支撑板3一端的固定板7与连接槽8卡合,将支撑柱4、加强筋5和支撑座6插入支撑板3的内部,通过支撑柱4、加强筋5和支撑座6加强支撑板3的支撑能力,从而加强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交界处的支撑,然后将加固板10底端的定位块11与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顶部的定位槽12卡合,将缓冲座17放置在两个加固板10之间并使限位板14插入限位槽13内,通过锁紧螺栓16和锁紧孔15将限位板14的位置固定,继而将缓冲座17的位置固定,通过顶板25下压连接块24和支撑杆26,支撑杆26推动缓冲块29沿着固定座27的内部滑动,缓冲块29带动第二弹簧28压缩蓄力,连接块24下压连杆23,连杆23推动滑块21沿着侧板19内部的滑槽20滑动,滑块21沿着滑槽20滑动将第一弹簧22压缩蓄力,从而使得在车辆碾压的时候可以带动路基小幅度运动,来达到减震的目的,减小对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交界处的损伤。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将本装置中的底座固定在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然后将支撑板放入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处并使支撑板一端的固定板与连接槽卡合,将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插入支撑板的内部,通过支撑柱、加强筋和支撑座加强支撑板的支撑能力,从而加强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的支撑;
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将加固板底端的定位块与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顶部的定位槽卡合,将缓冲座放置在两个加固板之间并使限位板插入限位槽内,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孔将限位板的位置固定,继而将缓冲座的位置固定,方便对压力进行分散;
3.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顶板下压连接块和支撑杆,支撑杆推动缓冲块沿着固定座的内部滑动,缓冲块带动第二弹簧压缩蓄力,连接块下压连杆,连杆推动滑块沿着侧板内部的滑槽滑动,滑块沿着滑槽滑动将第一弹簧压缩蓄力,从而使得在车辆碾压的时候可以带动路基小幅度运动,来达到减震的目的,减小对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的损伤。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土路基(1)、正常路基(2)以及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缓冲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3)、支撑柱(4)、加强筋(5)、支撑座(6)、固定板(7)、连接槽(8)和底座(9),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加固板(10)、定位块(11)、定位槽(12)、限位槽(13)、限位板(14)、锁紧孔(15)、锁紧螺栓(16)和缓冲座(17),所述软土路基(1)和正常路基(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10),所述加固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固板(10)之间设置有缓冲座(17);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18)、侧板(19)、滑槽(20)、滑块(21)、第一弹簧(22)、连杆(23)、连接块(24)、顶板(25)、支撑杆(26)、固定座(27)、第二弹簧(28)、缓冲块(29)和连接孔(30),所述缓冲座(17)的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座(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部卡合连接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侧壁均卡合连接支撑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6)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加强筋(5)的一端,所述加强筋(5)的另一端抵紧支撑板(3)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10)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块(11),所述定位块(11)卡合连接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开设在软土路基(1)与正常路基(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10)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卡合连接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固定连接在缓冲座(17)的两端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10)的一端内部开设有锁紧孔(15),所述锁紧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锁紧螺栓(16),所述锁紧螺栓(16)螺纹连接在限位板(1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7)的内部滑动连接缓冲块(29),所述缓冲块(2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8)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7)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29)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滑动连接连接孔(30),所述连接孔(30)开设在固定座(27)的顶部,所述支撑杆(2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25)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板(19),所述侧板(1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2)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侧板(19)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杆(23)的一端,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固定连接在顶板(25)的底端侧壁。
CN202121408928.5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Active CN214737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8928.5U CN21473708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8928.5U CN21473708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7083U true CN214737083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8928.5U Active CN21473708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70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264A (zh) * 2022-06-16 2022-09-06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路基差异性沉降控制方法和结构
CN115110366A (zh) * 2022-08-01 2022-09-27 山东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软土路基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264A (zh) * 2022-06-16 2022-09-06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路基差异性沉降控制方法和结构
CN115110366A (zh) * 2022-08-01 2022-09-27 山东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软土路基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10366B (zh) * 2022-08-01 2024-03-12 山东省大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软土路基防沉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37083U (zh) 一种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交界处防沉降结构
CN112627234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设备及方法
CN203977309U (zh) 一种穿梭式涵洞衬砌钢模台车
CN102296971A (zh) 一种隧道紧急避车带的衬砌方法及隧道衬砌台车
CN104343065A (zh) 桥式轨道及其构筑方法
KR102384951B1 (ko) 지하철도 공사용 거푸집 시공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시공 공법
CN110541353A (zh) 一种移动式盖梁浇筑支架及施工方法
KR101330145B1 (ko) 교량구조물의 교축방향 이동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급속 교량교체공법
CN112176813B (zh) 一种沥青砼路面维修结构及其方法
CN210507176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CN211474179U (zh) 一种地铁施工用排水装置
CN108868832B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无门架模板台车
CN212534135U (zh) 一种保通条件下改扩建工程桥台开挖支护结构
CN107245960A (zh) 一种用于城市高架桥更新的分段式施工系统及方法
CN211900629U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溜槽体系
CN105970823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超高扭曲体的箱梁内模系统
CN211621037U (zh) 一种突出地面道路路基的加固结构
CN211285505U (zh) 一种顺向坡傍山渠道结构
CN112813867A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公路减速带
CN209211513U (zh) 一种基于透明土的山区路基水毁破坏变形的可视化模型试验装置
CN220226905U (zh) 超大直径盾构公路隧道内部现浇行车道板结构模板台车
CN217536540U (zh) 一种市政道路防塌陷路基结构
CN110374018A (zh) 一种组合式钢大横梁架设多跨便梁线路加固方法
CN220909717U (zh) 一种用于二次衬砌模板分体式台车
CN203741671U (zh) 边界约束颗粒物质作为基层的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