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9860U -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9860U
CN214629860U CN202023342275.3U CN202023342275U CN214629860U CN 214629860 U CN214629860 U CN 214629860U CN 202023342275 U CN202023342275 U CN 202023342275U CN 214629860 U CN214629860 U CN 214629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edge
connecting section
atomiz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22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宏明
杜文莉
万科
赵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22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9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9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9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该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具有雾化面,雾化面具有间隔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发热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弧段的开口和第二弧段的开口朝向相反;第一连接段临近第一边沿设置,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段临近第二边沿设置,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通过限定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连接,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能够改善雾化面上部分区域的供油不足和高温集中的问题,并有效提升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器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介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电源器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而现有雾化组件中,常由于发热电路在雾化面上的布局不够合理而导致部分供油区域狭小,致使供油不畅,使得在工作过程中,该区域会常出现因供油不足导致的发干状况,并出现焦味;此外,发热电路在雾化面上的部分区域布局密度大,导致该区域高温集中,使得雾化面整体温度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地降低了雾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以解决雾化面上部分区域的供油不足和高温集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具有雾化面,且所述雾化面具有间隔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发热电路,设置于所述雾化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发热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一弧段的开口和第二弧段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段临近所述第一边沿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弧段的开口朝向侧,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段临近所述第二边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弧段的开口朝向侧,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雾化面的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沿着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弧段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雾化面的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沿着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弧段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首端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
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为弧形段;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段为弧形段;
其中,所述弧形段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15mm至25mm范围内,所述弧形段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7°至13°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直线段;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直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0.5mm至1.5mm范围内,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140°至180°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段上距离所述第一边沿最近的点与所述第二弧段上距离所述第二边沿最近的点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在0.5至0.7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电路在所述雾化面内所占据的面积与所述雾化面的剩余面积之比在0.07至0.17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电路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呈倾斜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呈倾斜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沿,所述发热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呈矩形体设置,所述多孔基体背离所述雾化面的一侧设有进液槽,所述多孔基体背离所述进液槽的一侧设置成一体平面,所述一体平面包括所述雾化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如上述的雾化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器和如上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器与所述雾化器连接并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通过限定发热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二连接段,且其中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朝向相反且直接连接,以优化发热电路在雾化面中部区域的布局,进而避免雾化面上该区域高温集中的状况发生,以均匀化雾化面上的加热温度,提升雾化效果,并限定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限定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进而改善雾化面上的局部区域供油不足,避免因供油不足而引起的发干和产生焦味的问题,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能够改善雾化面上部分区域的供油不足和高温集中的问题,并有效提升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雾化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雾化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与现有雾化组件的传热损耗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对比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现有雾化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现有的雾化组件100包括多孔基体110、发热电路120和电极130,发热电路120和电极130均设置于多孔基体110的雾化面112,电极130设置有两个,发热电路120的两端分别与一电极130电连接。
多孔基体110用于将烟液或药液等液态基质从吸液面向雾化面112导液,电极130用于向发热电路120供电,发热电路120用于发热以雾化液态基质形成供使用的烟雾。
现有的多孔基体110呈凸台结构,其包括支撑部113和设置于支撑部113一侧的凸台部115,其中凸台部115背离支撑部113的一侧表面为雾化面112,支撑部113相对于凸台部115的周侧向外延伸的部分可作为供固定夹持的位置。
发热电路1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21、第一弧线段122、第二直线段123、第二弧线段124和第三直线段125。其中,第一直线段121、第二直线段123和第三直线段125彼此平行设置,且与雾化面112的边沿平行设置。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三直线段125的端部与对应的电极130垂直连接且连接于电极130的外侧。
而在现有产品中,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三直线段125与临近的边沿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过小,而导致供油不足,使得发热线路120常在工作中产生焦味;第一弧线段122、第二直线段123和第二弧线段124设置于雾化面112的中部区域而常导致该区域局部温度过高,使得雾化面112的整体温度分布不均,降低了雾化组件100的雾化效果。
基于此,本申请对现有雾化组件100进行改进,并由此提供一种新的雾化组件200,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雾化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该雾化组件200包括多孔基体210、发热电路220和两个电极230,多孔基体210用于将烟液或药液等液态基质从吸液面211导入至雾化面212,发热电路220和两个电极230均设置于多孔基体210的雾化面12上,发热电路220的两端分别与一电极230电连接,发热电路220用于加热以将液态基质雾化成烟雾。
具体地,多孔基体210具有雾化面212,且雾化面212具有间隔的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平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边沿213与第二边沿214呈非平行设置,第一边沿213与第二边沿214可以呈直线状、曲线状或波浪线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多孔基体210呈矩形体设置,多孔基体210背离雾化面212的一侧设有进液槽215,以增大进液面积,以利于提高多孔基体210的进液效率。多孔基体210背离进液槽215的一侧设置成一体平面216,该一体平面216包括雾化面212。
相比于现有多孔基体110的凸台结构,多孔基体210整体呈矩形设置,多孔基体210用于雾化的侧面设置成一体平面216,进而在相同的尺寸下,本申请中提供的多孔基体210相对增加了雾化面积,并可增大发热电路220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以缓解甚至解决外侧供油区域供油不足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孔基体210还可以是如上述多孔基体110的凸台结构。或者,多孔基体210还可以是圆柱体等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发热电路220设置于雾化面212上且位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的区域内;发热电路2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21、第一弧段222、第二弧段223和第二连接段224。
其中,第一弧段222的开口和第二弧段223的开口朝向相反,且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直接连接,以优化发热电路220在雾化面212中部区域的布局,进而去解决雾化面212中部温度过高的问题,以均匀化雾化面212各区域的加热温度,进而提升雾化效果。
第一连接段221临近第一边沿213设置,第一连接段221位于第一弧段222的开口朝向侧,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进而改善雾化组件200的局部区域供油不足。第二连接段224临近第二边沿214设置,第二连接段224位于第二弧段223的开口朝向侧,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进而改善雾化组件200的局部区域供油不足。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21与雾化面212的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沿着从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弧段222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段224与雾化面212的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沿着从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弧段223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
进而第一弧段222相对能够更加靠近第一边沿213设置,且第二弧段223相对能够更加靠近第二边沿214设置,使得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能够覆盖雾化面212中更加大的中部区域,进一步改善雾化面212上的温度不均,提升雾化效果。
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沿从其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沿从其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从而可增加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和增加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以改善外侧供油区域的供油不足。
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越大,其供油能力越强,进而避免因供油不足导致的发干状况和产生焦味,以提高雾化组件200的能量利用率,并提高供热效率。
可选地,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沿从其尾端向其首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沿从其尾端向其首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
第一连接段221为弧形段,和/或第二连接段224为弧形段。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4均为弧形段,该弧形段向外凸的一侧朝向临近的边沿,通过将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4设置成弧形段以增加对外侧供油区域的供热。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21的首端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第二连接段224的首端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且该弧形段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15mm至25mm范围内,弧形段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7°至13°范围内。
经过大量研究论证,对于现行多孔基体210的雾化面212可能采用的尺寸而言,处于上述数据范围内的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和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将能够确保充分供油,而可避免因供油不足导致的发干和产生的焦味状况发生,且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4的雾化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均较好。
而处于该数值范围之外的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一边沿213,或将导致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不足,或者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足够而雾化效率较低,或者导致能量利用率不高等。
可选地,第一连接段221还可以为直线段,和/或第二连接段224可以为直线段。或者,第一连接段221为直线段,而第二连接段224为弧形段。或者,第一连接段221为弧形段,而第二连接段224为直线段。
进一步地,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0.5mm至1.5mm范围内,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140°至180°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发热电路220中心对称设置,且发热电路220的对称中心与雾化面212的中心相重合。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相同,且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连接处的中点为该对称中心。因而,对于多孔基体210的雾化面212可能采用的尺寸而言,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的上述尺寸限制将能够使得其较合理地分布,以辐射雾化面212上较大的区域,并对区域内的液态基质提供较均衡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雾化效率和能量利用率,且较均衡的供热温度还有利于改善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弧段222上距离第一边沿213最近的点与第二弧段223上距离第二边沿214最近的点之间的间距,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之比在0.5至0.7范围内,以使得第一弧段222和第二弧段223能够较合理地覆盖和辐射雾化面212中较多的中部区域,进一步改善雾化面212上的温度不均,提升雾化效果,且有利于提升发热线路220的能量利用率和雾化效率。
发热电路220在雾化面212内所占据的面积与雾化面212的剩余面积之比在0.07至0.17范围内。通过调整发热线路220的形状和雾化面212的区域面积而将该比例控制在0.07至0.17将有效提高发热线路220上的能量利用率。
在一具体的对照实施例中,与雾化组件100相比,在多孔基体110和多孔基体210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下,发热线路120的面积为2.47mm2,发热线路220的面积为1.57mm2,本申请中发热线路220的面积更小,因而能够减少热量传递到多孔基体210以及空气中,因而产生的热量损失较少,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雾化面112上的供油面积为13.53mm2,则发热电路120在雾化面112内所占据的面积与雾化面112的剩余面积之比为2.47/(13.53-2.47)=0.22。而雾化面212上的供油面积为14.28mm2,则发热电路220在雾化面212内所占据的面积与雾化面212的剩余面积之比为1.57/(14.28-1.57)=0.12,进而相对改善了雾化面212的中部高温集中,从而提升了雾化效果。
在雾化组件100中,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为1.29mm2;雾化组件200中,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为1.65mm2,增加了外侧供油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加了局部供油,以避免供油不足导致的发干和焦味的产生,提高了雾化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统计并比对雾化组件100和雾化组件200的传热损耗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得到如图4所示的比对示意图。可见,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200相对改进前的雾化组件100有效地降低了传热损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两个电极230可以是第一电极片231和第二电极片232,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电极片231呈倾斜连接,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电极片232呈倾斜连接,以增加外侧供油区域。
第一电极片231和第二电极片232平行且垂直于第一边沿213,发热电路220设置于第一电极片231和第二电极片232之间,第一连接段221的尾端与第一电极片231的中部连接,第二连接段224的尾端与第二电极232的中部连接。
其中,位于第一边沿213和第二边沿214之间,且位于第一电极片231和第二电极片232之间的区域为雾化面212,发热电路220设置于第一电极片231和第二电极片232之间的雾化面212,第一连接段221与第一边沿21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而致使第一连接段221的尾端与第一电极片231的中部呈倾斜连接,第二连接段224与第二边沿214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而致使第二连接段224的尾端与第二电极片232的中部呈倾斜连接,以增加外侧区供油区域的面积,防止该区域发干和产生焦味。
可选地,两个电极230还可以是电极棒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器(未图示),该雾化器包括如上述的雾化组件200。该雾化器包括壳体、雾化座和底座,其中壳体设有储液腔,雾化座设有雾化腔,雾化组件200设置于雾化腔内,且雾化座和底座配合固定雾化组件200,底座还封盖于壳体的敞口端。
多孔基体210将储液腔内的液态基质从吸液面211导入至雾化面212,发热线路220则在雾化腔内雾化该液态基质以形成烟雾,电极230用于接受供电。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未图示),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器和如上述的雾化器200,电源器与雾化器200连接并给雾化器200供电。
通过限定发热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二连接段,且其中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朝向相反且直接连接,以优化发热电路在雾化面中部区域的布局,进而避免雾化面上该区域高温集中的状况发生,以均匀化雾化面上的加热温度,提升雾化效果,并限定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边沿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限定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二连接段与第二边沿之间的外侧供油区域面积,进而改善雾化面上的局部区域供油不足,避免因供油不足而引起的发干和产生焦味的问题,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能够改善雾化面上部分区域的供油不足和高温集中的问题,并有效提升雾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多孔基体,具有雾化面,且所述雾化面具有间隔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
发热电路,设置于所述雾化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发热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二连接段;
其中,所述第一弧段的开口和第二弧段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段临近所述第一边沿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弧段的开口朝向侧,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段临近所述第二边沿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弧段的开口朝向侧,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雾化面的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沿着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弧段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雾化面的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沿着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弧段连接的首端向其尾端延伸的方向而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首端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
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大于等于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弧形段;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段为弧形段;
其中,所述弧形段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15mm至25mm范围内,所述弧形段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7°至13°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直线段;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段为直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为圆弧且对应的圆弧直径在0.5mm至1.5mm范围内,所述第一弧段和第二弧段所对应的圆弧角度在140°至180°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上距离所述第一边沿最近的点与所述第二弧段上距离所述第二边沿最近的点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之比在0.5至0.7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路在所述雾化面内所占据的面积与所述雾化面的剩余面积之比在0.07至0.17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路中心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呈倾斜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呈倾斜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平行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沿,所述发热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中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呈矩形体设置,所述多孔基体背离所述雾化面的一侧设有进液槽,所述多孔基体背离所述进液槽的一侧设置成一体平面,所述一体平面包括所述雾化面。
13.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14.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器和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器与所述雾化器连接并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023342275.3U 2020-12-30 2020-12-30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Active CN214629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275.3U CN21462986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275.3U CN21462986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9860U true CN21462986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2275.3U Active CN214629860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98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965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965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及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89643A1 (zh)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US20240292894A1 (en) Heating atomization core and assembly having multi-core porous liquid-conducting material
CN2146298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JP2024000501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加熱モジュール
CN217284771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72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69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7284770U (zh) 一种发热体
JP7308563B6 (ja) 高効率補強式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霧化装置
CN217446670U (zh) 一种发热体
CN215422799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11322953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用的电热蚀刻网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6701685U (zh) 发热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284810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CN217771490U (zh) 一种电极及应用该电极的雾化组件
CN215455419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用的电热蚀刻网及电子烟雾化器
WO2023019765A1 (zh) 电子烟雾化芯和电子烟
CN210248389U (zh) 一种发热器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US20230320426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vaporizer thereof
CN219613082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WO2023131339A1 (zh) 一种发热体
CN218474037U (zh) 一种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CN21961303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04920U (zh) 雾化器的陶瓷发热件、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CN217284779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