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22799U -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22799U
CN215422799U CN202120444854.4U CN202120444854U CN215422799U CN 215422799 U CN215422799 U CN 215422799U CN 202120444854 U CN202120444854 U CN 202120444854U CN 215422799 U CN215422799 U CN 215422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ection
heating section
circu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48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虎
张家鑫
乐桂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48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22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22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22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载体;正电极;负电极;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设于所述载体,所述加热线路包括:第一加热段,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并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加热段,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极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组件能够使加热线路分布得更加均匀,有效地防止了局部热点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生焦味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发热体被广泛用于电子烟中。陶瓷发热体一般包括导液的多孔陶瓷体及设置多孔陶瓷体上的发热元件。现有的发热元件通常是直接在陶瓷生胚上印刷电子浆料,并在高温下烘烧,再经过电极、引线处理后,得到陶瓷发热体。
然而现有的陶瓷发热体上的发热元件为印刷电子浆料烧结形成在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上,实为发热线路,其在陶瓷发热体雾化面上的热场分布很不均匀,导致陶瓷发热体雾化面上有些区域温度过高,易使该区域的烟油因过热而产生焦味或有害物质,而有些区域的温度又较低,无法让该区域烟液被有效雾化。
对于电子烟雾化器而言,雾化器的加热线路设计影响了烟油雾化效果,线路排布需要满足烟雾浓度、加热温度的要求,从而实现口感需求。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器的加热线路多采用串联加热线路,加热均匀性受到限制。现有的S形或螺旋形加热丝在中心区容易存在局部温度偏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的加热组件的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的新技术方案,该雾化器包括该加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绝缘件;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间隔分布于所述载体;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设于所述载体,所述加热线路包括:第一加热段,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极连接;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并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加热段,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段与所述第三加热段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加热段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段和所述第三加热段分别为直线形片段;或者,所述第一加热段和所述第三加热段分别为曲线形片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折弯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为半圆形片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连接成圆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为优弧形或劣弧形片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连接成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段或所述第三加热段的宽度为0.1mm~5mm,所述第一加热段或所述第三加热段的长度为0.1mm~5mm。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段的宽度为0.1mm~5mm,所述第二加热段的长度为0.1mm~15mm,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之间的间距为0.2mm~10mm。
可选地,所述加热线路的总长度为1mm~20mm,所述加热线路的厚度为0.01mm~1mm,所述加热线路与所述载体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2mm~5mm。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载体、正电极、负电极和加热线路相结合,并且加热线路主要由第一加热段、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和第三加热段组成,通过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使加热线路在载体上的分布更均匀,从而确保发热区域分布均匀,进而可以满足雾化器对烟油加热的均匀性要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
载体10;
正电极20;
负电极30
加热线路40;第一加热段41;第二加热段42;第三加热段43;
线路1;正极2;负极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是发明人基于以下事实作出的发明创造。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雾化器的加热组件。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线路为一条S型线路1,在装配时,将线路1串联在正极2和负极3之间。这样的设计不仅存在使中心区局部温度偏高的问题,而且线路中一旦某一部分断路损毁,会导致整条线路无法使用,需要重新替换新的线路,导致整体维修费用提升。
基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创造性劳动,得出以下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包括:载体10、正电极20、负电极30和加热线路40,加热线路40包括:第一加热段41、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
具体而言,载体10为绝缘件,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间隔分布于载体10,加热线路40设于载体10,第一加热段41的第一端与正电极20连接,两个第二加热段42并列设置,每个第二加热段42的第一端与第一加热段4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加热段43的第一端与每个第二加热段4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加热段43的第二端与负电极30连接。
换言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主要由能够起到承载作用的载体10、间隔开设置于载体10的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分别与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电连接的加热线路40组成。其中,载体10为绝缘体,例如可以为陶瓷件或玻璃件,其形状可以如图2或图3所示,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长方体、圆柱体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在装配时,可以将正电极20、负电极30和加热线路40安装在载体10上,载体10不仅能够起到绝缘效果,还能够起到支承效果。
为了便于描述,将加热线路40与正电极20连接的一端定义为左端,将加热线路40与负电极30连接的一端定义为右端。也就是说,在安装时,可以将加热线路40的左端与正电极20电连接,并将加热线路40的右端与负电极30电连接,从而形成通路,使得加热线路40发热产生热量,进而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加热线路40主要由第一加热段41、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组成。其中,第二加热段4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二加热段42并列设置。第一加热段41的左端与正电极20电连接,第一加热段41的右端与每个第二加热段42电连接。每个第二加热段42的右端与第三加热段43的左端电连接,第三加热段43的右端与负电极30电连接。
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加热段42并联设置,第一加热段41与由多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串联设置,由多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与第三加热段43串联设置。在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通电时,正电极20发出的电流会依次经过第一加热段41、多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到达负电极30,形成电路的连通。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第二加热段42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加热段4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以上。当第二加热段42为两个的时候,两个第二加热段42可以并联设置,第一加热段41与由两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串联设置,第三加热段43与由两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串联设置。当第二加热段42为三个的时候,三个第二加热段42可以并联设置,第一加热段41与由三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串联设置,由三个第二加热段42组成的电路与第二加热段42串联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加热段4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通过将载体10、正电极20、负电极30和加热线路40相结合,并且加热线路40主要由第一加热段41、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组成,通过采用串并联相结合的混联方式,在保证加热面积的情况下,使加热线路40在载体10上的分布更均匀,从而确保发热区域分布均匀,进而可以满足雾化器对烟油加热的均匀性要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对称分布在第二加热段42的两侧,通过将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对称分布,可以确保发热区域分布得更加均匀,使得烟油的受热更加均匀。
可选地,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分别为直线形片段,或者,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节热段43为曲线形片段。当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之间的距离不变时,将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为直线形片段时,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的长度较短。而将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为曲线形片段时,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的长度较长,分布范围较广。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可选地,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相对设置,且两者的延长线位于同一直线,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42相对于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所在直线对称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分布在同一直线上。可选地,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位于载体10的中心位置。通过将第一加热段41与第三加热段43分布在同一直线上,当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开始产生热量时,可以保证加热线路40两侧的温度基本持平,从而可以确保烟雾产生的量基本一致。
此外,当第二加热段42为两个时,可以将两个第二加热段42相对于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所在直线相对设置,从而可以确保两个第二加热段42所围合形成的加热区域发热均匀,进而可以避免局部烟油被过高的温度烧焦,破坏用户的使用口感。
可选地,第二加热段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加热段42的折弯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加热段42,便于生产加工。并且将两个第二加热段42的弯折方向相反设置,能够确保加热区域的面积最大化,从而保证烟雾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二加热段42为半圆形片段,两个第二加热段42连接成圆形。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加热线路40的具体形状,当两个第二加热段42围合成圆形加热区域时,不仅保证了加热组件的良好的对称性,并且使得加热线路40两端的正电极20和负电极30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加热组件整体的结构更紧凑,减小产品所占的空间,简化了生产加工工艺。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加热段42为优弧形或劣弧形片段,两个第二加热段42连接成椭圆形。也就是说,第二加热段42还可以被加工成弧形的片段,两个第二加热段42能够围合形成椭圆形对称结构,不仅可以适用于椭圆形的产品外观,还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分布的均匀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线路40为一体成型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一体成型件的设计便于倒模,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而且能够节约生产成本。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存储烟油并将其加热雾化形成可吸食的气溶胶,由于烟油的粘度或成分含量不同,并且用户对于烟雾浓度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往往一根电子烟会配备不同的效果的雾化器。在需要实现烟雾浓度的不同时,往往需要改变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也就是通过改变加热线路40的阻值以实现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段41或第三加热段43的宽度为0.1mm~5mm,第一加热段41或第三加热段43的长度为0.1mm~5mm。也就是说,由于第一加热段41和第三加热段43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第一加热段41或第三加热段43的宽度越大阻值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小。第一加热段41或第三加热段43的长度越长,阻值越大,产生的热量也越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加热段42的宽度为0.1mm~5mm,第二加热段42的长度为0.1mm~15mm,两个第二加热段42之间的间距为0.2mm~10mm。也就是说,由于多个第二加热段42并联设置在电路中,因此第二加热段42的宽度越大,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多,第二加热段42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少。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功率密度来设计加热线路40的线长,加热线路40的总长度为1mm~20mm,加热线路40的厚度为0.01mm~1mm,加热线路40与载体1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2mm~5mm。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线路40的总长度为第一加热段41、多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的长度的加和长度。为了确保加热线路40的整体结构在载体10上分布的居中性,可将加热线路40与载体10的边缘设置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具体地,加热线路40与载体10的距离越大,加热线路40越居中,加热的范围越小,中心的温度也就越高。而加热线路40的总长度越长,加热范围越大,加热区域的分布也就越大。加热线路40的总电阻也可以通过改变厚度进行调整,具体地,加热线路40的厚度越厚,总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小,从而使产生的烟雾量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加热线路40的总电阻可以通过改变加热线路40的厚度进行调整,其功率可以通过控制线路板进行调整,以使烟油雾化效果更稳定。
总而言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通过将载体10、正电极20、负电极30和加热线路40相结合,并且在加热线路40中将第一加热段41、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42和第三加热段43实行串并联相结合的电连接方式,确保了加热区域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油烟受热均匀,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局部热点的出现,大大降低产生焦味的可能性,使得烟雾效果良好,还能有效地进行热量传导,防止因升温过快而使雾化器的寿命衰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最终可以实现雾化器对烟油加热的均匀性,确保烟量需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所述载体为绝缘件;
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间隔分布于所述载体;
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设于所述载体,所述加热线路包括:
第一加热段,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正电极连接;
至少两个第二加热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并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加热段,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一端与每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加热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负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与所述第三加热段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加热段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和所述第三加热段分别为直线形片段;
或者,所述第一加热段和所述第三加热段分别为曲线形片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折弯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段为半圆形片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连接成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段为优弧形或劣弧形片段,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连接成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或所述第三加热段的宽度为0.1mm~5mm,所述第一加热段或所述第三加热段的长度为0.1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段的宽度为0.1mm~5mm,所述第二加热段的长度为0.1mm~15mm,两个所述第二加热段之间的间距为0.2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路的总长度为1mm~20mm,所述加热线路的厚度为0.01mm~1mm,所述加热线路与所述载体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2mm~5mm。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的加热组件。
CN202120444854.4U 2021-03-01 2021-03-01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Active CN215422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4854.4U CN215422799U (zh) 2021-03-01 2021-03-01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4854.4U CN215422799U (zh) 2021-03-01 2021-03-01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22799U true CN215422799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4854.4U Active CN215422799U (zh) 2021-03-01 2021-03-01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227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14A1 (zh) * 2022-01-11 2023-07-2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51382A1 (zh) * 2022-02-09 2023-08-1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14A1 (zh) * 2022-01-11 2023-07-20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51382A1 (zh) * 2022-02-09 2023-08-1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22799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112931952A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8624642U (zh) 雾化芯体结构及电子烟
CN214047573U (zh) 一种多段式雾化器发热体
WO2020057313A1 (zh) 烘烤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CN109123805B (zh) 烘烤烟具及其金属基电加热件
CN106333387B (zh) 电子烟雾化加热丝的多阻值实现方法及布置结构
CN21038263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15422816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6019085U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22815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11322953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用的电热蚀刻网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1153808U (zh) 一种电子烟的发热结构
WO2024012131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493507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N217791487U (zh) 分段加热装置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CN110313642A (zh) 雾化芯体结构及电子烟
CN211672461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188075U (zh) 一种非均匀加热的发热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0130355U (zh) 一种用于固体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体
CN113367404A (zh) 密排发热机构及其雾化装置
WO2023065668A1 (zh) 电子烟的雾化芯以及电子烟
CN216088885U (zh) 一种大功率电子雾化器
CN218921702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电子烟具
CN210226906U (zh) 发热丝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