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2633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2633U
CN210382633U CN201920742809.XU CN201920742809U CN210382633U CN 210382633 U CN210382633 U CN 210382633U CN 201920742809 U CN201920742809 U CN 201920742809U CN 210382633 U CN210382633 U CN 210382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line segment
heat
spiral
spir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28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令荣
肖从文
罗洪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28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2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2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2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该发热体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包括呈螺旋片状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串联且相互嵌设。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采用由串联且相互嵌设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形成的螺旋状结构,螺旋状结构的热场分布相对更均匀,一则能有效的防止局部热点的出现,可以大大减缓产生焦味的可能性;二则能有效进行热量传导,防止发热体因升温过快而寿命衰减。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烟者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发热体被广泛用于电子烟中。陶瓷发热体一般包括导液的多孔陶瓷体及设置多孔陶瓷体上的发热元件。目前的发热元件是直接在陶瓷生胚上印刷电子浆料,在高温下烘烧再经过电极、引线处理后,得到陶瓷发热体。
然而现有的陶瓷发热体上的发热元件为印刷电子浆料烧结形成在多孔陶瓷体的雾化面上,实为发热线路,其在陶瓷发热体雾化面上的热场分布很不均匀,导致陶瓷发热体雾化面上有些区域温度过高,导致该区域的烟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而有些区域的温度又较低,无法让该区域烟液被有效雾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该发热体采用热场分布更均匀的螺旋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体,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包括呈螺旋片状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串联且相互嵌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均包括位于螺旋中心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螺旋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为方形螺旋状;
所述第一螺旋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直线段、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段、以及在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
所述第二螺旋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直线段、至少一个第四直线段、以及在所述第三直线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直线段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的第一端均呈U型,所述第一螺旋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的第一端连接形成S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线段和至少三个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二螺旋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线段和至少三个第四直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四直线段的宽度L1相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四直线段的宽度L1均为0.26-0.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三直线段等距交错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四直线段等距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与相邻的第三直线段之间的间距L2为0.6-0.7mm,所述第二直线段与相邻的第四直线段之间的间距L3为0.3-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部、第二螺旋部第二端的焊盘,所述焊盘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第三直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盘的长度L5为2-4mm,宽度L4为0.7-0.9mm;所述焊盘与相邻的第一直线段或第三直线段之间的间距L6为0.55-0.7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采用电子浆料印刷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烟液的吸附件、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所述吸附件包括雾化面,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雾化面上,且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与所述雾化面形状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为多孔陶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呈阶梯型,所述吸附件包括靠近所述雾化面的第一层和远离所述雾化面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层的外部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远离所述雾化面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包括烧结式多孔体,所述发热体通过烧结的方式与所述烧结式多孔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或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采用由串联且相互嵌设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形成的螺旋状结构,螺旋状结构的热场分布相对更均匀,一则能有效的防止局部热点的出现,可以大大减缓产生焦味的可能性;二则能有效进行热量传导,防止发热体因升温过快而寿命衰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和电池组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发热体的热场分布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发热体的热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作为电子烟使用,也可作为医疗雾化器等使用。
该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雾化器1和电池组件2。其中,雾化器1包括用于收容烟液的储液腔、以及与该储液腔导液连接的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可包括用于从储液腔中吸取烟液的吸附件12以及用于对该吸附件12中吸附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的发热体11。雾化器1和电池组件2组装后,电池组件2为雾化器1中的发热组件的发热体11供电,发热体11发热后对烟液加热雾化,供用户吸食。
该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扁平状。雾化器1和电池组件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磁吸、螺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雾化器1的下端插置于电池组件2的上端,且两者可通过磁吸的方式相结合。
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包括用于从雾化器储液腔中吸取烟液的吸附件12以及用于对该吸附件12中吸附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的发热体11。
吸附件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多孔体,该多孔体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优选地,吸附件12由多孔陶瓷制成。进一步地,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可以为40%~80%,孔径可以为1μm~100μm。
吸附件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大致呈但不限于长方体状,其包括一个呈纵长型的雾化面1211以及与该雾化面1211相对设置的吸液面1221。吸液面1221用于与储液腔相连通,以让烟液进入到吸附件12中。烟液在吸附件12中受热雾化后,再经由雾化面1211逸出。
进一步地,吸附件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阶梯型,其包括靠近雾化面1211的第一层121和远离雾化面1211的第二层122。第一层121、第二层122均可大致呈长方体状,且第一层121的外部尺寸小于第二层122的外部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121的长度小于第二层122的长度,第一层121的宽度与第二层122的宽度相当。该吸附件12设置呈阶梯型,使得整体的高度足够高,方便吸附件12的安装。
第一层121远离第二层122的一侧面形成雾化面1211,第二层122远离第一层121的一侧面形成吸液面12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122对应吸液面1221的一侧还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222,一方面,可保证吸液面1221到雾化面1211的距离足够近;另一方面,凹槽1222的内表面也形成吸液面1221,从而可增加吸液面的面积,提高导液性能。
发热体11设置在吸附件12的雾化面1211上,发热体11的形状可与雾化面1211的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1呈与雾化面1211相对应的纵长型。
发热体11可采用电子浆料印刷制成。当吸附件12为烧结式结构时,发热体11可通过烧结的方式与吸附件12一体成型。具体地,以吸附件12为多孔陶瓷为例,可先在陶瓷生胚上印刷电子浆料,然后在高温下烘烧,再经过电极、引线处理,即可得到陶瓷发热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面1211可以为光滑的平面,发热体11印刷在雾化面1211上后,发热体11略高出雾化面1211。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面1211也可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发热体11设置在该安装槽中,发热体11的顶面可与雾化面1211齐平,或者也可略高于或略低于雾化面1211。
如图4所示,发热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发热部111和焊盘112。发热部111包括呈螺旋片状的第一螺旋部1111和第二螺旋部1112,且第一螺旋部1111和第二螺旋部1112串联且相互嵌设。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的螺旋方向相同,均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均包括位于螺旋中心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旋部1111的第一端与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均为方形螺旋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均呈U型,第一螺旋部1111的第一端与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连接形成S型结构。该S型结构形成发热体11的螺旋中心,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分别由该S型螺旋中心的两端分别向外螺旋形成。
第一螺旋部1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直线段1113、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段1114、以及在第一直线段1113的一端和第二直线段1114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1115。第二螺旋部11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直线段1116、至少一个第四直线段1117、以及在第三直线段1116的一端和第四直线段1117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1118。其中,第二直线段1114、第四直线段1117沿吸附件12的纵长方向设置,第一直线段1113、第三直线段1116垂直于吸附件12的纵长方向设置。进一步地,第一直线段1113、第二直线段1114、第三直线段1116、第四直线段1117的宽度L1相当。第一直线段1113与第三直线段1116等距交错设置,第二直线段1114与第四直线段1117等距交错设置,以使发热均匀。
在一些实施中,第一螺旋部1111中第一直线段1113的数量与第二螺旋部1112中第三直线段1116的数量相当,第一螺旋部1111中第二直线段1114的数量与第二螺旋部1112中第四直线段1117的数量相当。进一步地,第一螺旋部111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线段1113和至少三个第二直线段1114,第二螺旋部1112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线段1116和至少三个第四直线段1117。其中,位于中心处的第二直线段1114的端部和位于中心处的第四直线段1117的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螺旋环数的多少并不是决定热场分布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焊盘112分别连接在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二端。优选地,焊盘112平行于第一直线段1113、第三直线段1116设置,即焊盘112垂直于吸附件12的纵长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113、第二直线段1114、第三直线段1116、第四直线段1117的宽度L1均为0.26-0.3mm。第一直线段1113与相邻的第三直线段1116之间的间距L2可以为0.6-0.7mm,第二直线段1114与相邻的第四直线段1117之间的间距L3可以为0.3-0.5mm。焊盘112的长度L5可以为2-4mm,宽度L4为0.7-0.9mm。焊盘112与相邻的第一直线段1113或第三直线段1116之间的间距L6可以为0.55-0.75mm。其中,L1、L2、L3是热量能否均匀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图5所示为采用图4所示的发热体11时的热场分布图,其中,吸附件12采用孔隙率为56%、导热系数为0.056w/m.k的硅藻土多孔陶瓷;发热体11采用L1为0.28mm,L2为0.65mm,L3为0.4mm,L4为0.8mm,L5为3mm,L6为0.65mm。
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11b的结构示意图。该发热体11b包括一个呈S型的发热部111b和分别连接在发热部111b两端的焊盘112b。发热部111b包括至少一个相互平行且等间隔排列的平直部1111b以及至少一个将这些平直部1111b串联在一起的弯曲部1112b,且平直部1111b的宽度与弯曲部1112b的宽度相当。其中,平直部1111b沿吸附件的纵长方向设置,焊盘112b与平直部1111b的端部连接且垂直于吸附件的纵长方向设置。
图7所示为采用图6所示的S型发热部111b时的热场分布图。作为对比,其吸附件同样采用孔隙率为56%、导热系数为0.056w/m.k的硅藻土多孔陶瓷;发热体11b中,平直部1111b的宽度L7为0.35mm,相邻的每两个平直部1111b之间的间距L8为0.7mm,焊盘112b与相邻的弯曲部1112b之间的间距L9为0.95mm,焊盘112b的宽度L10为1.1mm,焊盘112b的长度L11为2.52mm。
结合图4、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螺旋状发热体11,其焊盘112在雾化面上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发热部111在雾化面上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大,从而提高了雾化效率,空间利用率高。
结合图5、图7所示的热场分布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螺旋状发热体11的热场分布相对更均匀,一则能有效的防止局部热点的出现,可以大大减缓产生焦味的可能性;二则能有效进行热量传导,防止发热体因升温过快而寿命衰减。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发热体(11),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部(111),所述发热部(111)包括呈螺旋片状的第一螺旋部(1111)和第二螺旋部(1112),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和第二螺旋部(1112)串联且相互嵌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均包括位于螺旋中心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为方形螺旋状;
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直线段(1113)、至少一个第二直线段(1114)、以及在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线段(1114)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段(1115);
所述第二螺旋部(11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直线段(1116)、至少一个第四直线段(1117)、以及在所述第三直线段(1116)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直线段(1117)的一端之间连接并弯曲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11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均呈U型,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部(1112)的第一端连接形成S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线段(1113)和至少三个第二直线段(1114),所述第二螺旋部(1112)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线段(1116)和至少三个第四直线段(111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第二直线段(1114)、第三直线段(1116)、第四直线段(1117)的宽度L1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第二直线段(1114)、第三直线段(1116)、第四直线段(1117)的宽度L1均为0.26-0.3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与所述第三直线段(1116)等距交错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1114)与所述第四直线段(1117)等距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与相邻的第三直线段(1116)之间的间距L2为0.6-0.7mm,所述第二直线段(1114)与相邻的第四直线段(1117)之间的间距L3为0.3-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1)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部(1111)、第二螺旋部(1112)第二端的焊盘(112),所述焊盘(112)平行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13)、第三直线段(11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112)的长度L5为2-4mm,宽度L4为0.7-0.9mm;所述焊盘(112)与相邻的第一直线段(1113)或第三直线段(1116)之间的间距L6为0.55-0.7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1)采用电子浆料印刷制成。
13.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附烟液的吸附件(12)、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11),所述吸附件(12)包括雾化面(1211),所述发热体(11)设置在所述雾化面(1211)上,且所述发热体(11)的形状与所述雾化面(1211)形状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12)为多孔陶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12)呈阶梯型,所述吸附件(12)包括靠近所述雾化面(1211)的第一层(121)和远离所述雾化面(1211)的第二层(122),所述第一层(121)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层(122)的外部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122)远离所述雾化面(1211)的一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12)包括烧结式多孔体,所述发热体(11)通过烧结的方式与所述烧结式多孔体一体成型。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11),或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CN201920742809.XU 2019-05-22 2019-05-22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Active CN210382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2809.XU CN210382633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2809.XU CN210382633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2633U true CN210382633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2809.XU Active CN210382633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26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605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WO2022160961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9369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605A (zh) * 2019-05-22 2019-08-27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WO2022160961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9369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263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108185536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108308716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8125276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
CN108308715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108185535B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US9888727B2 (en) Heating assembly,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JP2024045613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用のヒーター組立品
GB2571621A (en) Porous sintered bodies for use as liquid storage and vaporizer
CN21052009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1189643A1 (zh) 一种网状片式多孔加热雾化组件及其加热雾化器
CN21140765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US20220256924A1 (en) Atomiz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US20200367564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member thereof
CN216906846U (zh) 具有微孔发热片的雾化芯
CN2105810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发热组件
WO2019157651A1 (zh) 电子烟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WO2021073564A1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639660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US20210000181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WO2020248230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发热组件
CN215422799U (zh)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US20220104550A1 (en) Atomization sheet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CN110101119A (zh) 发热体和电子烟
CN110169605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