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56873U -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6873U
CN214556873U CN202022890600.3U CN202022890600U CN214556873U CN 214556873 U CN214556873 U CN 214556873U CN 202022890600 U CN202022890600 U CN 202022890600U CN 214556873 U CN214556873 U CN 214556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carrying
feeding
punching machine
mechanica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0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志强
邹毅
周少斌
韦卓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Hongji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Hong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Hongji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Hong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06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6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6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6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包括冲压机、供料机、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和控制器,供料机和传送机分别间隔设置在冲压机的侧方,供料机包括底座、动力机组、支柱和若干载物盘;进料机械手设置在冲压机和供料机的侧方,出料机械手设置在冲压机和传送机的侧方;冲压机、动力机组、压力传感器、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工人无需直接将待加工件放入冲压机的模具内,并且与冲压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了工人被冲压机致伤的可能,工人无需将已加工件从冲压机内取出,避免了工人被已加工件的锋利边缘割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成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加工成型方法。现有的冲压成型机是间歇式工作的,需要工人一个个放置,冲压后一个个取出,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模具和冲压成型机都是非常重的物体,工人放入待加工件和取出待加工件的环节都需要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压伤;(2)冲压件的边缘通常非常锋利,手工拿取和放置也容易割伤工人的手;(3)生产不连续,如果出现工人临时不在岗,需要停机,造成浪费,且不能达到一个人管多台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能够减少工人受到伤害的可能,同时提高生产的连续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包括冲压机、供料机、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和控制器,供料机和传送机分别间隔设置在冲压机的侧方,供料机包括底座、动力机组、支柱和若干载物盘,底座固设在地面上,动力机组设置在底座上,支柱竖直设置,支柱通过动力机组与底座转动连接,该转动轴线与支柱的轴线重合;载物盘为圆形板状结构,载物盘的板面水平设置,载物盘的轴线与支柱的轴线重合,若干载物盘沿支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载物盘与支柱固连;载物盘朝上设置的板面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载物座,第一载物座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进料机械手设置在冲压机和供料机的侧方,出料机械手设置在冲压机和传送机的侧方;冲压机、动力机组、压力传感器、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动力机组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载物盘底部与支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位于若干第一载物座围成的环状内侧的载物盘上还设置有环状环绕间隔设置的第二载物座,每一第二载物座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位于供料机背向冲压机的一侧。
优选地,供料机位于冲压机的冲压部所在端的朝向的正前方,进料机械手和出料机械手分别位于冲压机所在的地面位置与供料机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的两侧上,进料机械手对应位于该连线的中部,出料机械手对应位于该连线朝向冲压机的一侧,传送机位于出料机械手背向冲压机的一侧;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储料箱,储料箱所在的地面位置与冲压机所在的地面位置、供料机所在的地面位置、出料机械手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为矩形。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冲压成型加工,工人无需直接将待加工件放入冲压机的模具内,并且与冲压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了工人被冲压机致伤的可能,工人无需将已加工件从冲压机内取出,避免了工人被已加工件的锋利边缘割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机在运转中所需转速较慢,载物盘每次转过的角度较小,对工人造成的伤害的可能极小;进料机械手的上料、冲压机的冲压、出料机械手的出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工人可以往多个载物盘上放置待加工件,由于放置待加工件的速度比冲压机的加工速度快,一个工人同时可以管控多台机器,在工人临时离开岗位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工作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手上料和出料,冲压机1的工作循环也比较稳定,因此放置到传送机上的工件方位、间隔都能够保持有序,使得下一工序容易被机械手抓取,有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实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设置在供料机背向冲压机的一侧,与正常工作的工人距离很近,一旦发生意外,工人能够即刻控制机器,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当每一个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均为对应的载物座上无待加工件,且出料机械手完成出料步骤时,控制器控制冲压机、供料机、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停止工作,能够避免机器空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料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物盘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1-冲压机、2-供料机、21-底座、22-动力机组、23-支柱、24-载物盘、241-第一载物座、242-第二载物座、3-传送机、4-进料机械手、5-出料机械手、6-控制器、61-控制开关、7-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包括冲压机1、供料机2、传送机3、进料机械手4、出料机械手5和控制器6,供料机2和传送机3分别间隔设置在冲压机1的侧方,供料机2包括底座21、动力机组22、支柱23和若干载物盘24,本实施例的动力机组22为步进电机,底座21固设在地面上,动力机组22设置在底座21上,支柱23竖直设置,支柱23通过动力机组22与底座21转动连接,该转动轴线与支柱23的轴线重合;请参阅图4,载物盘24为圆形板状结构,载物盘24的板面水平设置,载物盘24的轴线与支柱23的轴线重合,若干载物盘24沿支柱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载物盘24与支柱23固连,载物盘24在动力机组22的带动下相对地面转动;载物盘24朝上设置的板面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载物座241,第一载物座241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载物座用于放置待加工件,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一载物座上是否放置有待加工件;进料机械手4设置在冲压机1和供料机2的侧方,其用于将载物座上的待加工件夹持放入冲压机1的模具上,出料机械手5设置在冲压机1和传送机3的侧方,其用于将加工好的工件取出并放置到传送机3上;冲压机1、动力机组22、压力传感器、传送机3、进料机械手4、出料机械手5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
为提高载物盘24的结实度和使用稳定性,优选地,载物盘24底部与支柱2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为了提高载物盘24的装载能力,优选地,位于若干第一载物座241围成的环状内侧的载物盘24上还设置有环状环绕间隔设置的第二载物座242,每一第二载物座242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料和下料均由机械手负责完成,机械手的空间活动范围广,供料机2、传送机3、进料机械手4、出料机械手5和控制器6之间的位置布局可以自由组配,但为了减少场地占用,同时提高本实施例的易操作性,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能与冲压机1、进料机械手4、出料机械手5等运行速度较快、容易使人受伤的部件保持一定距离,在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优选的方案,请参阅图2,供料机2位于冲压机1的冲压部所在端的朝向的正前方,进料机械手4和出料机械手5分别位于冲压机1所在的地面位置与供料机2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的两侧上,进料机械手4对应位于该连线的中部,出料机械手5对应位于该连线朝向冲压机1的一侧,传送机3位于出料机械手5背向冲压机1的一侧,工人往第一载物座241和第二载物座242上放置待加工件时,位于供料机2背向冲压机1的一侧上;为方便待加工件的堆放,同时方便工人将待加工件从其容器内取出后放到第一载物座241和第二载物座242上,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储料箱7,储料箱7所在的地面位置与冲压机1所在的地面位置、供料机2所在的地面位置、出料机械手5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为矩形。为方便工人的操作,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操控设备,优选地,控制器6的控制开关61位于供料机2背向冲压机1的一侧。
使用时,将待加工件从储料箱7中取出,按照一定的方位放置到第一载物座241和第二载物座242上,该方位为便于进料机械手4抓取待加工件并放入冲压机1的模具里的方位,为确保生产安全,工人每次只往靠近自身所在侧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载物座241或第二载物座242上放置待加工件,而且仅在载物盘24处于静止状态下才可往第一载物座241或第二载物座242上放置待加工件,载物盘24开始转动前的一秒,控制器6通过其蜂鸣器发出提示,工人应当停止放置待加工件;控制器6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反馈,使动力机组22带动载物盘24转动,将装载有待加工件的第一载物座241或第二载物座242转至朝向进料机械手4所在的一侧,进料机械手4在控制器6的控制线下将朝向其一侧的待加工件夹取并放入冲压机1的模具内,冲压机1对工件进行加工后,出料机械手5将冲压机1模具内的已加工件取出,并放置到传送机3上,由传送机3将工件传送到下一工位。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冲压成型加工,工人无需直接将待加工件放入冲压机1的模具内,并且与冲压机1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了工人被冲压机1致伤的可能,工人无需将已加工件从冲压机1内取出,避免了工人被已加工件的锋利边缘割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供料机2在运转中所需转速较慢,载物盘24每次转过的角度较小,对工人造成的伤害的可能极小;进料机械手4的上料、冲压机1的冲压、出料机械手5的出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工人可以往多个载物盘24上放置待加工件,由于放置待加工件的速度比冲压机1的加工速度快,一个工人同时可以管控多台机器,在工人临时离开岗位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工作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手上料和出料,冲压机1的工作循环也比较稳定,因此放置到传送机3上的工件方位、间隔都能够保持有序,使得下一工序容易被机械手抓取,有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实现;控制器6的控制开关61设置在供料机2背向冲压机1的一侧,与正常工作的工人距离很近,一旦发生意外,工人能够即刻控制机器,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当每一个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均为对应的载物座上无待加工件,且出料机械手5完成出料步骤时,控制器6控制冲压机1、供料机2、传送机3、进料机械手4、出料机械手5停止工作,能够避免机器空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施的传送机3可以是传送带,控制器6为常用的连接有蜂鸣器的PLC控制器,进料机械手4和出料机械手5的机械臂部分可采用爱普生C4-A901紧凑型六轴工业机器人、抓持部可以根据所需加工零件的形状选择搭配二指式机械爪、电磁式机械爪或其他常用类型的机械爪。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包括冲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料机、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和控制器,所述供料机和所述传送机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冲压机的侧方,所述供料机包括底座、动力机组、支柱和若干载物盘,所述底座固设在地面上,所述动力机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柱竖直设置,所述支柱通过所述动力机组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该转动轴线与所述支柱的轴线重合;所述载物盘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载物盘的板面水平设置,所述载物盘的轴线与所述支柱的轴线重合,若干载物盘沿所述支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载物盘与所述支柱固连;所述载物盘朝上设置的板面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载物座,每一所述第一载物座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冲压机和所述供料机的侧方,所述出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冲压机和所述传送机的侧方;所述冲压机、动力机组、压力传感器、传送机、进料机械手、出料机械手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组为步进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盘底部与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盘朝上设置的板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载物座,所述第二载物座位于所述第一载物座所形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若干所述第二载物座亦围成以大所述载物盘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结构,每一所述第二载物座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供料机背向所述冲压机的一侧,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开关朝向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位于所述冲压机的正前方,所述进料机械手和所述出料机械手分别位于所述冲压机所在的地面位置与所述供料机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的相对两侧上,所述进料机械手对应位于该连线的中部,所述传送机与所述出料机械手同位于该连线的同一侧,所述出料机械手位于所述冲压机和所述传送机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所在的地面位置与所述冲压机所在的地面位置、所述供料机所在的地面位置、所述出料机械手所在的地面位置的连线为矩形。
CN202022890600.3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Active CN214556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0600.3U CN214556873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0600.3U CN214556873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6873U true CN21455687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3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0600.3U Active CN214556873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6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3932B1 (en) Motor vehicle panel blanking method
CN109910258B (zh) 胶条挤出包装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10449955B (zh) 一种带料盘的全自动立式加工中心
CN209792360U (zh) 一种具有全自动上下料功能的冲床
EP2399850A1 (en) Stacking line system and method
CN110733870A (zh) 钢筋连接套加工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CN214556873U (zh) 一种自动化冲压组合装置
CN210231539U (zh) 一种新型的数控车床
CN111994333B (zh) 一种钣金件出库打包自动薄膜缠绕机
CN112792880A (zh) 一种全自动镜片剪切锁盘机
CN112590082A (zh) 一种弹性垫板自动去毛边系统
JP2004136300A (ja) プレスライン
CN114228037B (zh) 一种具有多嵌件冲裁及自埋模具的插接件工艺平台
CN211682491U (zh) 视觉冲孔机
CN210362185U (zh) 汽车注塑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0475294U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带有该送料装置的冲压工作站
CN113400286A (zh) 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新型码垛机器人
CN213888981U (zh) 一种螺丝上下料冲压装置
JP2549830B2 (ja) パンチプレス
CN213443490U (zh) 一种垛料切膜设备
CN215315218U (zh) 一种座椅脚生产线
CN212182471U (zh) 铝塑膜自动冲坑入壳封装生产线
CN220412093U (zh) 机器人钢板输送工作站
CN217664735U (zh) 一种盘齿自动化整形设备
CN215973646U (zh) 一种自动供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