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5264U - 一种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5264U
CN214545264U CN202120603546.1U CN202120603546U CN214545264U CN 214545264 U CN214545264 U CN 214545264U CN 202120603546 U CN202120603546 U CN 202120603546U CN 214545264 U CN214545264 U CN 214545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late
plate
heat sink
auxiliary structure
hollow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35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
曹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35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5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5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5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包括: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用以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冷却板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中空腔体;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表面上;所述冷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强度的辅助结构,在连接板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与连接板部分重叠。本实用新型通过缩小连接板的大小,并在冷却板上设置用于加强冷却板强度的辅助结构,在减轻散热器重量,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能够确保稳定的散热效率,以及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往往采用在冷却板的管路面上固定连接一个与冷却板同等大小的连接板,来方便冷却板与散热带的连接,在确保冷却板与散热带热传导效率的同时,能通过连接板提高冷却板的机械性能,但过大的连接板会使散热器整体重量过重,且热量通过连接板二次传导至散热带,散热效率并不能最大化提高,且连接板的制作也是很大的成本消耗,常规的方法是缩小连接板的大小来降低重量,但冷却板缺少了连接板的支撑,其机械性能大大降低,容易导致散热器整体稳定性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器,在减轻散热器重量,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稳定的散热效率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在减轻散热器重量,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稳定的散热效率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散热器,其包括: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用以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冷却板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中空腔体;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表面上;
所述冷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强度的辅助结构,在连接板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与连接板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辅助结构为沿着冷却板边缘翻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弯曲部和直部;所述冷却板、弯曲部和直部依次设置,所述弯曲部包括上端面以及与上端面相对设置下端面;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冷却板间隔设置形成用于钣金的工艺口。
优选地,所述辅助结构为在冷却板端部向外凸起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散热带;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带包括垂直于第二表面的翅片;所述辅助结构的延伸面与所述翅片的延伸面为非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内部形成所述中空腔体;所述连接板贴合设置于凸起区域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向外凸起形成所述凸起区域,所述凸起区域内形成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相变工质;所述凸起区域内呈线性间隔排布有多个避开中空腔体的孤岛;所述孤岛包括排列于冷却板中部的长条型孤岛,以及排列于长条型孤岛两端的多个椭圆型孤岛;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孤岛的周侧与所述凸起区域圆滑过渡的过渡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区域内还设有避开中空腔体的连接凹台;所述连接凹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冷却板和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凸起区域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三连接孔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冷却板和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器,其包括: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用以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冷却板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中空腔体;
散热带,所述散热带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垂直设置于第二表面上;
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强度的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的延伸面与所述翅片的延伸面为非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连接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缩小连接板的大小,并在冷却板上设置用于加强冷却板强度的辅助结构,在减轻散热器重量,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能够确保稳定的散热效率,以及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冷却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冷却板后视图。
图5为图3的D-D面剖面图。
图6为图5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后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冷却板;1-1-凸起区域、中空腔体1-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辅助结构1-4、凸起部1-4-1、弯曲部1-4-2、上端面1-4-2-1、直部1-4-3、第一基板1-5、过渡部1-5-1、第二基板1-6、孤岛1-7、长条型孤岛1-7-1、椭圆型孤岛1-7-2、连接凹台1-8、第一连接孔1-8-1、第三连接孔1-9、工艺孔1-10;
连接板2、第三表面2-1、第四表面2-2、第二连接孔2-3、第四连接孔2-4;
散热带3、翅片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冷却板1、连接板2和散热带3。所述冷却板1用以传热或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1包括第一表面1-2以及与第一表面1-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3,所述第一表面1-2上设置有凸起区域1-1,所述凸起区域1-1内形成有中空腔体1-1-1,所述中空腔体1-1-1内设有相变工质。所述连接板2用以连接发热元件;所述连接板2包括第三表面2-1以及第四表面2-2,所述第三表面2-1与所述凸起区域1-1贴合,所述第四表面2-2与发热元件贴合,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第四表面2-2传递至第三表面2-1,进而通过所述第三表面2-1传递至冷却板1。所述冷却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1强度的辅助结构1-4,在连接板2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1-4与连接板2部分重叠。所述散热带3连接于冷却板1的第二表面1-3上,一般采用焊接或者胶粘连接,所述第二表面1-3为平面,通过将散热带3与冷却板1的平面直接接触,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散热带3包括垂直于第二表面的翅片3-1,所述辅助结构1-4的延伸面与所述翅片3-1的延伸面为非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冷却板1的机械性能,采用所述辅助结构1-4延伸面与所述翅片3-1的延伸面相互垂直的结构。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辅助结构1-4为沿着冷却板1边缘翻折的折弯部,翻折角度为180°。所述折弯部包括弯曲部1-4-2和直部1-4-3;所述冷却板1、弯曲部1-4-2和直部1-4-3依次设置。所述直部1-4-3平行并贴合于冷却板1上,且还垂直于散热带3的翅片3-1,在有效提高冷却板1的机械强度的同时,易于加工,不损伤冷却板1性能。所述弯曲部1-4-2包括上端面1-4-2-1以及与上端面1-4-2-1相对设置下端面;所述上端面1-4-2-1和下端面均与冷却板1间隔设置形成用于钣金的工艺口1-4-4,能有效防止在翻折辅助结构1-4时对冷却板1造成损伤。
参见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冷却板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5和第二基板1-6;所述第一基板1-5向外凸起形成所述凸起区域1-1。冷却板1上还包括与所述中空腔体1-1-1连通设置的工艺孔1-10,方便进行吹胀工艺。采用吹胀工艺加工时,先在第一基板1-5上印刷阻轧剂,再将第一基板1-5和第二基板1-6铆合后进行热轧复合;热轧时第一基板1-5和第二基板1-6复合为一体,但预先印刷阻轧剂的区域并未轧合,因此可以采用高压气体将印刷阻轧剂的区域吹胀形成流体通道。冷却板1还可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加工,具体为先对第一基板1-5冲压成型形成凸起区域1-1,再将第一基板1-5和第二基板1-6焊接形成内部设有中空腔体1--1的板式结构;然后,对板式结构充注相变工质后焊接密封,所述相变工质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R134a、R245fa、R1233zd。
所述凸起区域1-1内呈线性间隔排布有多个避开中空腔体1-1-1的孤岛1-7;所述孤岛1-7包括排列于冷却板1中部的长条型孤岛1-7-1,以及排列于长条型孤岛两端的多个椭圆型孤岛1-7-2,通过设置孤岛1-7,有效提高冷却板1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稳定性;另外的,第一基板1-5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孤岛1-7的周侧与所述凸起区域1-1圆滑过渡的过渡部1-5-1,能有效减小相变工质流经孤岛1-7周侧的阻力。
所述凸起区域1-1内还设有避开中空腔体1-1-1的连接凹台1-8;所述连接凹台1-8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8-1;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8-1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3。所述凸起区域1-1外围的冷却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1-9;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第三连接孔1-9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4。所述第一连接孔1-8-1和第三连接孔1-9均避开中空腔体1-1-1,在不妨碍相变工质流动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的,连接板2为金属板,金属板材质为铝板或铝合金板,金属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效传导热量,提高控制器的散热效率,连接板2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方便安装的螺纹孔或通孔,冷却板1的避开凸起区域1-1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有方便安装的螺纹孔或通孔;散热带3为矩形波纹状折叠板,相邻间距为3-5mm,波纹状折叠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参见图7和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辅助结构1-4为沿着第一表面1-2边缘或第二表面1-3边缘翻折的折弯部,翻折角度为90°;所述直部1-4-3垂直于冷却板1,且还垂直于散热带3的叶片,直部1-4-3垂直于冷却板1的结构使冷却板1更不易弯折,在有效提高冷却板1的机械强度的同时,易于加工,不损伤冷却板1性能。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辅助结构1-4的弯折角度为180°和9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折角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
(实施例3)
参见图9和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辅助结构1-4为在第一表面1-2或者第二表面1-3端部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4-1,所述凸起部1-4-1向远离散热带3方向凸起,所述凸起部1-4-1与散热带3的叶片垂直,大幅度加强冷却板1的机械性能,且加工快捷方便,不损伤冷却板1性能,且相比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更为美观,整体圆滑方便放置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凸起方向为朝向远离散热带3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方向可以朝向其他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冷却板(1),所述冷却板(1)用以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1)包括第一表面(1-2)以及与第一表面(1-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3),所述冷却板(1)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中空腔体(1-1-1);
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固定设置于第一表面(1-2)上;
所述冷却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1)强度的辅助结构(1-4),在连接板(2)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1-4)与连接板(2)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1-4)为沿着冷却板(1)边缘翻折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弯曲部(1-4-2)和直部(1-4-3);所述冷却板(1)、弯曲部(1-4-2)和直部(1-4-3)依次设置,所述弯曲部(1-4-2)包括上端面(1-4-2-1)以及与上端面(1-4-2-1)相对设置的下端面;所述上端面(1-4-2-1)和下端面均与冷却板(1)间隔设置形成用于钣金的工艺口(1-4-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1-4)为在冷却板(1)端部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3)上的散热带(3);所述第二表面(1-3)为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3)包括垂直于第二表面的翅片(3-1);所述辅助结构(1-4)的延伸面与所述翅片(3-1)的延伸面为非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2)上设置有凸起区域(1-1),所述凸起区域(1-1)内部形成所述中空腔体(1-1-1);所述连接板(2)贴合设置于凸起区域(1-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5)和第二基板(1-6);所述第一基板(1-5)向外凸起形成所述凸起区域(1-1),所述凸起区域(1-1)内形成有中空腔体(1-1-1);所述中空腔体(1-1-1)内设有相变工质;所述凸起区域(1-1)内呈线性间隔排布有多个避开中空腔体(1-1-1)的孤岛(1-7);所述孤岛(1-7)包括排列于冷却板(1)中部的长条型孤岛(1-7-1),以及排列于长条型孤岛两端的多个椭圆型孤岛(1-7-2);所述第一基板(1-5)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孤岛(1-7)的周侧与所述凸起区域(1-1)圆滑过渡的过渡部(1-5-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区域(1-1)内还设有避开中空腔体(1-1-1)的连接凹台(1-8);所述连接凹台(1-8)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8-1);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8-1)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3),所述冷却板(1)和连接板(2)通过第一连接孔(1-8-1)和第二连接孔(2-3)连接;所述凸起区域(1-1)的外围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1-9);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第三连接孔(1-9)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4),所述冷却板(1)和连接板(2)通过第三连接孔(1-9)和第四连接孔(2-4)连接。
9.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冷却板(1),所述冷却板(1)用以散热降温,所述冷却板(1)包括第一表面(1-2)以及与第一表面(1-2)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3),所述冷却板(1)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工质的中空腔体(1-1-1);
散热带(3),所述散热带(3)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翅片(3-1);所述翅片(3-1)垂直设置于第二表面(1-3)上;
所述冷却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以加强所述冷却板(1)强度的辅助结构(1-4),所述辅助结构(1-4)的延伸面与所述翅片的延伸面为非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上的连接板(2)。
CN202120603546.1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散热器 Active CN214545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3546.1U CN214545264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3546.1U CN214545264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5264U true CN21454526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3546.1U Active CN214545264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5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45264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1503808U (zh) 一种新型拼接式翅片结构
CN215725362U (zh) 一种均温板及散热装置
CN216558476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及高效换热系统
CN217363616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结构
CN211204996U (zh) 一种具有异型封条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0154135U (zh) 一种蒸发器及空调器
CN211178077U (zh) 一种欧姆型异形封条散热器
CN211931145U (zh) 一种自然对流散热器
CN215810321U (zh) 一种铝型材芯片散热器
CN212645029U (zh) 一种商超用大型一体式换热器
CN212573410U (zh) 散热器传热齿片
CN213238575U (zh) 一种热管用换热器及其换热器组
CN215955008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散热器的圆角式散热片
CN211116495U (zh) 移动压缩机用冷却器
CN213088111U (zh) 一种具有管翅式散热器的非道路机械水箱
CN215893373U (zh) 一种组合式翅片管
CN209279769U (zh) 一种换热器的边板
CN217560442U (zh) 一种整体钎焊的翅片管结构
CN211234061U (zh) 一种自冷式翅形散热器
CN213152678U (zh) 散热器齿片
CN105051480B (zh) 热交换器
CN214065830U (zh) 冷却器
CN210486584U (zh) 一种矩形不开窗波纹型翅片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76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580, 18 Xinya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00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