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7519U -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7519U
CN214527519U CN202120219726.XU CN202120219726U CN214527519U CN 214527519 U CN214527519 U CN 214527519U CN 202120219726 U CN202120219726 U CN 202120219726U CN 214527519 U CN214527519 U CN 214527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device
bearing part
transverse
reinforcing
transvers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97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伟
周立波
毛凯萍
刘翔
谭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197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7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7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7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纵向连接承载部件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导向装置的连接口,所述导向装置沿着导轨移动,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连接轿厢的轿厢连接接口,所述悬架装置不包括斜拉组件,所述斜拉组件的一端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方的部分、另一端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设有轿厢连接接口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没有斜拉组件,采用等截面梁、变截面梁或框架梁结构,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悬架高度的降低,减小土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实用新型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不断凸显,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电梯轿厢和其它装置安装在悬架装置上,然而,现有悬架装置在导轨长度方向上的跨度较大,或说悬架装置的高度大,这会存在以下问题:1)电梯的顶层高、底坑深,使电梯井道总高增加,增加土建成本;2)最小换轨距离和换轨层间间距增加,使得电梯需要跨越更多的层站才能完成换轨,以及平层停靠,从而无法实现换轨后在临近的层站平层停靠;3)轿厢的切换轨道的高度增加,所述切换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井道中的导轨,对土建整体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现有井道的加装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没有斜拉组件,采用等截面梁、变截面梁或框架梁结构,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悬架高度的降低,进而降低电梯的顶层高、底坑深,以及井道总高,减小土建成本;减小最小换轨距离和换轨层间间距,使电梯跨越更少的层站就能完成换轨以及平层停靠,从而实现换轨后在临近的层站平层停靠;降低轿厢的切换轨道的高度,保证对土建整体结构稳定性,减小现有井道的改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纵向连接承载部件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导向装置的连接口,所述导向装置沿着导轨移动,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连接轿厢的轿厢连接接口,所述悬架装置不包括斜拉组件,所述斜拉组件的一端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方的部分、另一端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设有轿厢连接接口的一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悬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加强件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加强件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方,加强件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平行布置。
加强件的中部固定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加强件的底部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加强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长度,加强件的靠近所述导轨的一端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平齐,加强件的底部接触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顶部。
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横梁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横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横梁和纵向连接承载部件垂直连接。
加强件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和横梁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横梁的上方,连接件跨设在两个横梁上。
加强件设有一个,加强件的底部与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强件位于两个横梁之间。
加强件设有两个,两个加强件间隔布置,在垂直于加强件长度方向的平面内,两个加强件位于两个横梁连线的中部的上方。
加强件设有两个,两个加强件分别位于两个横梁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没有斜拉组件,采用等截面梁、变截面梁或框架梁结构,保证了整体的惯性距和截面模量,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悬架高度的降低,进而降低电梯的顶层高、底坑深,以及井道总高,减小土建成本;减小最小换轨距离和换轨层间间距,使电梯跨越更少的层站就能完成换轨以及平层停靠,从而实现换轨后在临近的层站平层停靠;降低轿厢的切换轨道的高度,保证对土建整体结构稳定性,减小现有井道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E-E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的中部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
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包括至少一个直梁。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平行于所述导轨。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导向装置的连接口,分别为上导向装置连接接口1-1-1和下导向装置连接接口1-1-2。所述导向装置沿着导轨移动。
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垂直于所述导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靠近导轨的一端安装有制停装置连接接口2-1-1,制停装置通过制停装置连接接口2-1-1连接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连接轿厢的轿厢连接接口2-1-2,即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为承重端。轿厢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下方。
所述悬架装置不包括斜拉组件,所述斜拉组件是指其一端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的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方的部分、另一端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设有轿厢连接接口2-1-2的一端,即承重端。
较佳的,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包括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横梁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横梁2和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垂直连接。
轿厢连接接口2-1-2包括吊挂轴2-1-2-2、两个吊挂板2-1-2-3和两个吊挂座2-1-2-1,两个吊挂座2-1-2-1平行间隔的固定安装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吊挂轴2-1-2-2的两端各连接一吊挂板2-1-2-3,较佳的,吊挂板2-1-2-3和吊挂轴2-1-2-2固定连接,吊挂轴2-1-2-2的两端还各通过一轴承连接在一吊挂座2-1-2-1上,两个吊挂板2-1-2-3位于两个所述轴承之间,两个吊挂板2-1-2-3下端连接轿厢。如此连接后,轿厢和吊挂轴2-1-2-2可相对吊挂座2-1-2-1转动。所述悬架装置通过导向装置沿着导轨移动,并带动轿厢运行。由于重力作用,轿厢适应性转动以保持水平状态,维持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较佳的,轿厢连接接口2-1-2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2-1-2-4,如图1和2所示,支撑板2-1-2-4和两个横梁2连接,具体的,支撑板2-1-2-4位于两个横梁2的上方,支撑板2-1-2-4支撑或说跨设在两个横梁2上,吊挂座2-1-2-1位于两个横梁2之间,吊挂座2-1-2-1的上端连接支撑板2-1-2-4、下端设有安装轴承的轴承座。
基于上述结构,轿厢连接接口2-1-2相当于直接安装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或说轿厢连接接口2-1-2支撑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上,而不是通过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底部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直接悬挂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下,可减小焊接或螺栓固定失效导致掉落的风险,提高轿厢悬挂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合理设计和选择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惯性距和截面模量,保证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刚度和强度,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悬架高度的降低。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架装置还包括加强件3,加强件3为杆状。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加强件3还和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固定连接。加强件3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方且平行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具体的,加强件3的中部固定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加强件3的底部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加强件3各处的横截面可相等,或者朝着远离所述导轨的方向,加强件3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通过加强件3进一步提高了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刚度和强度,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了悬架高度的降低。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加强件3的长度小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或说横梁2的长度,且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直接固定连接,或说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直接接触。
本实施例中,加强件3的靠近所述导轨的一端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或说横梁2平齐、中部和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或说横梁2的中部上方。加强件3的底部接触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加强件3,两个加强件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横梁2的顶部。
实施例三
如图5和6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加强件3的长度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或说横梁2的长度相等或相当,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间接固定连接,或说加强件3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4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加强件3的个数为一个。
所述连接件4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方,连接件4的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横梁2,或说跨设在两个横梁2上。当连接件4为多个时,多个连接件4平行间隔布置。
加强件3的底部与连接件4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强件3位于两个横梁2之间,如图5所示。较佳的,在垂直于加强件3长度方向或横向连接承载部件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加强件3位于两个横梁2之间中点的正上方。此时,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和加强件3整体形成框架梁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7和8所示,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加强件3设有两个,两个加强件3间隔布置,在垂直于加强件3长度方向的平面内,两个加强件3位于两个横梁2连线的中部的上方。此时,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和加强件3整体形成框架梁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9和10所示,加强件3设有两个,与实施例四不同的是,两个加强件3分别位于两个横梁2的正上方。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和加强件3整体形成框架梁结构。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导向装置的连接口,所述导向装置沿着导轨移动,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的中部连接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中部,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设有连接轿厢的轿厢连接接口(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件(3),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位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上方,加强件(3)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的中部固定连接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加强件(3)的底部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长度,加强件(3)的靠近所述导轨的一端和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平齐,加强件(3)的底部接触横向连接承载部件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连接承载部件包括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横梁(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横梁(2)和纵向连接承载部件(1)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4)和横梁(2)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件(4)位于横梁(2)的上方,连接件(4)跨设在两个横梁(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设有一个,加强件(3)的底部与连接件(4)的顶部固定连接,加强件(3)位于两个横梁(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设有两个,两个加强件(3)间隔布置,在垂直于加强件(3)长度方向的平面内,两个加强件(3)位于两个横梁(2)连线的中部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件(3)设有两个,两个加强件(3)分别位于两个横梁(2)的正上方。
CN202120219726.X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Active CN214527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9726.XU CN21452751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9726.XU CN21452751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7519U true CN21452751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4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9726.XU Active CN214527519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7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5785A (zh) * 2020-11-21 2022-12-30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驱式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悬架的柔性布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5785A (zh) * 2020-11-21 2022-12-30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驱式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悬架的柔性布置方法
CN115535785B (zh) * 2020-11-21 2024-05-07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驱式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悬架的柔性布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34491A1 (fr) Système de cadre support de cabine d'ascenseur
CN112299187B (zh)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安全装置及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09626176B (zh) 12比1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
CN214527519U (zh)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悬架装置
CN2926156Y (zh) 无机房电梯吊挂装置
WO2007134490A1 (fr) Système d'ascenseur à entraînement par traction
CN214298809U (zh) 一种用于无曳引钢丝绳电梯的带斜拉组件的悬架装置
CN112707293B (zh) 超大载重货梯结构
CN212245836U (zh)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CN110510480A (zh) 底托式重载电梯的轿厢架结构
CN211078092U (zh) 底托式重载电梯的轿厢架结构
CN202897727U (zh) 一种六导轨大吨位载货电梯
CN212799229U (zh) 一种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
CN211198277U (zh)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212450181U (zh) 一种可分离式双轿厢电梯
CN211769678U (zh)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弓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1439657A (zh)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CN209890037U (zh) 一种桥式钢带型土建结构
CN209522433U (zh) 一种电梯机械阻止和锁定一体式装置
CN115535785B (zh) 一种用于自驱式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悬架的柔性布置方法
CN219603002U (zh) 一种楼层间距可调节的双轿厢电梯
CN214192154U (zh) 一种超大载重货梯结构
CN220618046U (zh) 一种载货电梯轿厢
CN213141099U (zh) 一种节省井道顶部空间的无机房电梯
CN212982177U (zh) 一种新型的导轨式家用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