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9414U -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9414U
CN214509414U CN202022789079.4U CN202022789079U CN214509414U CN 214509414 U CN214509414 U CN 214509414U CN 202022789079 U CN202022789079 U CN 202022789079U CN 214509414 U CN214509414 U CN 214509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enerating body
porous
porous heat
conductiv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90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姚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90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9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9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9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发热体,包括:多孔发热主体;所述多孔发热主体的第一外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电加热部件,所述导电加热部件从所述通孔向外延伸,所述通孔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发热体能够使产生的气雾更集中地流向多孔发热体的通孔,并从该通孔内流向出气通道,气雾不会向发热体外周各个方向发散,使产生的气雾更多地被用户吸入,更有效地利用了产生的气雾,使用户抽电子烟时的气雾量更足,用户的抽吸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发热体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吸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类似的烟雾、味道和感觉。电子烟中的多孔发热体用于把烟油加热雾化,使用户进行吸烟动作时能够吸入雾化后的烟油。
现有的多孔发热体一般是柱体结构,发热体产生的气雾通常是从发热体外表面向发热体的外周各个方向发散。
然而,由于气雾向发热体外周各个方向发散,气雾分布很分散,用户在吸电子烟时,分散的气雾很大一部分难以被用户吸入,使得产生的气雾无法被有效利用,用户的抽吸体验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以提高产生的气雾的利用率,提高所产生的气雾被用户吸入的比例,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发热体,包括:多孔发热主体;
所述多孔发热主体的第一外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电加热部件,所述导电加热部件从所述通孔向外延伸,所述通孔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电加热部件相对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电加热部件的远离所述通孔的端部为电极接触点。
可选地,所述导电加热部件为金属印刷层、金属丝、金属刻蚀层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多孔发热主体的材质为陶瓷、硅藻泥、玻璃、石英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多孔发热主体的第二外表面上设置有吸油槽,所述第二外表面背对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用于与烟油接触,所述吸油槽用于将烟油导向所述第一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吸油槽的位置与所述导电加热部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吸油槽用于将烟油导向所述导电加热部件。
可选地,当所述导电加热部件相对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时,所述吸油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吸油槽分别相对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台阶面,用于装配限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电子烟主体、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体;
所述电子烟主体上设置有出气通道;
所述多孔发热体安装在所述电子烟主体上,所述多孔发热体的通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多孔发热体,其多孔发热主体的第一外表面上开设有通孔,第一外表面上设置有从该通孔向外延伸的导电加热部件,通道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用户在吸电子烟时,由于导电加热部件从通孔向外延伸,所以产生的雾气能够沿着导电加热部件流向通孔,由于通孔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所以雾气能够通过通孔流向出气通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发热体能够使产生的气雾更集中地流向多孔发热体的通孔,并从该通孔内流向出气通道,气雾不会向发热体外周各个方向发散,使产生的气雾更多地被用户吸入,更有效地利用了产生的气雾,使用户抽电子烟时的气雾量更足,用户的抽吸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孔发热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孔发热体另一视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在B-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100、多孔发热主体;110、第一外表面;120、通孔;121、台阶面;130、吸油槽;140、第二外表面;200、导电加热部件;210、电极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提高产生的气雾的利用率,提高所产生的气雾被用户吸入的比例,从而提高用户的抽吸体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孔发热体以及电子烟。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发热体进行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发热体包括:多孔发热主体100,多孔发热主体100的第一外表面110上开设有通孔120,第一外表面110上设置有导电加热部件200,导电加热部件200从通孔120向外延伸,通孔120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
上述多孔发热主体100可以为柱体,例如圆柱体、长方体,或者横截面为其他不规则形状的主体,多孔发热主体10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不规则形状、多种形状组合的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孔发热主体100可以为柱体,该主体的横截面上下、左右对称,这样,更便于在多孔发热主体100上设置导电加热部件200和通孔120。
上述第一外表面110可以为多孔发热主体100任一外表面,例如,当多孔发热主体100为柱体时,第一外表面110可以为任一端面,也可以为任一侧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于主体的端面更容易设置导电加热部件200或其他结构、部件,为了使多孔发热体的结构更合理,第一外表面110可以为柱体的任一端面。
上述通孔120可以为圆孔、方孔、不规则形状的孔的。为了使气雾流通更顺畅,上述通孔120可以为圆孔。
上述导电加热部件200是指在导电后能够发热的部件,例如金属丝、金属块等。当导电加热部件200导电发热后,能够加热多孔发热主体100,使多孔发热主体100也变热,从而使导电加热部件200和多孔发热主体100都能够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导电加热部件200可以通过粘贴、卡固、螺栓或螺钉紧固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外表面110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第一外表面110上,导电加热部件200能够固定在第一外表面110上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导电加热部件200具体如何设置在第一外表面110。
导电加热部件200从通孔120向外延伸,可以是导电加热部件200一端位于通孔120的边缘,另一端向远离通孔120的方向延伸。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电加热部件200可以包括两个导电体,两个导电体均从通孔120向外延伸,两个导电体之间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多孔发热体,其多孔发热主体100的第一外表面110上开设有通孔120,第一外表面110上设置有从该通孔120向外延伸的导电加热部件200,通道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用户在吸电子烟时,由于导电加热部件200从通孔120向外延伸,所以产生的雾气能够沿着导电加热部件200流向通孔120,由于通孔120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所以雾气能够通过通孔120流向出气通道。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发热体能够使产生的气雾更集中地流向多孔发热体的通孔120,并从该通孔120内流向出气通道,气雾不会向发热体外周各个方向发散,使产生的气雾更多地被用户吸入,更有效地利用了产生的气雾,使用户抽电子烟时的气雾量更足,用户的抽吸体验更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导电加热部件200可以相对于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产生的雾气从相对称的两个方向更均匀地流向通孔120,还能够增加产生的雾气的量,进一步使用户抽吸时的气雾更足,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导电加热部件200相对于上述中心线对称的两个部分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反,这样,导电加热部件200整体的延伸方向呈直线,使得导电加热部件200的更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外表面110,从而使得产生的雾气也更均匀,使得产生的雾气能够更容易集中流向通孔120,提高用户抽吸时的气雾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加热部件200的远离通孔120的端部为电极接触点210。如图2所示,电极接触点210包括两个。电极接触出点用于与电源电连接后使得导电加热部件200通电发热。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极接触点210可以用于与电子烟的导电顶针接触,导电顶针与电子烟的电源(例如电池)接触,从而使导电加热部件200通电发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导电加热部件200可以为金属印刷层、金属丝、金属刻蚀层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能够导电后发热的部件。
可选地,为了使多孔发热体产生更多热量,从而提高雾气产生效率,导电加热部件200可以为金属印刷层。具体的,可以将金属浆料印刷在第一外表面110,形成金属印刷层。由于多孔发热主体100为多孔状结构,采用金属印刷层,可以使金属浆料浸入到多孔发热主体100中一部分,这样,能够使多空发热主体更快发热,发热量更高,从而提高雾气产生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多孔发热主体100的材质可以为陶瓷、硅藻泥、玻璃、石英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的具有多孔结构、不导电的材质,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其中,陶瓷具有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寿命长、导热性能良好、热补偿速度快等优点,为了提高电子烟的产品性能,多孔发热主体100的材质可以为陶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多孔发热主体100的第二外表面140上设置有吸油槽130,第二外表面140背对所述第一外表面110,第二外表面140用于与烟油接触,吸油槽130用于将烟油导向第一外表面110。吸油槽130可以是方形槽、圆形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本申请不具体限定。本实施方式设置吸油槽130可以使烟油更容易导向第一外表面110被加热雾化,能够更快速地产生雾气。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外表面140背对第一外表面110,那么通孔120将第一外表面110与第二外表面140贯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油槽130的位置与导电加热部件200的位置可以相对应,吸油槽130用于将烟油导向导电加热部件200。本实施例中,吸油槽130的位置与导电加热部件200的位置可以相对应,可以是吸油槽130在第一外表面110的正投影与导电加热部件200相交,这样,可以通过吸油槽130将烟油导向导电加热部件200,由于到电加热部件的温度较高,能够更块地将烟油雾化,提高了雾气产生速度,用户体验更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导电加热部件200相对于上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时,吸油槽130可以包括两个,两个吸油槽130分别相对于上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也就是说,导电加热部件200相对于上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的两个部分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吸油槽130,以使烟油可以通过两个吸油槽130流向导电加热部件200的每一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装配,上述通孔120内可以设置有台阶面121,用于装配限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电子烟主体、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体;上述电子烟主体上设置有出气通道;上述多孔发热体安装在上述电子烟主体上,多孔发热体的通孔120与出气通道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多孔发热体能够使产生的气雾更集中地流向多孔发热体的通孔120,并从该通孔120内流向出气通道,气雾不会向发热体外周各个方向发散,使产生的气雾更多地被用户吸入,更有效地利用了产生的气雾,使用户抽电子烟时的气雾量更足,用户的抽吸体验更好。
应理解,上述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上述示例,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或者上述任意两种或者任意多种实施例的组合。这样的修改、变化或者组合后的方案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上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未提到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以上该,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发热主体(100);
所述多孔发热主体(100)的第一外表面(110)上开设有通孔(120),所述第一外表面(110)上设置有导电加热部件(200),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从所述通孔(120)向外延伸,所述通孔(120)用于与电子烟的出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相对于所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的远离所述通孔(120)的端部为电极接触点(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为金属印刷层、金属丝、金属刻蚀层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发热主体(100)的材质为陶瓷、硅藻泥、玻璃、石英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发热主体(100)的第二外表面(140)上设置有吸油槽(130),所述第二外表面(140)背对所述第一外表面(110),所述第二外表面(140)用于与烟油接触,所述吸油槽(130)用于将烟油导向所述第一外表面(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槽(130)的位置与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吸油槽(130)用于将烟油导向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加热部件(200)相对于所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时,所述吸油槽(130)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吸油槽(130)分别相对于所述通孔(12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0)内设置有台阶面(121),用于装配限位。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烟主体、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发热体;
所述电子烟主体上设置有出气通道;
所述多孔发热体安装在所述电子烟主体上,所述多孔发热体的通孔(120)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CN202022789079.4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Active CN214509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9079.4U CN21450941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9079.4U CN21450941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9414U true CN21450941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8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9079.4U Active CN21450941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9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87156A1 (en) Mesh-shaped sheet-type porous heating and atomiz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atomizer therewith
CN21052009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1073261A1 (zh) 一种多核多孔导液材料加热雾化芯及组件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509414U (zh) 一种多孔发热体及电子烟
WO2022161189A1 (zh) 雾化组件以及雾化装置
CN217089626U (zh) 发热元件、雾化芯、雾化器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446669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CN2165683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25147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15689A1 (zh) 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CN21074723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45573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3724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53801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20494279U (zh) 一种加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99047U (zh) 体加热多孔碳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19613082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N22027490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397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78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7407799U (zh) 发热体及低温不燃烧烟具
CN116439422A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器
CN219920272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烟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