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4847U -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4847U
CN214504847U CN202120234100.6U CN202120234100U CN214504847U CN 214504847 U CN214504847 U CN 214504847U CN 202120234100 U CN202120234100 U CN 202120234100U CN 214504847 U CN214504847 U CN 214504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wire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ductive layer
patter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41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4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4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显示装置,该装置具有基板、分层配置于基板上方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图案化电性绝缘层及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多个彼此电性隔离的焊垫区及多个对应焊垫区连接的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彼此间的最小相隔距离为2至3毫米。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一网格导线及至少一个自第一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及至少一个自第二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二延伸部。图案化电性绝缘层用以隔离第二网格导线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第一网格导线通过第一延伸部和一焊垫区电性连接,且第二网格导线通过第二延伸部和另一焊垫区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因应显示器的显示屏幕朝大尺寸化、平面化、薄型化、轻量化及具可挠性发展,以被动点发光源及主动点发光源作为显示器的发光源且以可挠性基板作为配置这些发光源的基板的发光显示技术开发日益重要。被动点发光源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而主动点发光源例如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一个技术发展分支中,以LED作为光源而开发出的供人们远距离观看的大屏幕发光显示器的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这类供人们远距离观看的发光显示器在制作上,可以选择将含有LED 及其驱动芯片(IC)的LED组件以阵列的形式装设在基板上,LED组件彼此间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mm),有别于供人们近距离观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微尺寸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器。为了让阵列中每个LED组件能够被点亮且具有符合需求的亮度,这些LED组件的配置基板及其配置导线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功率。此外,为了提升远距离观看这类发光显示器的对比度,同时也必须降低这些LED组件的配置基板及其配置导线在显示画面中的可视性。另一方面,为了因应各种应用场合所需的显示效果,这些LED组件的配置导线的制作必须具有良好的设计变更性并能快速制作完成。针对以上这些技术问题,本申请希望能够提出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一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配置于基板上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多个发光组件及至少四个彼此电性隔离的焊垫区。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一第一网格导线及至少一个自第一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一延伸部。各个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芯片,所有发光组件依阵列形式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同侧且彼此间的最小相隔距离为2至3毫米。这些焊垫区分别和至少一个发光组件的输入电压接脚、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及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其中和输入电压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通过第一延伸部和第一网格导线电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发光显示装置的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上方具有多个分隔的第一配置区域及多个分隔的第二配置区域,各个第二配置区域介于至少二个第一配置区域之间,各个第一配置区域具有第一网格导线及第一延伸部,各个第二配置区域具有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且延伸方向和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的第一细长导线及焊垫区;和输入电压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电连接至第一配置区域其中之一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一网格导线,且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电连接至第一配置区域其中另一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一网格导线;和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分别和第一细长导线电连接。
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一网格导线布满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整个面,且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一网格导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网格导线的配置平面。
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还具有一图案化电性绝缘层及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图案化电性绝缘层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上方,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第二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图案化电性绝缘层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至少一个自第二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二延伸部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第二细长导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其中,各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第二网格导线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网格导线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第二延伸部的邻接第二网格导线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延伸部的邻接第二网格导线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各个第二细长导线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细长导线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这些焊垫区自图案化电性绝缘层中裸露出,而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通过第二延伸部和第二网格导线电连接;分别和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各自连接一第二细长导线。
另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的各个第二细长导线的焊垫区连接部分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二延伸部的连接至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的部分配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再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一网格导线布满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整个面,且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一网格导线的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网格导线的配置平面。
再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还具有一图案化电性绝缘层及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图案化电性绝缘层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上方,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第二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图案化电性绝缘层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至少一个自第二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二延伸部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第二细长导线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其中,各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第二网格导线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网格导线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第二延伸部的邻接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延伸部的邻接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各个第二细长导线的包括焊垫区连接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细长导线和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和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通过第二延伸部和第二网格导线电连接;分别和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各自连接一第二细长导线。
各个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还包括一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形成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和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图案相同的图案,用以作为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形成准备层。
在发光显示裝置具有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的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二网格导线的组成导线的线宽为25微米至100微米。
综上所述,依照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将将对应到发光组件的各个接脚的焊垫区的连接导线分区配置或分层配置,使得焊垫区中的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和焊垫区中的信号连接导线可以分区错开或分层错开,通过此增加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的平面配置空间。因此,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在加大的平面配置空间内,可被细分成多个线宽更小的网格导线,以提高显示画面的通透度。如此一来,在发光组件的配置基板是透明的情况下,可大幅地降低位于基板上的配置导线在显示画面中的可视性,进而提升在一定距离外观看这类发光显示器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为让本申请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平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及焊垫区的配置关系。
图2A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1的发光显示裝置于一制程中的A-A剖面。
图2B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1的发光显示裝置于另一制程中的A-A 剖面。
图3是平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及焊垫区的配置关系。
图4A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3的发光显示裝置于一制程中的A-A剖面。
图4B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3的发光显示裝置于一制程中的B-B剖面。
图4C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3的发光显示裝置于另一制程中的A-A 剖面。
图4D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3的发光显示裝置于另一制程中的B-B 剖面。
图5是平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及焊垫区的配置关系。
图6A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5的发光显示裝置于一制程中的A-A剖面。
图6B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5的发光显示裝置于一制程中的B-B剖面。
图6C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5的发光显示裝置于另一制程中的A-A 剖面。
图6D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图5的发光显示裝置于另一制程中的B-B 剖面。
图7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具多层堆栈形式的电性绝缘层。
图8是一平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具蜂巢状的网格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揭示一种发光显示装置,以下文中所叙及的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白者,将不再作完整描述,例如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具有特定导电线路图案而呈层状立体结构(线路图案彼此间具有高低差)的图案化导电层等。另外,以下文中所叙及的技术用语的意思如有与本领域的通常用语的意思不同时,以文中的意思为准,而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意在表达与本申请特征有关的含义,并未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亦先行叙明。
请同时参照图1、图2A及图2B,一第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具有基板10、配置于基板10上方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中的至少四个例如六个彼此分隔开且电性隔离的第一焊垫区501至第六焊垫区506、多个发光组件100。各个发光组件100具有一个以上的可发出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的发光二极管(LED)及其驱动IC,这些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input voltage)接脚、数据信号(data signal)输入接脚、频率信号(clock signal)输入接脚、接地(grounded)接脚、频率信号输出接脚、数据信号输出接脚分别通过电性连接材料80例如锡膏固定且对应电连接至第一焊垫区501至第六焊垫区506上。如将包括这些焊垫区的局部区域视为一个焊垫区单元,则基板10上具有多个呈阵列形式展开配置的焊垫区单元,而所有的发光组件100将固接至对应的焊垫区单元并依阵列形式配置于基板10上。本实施例中,基板10较佳为透明且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氮化铝陶瓷、聚碳酸酯、聚对苯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聚酸甲酯、 BT树脂、玻璃纤维或环状烯烃共聚物,发光组件100彼此间的最小相隔距离不小于2毫米,较佳为2至3毫米,以有别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微尺寸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六个焊垫区可以整合为只有四个焊垫区,分别用以和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数据信号输入暨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暨输出接脚、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2B,本实施例中,基板10具有一第一表面101及背对第一表面101的第二表面102,所有的发光组件100依阵列形式配置于第一表面101的同侧。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多个分隔的第一配置区域103,各个第一配置区域103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一网格导线201及自第一网格导线201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呈线状的第一延伸部202,所称的网格节点即网格导线的组成导线的交接处。六个焊垫区配置于二个第一配置区域103之间;和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第一焊垫区501 和第一配置区域103其中之一的第一延伸部202及第一网格导线201电连接,且和发光组件100的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第四焊垫区504和第一配置区域103其中另一的第一延伸部202和第一网格导线201电连接。另一方面,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多个分隔的第二配置区域104,各个第二配置区域104介于二个第一配置区域103之间,各个第二配置区域104具有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一细长导线203。第一细长导线203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延伸部202的延伸方向呈交叉,例如呈垂直。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2B,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上方,具有前述的第一网格导线201、第一延伸部202及第一细长导线203。第一网格导线201配置于第一配置区域103内,其网格形状为多边形,例如是图8所示的六角形,或者圆形等其他形状。第一延伸部202的延伸方向(例如图1中的铅直方向)和第一配置区域103的配置方向(例如图1中的铅直方向)平行。如图1及图2A或图2B所示,第一焊垫区501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上且连接第一网格导线201的第一延伸部202,第四焊垫区504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上且连接另一第一网格导线201 的第一延伸部202,第二焊垫区502、第三焊垫区503、第五焊垫区505、第六焊垫区506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上且分别连接四条介于第二配置区域104内且彼此相邻的第一细长导线203。换句话说,第一网格导线201是作为介于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和输入电压源之间或介于发光组件 100的接地接脚和接地端之间的导线;第一延伸部202是作为和第一焊垫区 501或第四焊垫区504连接而为和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或接地接脚直接连接的导线;第一细长导线203是作为发光组件100的数据信号输入/ 输出接脚或频率信号输入/输出接脚的导线。换句话说,第一网格导线201 是用以承受发光组件100的驱动电压及电流,其组成导线的线宽应大于或等于第一细长导线203的线宽。为了降低第一网格导线201、第一延伸部202 和第一细长导线203的可视性,可在不影响所需导电率的情况下依需求调整其线宽。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导线201的组成导线、第一延伸部202及第一细长导线203的线宽为25微米至100微米。
请继续参照图2A,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还包括一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和第一图案化导电层 20的第一网格导线201、第一延伸部202及第一细长导线203的图案相同的图案901,用以作为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的形成准备层。在此情况下,第一网格导线201、第一延伸部202和第一细长导线203配置在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的对应图案901上。
请同时参照图3至图4D,一第二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a具有前述的基板10及发光组件100、配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a、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 及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中的至少四个例如六个彼此分隔开且电性隔离的第一焊垫区501a至第六焊垫区506a。本实施例中,各个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数据信号输入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接脚、接地接脚、频率信号输出接脚、数据信号输出接脚分别通过前述的电性连接材料80例如锡膏固定且对应电连接至第一焊垫区501a至第六焊垫区506a上。其他方面,有关基板 10本身的特征、发光组件100本身的特征、第一焊垫区501a至第六焊垫区 506a在基板10上的配置关系以及发光组件100彼此间的距离等描述均与前一实施例所叙及者相同,在此不赘述,以下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处。
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4D,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发光组件100配置于第一表面101的同侧。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一网格导线201a及至少一个自第一网格导线201a 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一延伸部202a。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导线201a 布满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整个面,其网格形状为多边形,例如是图8 所示的六角形,或者圆形等其他形状。第一延伸部202a呈线状,其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网格导线201a的配置平面,即第一表面101。第一延伸部202a 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可以于一次制程中形成,也可以于不同次制程中形成。
如图3至图4D所示,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 20a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401a、至少一个自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呈线状的第二延伸部402a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403a。第二延伸部 402a的延伸方向(例如图3中的铅直方向)和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延伸方向(例如图3中的水平方向)呈交叉例如呈垂直。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延伸方向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的组成导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网格导线 201a、第一网格导线的第一延伸部202a的焊垫区连接部分、第二网格导线 401a的第二延伸部402a的焊垫区连接部分、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焊垫区连接部分均配置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
如图3及图4A至图4D所示,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a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及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之间,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301a、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302a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a。各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301a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上对应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网格导线401a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302a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上对应第二延伸部402a的邻接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延伸部 402a的邻接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a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上对应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细长导线403a 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之间的电性接触。如图4B或图4D所示,各个第二细长导线403a横跨第一网格导线201a的多个组成导线的上方且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彼此间以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a电性隔离。
如图3至图4D所示,六个焊垫区501a至506a自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a 中裸露出,第一焊垫区501a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上且通过第一网格导线201a的第一延伸部202a和第一网格导线201a电连接,第四焊垫区504a 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上且通过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第二延伸部 402a和第二网格导线401a电连接,第二焊垫区502a、第三焊垫区503a、第五焊垫区505a、第六焊垫区506a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a上且分别连接四条彼此相邻的第二细长导线403a。换句话说,第一网格导线201a是作为介于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和输入电压源之间的导线;第一网格导线201a的第一延伸部202a是作为和第一焊垫区501a连接而为和发光组件 100的输入电压接脚直接连接的导线;第二网格导线401a是作为介于发光组件100的接地接脚和接地端之间的导线;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第二延伸部402a是作为和第四焊垫区504a连接而为和发光组件100的接地接脚直接连接的导线;第二细长导线403a是作为发光组件100的数据信号输入/输出接脚或频率信号输入/输出接脚的导线。换句话说,第一网格导线201a及第二网格导线401a是用以承受电源电压及电流,其组成导线的线宽应大于或等于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线宽。为了降低第一网格导线201a、第一延伸部202a、第二网格导线401a及第二延伸部402a、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可视性,可在不影响所需导电率的情况下依需求调整其线宽。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导线 201a及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组成导线、第一延伸部202a和第二延伸部402a 和第二细长导线403a的线宽为25至100微米。可选地,第一网格导线201a 及第二网格导线401a的组成导线的线宽可以相同或不同。
请继续参照图4A及图4B,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a还包括一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a,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和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的第一网格导线201a及第一延伸部202a的图案相同的图案 901a,用以作为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a的形成准备层。在此情况下,第一网格导线201a和第一延伸部202a配置在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a的对应图案901a上。
请同时参照图5至图6D,一第三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b具有前述的基板10及发光组件100、配置于基板10上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b、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 及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中的至少四个例如六个彼此分隔开而电性隔离的第一焊垫区501b至第六焊垫区506b。本实施例的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以下仅描述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处。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6D,本实施例中,各个发光组件100的输入电压接脚、数据信号输入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接脚、接地接脚、频率信号输出接脚、数据信号输出接脚分别对应电连接至第一焊垫区501b至第六焊垫区506b上。所有的发光组件100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同侧。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一网格导线201b及至少一个自第一网格导线201b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一延伸部202b。本实施例中,第一网格导线201b布满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整个面,其网格形状同前所述。第一延伸部202b呈柱状,其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网格导线201b的配置平面,即第一表面101。第一延伸部202b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可以于一次制程中形成,也可以于不同次制程中形成。
如图5至图6D所示,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 20b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401b、至少一个自第二网格导线401b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呈线状的第二延伸部402b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403b。第二延伸部 402b的延伸方向(例如图5中的铅直方向)和第二细长导线403b的延伸方向(例如图5中的水平方向)呈交叉例如呈垂直。第二细长导线403b的延伸方向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的组成导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二网格导线401b 的第二延伸部402b的焊垫区连接部分和第二细长导线403b的焊垫区连接部分均配置在位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的上方的一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b 上。
如图5及图6A至图6D所示,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b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及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之间,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301b、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302b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b。各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301b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上对应第二网格导线401b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网格导线401b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302b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上对应第二延伸部402b的邻接和发光组件100的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第四焊垫区504b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延伸部402b的邻接和发光组件100的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第四焊垫区504b的部分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b覆盖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上对应第二细长导线403b的包括焊垫区连接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第二细长导线403b 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之间的电性接触。如图6B或图6D所示,各个第二细长导线403b横跨第一网格导线201b的多个组成导线的上方且和第一网格导线 201b彼此间以第三电性绝缘区块303b电性隔离。
如图5至图6D所示,除第一焊垫区501b外,其他的焊垫区均位于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b上,第一焊垫区501b配置于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上且通过第一网格导线201b的第一延伸部202b和第一网格导线201b电连接,第四焊垫区504b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上且通过第二网格导线401b的第二延伸部402b和第二网格导线401b电连接,第二焊垫区502b、第三焊垫区 503b、第五焊垫区505b、第六焊垫区506b配置于第二图案化导电层40b上且分别连接四条彼此相邻的第二细长导线403b。其他方面,第一网格导线 201b、第一延伸部202b、第二网格导线401b、第二延伸部402b及第二细长导线403b和各个焊垫区的连接关系以及其技术上的作用和线宽的设计,是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6A及图6B,一实施例中,发光显示裝置1b还包括一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b,配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和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的第一网格导线201b及第一延伸部202b的图案相同的图案 901b,用以作为第一图案化导电层20b的形成准备层。在此情况下,第一网格导线201b和第一延伸部202b配置在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90b的对应图案901b上。
图7是一剖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具多层堆栈形式的电性绝缘层。在前述各个实施例中,图案化电性绝缘层30a或30b 的第一电性绝缘区块、第二电性绝缘区块或第三电性绝缘区块可以由多个电性绝缘层311至315堆栈形成且侧边呈阶梯状,以此增加各个电性绝缘区块的可挠性。另一方面,图8是一平面示意图,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光显示裝置的具蜂巢状的网格导线。在前述各个实施例中,图1中的第一网格导线201、图4的第一网格导线201a及第二网格导线401a及图7的第一网格导线201b及第二网格导线401b的网格形状可以是六角形而如蜂巢状,以此提升其导电效率。
综上所述,依照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发光显示裝置将对应到发光组件的各个接脚的焊垫区的连接导线分区配置或分层配置,使得焊垫区中的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和焊垫区中的信号连接导线可以分区错开或分层错开,通过此增加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的平面配置空间。因此,输入电压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在加大的平面配置空间内,可被细分成多个线宽更小的网格导线,以提高显示画面的通透度(transparency)。如此一来,在发光组件的配置基板是透明的情况下,可大幅地降低位于基板上的配置导线在显示画面中的可视性,进而提升在一定距离外观看这类发光显示器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此外,在制程设计上,各个图案化导电层的材质可依制程的不同来进行选择而具有弹性,只要具有导电性质,本申请不在此设限。例如,各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一网格导线及第一延伸部、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的第二网格导线及第二延伸部的材质可以是掺有导电粉末的浆料并可进一步添加可化学镀的材料,可以是具高透明度的氧化铟锡(ITO)膜、氟掺杂氧化锡(FTO)膜、氧化锌(ZnO)膜或氧化铝锌(AZO)膜,可以是铜、银、镍或镍金,也可以是石墨烯、纳米碳管等材质。
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申请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括于本申请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一第一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一第一网格导线及至少一个自所述第一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一延伸部;
多个发光组件,各自具有一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芯片,所述发光组件依阵列形式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同侧且彼此间的最小相隔距离为2至3毫米;
至少四个彼此电性隔离的焊垫区,分别和至少一个所述发光组件的输入电压接脚、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及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及
其中,和所述输入电压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分隔的第一配置区域及多个分隔的第二配置区域,各个所述第二配置区域介于至少二个所述第一配置区域之间,各个所述第一配置区域具有所述第一网格导线及所述第一延伸部,各个所述第二配置区域具有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且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的第一细长导线及所述焊垫区;和所述输入电压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配置区域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且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配置区域其中另一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和所述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所述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分别和所述第一细长导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导线布满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网格导线的配置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图案化电性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上方,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及
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所述图案化电性绝缘层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至少一个自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二延伸部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
其中,各个所述第一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该第二网格导线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网格导线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所述第二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该第二延伸部的邻接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邻接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的部分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所述第三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各个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除焊垫区连接部分外的部分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所述焊垫区自所述图案化电性绝缘层中裸露出,而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电连接;分别和所述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所述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各自连接一所述第二细长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焊垫区连接部分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连接至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的部分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网格导线的配置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图案化电性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上方,具有多个第一电性绝缘区块、多个第二电性绝缘区块及多个第三电性绝缘区块;及
一第二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所述图案化电性绝缘层的上方,具有呈多个网格状的第二网格导线、至少一个自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的一网格节点连接出的第二延伸部及至少二条相互平行且彼此等距或不等距相隔的呈线状的第二细长导线,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呈交叉;
其中,各个所述第一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该第二网格导线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网格导线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所述第二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该第二延伸部的邻接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的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邻接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焊垫区的部分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各个所述第三电性绝缘区块覆盖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上对应各个所述第二细长导线的包括焊垫区连接部分的一配置区域,用以隔离所述第二细长导线和所述第一网格导线之间的电性接触;和所述接地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电连接;分别和所述数据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所述频率信号输入或输出接脚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焊垫区各自连接一所述第二细长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图案化导电金属种子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和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图案相同的图案,用以作为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的形成准备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格导线的组成导线的线宽为25微米至100微米。
CN202120234100.6U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5048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119269P 2020-11-30 2020-11-30
US63/119,269 202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4847U true CN214504847U (zh) 2021-10-26

Family

ID=7790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1720.8U Active CN214336198U (zh) 2020-11-30 2020-12-31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202011636502.5A Pending CN114582247A (zh) 2020-11-30 2020-12-31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20216343.7U Active CN214541404U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202120234100.6U Active CN214504847U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202110106729.7A Pending CN114582249A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105553.3A Pending CN114582248A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221596.8A Pending CN114639315A (zh) 2020-11-30 2021-02-27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20429479.6U Active CN218214521U (zh) 2020-11-30 2021-02-27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1720.8U Active CN214336198U (zh) 2020-11-30 2020-12-31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202011636502.5A Pending CN114582247A (zh) 2020-11-30 2020-12-31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20216343.7U Active CN214541404U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6729.7A Pending CN114582249A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105553.3A Pending CN114582248A (zh) 2020-11-30 2021-01-26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10221596.8A Pending CN114639315A (zh) 2020-11-30 2021-02-27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20429479.6U Active CN218214521U (zh) 2020-11-30 2021-02-27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8) CN214336198U (zh)
TW (11) TWM61458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724B (zh) * 2021-10-12 2022-1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4175A (zh) 2022-06-16
CN214336198U (zh) 2021-10-01
TWM614583U (zh) 2021-07-21
CN218214521U (zh) 2023-01-03
CN114639315A (zh) 2022-06-17
TWM616945U (zh) 2021-09-11
CN114582249A (zh) 2022-06-03
TWM616496U (zh) 2021-09-01
TWM615450U (zh) 2021-08-11
TW202224176A (zh) 2022-06-16
TW202224173A (zh) 2022-06-16
TWM618817U (zh) 2021-11-01
CN114582248A (zh) 2022-06-03
TW202224035A (zh) 2022-06-16
TW202224174A (zh) 2022-06-16
CN114582247A (zh) 2022-06-03
TWM617169U (zh) 2021-09-21
TW202224230A (zh) 2022-06-16
CN214541404U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414B (zh) 發光裝置
CN114793473B (zh) 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
CN214504847U (zh)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
CN113066787A (zh) 大面积被动式微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器
CN111162157A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
CN108598102B (zh) 发光装置
CN114582250A (zh) 一种具高开口率的发光显示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US20230369233A1 (en) Wiring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US20200302858A1 (en) Conductive substrate of a display device
CN111725374A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导电基板
US20220173293A1 (en)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3077281A1 (zh) 发光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92594A1 (zh) 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US11848314B2 (en)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matrix module
WO2022205343A1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88072A1 (zh) 阵列基板、发光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37733A (zh) 布线基板及电子装置
CN113097191A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CN11527469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6613268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7373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98686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面板
CN11557936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