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3440U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Google Patents
工件贴胶编带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93440U CN214493440U CN202023199207.6U CN202023199207U CN214493440U CN 214493440 U CN214493440 U CN 214493440U CN 202023199207 U CN202023199207 U CN 202023199207U CN 214493440 U CN214493440 U CN 2144934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pressing plate
- lower pressing
- braider
- carri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87 Brown hydrobo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38449 Sil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件贴胶编带机,包括上料装置、移料装置、下压贴胶装置、胶带拉动装置、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和裁切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料槽;移料装置包括推料块,推料块从料槽第一侧向第二侧移动;下压贴胶装置位于料槽第二侧,下压贴胶装置包括承托板、下压板和胶带,承托板与下压板上下设置,胶带的带胶面朝下布置且位于承托板和下压板之间,下压板带动胶带向承托板移动;胶带拉动装置包括放卷组件和夹爪,胶带连接在放卷组件和夹爪之间,夹爪拉动胶带移动;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包括升降台和载体框,载体框位于胶带下方,升降台带动载体框向上移动,胶带与载体框粘接;裁切装置能切断胶带。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工件贴胶编带机。
背景技术
印制线路板(PCB),特别是5G产品中的印制线路板上有部分高功率的电子元件发热量较大,为有效解决散热问题,通常会选择在PCB内埋入高导热的金属块进行散热。在埋入金属块之前,一般需要对金属片进行棕化处理,以清洁和粗化金属块表面,提高金属块结合力。
传统的对金属片进行棕化处理的方法一般先将耐高温的胶带手动粘贴在载体框上,然后再将金属块手动粘贴在胶带上,接着拖动载体框通过水平棕化线,进行棕化处理。传统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工件贴胶编带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包括上料装置、移料装置、下压贴胶装置、胶带拉动装置、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和裁切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料槽;移料装置设置在料槽的出料端,移料装置包括推料块,推料块能从料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料槽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移动;下压贴胶装置与移料装置沿料槽的宽度方向对应设置,料槽位于移料装置和下压贴胶装置之间,下压贴胶装置包括承托板、下压板和胶带,承托板与下压板上下对应设置,胶带位于承托板和下压板之间且胶带与承托板之间设置有预设空间,推料块向预设空间移动,胶带的带胶面朝下布置,下压板能带动胶带向承托板方向移动;胶带拉动装置包括放卷组件和夹爪,放卷组件位于胶带的第一端,夹爪设置在胶带的第二端,夹爪能夹持胶带的第二端并沿胶带的延伸方向移动;顶升粘贴胶带装置设置在胶带的第二端下方,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包括升降台和载体框,载体框可拆卸地设置在升降台上,升降台能带动载体框向胶带移动,胶带与载体框粘接;裁切装置设置在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和下压贴胶装置之间,裁切装置用于切断胶带。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移料装置,用于将料槽连续输送过来的工件逐一推到胶带的下方,使得粘贴在胶带上的相邻两个工件保持预设间距;通过设置下压贴胶装置,用于取代人工操作将工件自动粘贴在胶带上;通过设置胶带拉动装置,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距离拉动胶带,为在后的工件预留足够空间,达到相邻两个工件之间间隔预设间距的目的;通过设置顶升粘贴胶带装置,用于驱动载体框向胶带移动,使得相邻两个工件之间的胶带自动粘贴在载体框上,工件位于载体框的通孔内,便于后续进行棕化处理;通过设置裁切装置,用于在载体框上粘贴有一排工件后,自动切断胶带,便于进行下一次的粘贴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操作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具有节省时间、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优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承托板和下压板分别沿胶带的延伸方向向裁切装置一侧延伸,下压板的宽度均大于胶带的宽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承托部和下压板沿胶带的延伸方向延伸,在下压板下压时,多个工件能同时被下压板所压,即每一工件均与胶带经过多次压贴,有利于提高工件与胶带的粘接强度;通过设置承托板向裁切装置的下方延伸,以尽量贴近胶带的裁切位置,有利于避免胶带在裁切时发生拉长变形,保证裁切效果和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承托板远离推料块的一侧上设置有止挡块,止挡块位于胶带的下方,止挡块到胶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的距离可调。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位置可调的止挡块,有利于根据不同长度的工件调整合适的位置,使得胶带始终位于工件的中部上方,有利于兼容多种不同尺寸的工件。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装置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设置在料槽下方;承托板上设置有导引块,导引块沿推料块的移动方向延伸,导引块与料槽的出料端端壁平齐。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振动器,有利于实现工件自动向料槽的出料端移动;通过设置导引块,有利于防止工件在推料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有利于保证工件粘贴在胶带上的位置准确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放卷组件和承托板之间设置有转向轮,在竖直方向上,转向轮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放卷组件的上边缘所在高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转向轮,一方面达到胶带的转向目的,另一方面还能起张紧作用,方便工件很好地粘贴在胶带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胶带拉动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沿胶带的延伸方向设置,夹爪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夹爪的高度与胶带的高度对应。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夹爪,使得夹爪能在预设的高度上来回移动,确保夹爪能夹持胶带。
进一步的方案是,顶升粘贴胶带装置还包括粘贴胶带平移座,粘贴胶带平移座设置在胶带的下方,升降台设置在粘贴胶带平移座上,粘贴胶带平移座能带动升降台沿垂直胶带延伸方向移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一段胶带粘贴在载体框上后,通过粘贴胶带平移座可带动升降台沿垂直胶带延伸方向移动,方便后一段胶带粘贴,使得载体框上同时粘贴有多段平行的胶带,有利于提高载体框上工件的数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夹爪的夹持口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锯齿。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锯齿,有利于提高胶带与夹爪的夹持力度,避免胶带与夹爪意外分离。
进一步的方案是,裁切装置包括裁切头和裁切驱动组件,裁切头设置在下压板和承托板的端部,裁切驱动组件驱动裁切头向胶带移动,在胶带的延伸方向上,裁切头分别到承托板的端部和下压板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裁切头,用于自动、快速切断胶带。
进一步的方案是,载体框至少包括一排通孔组,通孔组包括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胶带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胶带分段地粘接在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孔壁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通孔,工件悬空设置在通孔内,胶带粘贴在通孔的孔壁上,有利于方便后续棕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料装置和下压贴胶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料装置和下压贴胶装置的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料装置和下压贴胶装置的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带拉动装置和顶升粘贴胶带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F处的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贴胶编带机主要用来生产或辅助生产5G产品,即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辅助生产埋入5G产品用的PCB中的金属片,便于金属片进行棕化处理,用以提高该金属片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的金属片为铜片。
工件贴胶编带机包括工作平台1、上料装置2、移料装置3、下压贴胶装置4、胶带拉动装置5、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和裁切装置7。工作平台1为一矩形箱体结构,上料装置2、移料装置3、下压贴胶装置4、胶带拉动装置5、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和裁切装置7均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为了方便说明,将上料装置2的上料方向设为X向,将水平面内垂直于上料方向的方向设为Y向,将竖直方向设为Z向。
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平台21、料槽22和两个振动器23。料槽22沿X向延伸并同时设置在两个振动器23上,振动器23为直线振动器23,每一振动器23的振动频率相同,用于驱动放入料槽22内的工件9自动地从料槽22的入料端向料槽22的出料端移动,即驱动工件9沿X向向移料装置3移动。上料平台21位于料槽22宽度方向的一侧,用于暂时存放工件9,便于手动将上料平台21上的工件9一一放入料槽22的入料端。在本实施例中,料槽22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工件9的长度,工件9以横向的方式放入料槽22中。
参见图3至图9,在料槽22的出料端设置有推料平台、到位检测装置和移料装置3,推料平台与料槽22的槽底平齐。到位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安装座8和到位检测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安装座8设置在推料平台的上方,到位检测器为光纤传感器,到位检测器设置在检测安装座8上并朝向预设位置发射检测光,用于检测工件9是否输送到位,若检测到位则触发移料装置3执行移料动作。该预设位置是指料槽22的出料端端部的外侧,即工件9刚从料槽22的出料端脱离料槽22的最接近的一个位置,使得当工件9到达该预设位置时,工件9能在外力的推动下沿垂直于料槽22的延伸方向移动,即沿Y向移动。
移料装置3包括移料安装座31、移料Y向平移座32、移料X向平移座33、推料块34和推料驱动组件35。移料安装座31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移料Y向平移座32设置在移料安装座31上并能沿Y向移动;移料X向平移座33设置在移料Y向平移座32上并能沿X向移动;推料驱动组件35和推料块34均设置在移料X向平移座33上,推料驱动组件35优选为气缸,用于驱动推料块34沿Y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料Y向平移座32和移料X向平移座33均通过丝杠传动结构实现各自的移动调节,丝杠传动结构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推料块34远离推料驱动组件35的一端位于推料平台上并位于料槽22的出料端外侧,推料块3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料槽22的延伸方向,推料块34的延伸长度大于料槽22的宽度。推料驱动组件35驱动推料块34从料槽22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料槽22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移动,即推料块34沿Y向向下压贴胶装置4移动。当推料块34推动工件9向下压贴胶装置4移动时,推料块34的中部始终封堵料槽22的出料端。
下压贴胶装置4与移料装置3沿料槽22的宽度方向对应设置,料槽22位于移料装置3和下压贴胶装置4之间。下压贴胶装置4包括下压安装座41、承托板42、下压板43、胶带44、下压驱动组件45,承托板42设置在下压安装座41上,承托板42与推料平台平齐,或者,推料平台远离移料装置3的一端伸入下压安装座41内并构成承托板42,本实施例优选为后者。下压板43与承托板42上下对应设置,胶带44沿X向延伸地设置在承托板42和下压板43之间,胶带44的带胶面朝下布置且胶带44与承托板42之间设置有预设空间,推料块推动工件9向预设空间移动,使得工件9位于预设空间内,胶带44位于下压板43和工件9之间。下压驱动组件45设置在下压安装座41上并与下压板43连接,用于驱动下压板43沿Z向向承托板42移动,即下压板43带动胶带44向工件9移动,使得胶带44粘贴在工件9表面上。
结合图5和图6,承托板42和下压板43分别沿X向向裁切装置7一端延伸,且两者的延伸长度大于多个工件9的总长度,本实施例优选为大于六个工件9的总长度,使得位于下压板43下方的每一工件9均能被下压板43下压多次,以保证每一工件9与胶带44的粘接牢靠性。位于下压板43正下方的相邻两个工件9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相等,也可不相等,该预设距离可通过预先设置的控制程序控制推料块34的推料间隔时间实现。承托板42和下压板43的右端端部靠近裁切装置7的正下方,使得裁切装置7在靠近承托板42和下压板43端部的位置切断胶带44,切断后的胶带44还有部分凸出承托板42和下压板43的右端板,便于胶带拉动装置5夹持并拉动下一段胶带44。
承托板42上设置有导引块46,导引块46与料槽22的出料端端部平齐,导引块46沿推料块34的移动方向延伸,使得推料块34在推动一工件9沿Y向移动时,工件9始终能贴近导引块46移动,避免工件9在X向上发生位置偏移。在竖直方向上,导引块46的高度小于工件9的厚度。
结合图8和图9,承托板42在远离推料块34的一侧设置有止挡组件47,止挡组件47包括止挡安装座471、控制手柄472、螺杆473和止挡块474,止挡安装座471设置在下压安装座41上,螺杆473与止挡安装座471螺纹连接并沿Y向延伸,控制手柄472和止挡块474分别设置在螺杆473的两端。止挡块474远离螺杆473的一端位于承托板42上并位于胶带44的下方,在竖直方向上,止挡块474的顶壁低于工件9的顶壁,通过控制手柄472的旋转带动螺杆473旋转来控制止挡块474沿Y向移动,实现止挡块474到胶带44宽度方向的中心的距离可调,便于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9的下压贴胶操作,保证每种不同规格的工件9均能以其自身中部位置与胶带44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胶带44的宽度小于工件9的长度,胶带44沿工件9的宽度方向延伸地粘贴在工件9的中部上,工件9长度方向的两端暴露在胶带44之外。下压板43的宽度大于工件9的长度,工件9的长度大于胶带44的宽度,使得下压板43每次下压时,均能作用于胶带44的整个宽度,便于保证胶带44粘贴效果,提高胶带44与工件9的粘接牢靠性。
结合图3、图10至图12,胶带拉动装置5包括放卷组件51、转向轮52、安装架53、夹爪移动座54和夹爪55。放卷组件51包括放卷轮511和放卷安装座512,放卷安装座512设置在工作平台1的内部,放卷轮511转动地设置在放卷安装座512上,胶带44的第一端缠绕在放卷轮511表面。转向轮52设置在下压安装座41上并位于工作平台1的上方,即在Z向上,转向轮52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放卷轮511上边缘的所在高度。转向轮52与放卷轮511均Y向沿平行设置。胶带44的中部缠绕在转向轮52表面,达到转向和张紧的目的,胶带44的第二端经过下压板43的下方并沿X向延伸,即向胶带拉动装置5延伸。
安装架53设置为龙门架,安装架53沿X向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安装架53上设置有夹爪平移驱动组件531,夹爪移动座54设置在安装架53上,夹爪平移驱动组件531驱动夹爪移动座54沿X向移动。夹爪55设置在夹爪移动座54上,夹爪55优选为气动夹爪。在Z向上,夹爪55的所在高度与胶带44的第二端所在高度对应,使得夹爪55能夹持在胶带44的第二端并拉动胶带44沿X向向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移动。为了更好地夹紧胶带44,在夹爪55夹持口的两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锯齿,通过锯齿的咬合能提高胶带44与夹爪55的连接牢固性,避免胶带44与夹爪55意外分离。
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设置在胶带44第二端的下方,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包括粘贴胶带平移座61、平移驱动组件62、升降台63、升降驱动组件64和载体框65。平移驱动组件62驱动粘贴胶带平移座61沿Y向移动,升降驱动组件64和升降台63均设置在粘贴胶带平移座61上,升降驱动组件64驱动升降台63沿Z向移动。载体框65可拆卸地设置在升降台63上,升降驱动组件64驱动升降台63及载体框65沿Z向向胶带44移动,使得胶带44与载体框65粘接。升降台63设为与载体框65形状匹配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载体框65为矩形,升降台63为与载体框65匹配的矩形。在升降台63的四个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起631,各个定位凸起631均沿自所在边缘延伸,载体框65位于四个定位凸起631之间。
裁切装置7设置在顶升粘贴胶带装置6和下压贴胶装置4之间,用于在胶带44的第二端与载体框65粘接后,从胶带44的中部切断胶带44。裁切装置7包括裁切安装座71、裁切头72和裁切驱动组件73,裁切安装座71设置在下压安装座41的上部,裁切驱动组件73设置在裁切安装座71上,裁切驱动组件73的驱动端与裁切头72连接,裁切头72位于胶带44的正上方。在胶带44的延伸方向上,裁切头72到下压板43的端部和承托板42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使得裁切头72切断胶带44后,胶带44的端部凸出下压板43和承托板42,便于夹爪55的下一次夹持。裁切驱动组件73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裁切驱动组件73驱动裁切头72沿Z向上下移动。裁切头72的裁切端设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个尖角朝下设置,用于切断胶带44。
在图12中,载体框65上至少包括一排通孔组,本实施例优选为五排通孔组,五排通孔组沿Y向平行设置,每一通孔组均包括多个通孔651,多个通孔651沿X向排列布置。在X向上,相邻两个通孔651之间具有一孔壁652,胶带44分段地粘接在该孔壁652上,且粘接在胶带44上的工件9位于通孔651内,便于后续进行棕化处理。通过平移驱动组件62驱动粘贴胶带平移座61及载体框65沿Y向移动,来使得每一通孔组依次位于胶带44的正下方,使得载体框65上粘接有五组胶带44及工件9,以提高载体框65的载物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首先,手动将工件9一一从入料端放入料槽22内,在振动器23的作用下,工件9沿X向向料槽22的出料端移动;然后,到位检测装置检测预设位置内是否存在工件9,若是,则触发推料块34推动预设位置上的一个工件9沿Y向移动至胶带44的正下方;接着,下压驱动组件45驱动下压板43带动胶带44下移,使得胶带44粘贴在工件9表面;然后,在下压板43与胶带44分离的前提下,预先夹持在胶带44第二端的夹爪55拉动胶带44及工件9沿X向一预设距离;接着,推料块34推动下一块工件9至胶带44正下方;然后下压板43下移,使得下压板43下方的所有工件9同时与胶带44紧密贴合;接着,夹爪55拉动胶带44及工件9沿X向移动一预设距离;以此循环操作,直至距离夹爪55最接近的一个工件9到达载体框65最左侧的一个通孔651内,此时,保持下压板43的下压状态,并通过升降驱动组件64驱动载体框65沿Z向上升,使得胶带44与载体框65粘接;然后,保持下压板43的下压状态,裁切头72向下移动切断胶带44;接着,夹爪55释放胶带44,粘贴胶带平移座61带动载体框65沿Y向移动一预设距离,为下一次粘接操作作准备,同时,夹爪55夹持下一段胶带44,准备开始后一次粘接作业。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料装置,用于将料槽连续输送过来的工件逐一推到胶带的下方,使得粘贴在胶带上的相邻两个工件保持预设间距;通过设置下压贴胶装置,用于人工操作将工件自动粘贴在胶带上;通过设置胶带拉动装置,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距离拉动胶带,为在后的工件预留足够空间,达到相邻两个工件之间间隔预设间距的目的;通过设置顶升粘贴胶带装置,用于驱动载体框向胶带移动,使得相邻两个工件之间的胶带自动粘贴在载体框上,工件位于通孔内,便于后续进行棕化处理;通过设置裁切装置,用于在载体框上粘贴有一排工件后,自动切断胶带,便于进行下一次的粘贴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操作取代现有的手工操作,具有节省时间、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槽;
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槽的出料端,所述移料装置包括推料块,所述推料块能从所述料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所述料槽宽度方向的第二侧移动;
下压贴胶装置,所述下压贴胶装置与所述移料装置沿所述料槽的宽度方向对应设置,所述料槽位于所述移料装置和所述下压贴胶装置之间,所述下压贴胶装置包括承托板、下压板和胶带,所述承托板与所述下压板上下对应设置,所述胶带位于所述承托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且所述胶带与所述承托板之间设置有预设空间,所述推料块向所述预设空间移动,所述胶带的带胶面朝下布置,所述下压板能带动所述胶带向所述承托板方向移动;
胶带拉动装置,所述胶带拉动装置包括放卷组件和夹爪,所述放卷组件位于所述胶带的第一端,所述夹爪设置在所述胶带的第二端,所述夹爪能夹持所述胶带的第二端并沿所述胶带的延伸方向移动;
顶升粘贴胶带装置,所述顶升粘贴胶带装置设置在所述胶带的第二端下方,所述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包括升降台和载体框,所述载体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能带动所述载体框向所述胶带移动,所述胶带与所述载体框粘接;
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设置在所述顶升粘贴胶带装置和所述下压贴胶装置之间,所述裁切装置用于切断所述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板和所述下压板分别沿所述胶带的延伸方向向所述裁切装置一侧延伸,所述下压板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胶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承托板远离所述推料块的一侧上设置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位于所述胶带的下方,所述止挡块到所述胶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的距离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料槽下方;
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沿所述推料块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导引块与所述料槽的出料端端壁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卷组件和所述承托板之间设置有转向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转向轮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所述放卷组件的上边缘所在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带拉动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所述胶带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夹爪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爪的高度与所述胶带的高度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粘贴胶带装置还包括粘贴胶带平移座,所述粘贴胶带平移座设置在所述胶带的下方,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粘贴胶带平移座上,所述粘贴胶带平移座能带动所述升降台沿垂直所述胶带延伸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爪的夹持口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相互配合的锯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裁切装置包括裁切头和裁切驱动组件,所述裁切头设置在所述下压板和所述承托板的端部,所述裁切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裁切头向所述胶带移动,在所述胶带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裁切头分别到所述承托板的端部和所述下压板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工件贴胶编带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框至少包括一排通孔组,所述通孔组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胶带的延伸方向排列布置,所述胶带分段地粘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孔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9207.6U CN214493440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9207.6U CN214493440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93440U true CN214493440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21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99207.6U Active CN214493440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93440U (zh)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199207.6U patent/CN2144934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38716B2 (ja) | 電子タグ切断装置 | |
CN211181944U (zh) | 一种自动贴导片机 | |
CN111762369B (zh) | 贴膜机 | |
KR101933298B1 (ko) | 접착필름용 접착시트 부착장치 | |
CN112623318A (zh)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
CN113135422B (zh) | 一种ptc发热器的半自动贴瓷片机 | |
CN214493440U (zh) | 工件贴胶编带机 | |
CN113163701A (zh) | 一种灯条组装机 | |
CN210438167U (zh) | 贴胶机送料机构 | |
CN212126727U (zh) |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 |
KR101395368B1 (ko) |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용 테이프 자동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용 테이프 자동 부착장치 | |
CN209939120U (zh) | 超高速自动贴胶带机 | |
CN216996617U (zh)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
JPH11222317A (ja) | 板材の搬入出装置 | |
CN214931090U (zh) | 一种自动打开包装盒的机构 | |
CN210366281U (zh) | 一种用于电感的包胶带装置 | |
CN210733287U (zh) | 真空自吸附盒成型设备 | |
CN211545298U (zh) | 一种对折处理装置 | |
CN209939119U (zh) | 超高速自动贴胶带生产线 | |
CN111003261A (zh) | 一种橡皮擦包装机 | |
CN210182225U (zh) | 一种用于电感生产的整型装置 | |
CN210259143U (zh) | 一种用于电感生产的撕胶带装置 | |
CN110002071A (zh) | 自动贴标设备 | |
CN210147785U (zh) | 一种磨床自动上料机 | |
CN210214030U (zh) | 一种电感用磁芯上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