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6617U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96617U CN216996617U CN202220768991.8U CN202220768991U CN216996617U CN 216996617 U CN216996617 U CN 216996617U CN 202220768991 U CN202220768991 U CN 202220768991U CN 216996617 U CN216996617 U CN 2169966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ubber coating
- assembly
- encapsulation
- adhesive t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包胶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包胶机构和移载机构,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适于对板材进行包胶的工作区,包胶机构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位于工作区的外周,包胶机构包括:多个沿工作区的外周间隔开的包胶组件,每个包胶组件适于对板材上对应的侧边进行包胶,移载机构用于承托板材且适于驱动板材移动至工作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可实现自动包胶,包胶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包胶装置可同时对板材的多个侧边进行包胶,包胶效率高,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并且相比于人工包胶,包胶装置的工作稳定,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板机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有多种包胶装置,以手动包胶为主,随着市场对自动化的设备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动包胶操作耗时,降低生产效率,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胶装置,该包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单,工作效率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材加工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适于对板材进行包胶的工作区;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区的外周,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工作区的外周间隔开的包胶组件,每个所述包胶组件适于对所述板材上对应的侧边进行包胶;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承托所述板材且适于驱动所述板材移动至所述工作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可实现自动包胶,包胶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包胶装置可同时对板材的多个侧边进行包胶,包胶效率高,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并且相比于人工包胶,包胶装置的工作稳定,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包胶机构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包胶机上均设置有多个包胶件,多个所述包胶件沿所述包胶机构对应的所述侧边延伸方向上间隔开,相邻的两个所述包胶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胶件包括:胶带固定盘、胶带送料组件、供料驱动件、包胶驱动件和包胶头,所述胶带固定盘固定胶带,所述胶带穿设于所述胶带送料组件,所述胶带送料组件将所述胶带送出到所述包胶头,所述供料驱动件控制所述胶带送料组件的运动以控制所述胶带的送出量,所述包胶驱动件驱动所述包胶头运动、以使所述包胶头将胶带贴附在板材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
具体地,所述供料驱动件包括:摩擦滚轮和抵靠件,所述抵靠件与所述摩擦滚轮紧贴,所述供料驱动件驱动摩擦滚轮转动,摩擦滚轮转动适于带动所述胶带沿所述抵靠件向下运输;其中,所述抵靠件包括:抵靠板、弹性连接件、固定板和定位板,所述抵靠板与所述摩擦滚轮正对,所述抵靠板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可在预定方向上运动,以适于改变所述抵靠板与所述摩擦滚轮之间的间隙,所述定位板可选择地将所述固定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包胶组件和第二包胶组件以及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三包胶组件和第四包胶组件,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
可选地,所述第一包胶组件和所述第二包胶组件均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所述第三包胶组件和所述第四包胶组件均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
具体地,所述第一包胶组件和所述第二包胶组件均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包胶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包胶件在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三包胶组件和所述第四包胶组件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包胶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包胶件在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且适于将所述板材移动至与所述工作区正对的位置;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适于在所述板材移动至与所述工作区正对的位置后,推举所述板材远离所述移动组件并移动至高处所述工作区。
具体地,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升降且构造为在升起后限制所述板材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沿预设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板,所述举升板适于与所述板材贴合;举升驱动件,所述举升驱动件与所述举升板相连以驱动所述举升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举升板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以在所述举升板与所述板材贴合后吸附所述板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胶装置还包括:两个挡边板,两个所述挡边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对所述板材的运动导向,两个所述挡边板均具有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上依次相连的初始段和中间段,两个所述初始段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中间段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工作区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宽度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且两个所述中间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区的垂直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组间隔开输送线,每组所述输送线均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材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材加工设备,通过设置上述包胶装置,板材加工设备的生产效率高,并且生产的产品更加稳定,产品合格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包胶组件的立体外形图;
图5是根据图4所所示示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件的立体外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外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件的再一个角度的立体外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实施例的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实施例的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升组件的立体外形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边板与移载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图13是根据图12所示示例的俯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载机构与工作平台的安装结构图;
图15是根据图14所示示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包胶装置100、
工作平台1、工作区10、
包胶机构2、第一包胶组件21、第二包胶组件22、第三包胶组件23、第四包胶组件24、
移载机构3、移动组件31、输送线311、滚轮312、举升组件32、举升板321、真空吸附孔3210、举升驱动件322、导向杆323、限位块33、
包胶件4、胶带40、安装板41、底座42、胶带固定盘43、胶带送料组件44、主动齿轮441、从动齿轮442、摩擦滚轮443、抵靠件444、抵靠板4441、弹性连接件4442、固定板4443、定位板4444、供料驱动件45、包胶驱动件46、包胶头47、压紧组件471、切割组件472、张紧轮48、
直线驱动装置5、第一直线模组51、第二直线模组52、
挡边板6、初始段61、中间段62、结束段63、
机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包括:工作平台1、包胶机构2和移载机构3,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适于对板材进行包胶的工作区10,包胶机构2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工作区10的外周,包胶机构2包括:多个沿工作区10的外周间隔开的包胶组件,每个包胶组件适于对板材上对应的侧边进行包胶,移载机构3用于承托板材且适于驱动板材移动至工作区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可对板材进行自动包胶,可以理解的是,包胶操作为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一个流程,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为生产加工线上的一个加工装置。
工作平台1为对板材进行包胶的操作平台,而在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对板材进行包胶的工作区10。包胶机构2为对板材的侧边进行包胶的主要操作元件,包胶机构2包括多个包胶组件,多个包胶组件在工作区10的外周间隔开,板材在运送到工作区10后,多个包胶组件可同时对板材的不同侧边进行包胶,包胶效率高。通过包胶组件对板材进行包胶的方式相比于人工包胶,对包胶操作的测量、判断准确率高,并且不易造成板材损害,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升,产品品质更加稳定。
工作区10位于工作平台1的中心区域,板材被运送至工作区10后进行包胶,可以理解的是,工作区10并不是某个特定的结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划定的一个区域,因此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移载机构3可将待包胶的板材运送至工作区10,而并不需要人工输送板材,并且移载机构3可将板材准确地移动至工作区10,不需要人为调整板材的位置等,可提升包胶装置100的工作效率。此外,移栽机构2还可以将包胶后的板材送出,例如当移栽机构2的运动方向末端对接下一工序时,可以直接将包胶后的板材运送至下一工序;又如在移栽机构2的运动方向末端对接有运输小车,则可以直接将包胶后的板材运送至运输小车内,再由运输小车转运至下一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可实现自动包胶,包胶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包胶装置100可同时对板材的多个侧边进行包胶,包胶效率高,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并且相比于人工包胶,包胶装置100的工作稳定,产品品质更加稳定,产品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将未经过包胶的板材和经过包胶后的板材统称为板材,板材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胶机构2用于对一种特定元件进行包胶,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板材为一个整体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板材构造为多层板状叠置的叠板,这都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板材构造为PCB板板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用于对PCB板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板进行自动包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可适应多尺寸板材,包胶装置100的应用范围较大,功能性较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包胶机构2均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以靠近或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以适应多尺寸板材,对尺寸较小的板材进行包胶时,包胶机构2可朝向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在对尺寸较大的板材减小包胶时,包胶机构2可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包胶机构2上均设置有多个包胶件4,多个包胶件4沿包胶机对应的侧边延伸方向上间隔开,每个包胶机构2可对板材对应的侧边进行多处包胶,可实现同时多道包胶,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相邻的两个包胶件4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可根据不同板材的侧边尺寸进行调节包胶位置,按制造要求进行调节包胶位置,提升包胶装置100的功能性,除此之外,在包胶件4进行一次包胶后,包胶件4相对移动,然后进行二次包胶,实现多道包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包胶机构2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以及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
可以理解的是,板材一般为矩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可同时对板材的四个侧边进行包胶。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工作区10构造为在工作平台1上的矩形缺口,其中矩形的宽沿第一方向延伸,矩形的长沿第二方向延伸,板材移动至工作区10时,板材的四个侧边即分别对应矩形的四条边,而在工作区10矩形的两条长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在矩形的两条宽边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即可对板材相对的两个侧边进行包胶,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对板材相对的另外两个侧边进行包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可同时对板材的四个侧边进行包胶,提升工作效率。当然,长边和宽边的定义可以互调,以使包胶装置100可适应多尺寸板材,包胶装置100的应用范围大,功能性较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均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以靠近或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均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以靠近或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均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包胶件4,相邻的两个包胶件4在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可调;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多个包胶件4,相邻的两个包胶件4在第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可调。
如图4所示,以第一包胶组件2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包胶组件21对板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个长侧边包胶,而第一包胶组件21包括在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包胶件4,包胶件4即可对板材的一个长侧边进行间隔包胶,可实现同时多道包胶,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相邻的两个包胶件4在第二方向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可根据不同板材的长侧边尺寸进行调节包胶位置。
同理地,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可对板材的宽侧边进行多处间隔包胶,可实现同时多道包胶,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可根据不同板材的宽侧边尺寸进行调节包胶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同步运动,即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同步沿第一方向靠近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或同步沿第一方向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同步移动,即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同步沿第二方向靠近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或同步沿第二方向远离工作区10的中心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包胶装置100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5,直线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直线模组51和第二直线模组52,其中第一直线模组51可调节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之间的距离;第二直线模组52用于调节第一包胶组件21、第二包胶组件22、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中任一个的相邻的两个包胶件4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模组51构造为四个,第一包胶组件21、第二包胶组件22、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与第一直线模组51一一对应连接。其中,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对应的第一直线模组51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带动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对应的第一直线模组51沿第二方向延伸,以带动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如图4所示,以第一包胶组件2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直线模组51包括两个第一滑轨和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一包胶组件2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以使第一包胶组件21与第一滑轨配合连接,第一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包胶组件21即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之间的距离,同理地,第二包胶组件22也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也可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直线模组52构造为多个,第一包胶组件21、第二包胶组件22、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中任一个包胶件4均与第二直线模组52对应连接。其中,与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中的包胶件4对应的第二直线模组52沿第二方向延伸;与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中的包胶件4对应的第二直线模组52沿第一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以第一包胶组件21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直线模组52包括第二滑轨和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第二滑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包胶组件21包括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包胶件4,两个包胶件4上均设置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与同一第二滑轨配合连接,包胶件4即可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节包胶件4之间的距离。较佳的,两个包胶件4同步对中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以第一包胶组件2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直线模组51位于第二直线模组52的下方,第一包胶组件21与第二直线模组52连接,第一直线模组51带动第二直线模组52和第一包胶组件21共同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直线模组52带动第一包胶组件21在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第二直线模组52可与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的配合下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可选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轨为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包胶件4包括:安装板41、底座42、胶带固定盘43和胶带送料组件44。
包胶件4设置在第二直线模组52上,包胶件4在第二直线模组52的带动下运动,包胶件4包括底座42,底座42为包胶件4的固定件,底座42与第二直线模组52固定连接,包胶件4还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设置在底座42上,用于安装包胶件4的多个元件。
胶带固定盘43和胶带送料组件44设置在安装板41的同一侧,如图5和图6所示,胶带固定盘43和胶带送料组件44设置在两个包胶件4相背的两个侧面。包胶装置100用的胶带40设置在胶带固定盘43上,胶带固定盘43可对胶带40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胶带40穿设于胶带送料组件44,胶带送料组件44可将胶带40送出用于贴附在板材上。
如图6和图7所示,包胶件4还包括:供料驱动件45、包胶驱动件46和包胶头47。供料驱动件45可对胶带送料组件44提供动力,并且控制胶带送料组件44的胶带40送出量,供料驱动件45设置在与胶带送料组件44不同的安装板41的另一侧面上,如图5所示,供料驱动件45设置在两个包胶件4相对的侧面上。
包胶头47用于将从胶带送料组件44送出的胶带40贴附在板材的侧壁上,而包胶驱动件46用于控制包胶头47,并且可带动包胶头47运动,以使包胶头47将从胶带送料组件44送出的胶带40贴附在板材的侧壁上。如图6所示,包胶头47和包胶驱动件46临近设置,包胶头47和包胶驱动件46与胶带送料组件44位于安装板41的同一侧面,包胶头47设置在胶带送料组件44的下方,从胶带送料组件44送出的胶带40在重力和胶带送料组件44的共同作用下,自动输送到包胶头47处,胶带40源源不断地送到,提升包胶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胶带送料组件44包括:主动齿轮441、从动齿轮442、摩擦滚轮443和抵靠件444,主动齿轮441与供料驱动件45动力连接,供料驱动件45驱动主动齿轮441转动,主动齿轮441与从动齿轮442相啮合,摩擦滚轮443与从动齿轮442同轴固定并且跟随从动齿轮442的转动而转动,主动齿轮441在受到供料驱动件45驱动转动时,主动齿轮441与从动齿轮442的啮合作用带动从动齿轮442转动,从动齿轮442带动摩擦滚轮443一同运动,而抵靠件444与摩擦滚轮443紧贴,使得胶带40的带胶面粘附在摩擦滚轮443的侧壁。而摩擦滚轮443通过转动即可将胶带40沿抵靠件444向下运输,并最终将胶带40送到胶带送料组件44下方的包胶头47处,以对板材进行包胶。抵靠件444与摩擦滚轮443紧贴使得胶带40被压紧在摩擦滚轮443上,使得胶带40的运输量得到精准控制,且在被切断后不会回缩,使得包胶过程顺利进行。
其中,摩擦滚轮443侧壁表面形成有多个尖齿,尖齿呈三角形状,尖齿的尖端部抵在胶带40的带胶面上,因此摩擦滚轮443与胶带40的接触面积小,胶带40可顺利通过摩擦滚轮443,不会粘附在摩擦滚轮443上。
在本身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胶件4还包括:多个张紧轮48,多个张紧轮48设置在胶带固定盘43和胶带送料组件44之间,张紧轮48辅助将胶带40从胶带固定盘43输送到胶带送料组件44,对胶带40支撑,避免胶带40收到拉扯而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抵靠件444包括:抵靠板4441、弹性连接件4442、固定板4443和定位板4444,抵靠板4441用弹性连接件4442与固定板4443连接,固定板4443可相对于安装板41可移动连接,固定板4443可相对于安装板41在预定方向上运动,以带动抵靠板4441靠近或远离摩擦滚轮443,定位板4444可在固定板4443运动到适当位置时,将固定板4443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1上。
固定板4443在安装板41上移动,以使抵靠板4441的板面与摩擦滚轮443的侧壁相接触,并且使胶带40可顺利通过抵靠板4441和摩擦滚轮443之间的间隙,当抵靠板4441的位置确定后,可用定位板4444将固定板4443固定在安装板41上,进而限制了抵靠板4441的抵靠范围,定位板4444可以选择螺栓或螺钉紧固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抵靠板4441与摩擦滚轮443之间的间隙可调,以适应多种厚度尺寸的胶带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胶头47包括:压紧组件471和切割组件472,压紧组件471将胶带40压紧贴附在板材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上,切割组件472将已贴附的胶带40单元与胶带40切割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压紧组件471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位于第二滚筒的上方,第一滚筒相比于第二滚筒在水平方向上靠近包胶驱动件46,切割组件472为切刀,切刀位于第一滚筒的正上方。在胶带送料组件44提供一定长度的胶带40后,板材也移动到位,包胶驱动件46驱动包胶头47朝向板材直线移动,而第二滚筒更靠近板材,因此第二滚筒首先将胶带40压紧贴附在板材的厚度方向的下侧面上,随后切刀切断胶带40,同时切刀下方的第一滚筒将被切断的胶带40压紧贴附在板材的厚度方向的上侧面上,完成一次包胶。包胶完成后,胶带送料组件44再次提供胶带40,即可进行下一次包胶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胶装置100还包括:机架7,如图1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为一个复杂的机构整体,包胶装置100不但在水平上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有多种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机构也设计精巧、紧密排布,多种工序紧密配合,提升包胶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机架7为包胶装置100的骨架,工作平台1设置在机架7上以承载包胶机构2,如图1所示,在工作平台1的下方设置有移载机构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架7为方管焊接一体支撑架,工作平台1构造为折弯钣金组合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载机构3包括:移动组件31和举升组件32,移动组件31设置在工作平台1的下方且适于将板材移动至与工作区10正对的位置,举升组件32适于在板材移动至与工作区10正对的位置后,推举板材远离移动组件31并移动至高出工作区10。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组件31位于工作平台1的下方,移动组件31沿第一方向延伸,移动组件31将板材沿第一方向运送至工作区10的正下方,板材运送到位后,举升组件32带动板材向上方移动至工作区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移载机构3还包括:限位块33,限位块33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且构造为在升起后限制板材在移动组件31上沿预设方向移动。限位块33可选择地限制板材的运动,在限位块33升起后,移动组件31上的板的运动被限制,以将板材限位在与工作区10正对的位置,待举升组件32带动板材进行下一步运动。
而在限位块33下降后,限位块33则不会限制移动组件31沿预设方向移动,移动组件31可正常移动,设置在移动组件31上的板材也可正常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中,限位块33包括:升降驱动件和挡块,挡块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升降驱动件与挡块相连且适于驱动挡块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举升组件32可带动板材移动至工作区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举升组件32包括:举升板321和举升驱动件322,举升板321适于与板材贴合,举升驱动件322与举升板321相连以驱动举升板32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首先举升板321降低到板材的下方,板材在移动组件31的带动下沿预设方向移动,此时限位块33能够阻挡板材的运动,从而保证板材相对静止,然后举升板321在举升驱动件322带动下抬升并与板材对接,接着举升驱动件322带动举升板321持续向上方移动直至板材高出工作区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举升组件32还包括:导向杆323,导向杆323对举升板32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举升板321在上下方向上稳定移动,减少运动偏移,提升包胶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举升板321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3210以在举升板321与板材贴合后吸附板材。
在举升板321与板材相接后,真空吸附孔3210与板材直接接触,此时真空吸附孔3210处产生真空环境,板材即在气压的作用下压在举升板321上,举升板321与板材吸附。当板材运送到预定位置后,破坏真空环境,气压不再对板材施加压力,举升板321不再吸附板材,通过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将举升板321吸附板材,举升板321可将板材稳定吸附,并且对板材的作用力较为轻柔,避免损伤板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真空吸附孔3210处设置有真空吸附盘,以提升与板材的接触面积,提升吸附力,提升板材的运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移动组件31包括:两组间隔开输送线311,每组输送线311均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滚轮312,举升组件3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组输送线311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移动组件31包括:两组间隔开输送线311,每组输送线311均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滚轮312,举升平台适于在板材移动至与工作区10正对的位置后、穿过两个输送线311之间的间隙并推举板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组件31为传送带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胶装置100还包括:挡边板6,挡边板6为两个,分别位于移动组件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挡边板6用于对板材的运动导向。
挡边板6包括:依次相连的初始段61、中间段62和结束段63,两个初始段61之间的距离在移动组件31的移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两个中间段62之间的距离在移动组件31的移动方向上保持一致。
如图12和图13所示,挡边板6靠近移动组件31的侧边与移动组件31的延伸方向平行,在移动组件31运送板材的方向上,两个初始段6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随后中间段62保持一致,两个初始段61形成喇叭口状,在板材被移动组件31运送到工作平台1下方的过程中,挡边板6对板材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板材被挡边板6重新整理导向,使板材更准确地运送到工作区10的正下方;除此之外,两个中间段62下侧边之间的间距小于工作区10在移动组件3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之间的间距,因此板材被规整位于两个中间段62之间时,向上运动就不会与工作区10的边缘产生碰撞干涉,提升板材的运动稳定性。并且挡边板6可限制板材的最大板尺寸,超过挡边板6的限制范围的板材就无法运送到工作区10,可对板材进行筛选。
在向上的方向上,两个中间段62下侧边之间的距离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在板材被举升组件32吸附向上方移动时,挡边板6对板材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板材更准确地运动到工作区10。
下面参考图1-图13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首先,移动组件31带动未进行包胶的板材沿第一方向移动,限位块33升起将板材限制至工作区10的正下方,举升组件32移动到板材底部,将板材吸附固定,举升组件32向上方移动,将未进行包胶的板材移动至工作区10。
随后,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调整位置,并且包胶件4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调整位置,第一包胶组件21和第二包胶组件22对板材进行第一次包胶。
其次,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调整位置,并且包胶件4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调整位置,第三包胶组件23和第四包胶组件24对板材进行第二次包胶。
最终,举升组件32带动包胶后的板材向下方移动,板材放置在移动组件31上,举升组件32与板材分离,限位块33降下,移动组件31带动板材沿第一方向移动,板材被输送离开包胶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材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包胶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材加工设备,通过设置上述包胶装置100,板材加工设备的生产效率高,并且生产的产品更加稳定,产品合格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胶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例如挡边板和真空吸附盘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适于对板材进行包胶的工作区;
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区的外周,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多个沿所述工作区的外周间隔开的包胶组件,每个所述包胶组件适于对所述板材上对应的侧边进行包胶;
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承托所述板材且适于驱动所述板材移动至所述工作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包胶机构均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包胶机构上均设置有多个包胶件,多个所述包胶件沿所述包胶机构对应的所述侧边延伸方向上间隔开,相邻的两个所述包胶件之间的距离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件包括:胶带固定盘、胶带送料组件、供料驱动件、包胶驱动件和包胶头,所述胶带固定盘固定胶带,所述胶带穿设于所述胶带送料组件,所述胶带送料组件将所述胶带送出到所述包胶头,所述供料驱动件控制所述胶带送料组件的运动以控制所述胶带的送出量,所述包胶驱动件驱动所述包胶头运动,以使所述包胶头将胶带贴附在板材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驱动件包括:摩擦滚轮和抵靠件,所述抵靠件与所述摩擦滚轮紧贴,所述供料驱动件驱动摩擦滚轮转动,摩擦滚轮转动适于带动所述胶带沿所述抵靠件向下运输;其中,
所述抵靠件包括:抵靠板、弹性连接件、固定板和定位板,所述抵靠板与所述摩擦滚轮正对,所述抵靠板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可在预设方向上运动,以适于改变所述抵靠板与所述摩擦滚轮之间的间隙,所述定位板可选择地将所述固定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机构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包胶组件和第二包胶组件以及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三包胶组件和第四包胶组件,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胶组件和所述第二包胶组件均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所述第三包胶组件和所述第四包胶组件均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区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且适于将所述板材移动至与所述工作区正对的位置;
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适于在所述板材移动至与所述工作区正对的位置后,推举所述板材远离所述移动组件并移动至高出所述工作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升降且构造为在升起后限制所述板材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沿预设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组件包括:
举升板,所述举升板适于与所述板材贴合;
举升驱动件,所述举升驱动件与所述举升板相连以驱动所述举升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板上设置有真空吸附孔以在所述举升板与所述板材贴合后吸附所述板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挡边板,两个所述挡边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对所述板材的运动导向,两个所述挡边板均具有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上依次相连的初始段和中间段,两个所述初始段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中间段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工作区在所述移动组件的宽度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且两个所述中间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工作区的垂直投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组间隔开输送线,每组所述输送线均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滚轮。
14.一种板材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8991.8U CN21699661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68991.8U CN21699661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96617U true CN216996617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7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68991.8U Active CN216996617U (zh) | 2022-03-31 | 2022-03-31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966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1048A (zh) * | 2022-11-09 | 2022-12-06 |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加工生产板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
-
2022
- 2022-03-31 CN CN202220768991.8U patent/CN2169966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1048A (zh) * | 2022-11-09 | 2022-12-06 |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加工生产板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0720B (zh) |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串精密排版及汇流带高效焊接机 | |
KR101479222B1 (ko) | Fpcb 적층용 이형필름 자동 접합 장비 | |
CN108882670B (zh) | 一种全自动点胶贴片机 | |
KR101727118B1 (ko) | 소재 반송 시스템 | |
CN210850561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膜切割设备 | |
WO2022089042A1 (zh) | 输送装置、输送系统及打印设备 | |
KR101395368B1 (ko) |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용 테이프 자동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용 테이프 자동 부착장치 | |
KR101933298B1 (ko) | 접착필름용 접착시트 부착장치 | |
CN216996617U (zh)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
CN116924078A (zh) | 板料加工线体 | |
KR100850453B1 (ko) | 회로 기판을 캐리어 프레임에 부착시키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2570838A (zh) | 一种叠瓦电池串汇流条焊接方法及其焊接装置 | |
CN113772383B (zh) | 双面贴膜设备及方法 | |
CN216423448U (zh) | 一种电子元件正反贴合设备 | |
CN211182172U (zh) |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串精密排版及汇流带高效焊接机 | |
CN213936280U (zh) | 用于膜电极的贴合装置 | |
CN117558964A (zh) | 一种联体电芯极组的一体式生产装置 | |
KR20070070138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자파 차폐 필름 부착기 | |
KR101517487B1 (ko) | 무늬목 정렬 유닛을 구비한 목재 접합장치 | |
JP5103814B2 (ja) | ワーク搬送装置 | |
JP3317280B2 (ja) | 基板の整列移載システム及び整列移載方法 | |
CN210306360U (zh) | 一种电池片串焊机 | |
KR101483283B1 (ko) | 균일 하중 이송수단을 구비한 목재 접합장치 | |
CN112935396A (zh) | 一种矩形板无人无废数字化成套生产线 | |
CN216996618U (zh) | 包胶装置和具有其的板材加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