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8021U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8021U
CN214478021U CN202120342267.4U CN202120342267U CN214478021U CN 214478021 U CN214478021 U CN 214478021U CN 202120342267 U CN202120342267 U CN 202120342267U CN 214478021 U CN214478021 U CN 214478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butt joint
plat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22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红强
许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22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8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8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8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以及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以及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舌板的对接部以及平行于所述对接部的安装脚。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对接面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的收容空间,所述舌板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抓取吸附面。所述安装脚沿着竖直方向朝所述对接面延伸,且所述安装脚在所述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通过电路板对所述电连接器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立式电连接器在被安装于电路板上时,往往需要借助吸取帽,才能实现吸盘抓取。另外,当直立式电连接器被转移至电路板上时,由于直立式电连接器绝大部分结构均凸出于电路板,导致二者的结构强度以及对直立式电连接器的保护程度不足,直立式电连接器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与电路板相脱离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以及舌板,所述舌板沿竖直方向自所述基部延伸而成;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舌板的对接部、平行于所述对接部的安装脚以及连接所述对接部和所述安装脚的连接部;以及
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对接面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的收容空间,所述舌板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对接面相对设置的抓取吸附面;所述安装脚沿着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对接面延伸,且所述安装脚在所述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所述抓取吸附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舌板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以及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对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的第一对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安装脚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的第一安装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的第二安装脚;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的第二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对称设置在所述舌板的中心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嵌入成型在第一绝缘块中以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嵌入成型在第二绝缘块中以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金属隔离片,所述金属隔离片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金属屏蔽板以及第二金属屏蔽板,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脚之间的第一板片部,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安装脚之间的第二板片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设有第一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对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设有自所述第一板片部折弯形成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一板片部位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壁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设有自所述第二板片部折弯形成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二板片部位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壁部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壁部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三焊接脚以及自所述第二壁部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四焊接脚;所述第一焊接脚和所述第三焊接脚沿着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对接面延伸,且所述第一焊接脚和所述第三焊接脚用以插入电路板的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焊接脚和所述第四焊接脚沿着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对接面延伸,且所述第二焊接脚和所述第四焊接脚用以插入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安装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通孔;以及
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为前述的电连接器,所述安装脚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壳体部分穿过所述安装通孔,使所述对接面和所述抓取吸附面在所述竖直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两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安装脚沿着所述竖直方向朝所述对接面延伸,且所述安装脚在所述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从而能够使电路板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和所述对接面之间;如此设置,有利于通过电路板对所述电连接器进行保护,提高了结构可靠性。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高度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部分重叠,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凸出所述电路板的高度,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第一金属屏蔽板、第二端子模组、第二金属屏蔽板、金属隔离片以及金属壳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金属壳体被分离出来。
图6是图4中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第一金属屏蔽板、第二端子模组、第二金属屏蔽板、金属隔离片以及金属壳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和所述金属壳体被分离出来。
图7是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二端子模组结合在一起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的部分分解图。
图9是图8的部分分解图。
图10是图9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300,其包括电路板200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的电连接器100。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200包括安装通孔203、沿第一方向A-A位于所述安装通孔203的一侧第一焊接孔201、沿所述第一方向A-A位于所述安装通孔203的另一侧第二焊接孔20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A的第二方向B-B位于所述第一焊接孔201的两端的若干第一安装孔204、沿所述第二方向B-B位于所述第二焊接孔202的两端的若干第二安装孔205、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B-B位于所述安装通孔203的两端的若干定位孔206。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直立式电连接器,即所述电连接器100沿竖直方向C-C延伸,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安装方向垂直于所述电路板200。所述竖直方向C-C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A和所述第二方向B-B。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电连接器。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若干导电端子2、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壳体3、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第一金属屏蔽板41、固定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第二金属屏蔽板42、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金属隔离片5。
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基部11以及舌板12,所述舌板12沿竖直方向C-C自所述基部11延伸而成。所述基部11设有第一平台111、沿所述第二方向B-B与所述第一平台111间隔设置的第二平台1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11和所述第二平台112之间的凹槽113。此外,所述基部11还设有位于两端的若干安装柱114,所述安装柱114位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外部且用以与所述定位孔206相配合。所述舌板12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A-A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
请结合图1及图5所示,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对接面30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30的收容空间31。所述舌板12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31内,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第一壁部32以及与所述第一壁部32相对的第二壁部33。
请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还设有与所述对接面30相对设置的抓取吸附面60。所述抓取吸附面60用以让吸盘(未图示)吸附所述电连接器100,并将所述电连接器100移动位置后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
请结合图6所示,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41设有第一板片部411以及自所述第一板片部411折弯形成的第一焊接脚412,所述第一板片部411位于所述第一壁部32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壁部32焊接(例如点焊)固定;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42设有第二板片部421以及自所述第二板片部421折弯形成的第二焊接脚422,所述第二板片部421位于所述第二壁部33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壁部33焊接(例如点焊)固定。
所述金属壳体3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壁部32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三焊接脚34以及自所述第二壁部33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四焊接脚35。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且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用以插入电路板200的第一安装孔204中;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且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用以插入所述电路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05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相互接触,以改善屏蔽效果;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相互接触,以改善屏蔽效果。
请参照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以及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在第一绝缘块23中以形成第一端子模组210;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在第二绝缘块24中以形成第二端子模组220;所述绝缘本体1包覆成型(Over Molding)在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0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0上,以形成一个整体(如图7所示)。请参照图10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对称设置在所述舌板12的中心面D-D的两侧。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大致呈U形,其包括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121的第一对接部211、平行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11的第一安装脚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一安装脚212的第一连接部213。所述第一对接部211与所述第一安装脚212均沿所述竖直方向C-C延伸。所述第一安装脚212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所述第一板片部411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一安装脚212之间,以提高屏蔽效果。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大致呈U形,其包括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122的第二对接部221、平行于所述第二对接部221的第二安装脚22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部221和所述第二安装脚222的第二连接部223。所述第二对接部221与所述第二安装脚222均沿所述竖直方向C-C延伸。所述第二安装脚222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所述第二板片部421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221和所述第二安装脚222之间,以提高屏蔽效果。所述金属隔离片5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1之间,以进一步改善屏蔽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1的上位概念为对接部,所述第一安装脚212和所述第二安装脚222的上位概念为安装脚,所述第一连接部2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3的上位概念为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还设有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座6,所述抓取吸附面60位于所述安装座6上。具体地,所述安装座6设有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侧的第一延伸部61、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另一相对侧的第二延伸部6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61和所述第二延伸部62的连接块63。所述第一延伸部61能够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3,以保持所述第一安装脚212的位置,所述第二延伸部62能够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3,以保持所述第二安装脚222的位置。所述连接块63安装于所述凹槽113中。所述连接块63设有所述抓取吸附面6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抓取吸附面60与所述第一平台111和所述第二平台112的表面115共面(请参照图2所示),以增大抓取吸附表面的面积,便于抓取。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抓取吸附面60也可以直接形成在所述基部11上。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脚212在所述竖直方向C-C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60和所述对接面30之间,所述第二安装脚222在所述竖直方向C-C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60和所述对接面30之间。
安装时,通过吸盘吸住所述抓取吸附面60,并将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上。所述金属壳体3部分穿过所述安装通孔203,使所述对接面30和所述抓取吸附面30在所述竖直方向C-C上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200的两侧(例如上侧和下侧);所述安装柱114插入所述定位孔206中;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插入电路板200的第一安装孔204中;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插入所述电路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05中;所述第一安装脚212插入所述电路板200的第一焊接孔201中,所述第二安装脚222插入所述电路板200的第二焊接孔202中。
安装完毕后,所述电连接器100仅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路板200,降低了其被损坏的机率。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高度与所述电路板200的厚度部分重叠,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100凸出所述电路板的高度,节省了高度方向的空间。另外,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03能够对所述电连接器100实现保护,避免所述电连接器100因收到外部作用力而与所述电路板200发生移位,提高了结构可靠性。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60和所述对接面30之间的电路板200能够强化所述第一安装脚212、所述第二安装脚222与所述电路板200的安装强度。通过在所述电连接器100上直接设置抓取吸附面60,从而省略了吸取帽,节省了成本且便于安装。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基部(11)以及舌板(12),所述舌板(12)沿竖直方向(C-C)自所述基部(11)延伸而成;
若干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对接部(211、221)、平行于所述对接部(211、221)的安装脚(212、222)以及连接所述对接部(211、221)和所述安装脚(212、222)的连接部(213、223);以及
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壳体(3),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对接面(30)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30)的收容空间(31),所述舌板(12)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31)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与所述对接面(30)相对设置的抓取吸附面(60);所述安装脚(212、222)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且所述安装脚(212、222)在所述竖直方向(C-C)上位于所述抓取吸附面(60)和所述对接面(3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设有所述抓取吸附面(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1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以及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对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上的第一对接部(2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上的第二对接部(221),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1)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121)和所述第二表面(122)上;所述安装脚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上的第一安装脚(2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上的第二安装脚(222);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上的第一连接部(21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上的第二连接部(2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对称设置在所述舌板(12)的中心面(D-D)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嵌入成型在第一绝缘块(23)中以形成第一端子模组(210),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嵌入成型在第二绝缘块(24)中以形成第二端子模组(220),所述绝缘本体(1)包覆成型在所述第一端子模组(210)和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2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金属隔离片(5),所述金属隔离片(5)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1)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金属屏蔽板(41)以及第二金属屏蔽板(42),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41)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211)和所述第一安装脚(212)之间的第一板片部(411),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42)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221)和所述第二安装脚(222)之间的第二板片部(4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第一壁部(32)以及与所述第一壁部(32)相对的第二壁部(33),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41)设有自所述第一板片部(411)折弯形成的第一焊接脚(412),所述第一板片部(411)位于所述第一壁部(32)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壁部(32)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42)设有自所述第二板片部(421)折弯形成的第二焊接脚(422),所述第二板片部(421)位于所述第二壁部(33)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壁部(33)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3)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壁部(32)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三焊接脚(34)以及自所述第二壁部(33)的边缘向外翻转的第四焊接脚(35);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且所述第一焊接脚(412)和所述第三焊接脚(34)用以插入电路板(200)的第一安装孔(204)中;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沿着所述竖直方向(C-C)朝所述对接面(30)延伸,且所述第二焊接脚(422)和所述第四焊接脚(35)用以插入所述电路板(200)的第二安装孔(205)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100)为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
10.一种电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200),所述电路板(200)设有安装通孔(203);以及
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为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100),所述安装脚与所述电路板(20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壳体(3)部分穿过所述安装通孔(203),使所述对接面(30)和所述抓取吸附面(60)在所述竖直方向(C-C)上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200)的两侧。
CN202120342267.4U 2021-02-05 2021-02-05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Active CN214478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267.4U CN214478021U (zh) 2021-02-05 2021-02-05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2267.4U CN214478021U (zh) 2021-02-05 2021-02-05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8021U true CN21447802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3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2267.4U Active CN214478021U (zh) 2021-02-05 2021-02-05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8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5056A (zh) * 2022-02-14 2022-05-10 立讯精密组件(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5056A (zh) * 2022-02-14 2022-05-10 立讯精密组件(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65056B (zh) * 2022-02-14 2024-03-26 立讯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484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110484B (zh) 电连接器
CN108963497B (zh) 电连接器
US7878843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hold-down arrangement
CN109638523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TWM613621U (zh) 電連接器
CN114498200A (zh) 电连接器
CN21447802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3437556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0576571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210092396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2072403A (zh) 电连接器
CN110829085A (zh) 电连接器
CN11407919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09860225U (zh) 电连接器
CN209747761U (zh) 具有保护件能取代电路板金手指的插头连接器
CN110808489B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连接器组件
CN214797875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4797993U (zh) 电连接器
CN214849381U (zh) 电连接器
CN218896850U (zh) 电连接器
CN215184840U (zh) 电连接器
CN21564513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