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4840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4840U
CN215184840U CN202121123240.2U CN202121123240U CN215184840U CN 215184840 U CN215184840 U CN 215184840U CN 202121123240 U CN202121123240 U CN 202121123240U CN 215184840 U CN215184840 U CN 21518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elding
suppor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32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波波
徐红强
许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ader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32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4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以及遮罩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端子模组设有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而成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焊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实现金属隔的板接地,使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以及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的导电端子和金属屏蔽片,金属壳体与金属屏蔽片一般不会形成直接连接,因此某些情况下,会造成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稳定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更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以及遮罩于所述端子模组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端子模组设有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金属隔板,所述金属隔板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向远离所述主体部方向延伸而成的支撑臂以及自所述支撑臂继续延伸而成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金属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金属隔板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臂穿过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焊接部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所述支撑臂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臂连接的两个所述焊接部,两个所述支撑臂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焊接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焊接部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焊接部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的相同侧或相反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支撑臂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第三方向突出的支撑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支撑块对应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臂穿过所述支撑块,所述焊接部暴露于所述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包覆成型于所述支撑块内,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支撑块的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对接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将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分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金属隔板上设置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实现金属隔板的接地功能,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外界连接器对接时,对接产生的插拔力会通过所述焊接部转移至壳体,从而避免插拔力过大引起的电连接器内部结构的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分离出来。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包覆块与端子模组分离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导电端子和端子模组进一步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5中导电端子和端子模组进一步分离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7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导电端子和端子模组组装在一起时的俯视图。
图12是导电端子和端子模组组装在一起时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连接器-100;电路板-200;端子模组-20;导电端子-10;第一导电端子-1;第一对接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折弯部-120;第一直条部-121;第一延伸部-122;第一接脚部-13;绝缘本体-3;支撑块-30;第一侧-31;第一表面-310;第一凸起-311;第一卡槽-312;第一安装槽-313;第一凸块-3111;第二凸块-3112;第三凸块-3113;第一限位块-3114;第一凹槽-3121;第二凹槽-3122;第三凹槽-3123;第一限位槽-3124;第二导电端子-2;第二对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折弯部-220;第二直条部221;第二延伸部-222;第二接脚部-23;第二侧-32;第二表面-320;第二凸起-321;第二卡槽-322;第二安装槽-323;第四凸块-3211;第五凸块-3212;第六凸块-3213;第二限位块-3214;第四凹槽-3221;第五凹槽-3222;第六凹槽-3223;第二限位槽-3224;包覆块-4;舌板-41;金属壳体-5;第一壳体-51;第二壳体-52;金属隔板6;主体部-61;支撑部-62;支撑臂-621;焊接部-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用以安装于电路板200上。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沿着第一方向A1-A1(例如前后方向)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以进行数据和/或电源传输。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USBType C插座电连接器。当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电连接器100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电连接器,例如HDMI插座电连接器等。
请参照图1至图14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模组20、包覆成型在所述端子模组20上的包覆块4以及安装在所述包覆块4上的金属壳体5。
请参照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端子模组20包括绝缘本体3、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3上的导电端子10以及金属隔板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隔板6与所述绝缘本体3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所述导电端子1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3两侧的第一导电端子1和第二导电端子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通过组装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上。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隔板6也可以通过组装的方式与所述绝缘本体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也可通过嵌入成型的方式与所述绝缘本体3固定。
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包括第一侧31(例如上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3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32(例如下侧)。所述第一侧31设有第一表面310、向上凸出所述第一表面310的若干第一凸起31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凸起311之间的第一卡槽312以及向前贯穿所述前端面的若干第一安装槽313。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313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第二方向A2-A2(例如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安装槽313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长度不完全相同,以满足安装不同导电端子的要求。例如接地端子通常比信号端子的长度长,因此收容接地端子的第一安装槽313需要比收容信号端子的第一安装槽313长。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3的第一侧31还设有位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槽313两侧的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第二定位凸条3132。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用以夹持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以降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发生歪斜的风险。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与所述绝缘本体3一体成型,以降低制造难度。
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靠近所述绝缘本体3的前端面。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前后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方向A1-A1上的不同位置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的安装可靠性。
所述第一凸起311包括若干第一凸块3111、若干第二凸块3112、若干第三凸块3113以及若干第一限位块3114,其中所述第一凸块3111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一排,所述第二凸块3112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二排,所述第三凸块3113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三排,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3114在第二方向上长度不一致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呈八字形错开排列于所述第一表面310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块3111、所述第二凸块3112、大部分所述第一限位块3114以及所述第三凸块3113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前后依次布置。少部分所述第一限位块3114位于第二排上所述第二凸块3112的两侧以及前面。位于第二排上的第一限位块3114宽度与长度均大于其他凸块并在其上表面沿远离所述绝缘本体3的方向上设有支撑块30。
所述第一卡槽312包括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一凸块3111之间的第一凹槽3121、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二凸块3112之间的第二凹槽3122、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三凸块3113之间的第三凹槽3123、以及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块3114之间的第一限位槽3124。
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包括暴露于所述第一侧31的第一对接部11、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2、自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后端向下折弯而成的第一接脚部13以及自所述第一接脚部13向后延伸而成的第一焊接脚14。所述第一对接部11沿第一方向A1-A1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2位于第一平面(例如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接脚部13位于第二平面(例如竖直面)内,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对接部11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13中,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分别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相对设置的两侧面相抵接,以将所述第一对接部11可靠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13中。所述第一定位凸条3131和/或所述第二定位凸条3132靠近所述第一对接部11的末端,以更好地保护所述第一对接部11。
所述第一连接部12包括第一折弯部120、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一折弯部120的第一直条部121以及自所述第一折弯部120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2。所述第一直条部121沿第一方向A1-A1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延伸部122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120和所述第一接脚部13。所述第一折弯部120沿第二方向(A2-A2)延伸而成。
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3上后,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直条部121卡持于所述第一凹槽3121内,位于中间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实施方式中为若干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直条部121持于所述第二凹槽3122内,所述第一折弯部120卡持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24内,所述第一延伸部122卡持于所述第三凹槽3123内。沿第一方向(A1-A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3114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限位槽3124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对所述第一折弯部120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沿第一方向(A1-A1),即前后发生移位。当然,在其他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3124也可采用自所述第一侧31的第一表面310向下凹陷而成,只要所述第一限位槽3124为沿第二方向(A2-A2)延伸而成,能够收容并限位所述第一折弯部120即可。
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贴合在所述绝缘本体3的所述第一表面310上,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发生翘起和变形,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安装牢固,提高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的安装可靠性。
请参照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的第二侧32设有第二表面320、向下凸出所述第二表面320的若干第二凸起321、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凸起321之间的第二卡槽322以及向前贯穿所述前端面的若干第二安装槽323。
所述第二安装槽323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第二方向A2-A2(例如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安装槽323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长度不完全相同,以满足安装不同导电端子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3的第二侧32还设有位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槽323两侧的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第四定位凸条3232。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用以夹持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以降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发生歪斜的风险。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与所述绝缘本体3一体成型,以降低制造难度。
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或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靠近所述绝缘本体3的前端面。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前后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方向A1-A1上的不同位置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的安装可靠性。
所述第二凸起321包括若干第四凸块3211、若干第五凸块3212、若干第六凸块3213以及若干第二限位块3214,其中所述第四凸块3211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四排,所述第五凸块3212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五排,所述第六凸块3213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排列成第六排,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块3214在第二方向上长度不一致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呈八字形错开排列于所述第二表面320上。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凸块3211、所述第五凸块3212、大部分所述第二限位块3214以及所述第六凸块3213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前后依次布置。少部分所述第二限位块3214位于第五排上所述第五凸块3212的两侧以及前面。位于第五排上的第二限位块3214宽度与长度均大于其他凸块并在其下表面沿远离所述绝缘本体3的方向上设有支撑块30。
所述第二卡槽322包括位于每相邻两个第四凸块3211之间的第四凹槽3221、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五凸块3212之间的第五凹槽3222、位于每相邻两个第六凸块3213之间的第六凹槽3223、以及位于每相邻两个第二限位块3214之间的第二限位槽3224。
请参照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包括暴露于所述第二侧32的第二对接部21、与所述第二对接部2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2、自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后端向下折弯而成的第二接脚部23以及自所述第二接脚部23向后延伸而成的第三焊接脚24。所述第二对接部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一平面(例如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接脚部23位于第二平面(例如竖直面)内,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所述第二对接部21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23中,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分别与所述第二对接部21相对设置的两侧面相抵接,以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可靠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323中。所述第三定位凸条3231和/或所述第四定位凸条3232靠近所述第二对接部21的末端,以更好地保护所述第二对接部21。
所述第二连接部22包括第二折弯部220、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部21和所述第二折弯部220的第二直条部221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部220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22。所述第二直条部221沿第一方向A1-A1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延伸部222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220和所述第二接脚部23。所述第二折弯部220沿第二方向(A2-A2)延伸而成。
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3上后,位于两侧的两个第二导电端子2(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直条部221卡持于所述第四凹槽3221内,位于中间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实施方式中为若干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二直条部221持于所述第五凹槽3222内,所述第二折弯部220卡持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224内,所述第二延伸部222卡持于所述第六凹槽3223内。沿第一方向(A1-A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214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限位槽3224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对所述第二折弯部220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沿第一方向(A1-A1),即前后发生移位。当然,在其他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槽3224也可采用自所述第二侧32的第二表面320向下凹陷而成,只要所述第二限位槽3224为沿第二方向(A2-A2)延伸而成,能够收容并限位所述第二折弯部220即可。
当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贴合在所述绝缘本体3的所述第二表面320上,从而避免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发生翘起和变形,使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安装牢固,提高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的安装可靠性。
请参照图9、图10及图14所示,所述金属隔板6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的主体部61及自所述主体部61的至少一侧延伸而成的支撑部62。沿第一方向A1-A1,所述主体部61将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1隔开,以提高屏蔽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62位于所述金属隔板6沿第二方向A2-A2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部62包括向远离所述主体部61方向延伸而成的支撑臂621以及自所述支撑臂621继续延伸而成的焊接部622,所述支撑臂621穿过所述绝缘本体3,所述焊接部622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隔板6沿第二方向A2-A2的两侧设有撕破形成的两个所述支撑部62,两个所述支撑部62左右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支撑部62包括向远离所述主体部61方向延伸而成的两个支撑臂621以及分别自两个所述支撑臂621继续延伸而成的两个焊接部622。具体的,两个所述支撑臂621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换言之,其中一个支撑臂621向上延伸,另一个支撑臂621向下延伸。沿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支撑臂621并排设置,且均为撕破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焊接部622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61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并且,两个所述焊接部622沿第一方向A1-A1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621的同侧,如此设置,以增大与金属壳体5的焊接面,同时增大焊接部622对壳体的支撑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焊接部622也可沿第一方向A1-A1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621的相反侧,只要能够保持所述两个焊接部622能够分别支撑金属壳体5的顶壁和底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部62的两个支撑臂621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相邻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30对应所述支撑部62,所述支撑臂621穿过所述支撑块30,所述焊接部622暴露于所述支撑块30。请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的顶壁和底壁上的两个所述支撑块30分别对应支撑反向延伸的所述两个支撑部62,所述支撑臂621包覆成型于所述支撑块30,所述焊接部622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块30的端面,每个所述焊接部622对应被每个所述支撑块30抵接。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包覆块4包括舌板41,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的所述第一对接部1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的所述第二对接部21分别暴露于所述舌板41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例如上表面和下表面)。请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第一壳体51以及第二壳体52。所述第一壳体51大致呈中空的筒状。所述第一壳体51套接于所述包覆块4上,以形成围绕所述舌板41的收容空间40。所述第二壳体52通过点焊等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51,所述第二壳体52用以安装于电路板200上。所述焊接部622通过焊料与所述第一壳体51焊接达成相对固定,如此设置,可使所述金属隔板6实现接地功能并且当与外界对接连接器配合时,作用在金属隔板6上的力可以转移到金属壳体5上,从而避免因为插拔力导致的电连接器内部结构的移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在金属隔板6上设置与金属壳体5焊接的支撑部62,实现金属隔板6接地功能,使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与外界连接器对接时,对接产生的插拔力会通过所述焊接部622转移至金属壳体5,从而避免插拔力过大引起的电连接器100内部结构的移位。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20)以及遮罩于所述端子模组(20)外的金属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20)设有绝缘本体(3)、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上的导电端子(10)以及金属隔板(6),所述金属隔板(6)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的主体部(61)及自所述主体部(61)一侧延伸的支撑部(62),所述支撑部(62)包括向远离所述主体部(61)方向延伸而成的支撑臂(621)以及自所述支撑臂(621)继续延伸而成的焊接部(622),所述焊接部(622)与所述金属壳体(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62)位于所述金属隔板(6)沿第二方向(A2-A2)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臂(621)穿过所述绝缘本体(3),所述焊接部(622)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62)包括两个所述支撑臂(621)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臂(621)连接的两个所述焊接部(622),两个所述支撑臂(621)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焊接部(622)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所述焊接部(622)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61)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焊接部(622)沿第一方向(A1-A1)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621)的相同侧或相反侧,所述第一方向(A1-A1)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A2-A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臂(621)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相邻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板(6)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支撑部(62),两个所述支撑部(62)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左右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3)设有沿第三方向(A3-A3)突出的支撑块(30),所述第三方向(A3-A3)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A2-A2),所述支撑块(30)对应所述支撑部(62),所述支撑臂(621)穿过所述支撑块(30),所述焊接部(622)暴露于所述支撑块(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621)包覆成型于所述支撑块(30)内,所述焊接部(622)位于所述支撑块(30)的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10)设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上的第一对接部(11)及第二对接部(21),所述主体部(61)沿第三方向(A3-A3)将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与所述第二对接部(21)分隔。
CN202121123240.2U 2021-05-24 2021-05-24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518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3240.2U CN215184840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3240.2U CN215184840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4840U true CN21518484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3240.2U Active CN215184840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4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484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8110484B (zh) 电连接器
US6183268B1 (en) High-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tacts therefor
US104114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2652906B (zh) 插接模组以及线缆连接器
TW202226679A (zh) 整體屏蔽式電纜連接器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CN112072403B (zh) 电连接器
CN10807528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37556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5184840U (zh) 电连接器
CN116544691A (zh) 端子模组以及电连接器
CN215184627U (zh) 电连接器
CN11407919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114976729A (zh) 线缆连接器
CN209860184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09428201B (zh) 电连接器
CN215184618U (zh) 电连接器
CN215184619U (zh) 电连接器
CN215184620U (zh) 电连接器
CN214797875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888759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