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0184U -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0184U
CN209860184U CN201920983903.4U CN201920983903U CN209860184U CN 209860184 U CN209860184 U CN 209860184U CN 201920983903 U CN201920983903 U CN 201920983903U CN 209860184 U CN209860184 U CN 209860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insulator
male terminal
fixed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39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te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te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te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te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39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0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0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0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绝缘体、固定在公端绝缘体内的两排公端子、包覆在公端绝缘体外围的外壳,公端绝缘体由上下两个绝缘件组装而成,两绝缘件固定互为对称的两排公端子,绝缘件设有若干公端子收容孔以及若干卡槽,绝缘件前端设有一预留段,预留段内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的固定孔,卡槽前端与固定孔相连通,公端子设有公端子接触部,公端子接触部包括公端子接触区以及位于公端子接触区前方的公端子前端部,公端子接触区固定在卡槽内,公端子前端部固定在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具有传输信号稳定、正反插无影响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内窥镜镜体在通用缆线的端部配设有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与视频处理器、光源装置等外部设备连接的内窥镜连接器。该内窥镜连接器多次与作为外部设备的视频处理器、光源装置等连接。
传统的内窥镜电连接器采用一体式结构,且整体为圆形结构,公端子接触部均为凸出式,辨别度高。但其缺点为发生碰撞后易变形损坏,且成本高;端子的接触部固定效果差,容易晃动,造成电信号不稳定。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不易变形、使用性能良好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绝缘体、固定在所述公端绝缘体内的两排公端子、包覆在所述公端绝缘体外围的外壳,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绝缘体、固定在所述母端绝缘体内的两排母端子,所述公端绝缘体由上下两个绝缘件组装而成,两所述绝缘件固定互为对称的两排所述公端子,所述绝缘件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公端子收容孔以及由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向前延伸形成的卡槽,所述绝缘件前端设有一预留段,所述预留段内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的固定孔,所述卡槽前端与所述固定孔相连通,所述公端子设有公端子接触部,所述公端子接触部包括公端子接触区以及位于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前方的公端子前端部,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公端子前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进一步,所述公端子前端部包括自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倾斜部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头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包括倾斜孔以及自所述倾斜孔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平直孔,所述第一倾斜部固定在所述倾斜孔内,所述头部固定在所述平直孔内,所述头部并未伸出所述平直孔。
进一步,所述公端子还包括公端子固持部以及公端子焊接部,所述公端子接触部自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公端子焊接部自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后端向后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固定在所述收容孔内。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前端的框部以及由所述框部围成的镂空空间,所述外壳本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公端绝缘体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镂空空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绝缘件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以及自所述本体部后端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座。
进一步,所述本体部安装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部由所述收容空间前端向外伸出并安置在所述镂空空间内,所述固定座经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向外伸出。
进一步,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开设有所述本体部内,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向后延伸至所述固定座,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对接部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的有益效果:公端子接触区固定在卡槽内,并与母端子形成电连接,公端子前端部固定在绝缘件的固定孔内,致使公端子接触部稳定的固定在公端绝缘体,不会产生晃动,避免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情形;公端子固持在公端绝缘体内,公端子接触部并未伸出公端绝缘体,因此,不易发生碰撞后变形损坏;公端子呈两排并分别固持于公端绝缘体内,两排公端子相互对称,可实现正反插无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绝缘件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绝缘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绝缘件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绝缘件的另一角度结构图;
图8为图3中的成排公端子和母端子的结构图;
图9为图8中的公端子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0为图8中的公端子的另一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1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外壳的结构图;
图12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组合的母端绝缘体的结构图;
图13为图3中的母端绝缘体另一角度结构图;
图14为图3中的母端子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应用。
请参看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整体呈扁平型,其包括公端连接器10以及与公端连接器10相对接的母端连接器20。其中,公端连接器10包括公端绝缘体11、固定在公端绝缘体11内的若干公端子12、包覆于公端绝缘体11外围的外壳13以及与外壳13相组装的FPC板14。所述母端连接器20包括母端绝缘体21、固定在母端绝缘体21内的若干母端子22及PCB板23。
请参见图2及图4所示,所述公端绝缘体11由上下两个绝缘件111组装而成。绝缘件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本体部1111、自本体部1111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1112以及自本体部1111后端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座1113。参见图6,绝缘件111还包括平板状底面30,固定座1113上表面至底面30的高度大于本体部1111上表面到底面30的高度,本体部1111上表面至底面30的高度大于对接部1112上表面到底面30的高度。所述本体部1111内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纵长公端子收容孔1114,该公端子收容孔1114向后延伸至固定座1113。由于本体部1111上表面至底面30的高度大于对接部1112上表面到底面30的高度,该公端子收容孔1114向前延伸至对接部1112并在对接部1112上表面形成卡槽1115,所述卡槽1115的宽度大于所述收容孔1114的宽度。同时,对接部1112前端留有一预留段40,该预留段40内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的固定孔1116,卡槽1115前端与固定孔1116相通。本实施例中,卡槽1115分为长卡槽与短卡槽,且长卡槽分布在两侧及中间,短卡槽分布在长卡槽之间。参见图6,固定孔1116包括倾斜孔1117以及由倾斜孔1117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平直孔1118。为了便于绝缘件111与外壳13组装,参见图7,绝缘件111两侧端面均设有自外向内凹陷的定位槽1119。为了便于两绝缘件111相组装,底面30一侧开设有一对安装槽31,底面30另一侧开设有一对卡持柱32,组装时,两绝缘件111的底面30相对应贴紧,卡持柱32固定在安装槽31内。
请参见图3及图8所示,所述公端子12由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若干公端子12呈两排并分别固持于公端绝缘体11内。具体的,公端子12大致呈长条型结构,包括公端子固持部121、自公端子固持部12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公端子接触部122以及自公端子固持部12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公端子焊接部123。参见图9及图10,公端子接触部122包括由公端子固持部121向前延伸形成的公端子接触区1200以及位于公端子接触区1200前端的公端子前端部1220。公端子前端部1220包括自公端子接触区1200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倾斜部1221以及由第一倾斜部1221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头部1222。本实施例中,头部1222分为长头部和短头部,并且长头部固定在短卡槽内,短头部固定在长卡槽内。公端子焊接部123包括公端子固持部121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二倾斜部1231、由第二倾斜部1231向上倾斜弯折形成的第三倾斜部1232以及由第三倾斜部1232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焊接头部1233。并且,第二倾斜部1231与第三倾斜部1232连接处形成向外凸起的焊接脚1234。此外,FPC板14上设有若干焊接点(未显示),公端子12的焊接脚1234与焊接点焊接。
组装后,两排公端子12分别固定在两底面30相贴合的绝缘件111内,其中,两排公端子12对称排布,可实现正反插无影响。具体的,公端子固持部121固定在收容孔1114内,公端子接触区1200固定在卡槽1115内,公端子焊接部123经固定座1113的公端子收容孔1114向外伸出,公端子前端部1220固定在固定孔1116内,并且,第一倾斜部1221固定在倾斜孔1117内,头部1222固定在平直孔1118内,所述头部1222并未伸出所述平直孔1118。
请参见图11所示,所述外壳13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外壳本体131、位于外壳本体131前端的框部132以及由框部132围成的镂空空间133。其中,外壳本体131具有用于收容公端绝缘体11的收容空间1311,该收容空间1311与镂空空间133相互连通。外壳本体131后端面自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凸块1312,凸块1312上设有用于卡持FPC板14的卡持槽1313。框部132包括前臂1321以及垂直连接于前臂1321两端的两连接臂1322,连接臂1322内侧向镂空空间133延伸形成卡接块1323。
组装时,绝缘件111的本体部1111安装在收容空间1311内,本体部1111前端的对接部1112由收容空间1311前端向外伸出并安置在镂空空间133内,公端子12的头部1222前端面与前臂1321内侧相组装,外壳13的凸块1312卡持在绝缘件111的定位槽1119内,形成稳定连接。固定座1113经收容空间1311的后端向外伸出,并且,固定在固定座1113内的两排公端子12也向外伸出,便于焊接。
请参见图12及图13所示,所述母端绝缘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基部211以及自基部211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212。插接部212自前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插接空间213,该插接空间213用于插接容纳公端连接器10。基部211开设有自外端面向内凹陷的若干母端子收容孔214,若干母端子收容孔214分为两排,每排母端子收容孔214互为平行且与插接空间213相互连通。插接空间212上下壁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的向内凹陷的狭槽215,所述狭槽215用于收容母端子22。
请参见图14所示,所述母端子22由金属板冲压折弯形成,若干母端子22呈两排并分别固持于母端子收容孔214与狭槽212内。具体的,母端子22包括母端子固持部221、自母端子固持部22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母端子接触部222以及自母端子固持部221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母端子焊接部223。母端子固持部221包括收容于母端子收容孔214的方形后固持部224及由后固持部224向前延伸形成的长条状前固持部225。母端子接触部222与前固持部225相连,母端子焊接部223与后固持部224相连。并且,后固持部224固持于母端子收容孔214,前固持部225固持于狭槽212内。母端子接触部222自狭槽212向外露出,当公端连接器10与母端连接器20相对接时,母端子接触部222与固定在卡槽1115内的公端子接触区1200与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整体呈扁平型,公端子接触区1200固定在卡槽1115内,并与母端子接触部222形成电连接,公端子前端部1220固定在绝缘件111的固定孔1116内,致使公端子接触部122稳定的固定在公端绝缘体11,不会产生晃动,避免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情形;公端子12固持在公端绝缘体11内,其头部1222前端面与公端绝缘体11前端面相齐平,公端子12的头部1222前端面与外壳13的前臂1321内侧相组装,公端子接触部122并未伸出公端绝缘体11,因此,不易发生碰撞后变形损坏;公端子12呈两排并分别固持于公端绝缘体11内,两排公端子12相互对称,可实现正反插无影响。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所述公端连接器包括公端绝缘体、固定在所述公端绝缘体内的两排公端子、包覆在所述公端绝缘体外围的外壳,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绝缘体、固定在所述母端绝缘体内的两排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绝缘体由上下两个绝缘件组装而成,两所述绝缘件固定互为对称的两排所述公端子,所述绝缘件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公端子收容孔以及由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向前延伸形成的卡槽,所述绝缘件前端设有一预留段,所述预留段内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的固定孔,所述卡槽前端与所述固定孔相连通,所述公端子设有公端子接触部,所述公端子接触部包括公端子接触区以及位于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前方的公端子前端部,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公端子前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前端部包括自所述公端子接触区向下倾斜形成的第一倾斜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倾斜部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包括倾斜孔以及自所述倾斜孔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平直孔,所述第一倾斜部固定在所述倾斜孔内,所述头部固定在所述平直孔内,所述头部并未伸出所述平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还包括公端子固持部以及公端子焊接部,所述公端子接触部自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公端子焊接部自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后端向后延伸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固持部固定在所述收容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位于所述外壳本体前端的框部以及由所述框部围成的镂空空间,所述外壳本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公端绝缘体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镂空空间相互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前端水平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以及自所述本体部后端水平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安装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对接部由所述收容空间前端向外伸出并安置在所述镂空空间内,所述固定座经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向外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开设有所述本体部内,所述公端子收容孔向后延伸至所述固定座,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对接部上表面。
CN201920983903.4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09860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3903.4U CN209860184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3903.4U CN209860184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0184U true CN209860184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4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3903.4U Active CN209860184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01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631A (zh) * 2019-06-27 2019-10-01 苏州优瑞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9631A (zh) * 2019-06-27 2019-10-01 苏州优瑞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5837B (zh) 背板連接器組件
CN107404033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0517066U (zh) 电连接器
CN109149215B (zh) 电连接器
US6183268B1 (en) High-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tacts therefor
TWI427873B (zh) 連接器
CN10919321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111834786A (zh) 电连接器
CN209860184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电连接器组合
TWM506398U (zh) 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US1043193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 housing for 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ors
US119907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22921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407919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212517599U (zh) 插头端子及线对板插头
CN212517600U (zh) 线对板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13851902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20138733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5184840U (zh) 电连接器
CN211017505U (zh) 电连接器
CN219979861U (zh) 板对板连接器母座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218275156U (zh) 插座、插头及电连接器
CN217562867U (zh) 电连接器
CN21089770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