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5138U -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5138U
CN214445138U CN202022526653.7U CN202022526653U CN214445138U CN 214445138 U CN214445138 U CN 214445138U CN 202022526653 U CN202022526653 U CN 202022526653U CN 214445138 U CN214445138 U CN 214445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table
shaft sleeve
sleeve
positioning
gr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6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伟
颜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ONG CEMENTED CARBIDE CORP Ltd
Zigong Cemented Carb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GONG CEMENTED CARBID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ONG CEMENTED CARBID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IGONG CEMENTED CARBID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66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5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5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5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包括设置过渡孔的送料盘、安装在过渡孔内且与送料盘连接的定位套、与送料盘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送料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轴套安装在送料盘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送料盘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在转动,使得一个轴套位于两个砂轮之间,然后通过两个砂轮对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在磨削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送料盘的转动使得下一个轴套位于两个砂轮之间,然后进行磨削,该方法将大大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采用双端面磨床磨削轴套类产品端面,是比较常用的加工方法,其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对于双端面磨削高径比大的产品,采用常规装夹方式难以保证垂直度要求,给后序生产带来较大质量影响。以广泛应用于采油设备等作业的轴套为例,为了满足采油设备在作业及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要求,需要磨削加工轴套平面时,控制外圆与平面的垂直度小于0.2mm。通过其他方式加工平面,导致劳动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有效的解决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包括设置过渡孔的送料盘、安装在过渡孔内且与送料盘连接的定位套、与送料盘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送料盘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包括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的本体;所述定位孔以本体的轴心为圆心呈环状布置。
使用时,将定位套安装在送料盘上,然后通过定位套实现对于轴套的装夹,装夹好后,利用位于送料盘上下两侧的砂轮同时对轴套的两端进行磨削,进而完成安装在定位套中的一个轴套的两个端面的磨削工作,然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送料盘以其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进而开始下一个轴套的磨削;相比现有技术改工装将大大加快生产效率,合格率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提高传动精度;所述送料盘呈圆盘状且外侧设置有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齿啮合的主齿轮、与主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盘的圆心与定位套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准备工作;
步骤S2:将定位套安装在送料盘的过渡孔内;
步骤S3:将轴套安装在定位孔内;
步骤S4:利用两个砂轮同时对轴套的两端进行磨削,当第一个轴套两个端面磨削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送料盘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步骤S5:待送料盘上另一工位上的轴套进入磨削范围后,重复步骤S4进行对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是指:对送料盘基准端面进行自磨,使送料盘的基准端面对送料盘的回转轴线的跳动误差小于0.01m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误差小于0.0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轴套安装在送料盘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送料盘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在转动,使得一个轴套位于两个砂轮之间,然后通过两个砂轮对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在磨削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送料盘的转动使得下一个轴套位于两个砂轮之间,然后进行磨削,该方法将大大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轴套端面加工工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料盘;11、过渡孔;12、螺纹孔;2、定位套;21、定位孔;22、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方面,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包括设置过渡孔11的送料盘1、安装在过渡孔11内且与送料盘1连接的定位套2、与送料盘1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送料盘1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套2包括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的本体;所述定位孔21以本体的轴心为圆心呈环状布置。
使用时,将定位套2安装在送料盘1上,然后通过定位套2实现对于轴套的装夹,装夹好后,利用位于送料盘1上下两侧的砂轮同时对轴套的两端进行磨削,进而完成安装在定位套2中的一个轴套的两个端面的磨削工作,然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送料盘1以其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进而开始下一个轴套的磨削;相比现有技术该工装将大大加快生产效率,合格率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盘1呈圆盘状且外侧设置有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齿啮合的主齿轮、与主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其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齿轮传动连接,通过齿与主齿轮的啮合实现送料盘1沿其圆心的转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盘1的圆心与定位套2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在本体上设置有螺钉孔22,在送料盘1上与螺钉对应设置有螺纹孔13,本体与送料盘1通过螺钉实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2定位孔21的数量为8个,此时可安装的轴套为8个。
另一方面,一种轴套端面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准备工作;
步骤S2:将定位套2安装在送料盘1的过渡孔11内;
步骤S3:将轴套安装在定位孔21内;
步骤S4:利用两个砂轮同时对轴套的两端进行磨削,当第一个轴套两个端面磨削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送料盘1以其圆心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步骤S5:待送料盘1上另一工位上的轴套进入磨削范围后,重复步骤S4进行对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磨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具体是指:对送料盘1基准端面进行自磨,使送料盘1的基准端面对送料盘1的回转轴线的跳动误差小于0.01m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21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误差小于0.02mm。
采用上述加工方式生产轴套的平面,能够保证外圆与平面的垂直度,充分利用了双端面磨削加工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此种方法满足工艺加工提出的形位质量控制要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加工轴套产品为例,对上述轴套的平面磨削生产方法进行说明,但是上述轴套加工方法并不局限于加工轴套,可以适用于加工其他需要平面磨削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过渡孔的送料盘、安装在过渡孔内且与送料盘连接的定位套、与送料盘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送料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定位套包括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的本体;所述定位孔以本体的轴心为圆心呈环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盘呈圆盘状且外侧设置有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齿啮合的主齿轮、与主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盘的圆心与定位套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CN202022526653.7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Active CN214445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653.7U CN21444513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653.7U CN21444513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5138U true CN21444513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6653.7U Active CN214445138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5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7823B (zh) 一种汽车半轴的数控加工方法
CN103418999B (zh) 一种汽车半轴加工工艺
CN211680402U (zh)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轮槽加工装置
CN202639843U (zh) 精细化车磨多功能机床
CN214445138U (zh) 一种轴套端面加工工装
CN201537754U (zh) 套圈径向孔内孔口毛刺去除装置
CN203184761U (zh) 一种倒角机
CN107262830B (zh) 一种花键轴加工设备
CN206839319U (zh) 一种花键轴加工设备
CN211220151U (zh) 一种行星式双平面研磨机
CN114799922A (zh) 数控转盘式多工位工具磨床
CN208600739U (zh) 玻璃棒加工用装夹工装、工装套件及玻璃棒外圆加工设备
CN112872830A (zh) 一种电梯动静板智能加工生产线
CN111687489A (zh) 一种尼龙柱销连续加工机械
CN214602300U (zh) 一种用于铸造件曲面精修的简易机床
CN206527567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主动齿轮车削的夹具工装
CN206536058U (zh) 一种多工位多功能雕铣机
CN204657480U (zh) 一种轴承滚子加工装置
CN205043175U (zh) 笼式旋转车床加工不旋转轴类零件的装置
CN214603032U (zh) 一种用于铸造件修整的快换刀具加工设备
CN216656608U (zh) 一种用于齿轮生产的抛光装置
CN217618229U (zh) 一种锥套钢筋锁片螺纹加工用组合刀具
CN211332465U (zh) 一种剪刀磨旋转式伺服刀架
CN212311498U (zh) 一种多模配比转轴键槽加工装置
CN214559340U (zh) 一种数控机床消隙预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