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7415U - 一种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7415U
CN214407415U CN202120820683.0U CN202120820683U CN214407415U CN 214407415 U CN214407415 U CN 214407415U CN 202120820683 U CN202120820683 U CN 202120820683U CN 214407415 U CN214407415 U CN 21440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rod
gauge
annular groov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06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俊秋
郭晓飞
翟云
陈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06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7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同心环形凹槽间距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测量装置。其中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远距离,测量装置包括连接杆、定位测量组件和量表测量组件。定位测量组件设置于连接杆的第一端,定位测量组件用于定位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量表测量组件滑动设置于连接杆上,且位于连接杆的第二端;量表测量组件包括量表,量表的测头用于定位位于第二环形凹槽远离第一环形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测量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测量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同心环形凹槽间距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个环形凹槽的间距测量,先将量尺的一端定位在其中一个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然后将量尺的另一端抵接在另一个环形凹槽的内侧壁,通过多次测量读取量尺的数据,读取最大值为最终测量的两个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大间距,但是此种方式,两个测量点的连线不一定同时经过两个环形凹槽的中心线,或测量点的连线不一定同时垂直两个环形凹槽的中心线,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存在测量误差。
基于此,亟需一种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实现了测量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测量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远距离,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连接杆;
定位测量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定位测量组件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
量表测量组件,其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量表测量组件包括量表,所述量表的测头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测量组件包括定位测杆和同步伸缩杆,所述定位测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所述同步伸缩杆,所述同步伸缩杆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测头;
所述同步伸缩杆两端同步伸出,两个所述定位测头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所述同步伸缩杆的中心点位置为所述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量表测量组件还包括量表测杆,所述量表测杆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所述量表,所述量表的测头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所述测头的抵接位置为所述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测杆和所述量表测杆上均设置有第一刻度值。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测杆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量表测杆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测量装置。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量表测量组件还包括十字滑台,所述量表通过所述十字滑台安装于所述量表测杆上,所述十字滑台能够驱动所述量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调节。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测量组件和所述量表测量组件分别通过锁合组件可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锁合块和锁合把手,所述锁合块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U形槽的开口处固定有所述定位测杆或所述量表测杆;
所述锁合把手贯穿于所述U形槽,所述锁合把手能够使所述锁合块夹紧于所述连接杆。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步伸缩杆为同步电动推杆。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量表为千分表。
作为一种测量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测量时,通过定位测量组件先定位出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然后滑动调节量表测量组件的位置,使量表测量组件定位出位于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将测量装置沿水平方向绕第一测量点A转动,由于第一测量点A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上,第二测量点B位于第二环形凹槽远离第一环形凹槽一侧的内侧壁上,量表的测头与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贴合滑动,当量表显示最大值时,表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同时穿设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中心线,然后将测量装置沿竖直方向绕第一测量点A转动,量表的测头与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贴合滑动,当量表显示最小值时,表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中心线。此时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距离为第一环形凹槽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的测量值。该测量装置测量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第一环形凹槽;200、第二环形凹槽;
1、连接杆;
2、定位测量组件;21、定位测杆;22、同步伸缩杆;221、定位测头;23、第一支撑杆;231、锁紧块;
3、量表测量组件;31、量表测杆;32、量表;321、测头;322、十字滑台;33、第二支撑杆;
4、锁合组件;41、锁合块;42、锁合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连接杆1、定位测量组件2和量表测量组件3。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到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的最远距离。
具体地,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第二环形凹槽200远离第一环形凹槽100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至第二环形凹槽200远离第一环形凹槽100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之间的距离。
定位测量组件2设置于连接杆1的第一端,定位测量组件2定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量表测量组件3设置于连接杆1的第二端,且能够相对于连接杆1滑动,且量表测量组件3包括量表32,量表32的测头321定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00远离第一环形凹槽100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
测量时,通过定位测量组件2先定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然后滑动调节量表测量组件3的位置,使量表测量组件3定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将测量装置沿水平方向绕第一测量点A转动,由于第一测量点A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第二测量点B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00远离第一环形凹槽100一侧的内侧壁上,量表32的测头321与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贴合滑动,当量表32显示最大值时,表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同时穿设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中心线,然后将测量装置沿竖直方向绕第一测量点A转动;量表32的测头321与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贴合滑动,当量表32显示最小值时,表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垂直于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中心线。此时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距离为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的测量值。该测量装置测量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定位测量组件2包括定位测杆21和同步伸缩杆22,定位测杆21一端固定于连接杆1,另一端固定同步伸缩杆22,同步伸缩杆22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测头221。将定位测量组件2放置第一环形凹槽100内,同步伸缩杆22两端同步伸出定位测头221,当两个定位测头221抵接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侧壁,同步伸缩杆22的中心点位置为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第一测量点A距离两个定位测头221的位置相同,所以第一测量点A始终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当测量装置需要转动时,定位测头221沿第一环形凹槽100的圆弧侧壁上滑动。
优选地,同步伸缩杆22包括外套管以及具有同步伸缩功能的推杆机构。本实施例中,推杆机构采用可双向同步伸缩的电动推杆机构,其中,外管套的中部设置双出轴电机,外套管上设有控制双出轴电机工作的开关,双出轴电机两端连接同步齿轮箱,同步齿轮箱与推杆机构连接从而驱动双出轴电机两端的推杆机构同步伸缩。在使用时,将同步伸缩杆22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00内,通过开关控制双出轴电机启动,从而带动同步齿轮箱工作,同步齿轮箱驱动两端的推杆机构同步伸缩,实现了同步伸缩杆22的自动伸缩,操作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推杆机构采用可双向同步伸缩的机械推杆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可双向同步伸缩的机械推杆机构和电动推杆机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地,量表测量组件3还包括量表测杆31,量表测杆31一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杆1,另一端固定量表32,实现了量表32的固定,量表32的测头321能够抵接于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测头321的抵接位置为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上均设置有第一刻度值。当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通过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的第一刻度值,测量装置放入两个环形凹槽的过程中,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调节至同一深度,省去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竖直转动的步骤,提高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本实施例中,量表32为千分表。
优选地,量表测量组件3还包括十字滑台322,量表32通过十字滑台322安装于量表测杆31上,十字滑台322能够驱动量表32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调节。十字滑台322可以在测量过程中对量表32的测头321进行微调用于减小测量误差。
进一步优选地,定位测杆2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支撑杆23,量表测杆3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支撑杆33;第一支撑杆23能够搭接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上表面,第二支撑杆33能够搭接于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上表面,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用于支撑测量装置,减少操作人员施力。本实施例中,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上均设置有滑槽,第一支撑杆23靠近定位测杆21一端和第二支撑杆33靠近量表测杆31一端均设置有锁紧块231,锁紧块231上设置有螺钉孔,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上均设置有滑槽,锁紧螺钉穿设于锁紧块231上的螺钉孔并伸入滑槽内,锁紧螺钉的端部设置有螺母,螺母位于滑槽内。拧松锁紧螺钉时,锁紧块231能够通过锁紧螺钉沿滑槽滑动;当锁紧块231滑动至指定位置时,拧紧锁紧螺钉,此时螺母将锁紧块231固定在滑槽外部,实现了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分别滑动设置于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
当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调节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的位置,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保证第一测量点A相对第一支撑杆23的高度与第二测量点B相对第二支撑杆33的高度相同,当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分别搭接于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上表面时,保证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处于同一深度,省去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竖直转动的步骤,提高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
进一步地,定位测量组件2和量表测量组件3分别通过锁合组件4可滑动安装于连接杆1上;锁合组件4包括锁合块41和锁合把手42,锁合块41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形槽,连接杆1穿设于U形槽内,U形槽的开口处固定有定位测杆21或量表测杆31;锁合把手42贯穿于U形槽,锁合把手42锁紧转动,减小U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间距,锁合把手42能够使锁合块41夹紧于连接杆1。同理,转动锁合把手42也可增加U形槽的两个侧壁的间距,使锁合块41能够沿连接杆1滑动,进行定位测量组件2和量表测量组件3相对连接杆1的位置调整。定位测杆21和量表测杆31可采用焊接或螺钉连接固定于锁合块41上。
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杆1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值,第二刻度值能够标识第一测量点A距离量表32的测头321初始位置的距离值。通过第二刻度值的测量数据和量表32的测量数据计算,直接得出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间距。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测量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第一支撑杆23和第二支撑杆33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将定位测量组件2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00内,使同步伸缩杆22带动定位测头221同步伸缩,由于定位测杆21位于双向同步伸缩杆22中间位置,当两端的定位测头221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内侧壁同时牢固接触时,定位测杆21即处于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位置。
沿水平方向转动测量装置,从而带动两端的定位测头221在第一环形凹槽100的内侧壁上滑动,此时,量表32的测头321沿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贴合滑动,对量表32的测头321进行微调,即当量表32显示最大值时,表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同时穿设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中心线,此时由于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深度相同,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连线也同时垂直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中心线。
第一测量点A和第二测量点B的距离值为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的最大距离的测量值,该测量值减去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半径值,能够得出第一环形凹槽100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中心线距离。该测量值减去第一环形凹槽100的半径值以及第二环形凹槽200的直径值,可得出第一环形凹槽100的内侧壁和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最小距离值。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距离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的最远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连接杆(1);
定位测量组件(2),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的第一端,所述定位测量组件(2)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中心线上的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
量表测量组件(3),其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1)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杆(1)的第二端;所述量表测量组件(3)包括量表(32),所述量表(32)的测头(321)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00)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0)一侧的内侧壁上的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组件(2)包括定位测杆(21)和同步伸缩杆(22),所述定位测杆(21)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另一端固定所述同步伸缩杆(22),所述同步伸缩杆(22)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测头(221);
所述同步伸缩杆(22)两端同步伸出所述定位测头(221),两个所述定位测头(221)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侧壁,所述同步伸缩杆(22)的中心点位置为所述第一测量点A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表测量组件(3)还包括量表测杆(31),所述量表测杆(31)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另一端固定所述量表(32),所述量表(32)的测头(321)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00)的内侧壁,所述测头(321)的抵接位置为所述第二测量点B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杆(21)和所述量表测杆(31)上均设置有第一刻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杆(2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支撑杆(23),所述量表测杆(31)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支撑杆(33);
所述第一支撑杆(23)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0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33)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0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2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3)用于支撑所述测量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表测量组件(3)还包括十字滑台(322),所述量表(32)通过所述十字滑台(322)安装于所述量表测杆(31)上,所述十字滑台(322)能够驱动所述量表(32)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测量组件(2)和所述量表测量组件(3)分别通过锁合组件(4)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上;
所述锁合组件(4)包括锁合块(41)和锁合把手(42),所述锁合块(41)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连接杆(1)穿设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U形槽的开口处固定有所述定位测杆(21)或所述量表测杆(31);
所述锁合把手(42)贯穿于所述U形槽,所述锁合把手(42)能够使所述锁合块(41)夹紧于所述连接杆(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伸缩杆(22)为同步电动推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表(32)为千分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设置有第二刻度值。
CN202120820683.0U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测量装置 Active CN21440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683.0U CN214407415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683.0U CN214407415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7415U true CN214407415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0683.0U Active CN214407415U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7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07415U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219474460U (zh) 一种多功能测量工具
CN220437322U (zh) 一种电机轴生产用同轴度检测装置
CN110736409B (zh) 一种多功能数显卡尺
CN110940254A (zh) 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及其量具
CN102778186A (zh) 联轴节高度差测量装置
CN212779026U (zh) 一种用于大型工件止口间的直径测量尺
CN202092551U (zh) 一种联轴节高度差测量装置
CN220626662U (zh) 一种用于杆高的测量装置
CN218724031U (zh) 管材测量装置
CN214096071U (zh) 一种测量用便携式伸缩定位杆
CN113624104B (zh) 弧形弹簧的角度及垂直度的检测装置
CN217930137U (zh) 一种斜孔角度检测装置
CN220708430U (zh) 导向机构及传感器校验装置
CN216205906U (zh) 适用于大直径定位配件的外径精度检测量具
CN219956488U (zh) 一种行星架检测装置
CN219776573U (zh) 一种异形轴类焊接件快速测量装置
CN213516405U (zh) 一种钻动深度可调的外墙节能检测用钻芯机
CN217084807U (zh) 一种超声波检测探头辅助定位装置
CN218120873U (zh) 一种翼型键槽对称度检具
CN216815356U (zh) 管材旋转激光测厚装置
CN117554220B (zh) 一种水泵叶片硬度检测装置
CN219956514U (zh) 一种多功能水平测量装置
CN219505743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的画圆辅助装置
CN210533250U (zh) 一种精度高的直径测量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3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