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4031U - 管材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材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4031U
CN218724031U CN202222917554.0U CN202222917554U CN218724031U CN 218724031 U CN218724031 U CN 218724031U CN 202222917554 U CN202222917554 U CN 202222917554U CN 218724031 U CN218724031 U CN 218724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ipe
clamping
fix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75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盛华
罗锡阳
赵晓军
马飞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eal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eal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eal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eal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75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4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4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4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旋转机构设置于装置主体上,测量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带动测量机构360度旋转,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及夹持固定机构,管材置于夹持固定机构中部,管材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固定;第一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中部,第二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外部,第一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内壁,第二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管材进行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测量效率,且测量数据较为精确。

Description

管材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管材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管材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出来的管材是符合要求的,一般需要对管材的壁厚进行测量。现在一般通过工人使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工人手动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且测量会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从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测量装置,能够自动对管材进行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测量效率,且测量数据较为精确。
其技术方案如下:
管材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旋转机构设置于装置主体上,测量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带动测量机构360度旋转,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及夹持固定机构,管材置于夹持固定机构中部,管材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固定;第一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中部,第二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外部,第一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内壁,第二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
优选地,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固定座,第二测量传感器固定于测量固定座上;测量固定座上还固定有第三测量传感器,第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均为位移传感器或测距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旋转底板,第一测量传感器通过测量底板固定于旋转底板的中部,夹持固定机构固定于旋转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及三个夹持驱动组件,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分别与三个夹持驱动组件相连,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围绕旋转底板的外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夹持底座及导轮,导轮与夹持底座旋转连接,管材与导轮相贴合;夹持驱动组件与夹持底座相连,夹持驱动组件驱动夹持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底板中部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减速机、联轴器及导电滑环,旋转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电机连接板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导电滑环相连,导电滑环通过轴承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导电滑环的转动轴与测量机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上还固定有升降调节机构及左右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左右调节机构相连,升降调节机构与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板,以及固定于调节固定板上的左右调节驱动组件、两个左右调节滑轨,左右调节驱动组件与移动底板相连,移动底板通过滑块与两个左右调节滑轨相连,升降调节机构固定于移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固定板、升降驱动组件及升降调节滑轨,旋转机构固定于升降固定板上,升降驱动组件与升降固定板相连,升降固定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升降调节滑轨相连。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管材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在对管材测量时,第一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内壁,第二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然后由旋转机构带动测量机构360度旋转,通过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对管材的一周进行测量,并结合第一测量传感器至第二测量传感器之间的已知距离即可计算得到管材的壁厚。该管材测量装置通过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即可自动对管材进行测量,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于人工测量其提高了测量效率,且测量数据较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管材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管材测量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管材测量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管材测量装置的夹持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装置主体;20、旋转机构;30、测量机构;31、第一测量传感器;32、第二测量传感器;33、夹持固定机构;34、测量固定座;35、测量底板;36、第三测量传感器;37、旋转底板;38、底板固定板;330、夹持固定组件;331、夹持驱动组件;3301、夹持底座;3302、导轮;21、旋转驱动电机;22、减速机;23、联轴器;24、导电滑环;25、电机连接板;40、固定支架;50、升降调节机构;60、左右调节机构;61、调节固定板;62、左右调节驱动组件;63、调节滑轨;64、移动底板;51、升降固定板;52、升降驱动组件;53、升降调节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管材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旋转机构20设置于装置主体10上,测量机构30与旋转机构20相连,旋转机构20带动测量机构30旋转,且能360度旋转。为了实现对管材的测量,该测量机构30包括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二测量传感器32及夹持固定机构33,管材置于夹持固定机构33中部,管材通过夹持固定机构33固定。第一测量传感器31位于管材的中部,第二测量传感器32位于管材的外部,第一测量传感器31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内壁,第二测量传感器32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
使用该管材测量装置时,管材通过夹持固定机构33固定,接着由旋转机构20带动测量机构30旋转360度。通过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二测量传感器32对管材的一周进行测量,并结合第一测量传感器31至第二测量传感器32之间的已知距离即可计算得到管材的壁厚。该管材测量装置通过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即可自动对管材进行测量,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于人工测量其提高了测量效率,且测量数据较为精确。
本实施例的测量机构30还包括测量固定座34及测量底板35,测量底板35固定于测量固定座34上,第一测量传感器31固定于测量底板35上,第二测量传感器32固定于测量固定座34上。测量固定座34上还固定有第三测量传感器36,第三测量传感器36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在对管材的壁厚进行计算时,可通过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二测量传感器32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还可通过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三测量传感器36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由于设置有第二测量传感器32及第三测量传感器36,当第二测量传感器32或第三测量传感器36出现故障后也不会影响该测量装置的使用。通过第二测量传感器32、第三测量传感器36还可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校准,令得到的管材的壁厚数据更加精准。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二测量传感器32、第三测量传感器36为位移传感器或测距传感器。其中测距传感器可为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
本实施例的测量机构30还包括旋转底板37,旋转底板37上固定有底板固定板38,旋转底板37通过底板固定板38固定于测量固定座34上,底板固定板38、测量底板35位于旋转底板37与测量固定座34之间。第一测量传感器31位于旋转底板37的中部。
如图4所示,夹持固定机构33包括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及三个夹持驱动组件331,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分别与三个夹持驱动组件331相连,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围绕旋转底板37的外周面设置。第一测量传感器31位于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的中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管材的夹持,夹持固定组件330包括夹持底座3301及导轮3302,导轮3302与夹持底座3301旋转连接,管材与导轮3302相贴合。在旋转底板37带动夹持固定机构33转动时,夹持底座3301上的导轮3302围绕管材的外周面转动。夹持驱动组件331与夹持底座3301相连,夹持驱动组件331驱动夹持底座3301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底板37中部的方向移动。优选地,夹持驱动组件331为梯形丝杠组件,梯形丝杠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手轮,通过转动手轮带动梯形丝杠组件的丝杠转动。
在对管材进行测量时,管材的一端置于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的中部,管材的端面与旋转底板37相贴,在旋转底板37旋转时,管材不会转动。由于夹持驱动组件331能够驱动夹持固定组件330移动,从而令该夹持固定机构33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材的夹持固定。通过三个夹持固定组件330还能够对管材的位置进行调整归正,确保第一测量传感器31位于管材的中部。
为了驱动测量机构30的旋转,所述旋转机构20包括旋转驱动电机21、减速机22、联轴器23及导电滑环24。其中,旋转驱动电机21与减速机22相连,减速机22通过电机连接板25固定于固定支架40上,减速机22通过联轴器23与导电滑环24相连。导电滑环24通过轴承固定于固定支架40上,导电滑环24的转动轴与测量机构30的测量固定座34相连。优选地,旋转驱动电机21为伺服电机。
旋转驱动电机21启动后通过减速机22带动导电滑环24转动,导电滑环24带动测量固定座34转动,测量固定座34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相连的测量底板35及旋转底板37转动,实现第一测量传感器31、第二测量传感器32及第三测量传感器36的转动。旋转底板3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夹持固定机构33转动。
为了对测量机构30在横向及竖向的位置进行调节,在装置主体10上还固定有升降调节机构50及左右调节机构60,升降调节机构50与左右调节机构60相连,升降调节机构50与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相连。左右调节机构60能够带动旋转机构20、测量机构30及升降调节机构50左右移动,升降调节机构50能够带动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上下移动。
为了实现左右调节,所述左右调节机构60包括调节固定板61,以及固定于调节固定板61上的左右调节驱动组件62、两个左右调节滑轨63,左右调节驱动组件62与移动底板64相连,移动底板64通过滑块与两个左右调节滑轨63相连,升降调节机构50、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固定于移动底板64上。优选地,左右调节驱动组件62为滚珠丝杆组件,滚珠丝杆组件上设有调节手轮,通过调节手轮带动滚珠丝杆组件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底板64移动。
为了实现上下调节,所述升降调节机构50包括升降固定板51、升降驱动组件52及升降调节滑轨53。升降驱动组件52及升降调节滑轨53均固定于固定支架40上,旋转机构20固定于升降固定板51上,升降驱动组件52与升降固定板51相连,升降固定板51的底部通过滑块与升降调节滑轨53相连。优选地,升降驱动组件52为滚珠丝杆组件,滚珠丝杆组件上设有调节手轮,通过调节手轮电动滚珠丝杆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在竖向方向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管材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旋转机构设置于装置主体上,测量机构与旋转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带动测量机构360度旋转,其特征在于,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及夹持固定机构,管材置于夹持固定机构中部,管材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固定;第一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中部,第二测量传感器位于管材的外部,第一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内壁,第二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固定座,第二测量传感器固定于测量固定座上;测量固定座上还固定有第三测量传感器,第三测量传感器的测量方向朝向管材的外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第二测量传感器均为位移传感器或测距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旋转底板,第一测量传感器通过测量底板固定于旋转底板的中部,夹持固定机构固定于旋转底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及三个夹持驱动组件,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分别与三个夹持驱动组件相连,三个夹持固定组件围绕旋转底板的外周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夹持底座及导轮,导轮与夹持底座旋转连接,管材与导轮相贴合;夹持驱动组件与夹持底座相连,夹持驱动组件驱动夹持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底板中部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减速机、联轴器及导电滑环,旋转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电机连接板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导电滑环相连,导电滑环通过轴承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导电滑环的转动轴与测量机构相连。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还固定有升降调节机构及左右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左右调节机构相连,升降调节机构与旋转机构及测量机构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板,以及固定于调节固定板上的左右调节驱动组件、两个左右调节滑轨,左右调节驱动组件与移动底板相连,移动底板通过滑块与两个左右调节滑轨相连,升降调节机构固定于移动底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固定板、升降驱动组件及升降调节滑轨,旋转机构固定于升降固定板上,升降驱动组件与升降固定板相连,升降固定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升降调节滑轨相连。
CN202222917554.0U 2022-11-02 2022-11-02 管材测量装置 Active CN218724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7554.0U CN218724031U (zh) 2022-11-02 2022-11-02 管材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7554.0U CN218724031U (zh) 2022-11-02 2022-11-02 管材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4031U true CN21872403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7554.0U Active CN218724031U (zh) 2022-11-02 2022-11-02 管材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4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367B (zh) 一种空气静压主轴的回转误差测量装置
CN112781480B (zh) 管材测径测厚仪及其测量方法
CN214893105U (zh) 旋转激光测径测厚装置
CN211977817U (zh) 一种轴类工件圆度浮动检测矫直装置
CN116697906A (zh) 一种油管弯曲部综合检测台
CN102401619B (zh) 汽车结合齿轮齿部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CN218724031U (zh) 管材测量装置
CN116989709B (zh) 一种管材测量装置、系统
AU201836969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 underfloor wheelset lathe without a calibration wheelset
CN209894626U (zh) 一种用于洛氏硬度计标准机的标准块位置调节装置
CN110940254B (zh) 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及其量具
CN107449372A (zh) 基于激光三角的滚珠丝杠螺母综合参数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8724030U (zh) 管材测量夹持装置
CN214502335U (zh) 一种锥齿轮轴齿轮锥度检测装置
CN115900599A (zh) 一种管材测量自动定位中心机构及方法
CN216815356U (zh) 管材旋转激光测厚装置
CN216049702U (zh) 一种螺旋焊管管径在线测量装置
CN215491493U (zh) 一种同心度检测工具
CN215338133U (zh) 一种通用化的管路检具
CN113405484A (zh) 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测串珠绳变形的检测系统
CN114894356A (zh) 钢结构桥梁焊缝残余应力超声波时差法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2329469U (zh) 汽车结合齿轮齿部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CN207163415U (zh) 基于激光三角的滚珠丝杠螺母综合参数检测装置
CN218765022U (zh) 管材测厚测径装置
CN207946045U (zh) 一种针齿轮外径快速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ipe measur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4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Guangzhou Development Zone 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SEAL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