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3410U -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3410U
CN214303410U CN202023333027.2U CN202023333027U CN214303410U CN 214303410 U CN214303410 U CN 214303410U CN 202023333027 U CN202023333027 U CN 202023333027U CN 214303410 U CN214303410 U CN 214303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hole
height adjusting
pos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30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洪钢
李运涛
宗辉
康杰忠
崔泽文
郝青松
霍孝波
阴兴隆
贾红亮
韩二红
丁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30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3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3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3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缓冲件、高度调节标杆和定位件,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缓冲件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具有外露于第一通孔首端的操作部,缓冲件能沿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并锁止,缓冲件设有第二通孔;高度调节标杆与第二通孔间隙配合;定位件位于第一通孔的末端,定位件能在高度调节标杆直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固定高度调节标杆;高度调节标杆的首端能在后背门关闭时回缩,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缓冲件能根据高度调节标杆首端标定的位置,调节伸出第一通孔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能够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调节缓冲件伸出的距离,解决后背门产生异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缓冲结构及具有该缓冲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后背门关闭时的异响响及行车中后背门的异响,影响整车的品质,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常情况下会设置后背门缓冲块,以防止后背门关闭及行驶过程中路面颠簸产生的声响。传统的后背门缓冲块在装配时需要盲调,因此不能准确的调节缓冲块伸出的高度,而缓冲块伸出高度太多或太少,会带来如下的异响问题:
当缓冲块旋出量太多时,解决了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异响问题,但解锁时会带来强烈的解锁“蹦蹦”音,且关门时缓冲块提供较大的反作用力,导致关门困难。
当缓冲块伸出的高度较少时,解决了解锁“蹦蹦”音问题和关门困难问题,但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时,后背门会产生旷响,影响乘车人员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缓冲结构,旨在解决缓冲块调节不合适导致车辆异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座、缓冲件、高度调节标杆以及定位件,固定座连接于车身,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首端的操作部,所述缓冲件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并锁止,所述缓冲件设有第二通孔;高度调节标杆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隙配合;定位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末端,所述定位件能在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直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标杆;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的首端能在后背门关闭时回缩,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所述缓冲件能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标杆首端标定的位置,调节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距离。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标杆包括标杆本体和均布于所述标杆本体外表面的弹性凸起;所述定位件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阻尼孔;所述高度调节标杆能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阻尼孔直线移动,并借助所述弹性凸起支撑在所述定位件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凸起包括沿所述标杆本体轴向均布的弹性翅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凸起为锯齿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的末端设有导向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阻尼孔的内壁设有齿形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件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件外表面的外螺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内螺纹,所述缓冲件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锁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座包括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导向柱末端的卡爪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卡爪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卡爪上;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卡爪卡接于车身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座转动的防转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设有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背门缓冲结构,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标杆,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再打开后背门,根据标定的位置,反推缓冲件需要调节的距离,调节缓冲件伸出的距离达到合适的高度,使后背门关闭后,正好支撑在缓冲件上,即解决了缓冲件伸出过多,后背门解锁时的异响问题;也解决了缓冲件伸出较少,后背门关闭后与车身间隙较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后背门产生异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由于后背门处安装了所述的缓冲结构,能够解决后背门异响的问题,提高乘车的舒适感,提高整车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初期装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在后背门关闭后高度调节标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正常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提供的固定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度调节标杆;2、缓冲件;21、第二通孔;22、操作部;23、限位凸块;24、外螺纹;3、固定座;31、螺旋凸筋;32、第一通孔;33、导向柱;34、支撑部;35、卡爪;36、定位柱;37、防转筋;4、定位件;41、阻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后背门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座3、缓冲件2、高度调节标杆1以及定位件4,固定座3连接于车身,固定座3上设有第一通孔32;缓冲件2设置于第一通孔32内,且具有外露于第一通孔32首端的操作部22,缓冲件2能沿第一通孔32的轴向移动并锁止,缓冲件2设有第二通孔21;高度调节标杆1与第二通孔21间隙配合;定位件4与固定座3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通孔32的末端,定位件4能在高度调节标杆1直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固定高度调节标杆1;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能在后背门关闭时回缩,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缓冲件2能根据高度调节标杆1首端标定的位置,调节伸出第一通孔32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标杆1,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再打开后背门,根据标定的位置,反推缓冲件2需要调节的距离,调节缓冲件2伸出的距离达到合适的高度,使后背门关闭后,正好支撑在缓冲件2上,即解决了缓冲件2伸出过多,后背门解锁时的异响问题;也解决了缓冲件2伸出较少,后背门关闭后与车身间隙较大,后背门产生异响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参见图1至图3,车辆未出厂的初期装配状态,将缓冲件2装配到固定座3内,高度调节标杆1穿过缓冲件2,并使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外露在缓冲件2外面并达到设定长度,定位件4对高度调节标杆1定位。然后将装配完成的缓冲结构安装到后背门钣金或侧围钣金上。其中,该设定长度根据适配车型的后背门关闭后与车身保持的正常间隙设定,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伸出缓冲件的设定长度,应该大于后背门与车身的正常间隙,以保证后背门关闭时,后背门能够对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施加挤压力,以使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在后背门关闭的过程中,受后背门的挤压向下直线移动,并与后背门始终保持接触,进而能够准确标定后背门关闭后停止的位置。
参见图4至图7,当后背门正常关闭后,打开后背门,根据此时高度调节标杆1回缩至预设位置(参见图4),将缓冲件2的首端调整至与高度调节标杆1的首端平齐,后背门再次打开和关闭时,后背门会直接支撑在缓冲件2上。
由于缓冲件2的调节是打开后背门后进行,也提高了生产线上员工操作的便利性。
根据高度调节标杆1的标定位置调节缓冲件2后,后背门关闭后,能够满足后背门周围间隙面差要求,提高后背门关闭后的外观质量。
由于缓冲件2的首端位置是根据后背门关闭后的实际位置反推获得,因此能够准确获得缓冲件2的首端位置,进而将缓冲件2调整到最佳的缓冲位置,解决了缓冲件2伸出量太多时,解锁的噪音问题,以及关门时,缓冲件2较大的反作用力导致关门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缓冲件2伸出量较少时,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时后背门产生的旷响问题,能够提高整车的品质。
本文中所称的首端和末端,以缓冲结构安装使用状态的方位为参照说明,使用状态为上下方位,因此,上方为首端,下方为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缓冲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1至图7,高度调节标杆1包括标杆本体和均布于标杆本体外表面的弹性凸起;定位件4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上设有阻尼孔41;高度调节标杆1能沿第二通孔21和阻尼孔41直线移动,并借助弹性凸起支撑在定位件4上。高度调节标杆1受轴向后背门挤压力时沿直线移动,弹性凸起能够穿过阻尼孔41;不受外力时,弹性凸起起支撑限位的作用。因此,当后背门停止后,由于高度调节标杆1不受轴向外力,即可停止移动;当调节缓冲件2时,由于高度调节标杆1与缓冲件2的第二通孔21之间具有间隙,同时也由于高度调节标杆1的弹性凸起的限制,缓冲件2的调节不会对高度调节标杆1的位置造成影响,也即高度调节标杆1能够保持标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弹性凸起与标杆本体为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在标杆本体上套装具有弹性凸起的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弹性凸起包括沿标杆本体轴向均布的弹性翅片。当高度调节标杆1受到后背门的挤压时,弹性翅片能够穿过阻尼孔41。
其中,弹性凸起还可以是均布于标杆本体外表面的呈行列排布的圆柱体;或者为不连续的弹性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7,弹性凸起为锯齿形。锯齿形结构的弹性凸起形成倒刺,起到单向通过,反向截止的作用,避免调节缓冲件2时,高度调节标杆1被带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高度调节标杆1的末端设有导向部。有利于高度调节标杆1穿入阻尼孔41,其中,导向部为圆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阻尼孔41的内壁设有齿形结构。齿形结构对高度调节标杆1起到阻尼的作用,有利于高度调节标杆1支撑在支撑骨架上。关于阻尼孔4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的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图11,缓冲件2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于缓冲件2外表面的外螺纹24和设置于第一通孔32内的内螺纹,缓冲件2通过螺纹与固定座3连接并锁止。本实施例通过螺纹实现锁止。
其中,缓冲件2为橡胶材质,对于缓冲件2的锁止结构,还可以采用锁紧螺钉实现锁止。
其中,参见图11,缓冲件2的操作部22不设置外螺纹24,操作部22设置为六方形,以便于调节时手动操作。操作部22的外侧还设有限位凸块23,可以对缓冲件2的轴向移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缓冲件2克服锁止结构的锁止而过多的伸入固定座3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固定座3包括导向柱33、连接于导向柱33末端的卡爪35以及设置于导向柱33与卡爪35之间的支撑部34,第一通孔32设置在导向柱33上,定位件4连接于卡爪35上;固定座3通过卡爪35卡接于车身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3为塑料材质,对应的定位件4也为塑料材质。其中,定位件4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在卡爪35之间,定位件4与固定座3可以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内设内螺纹,与缓冲件2螺纹连接。具体地,在第一通孔32的首端内部设置四个螺旋凸筋31,缓冲件2与螺旋凸筋31螺纹连接。四个螺旋凸筋31均不连续,也即两个螺旋凸筋31之间设有缺口,以便于缓冲件2的旋进和旋出。
参见图1至图10,卡爪35为四个,卡接到配合的钣金件上,支撑部34的下表面与钣金件相贴,实现固定座3与钣金件的轴向连接,防止固定座3产生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10,支撑部34上设有用于防止固定座3转动的防转筋37。为了防止固定座3的转动,防转筋37的端面为多边形、椭圆形或弧形,在适配的钣金件上设有防转筋37插入的卡槽。为了避免固定座3的转动,进一步的设置多个防转筋37。
参见图8及图9,为了便于安装和定位,在支撑部34上还设有定位柱36,在适配的钣金件上还设有定位柱36插入的定位孔。定位柱36可以为圆柱、正多边形棱柱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设有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
由于后背门处安装了所述的缓冲结构,能够解决后背门异响的问题,提高乘车的舒适感,提高整车的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连接于车身,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通孔;
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具有外露于所述第一通孔首端的操作部,所述缓冲件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并锁止,所述缓冲件设有第二通孔;
高度调节标杆,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隙配合;以及
定位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末端,所述定位件能在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直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固定所述高度调节标杆;
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的首端能在后背门关闭时回缩,标定后背门关闭后的位置;所述缓冲件能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标杆首端标定的位置,调节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标杆包括标杆本体和均布于所述标杆本体外表面的弹性凸起;所述定位件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阻尼孔;所述高度调节标杆能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阻尼孔直线移动,并借助所述弹性凸起支撑在所述定位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包括沿所述标杆本体轴向均布的弹性翅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为锯齿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标杆的末端设有导向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的内壁设有齿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缓冲件外表面的外螺纹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内螺纹,所述缓冲件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锁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导向柱末端的卡爪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卡爪之间的支撑部,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卡爪上;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卡爪卡接于车身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座转动的防转筋。
10.车辆,其特征在于,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背门缓冲结构。
CN202023333027.2U 2020-12-31 2020-12-31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4303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027.2U CN214303410U (zh) 2020-12-31 2020-12-31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3027.2U CN214303410U (zh) 2020-12-31 2020-12-31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3410U true CN21430341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3027.2U Active CN214303410U (zh) 2020-12-31 2020-12-31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3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477A (zh) * 2022-08-29 2022-12-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背门侧向限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477A (zh) * 2022-08-29 2022-12-2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背门侧向限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03410U (zh) 后背门缓冲结构及车辆
US5855095A (en) Boltless glass channel attachment
CA2696280A1 (en) A device for fastening plastic parts to a motor vehicle body
US20060006694A1 (en) Fastening element for a spoiler wing of a motor vehicle
US20020017061A1 (en) Window-lift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a connector means for attaching a window panel to a drive element
US10183644B1 (en) Pet barrier
EP2577073B1 (en) Fastener for a vehicle lamp assembly
US6698816B1 (en) Variable sunscreen for a vehicle
CN218862357U (zh) 一种可调式背门侧向限位器、汽车背门及汽车
CN109750918B (zh) 一种汽车背门限位器
CN110939643A (zh) 一种防脱落型固定螺栓
CN208813368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与车门外板的安装结构
CN202012236U (zh) 一种车用锁卡扣
CN210598553U (zh) 一种新型地铁车辆折页门用止挡装置
CN204937306U (zh) 一种可调式拉门支架辅助定位组件
US10233624B1 (en) Toilet tank handle assembly
CN213839224U (zh) 一种汽车用加固螺栓
CN215485399U (zh) 一种限位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1086458A (zh) 一种汽车迎宾踏板的固定支架
CN216268628U (zh) 车辆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18287611U (zh) 一种摄像机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8504284U (zh) 一种可调节尾门限位块总成结构
CN210834190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0452504U (zh) 一种装配工装
CN220114568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