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9704U -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9704U
CN214229704U CN202120257665.6U CN202120257665U CN214229704U CN 214229704 U CN214229704 U CN 214229704U CN 202120257665 U CN202120257665 U CN 202120257665U CN 214229704 U CN214229704 U CN 214229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rod
hole
main body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76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信泽
刘毅民
王加曾
叶龙杰
高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xi Yiming Te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xi Yiming Te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xi Yiming Te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xi Yiming Te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76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9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9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9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压制装置,压制装置装配于机架。压制装置包括压制主体、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以及第二压合机构,压制主体固设于机架,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压制主体侧方。压制主体为内设有工作腔的中空结构,工作腔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料区以及压合区。该压制主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压孔以及第二压孔,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贯穿压制主体侧壁地与该压合区连通设置,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经由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相向移动地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压制成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压制设备使用更加便利性且使用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背景技术
紧压茶,主要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制紧压茶为原料,经过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球形(龙珠形)、心形、圆饼形、砖形、圆柱形或者其他几何形状的紧压茶。传统的紧压茶制作都是通过手工生产或者机械辅助的半自动化生产实现的,这样的生产方式劳动量大、劳动强度高、人力投入量大、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十分的低下。
现有的紧压茶生产中所应用的茶叶压制设备,大多采用为上模、下模上下移动地将茶叶原料压制成型,并且该种结构中,基本上都采用取出上模后加入茶叶原料进行压制的方式,一个茶叶压制工序中,需要升起上模、移开上模实现让位、倾倒茶叶原料、移回上模等诸多步骤,极为不便。而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1088222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压茶饼机,其虽然也采用了上压模与下压模上下压合的结构,但是其通过第一推动机构与第二推动机构的配合将茶叶原料由成型室侧方送入,优化了上述茶叶压制工序。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为了令茶叶原料依靠自由落体进入接料室更加顺畅,接料室在水平面内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宽尺寸,但是成型室为了配合茶叶压制后成品的尺寸而在水平面截面尺寸较小,因而需要分两步推送的方式缩小长宽中的一个维度的尺寸,无法依靠第一推动机构直接将茶叶原料推入成型室,工序步骤还是稍显繁琐,使用不便。并且现有的上模、下模上下移动地将茶叶原料压制成型的方案,在面对如球形(龙珠形)的紧压茶生产中,上模、下模脱模不便且紧压茶成品的出料过程也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压制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压制装置,压制装置装配于机架。上述压制装置包括压制主体、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以及第二压合机构,压制主体固设于上述机架,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压制主体侧方。上述压制主体为内设有工作腔的中空结构,工作腔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料区以及压合区,接料区用于承接待压制的茶叶原料。上述推送机构用于将上述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送至上述压合区。该压制主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压孔以及第二压孔,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贯穿压制主体侧壁地与该压合区连通设置,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上述第一压合机构与上述第二压合机构经由上述第一压孔与上述第二压孔相向移动地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压制成团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压制主体两侧,即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之间的距离不受紧压茶成品的尺寸限制,可以根据接料区面宽设置,即推送机构可以不经中转调整尺寸地将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入压合区,简化了压制装置的结构以及运行步骤、运行控制等,提升了茶叶压制设备的使用便利性、使用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腔分区结构配合推送机构的应用,将茶叶原料由压合区的侧面推入压合区,令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在茶叶压制过程中,仅需沿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延伸方向往返移动即可,相比于现有的由压模处加入茶叶原料的结构,结构更加简便合理且控制更加方便,提升了茶叶压制设备的使用便利性、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
上述压制主体顶面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贯穿压制主体顶面地与上述接料区连通设置。一种茶叶压制设备还包括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通过上述进料孔将茶叶原料定量输送至该接料区内。
上述工作腔还包括蒸茶区,蒸茶区设于上述接料区与上述压合区之间,接料区、蒸茶区与压合区沿上述推送机构的推送方向依次设置。上述压制主体开设有蒸汽孔,蒸汽孔连通上述蒸茶区设置。一种茶叶压制设备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通过上述蒸汽孔为蒸茶区供应蒸汽。
上述推送机构设于上述压制主体位于设备纵向上的一侧。上述第一压合机构与上述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该压制主体位于设备横向上的两侧。上述设备纵向与上述设备横向为当茶叶压制设备水平放置时水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述第一压孔朝向该第一压合机构设置。上述第二压孔朝向该第二压合机构设置。
上述压制主体朝向上述推送机构的一侧侧面开设有推送孔,推送孔沿设备纵向贯穿压制主体侧壁地与上述接料区连通设置。该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板以及推送驱动组件,推送板由上述推送孔延伸至上述工作腔内,推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推送板沿设备纵向移动设置。上述推送板用于推送茶叶原料的一端端面为推送端面,推送端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压合区的几何形状相配适设置。该推送端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压合区的几何形状相配适为当推送板将茶叶原料推送至压合区内时,推送端面与压制主体内壁共同令压合区形成规则的圆柱状或者棱柱状。
上述第一压合机构包括压模杆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压模杆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压模杆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上述机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模杆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上述第二压合机构包括压模座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压模座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该机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模座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上述压模座开设有压模孔,压模孔开口朝向上述第二压孔且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上述压模杆首端依次经由上述第一压孔以及该第二压孔地贯穿上述压合区后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推入上述压模孔并压制成团设置。
上述第一压合机构还包括动脱模杆、限位杆以及升降驱动组件,动脱模杆沿设备横向延伸地贯穿上述压模杆设置,动脱模杆可与压模杆相对移动设置,压模杆套设于动脱模杆外设置,动脱模杆首端延伸至压模杆首端,动脱模杆尾端凸出压模杆尾端端面地延伸至压模杆外设置,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限位杆升降设置。当该压模杆贯穿上述压合区时,限位杆位于动脱模杆背离上述压制主体所在位置的一侧设置,限位杆用于在压模杆朝向背离压制主体所在位置移动时通过顶持动脱模杆尾端端部地令动脱模杆与压模杆相对移动设置。
上述第二压合机构还包括定脱模杆,定脱模杆与上述压制主体相对固定地设于上述第二压孔外,定脱模杆首端贯穿上述压模座位于上述压模孔底部所在位置的侧壁设置。当该压模孔开口处与该第二压孔位于压制主体侧面的开口处贴合时,上述定脱模杆首端端面位于压模孔底面设置。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还包括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装配于上述机架,出料装置位于上述压制装置上方设置。上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推杆以及出料驱动组件,出料推杆朝向上述定脱模杆与上述第二压孔位于上述压制主体侧面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设置,出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出料推杆朝向或者背离定脱模杆与第二压孔开口处之间的区域移动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的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蒸茶区的设置,可以实现进料装置自动化为接料区定量供料、蒸茶区自动化蒸茶、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自动化压制茶叶等,相比于通过人工或者其他设备预先蒸茶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压制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且设备使用效率也更高。而接料区、蒸茶区、压合区依次设置的结构,可以令推送机构将茶叶原料由接料区推送至蒸茶区后自动封闭进料孔,操作简便且简化了设备的结构。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模杆贯穿压合区地将茶叶原料推送至压模座内压合,可以在完成茶叶压制的同时将茶叶转移出工作腔,一个结构且一个操作即可实现两个效果,简化了茶叶压制设备的结构以及控制过程。并且本实用新型再通过定脱模杆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设置同时实现脱模与出料,进一步优化了茶叶压制设备的结构且提升了茶叶压制设备的使用便利性、使用效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动脱模杆、限位杆与升降驱动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了茶叶原料压制后的半成品在压模杆首端处的脱模。且该动脱模杆的脱模动力来自于第一驱动组件,相比于单独给动脱模杆设置动力的方案,结构更加简便科学。而虽然限位杆的工作同样需要升降驱动组件提供动力,但是该限位杆与升降驱动组件与压模杆及其装配结构、第一驱动组件等相对独立,限位杆与升降驱动组件的设置以及运转不会给压模杆的运转带来负载或者干涉,整体结构稳定性更佳且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压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压制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装置沿图3中A-A方向上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制装置沿图3中B-B方向上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2、压制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图中未画出)、出料装置4以及控制装置5,进料装置2、压制装置、蒸汽发生装置与出料装置4均装配于机架1。该机架1为常见的外覆钣金件、底部装配移动轮的长方体状机架1结构。该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茶叶压制设备运转,该控制装置5的自动化控住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茶叶压制工序需求、下文中的茶叶压制设备结构及工作过程具体设置,此处不再赘述。该控制装置5通过一个悬臂装配于机架1顶部。
参考图2、图3,上述压制装置包括压制主体31、推送机构32、第一压合机构33以及第二压合机构34,压制主体31固设于上述机架1,推送机构32、第一压合机构33与第二压合机构34分别设于压制主体31侧方。为便于设备的组装、调试,优选将上述推送机构32设于上述压制主体31位于设备纵向上的一侧,且上述第一压合机构33与上述第二压合机构34分别设于该压制主体31位于设备横向上的两侧。而上述设备纵向与上述设备横向为当茶叶压制设备水平放置时水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即该机架1位于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的长、宽所在直线的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上述排布方向。
参考图2、图3、图4,上述压制主体31为内设有工作腔310的中空结构,工作腔310由相互连通的接料区、蒸茶区以及压合区构成,接料区、蒸茶区与压合区沿设备纵向依次设置,接料区用于承接待压制的茶叶原料。该压制主体31顶面开设有进料孔311,进料孔311贯穿压制主体31顶面地与上述接料区连通设置。具体的,上述进料孔311上方配设有进料漏斗312。上述进料装置2用于通过上述进料孔311将茶叶原料定量输送至该接料区内。关于该进料装置2的具体结构,具体采用如通过进料斗承接茶叶原料、而后通过振动送料机构将茶叶原料转送至定量斗、最后由定量斗定量送至上述进料漏斗312,该结构在本领域较为常见,且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文件也多有涉及,此处不再赘述。该压制主体31开设有蒸汽孔313,蒸汽孔313连通上述蒸茶区设置。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通过上述蒸汽孔313为蒸茶区供应蒸汽。该蒸汽发生装置常见于紧压茶压制设备中,主要用于提供蒸汽来对茶叶原料进行蒸制、软化。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蒸汽管路接入上述蒸汽孔313,该蒸汽管路通常配设有用于控制其开闭的电磁阀。由于该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均为常见技术,因此,图中蒸汽发生装置、蒸汽管路以及电磁阀未画出。该蒸茶区也可以直接并入压合区设置,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结构将蒸汽孔313移动至与压合区连通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3、图4,上述推送机构32用于将上述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送至上述压合区。上述压制主体31朝向上述推送机构32的一侧侧面开设有推送孔,推送孔沿设备纵向贯穿压制主体31侧壁地与上述接料区连通设置。该推送机构32包括推送板321以及推送驱动组件322,推送板321由上述推送孔延伸至上述工作腔310内,推送驱动组件322用于驱动推送板321沿设备纵向移动设置。上述推送板321用于推送茶叶原料的一端端面为推送端面,推送端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压合区的几何形状相配适设置。该推送端面的几何形状与上述压合区的几何形状相配适为当推送板321将茶叶原料推送至压合区内时,推送端面与压制主体31内壁共同令压合区形成规则形状,如圆柱状或者棱柱状。具体的,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茶叶压制设备为生产小体积的龙珠形(球形)的紧压茶,因此该压合区优选呈圆柱状设置。
参考图3、图5,上述压制主体31位于设备横向上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压孔314以及第二压孔315,第一压孔314与第二压孔315贯穿压制主体31侧壁地与该压合区连通设置,第一压孔314与第二压孔315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即第一压孔314、压合区、第二压孔315呈沿设备横向延伸且两端贯通的圆管状设置。上述第一压孔314朝向该第一压合机构33设置。上述第二压孔315朝向该第二压合机构34设置。上述第一压合机构33与上述第二压合机构34经由上述第一压孔314与上述第二压孔315相向移动地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压制成团设置,该结构可以第一压合机构33与第二压合机构34分别相向移动地在压合区内压制茶叶原料,也可以第一压合机构33与第二压合机构34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的推送茶叶原料并压制。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后一种设置方式进行描述。
参考图3、图4、图5,上述第一压合机构33包括压模杆331、第一驱动组件332、动脱模杆333、限位杆334以及升降驱动组件335,压模杆331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压模杆331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上述机架1,第一驱动组件332用于驱动压模杆331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动脱模杆333沿设备横向延伸地贯穿上述压模杆331设置,动脱模杆333可与压模杆331相对移动设置,压模杆331套设于动脱模杆333外设置,动脱模杆333首端延伸至压模杆331首端,动脱模杆333尾端凸出压模杆331尾端端面地延伸至压模杆331外设置。动脱模杆333尾端外径小于动脱模杆333主体部分外径,动脱模杆333尾端贯穿压模杆331尾端后动脱模杆333主体部分被压模杆331尾端开孔处限制而令动脱模杆333主体部分不会脱出压模杆331尾端。动脱模杆333尾端与压模杆331尾端端面之间通过一个复位压簧336连接。升降驱动组件335用于驱动限位杆334升降设置,升降驱动组件335与限位杆334主体部分均装配于该压制装置所在的机架1台面的下方,且限位杆334顶端贯穿该机架1的台面地延伸至其上方。当该压模杆331贯穿上述压合区时,限位杆334位于动脱模杆333背离上述压制主体31所在位置的一侧设置,限位杆334用于在压模杆331朝向背离压制主体31所在位置移动时通过顶持动脱模杆333尾端端部地令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相对移动设置。而该由于动脱模杆333尾端端部被顶持而令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相对移动过程将压缩上述复位压簧336。当动脱模杆333尾端端部脱离限位杆334限制时,复位压簧336驱动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相对移动地复位。其中,图4的剖面为设备纵向与竖直方向所在平面,图5的剖面为设备横向与竖直方向所在平面。
参考图3、图4,上述第二压合机构34包括压模座341、第二驱动组件342以及定脱模杆343,压模座341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该机架1,第二驱动组件342用于驱动压模座341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上述压模座341开设有压模孔344,压模孔344开口朝向上述第二压孔315且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上述压模杆331首端依次经由上述第一压孔314以及该第二压孔315地贯穿上述压合区后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推入上述压模孔344并压制成团设置。该结构即压模座341朝向压制主体31一侧侧面与压制主体31侧面贴合时,压模孔344与第二压孔315开口大小、开口几何形状接近一致且二者开口处相互贴合。上述定脱模杆343与上述压制主体31相对固定地设于上述第二压孔315外,定脱模杆343首端贯穿上述压模座341位于上述压模孔344底部所在位置的侧壁设置。当该压模孔344开口处与该第二压孔315位于压制主体31侧面的开口处贴合时,上述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位于压模孔344底面设置。由于该茶叶压制设备用于压制小体积的龙珠形(球形)的紧压茶,即压模杆331与动脱模杆333首端端面相配合地形成一个大致半球面结构设置,且压模孔344底面与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相配合地形成一个大致半球面结构设置。
参考图6,出料装置4装配于上述机架1,出料装置4位于上述压制装置上方设置,即出料装置4装配于压制装置上方的机架1。上述出料装置4包括出料推杆41以及出料驱动组件42,出料推杆41朝向上述定脱模杆343与上述第二压孔315位于上述压制主体31侧面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设置,出料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出料推杆41朝向或者背离定脱模杆343与第二压孔315开口处之间的区域移动设置。紧压茶压制后,虽然通过移动压模座341后,可以令呈球状的紧压茶半成品受重力影响下落从而离开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但是不排除部分紧压茶半成品依然可能粘在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通过上述出料装置4的设置即可保证将该压茶半成品推离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从而保障茶叶压制设备的稳定运行。具体的,该机架1附设有一个出料斜台11,出料斜台11设于定脱模杆343与第二压孔315开口处之间的区域的下方,出料斜台11用于承接并转移由重力或者出料装置4推出的、呈球状的紧压茶半成品。
参考图2、图3、图5、图6,上述推送驱动组件322、上述第一驱动组件332、上述第二驱动组件342均通过电机带动齿轮、变速齿轮组、齿条、连接压簧的动力传动结构配合滑轨、滑座的导向结构实现。上述出料驱动组件42与上述升降驱动组件335则采用电机带动齿轮、齿条的动力传动结构配合滑轨、滑座的导向结构实现。上述结构可以实现茶叶压制设备的动力源全部依靠电力驱动,相比于气缸等结构的应用,简化了如空压机等结构,优化设备结构且较少设备运转的噪音、震动。其中,为了更加清楚表示上述结构,图3、图5中隐藏了遮挡齿轮、齿条的连接结构,关于被隐藏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中所示。另外,为了更加清楚表示上述结构,图6中通过云朵纹进行局部透视。
参考图1至图6,该茶叶压制设备的使用过程为:
一、向进料装置2输送待压制的茶叶原料。
该进料装置2的进料斗开口位于机架1顶面,该步骤中可以依靠人工或者依靠将茶叶原料输送装置(如传送带)实现。进料装置2通过进料斗承接茶叶原料。茶叶原料经由进料斗分向两个振动送料机构,经由两个振动送料机构分别向两个定量斗供料。当定量斗内茶叶原料达到预设重量,即可通过停下其对应的振动送料机构实现暂定供料。
二、进料装置2经由进料漏斗312为接料区供料。
定量斗内的茶叶原料达到预设重量后,通过打开定量斗的下翻板地令茶叶原料经由进料漏斗312进入接料区。可以两个定量斗交替为接料区供应一次压制所需的茶叶原料,也可以两个定量斗协同为接料区供应一次压制所需的茶叶原料。
三、启动推送机构32,通过推送板321将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送至蒸茶区。
推送板321在上述步骤的初始位置为其推送端面位于接料区背离蒸茶区所在位置的一侧侧面。推送板321将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送至蒸茶区后,推送板321主体封闭进料孔311。
四、启动蒸汽发生装置,并开启蒸汽管路附设的电磁阀,经由蒸汽孔313向蒸茶区内输入蒸汽完成茶叶蒸制。
在该步骤进行中,压模杆331首端插入第一压孔314开口内且该压模杆331首端端面位于第一压孔314位于其朝向压合区的一侧的开口处设置。且压模座341朝向压制主体31一侧侧面与压制主体31侧面贴合。该种状态下,动脱模杆333在其尾端的复位压簧336的作用下保持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首端端面相配合地形成一个大致半球面结构,而压模座341移动到该位置时压模孔344底面与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也相配合地形成一个大致半球面结构,两个半球面结构分别相向设于第一压孔314与第二压孔315。
五、启动推送机构32,通过推送板321将蒸制后的茶叶原料推送至压合区内。
完成该步骤后,推送端面与压制主体31内壁共同令压合区形成一个圆柱状腔体。
六、启动第一驱动组件332地朝向压模座341所在方向推动压模杆331。
在该步骤进行中,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由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首端端面相配合形成的半球面结构沿设备横向推进压模孔344内,并在压模孔344内完成压制,实现预定型。由于上述两个相向的半球面结构,该茶叶原料将被压制成一个球形(龙珠形)结构的紧压茶半成品。
完成该步骤后,该动脱模杆333尾端将越过限位杆334上方地移动至限位杆334朝向压制主体31的一侧的侧上方。
七、通过升降驱动组件335升起限位杆334,直至限位杆334主体位于动脱模杆333尾端背离压制主体31所在位置的一侧的侧方。启动第一驱动组件332朝向背离压模座341所在位置的方向推动压模杆331。而由于限位杆334位于动脱模杆333尾端背离压制主体31所在位置的一侧的侧方,即该推动压模杆331的过程将令动脱模杆333尾端端面受限位杆334主体顶持,随着第一驱动组件332的运转,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相对运动地令动脱模杆333与压模杆331首端端面分离(此时,复位压簧336被压缩),实现将上述被压制成球形(龙珠形)结构的紧压茶半成品与压模杆331首端端面分离。而后启动第一驱动组件332驱动压模杆331朝向压模座341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令动脱模杆333在复位压簧336形变恢复驱动下复位。
八、通过升降驱动组件335下降限位杆334直至限位杆334顶端端面的水平位置位于压模杆331下方。而后启动第一驱动组件332朝向背离压模座341所在位置的方向推动压模杆331直至其恢复到步骤四中的位置。
与此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组件342往背离压模杆331所在位置的方向驱动压模座341移动。由于定脱模杆343的存在,该移动过程中,紧压茶半成品将被限制而与压模座341分离。紧压茶半成品脱离压模座341后可能受重力影响而掉落至出料斜台11,也可能依然位于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
完成该步骤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342驱动压模座341恢复到步骤四中的位置。
九、启动出料装置4,朝向定脱模杆343与第二压孔315位于压制主体31侧面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驱动出料推杆41,利用出料推杆41端部推动紧压茶半成品的方式确定将紧压茶半成品与定脱模杆343首端端面分离,令其掉落至出料斜台11。
十、紧压茶半成品沿出料斜台11滚动地完成出料。相应的,可以在该出料斜台11前设置如传动带等输送装置配合该出料过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压制装置,压制装置装配于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装置包括压制主体、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以及第二压合机构,压制主体固设于所述机架,推送机构、第一压合机构与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压制主体侧方;所述压制主体为内设有工作腔的中空结构,工作腔包括相互连通的接料区以及压合区,接料区用于承接待压制的茶叶原料;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接料区的茶叶原料推送至所述压合区;该压制主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压孔以及第二压孔,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贯穿压制主体侧壁地与该压合区连通设置,第一压孔与第二压孔沿同一直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压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经由所述第一压孔与所述第二压孔相向移动地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压制成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主体顶面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贯穿压制主体顶面地与所述接料区连通设置;还包括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进料孔将茶叶原料定量输送至该接料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还包括蒸茶区,蒸茶区设于所述接料区与所述压合区之间,接料区、蒸茶区与压合区沿所述推送机构的推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制主体开设有蒸汽孔,蒸汽孔连通所述蒸茶区设置;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蒸汽孔为蒸茶区供应蒸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设于所述压制主体位于设备纵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分别设于该压制主体位于设备横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压孔朝向该第一压合机构设置;所述第二压孔朝向该第二压合机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主体朝向所述推送机构的一侧侧面开设有推送孔,推送孔沿设备纵向贯穿压制主体侧壁地与所述接料区连通设置;该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板以及推送驱动组件,推送板由所述推送孔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推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推送板沿设备纵向移动设置;所述推送板用于推送茶叶原料的一端端面为推送端面,推送端面的几何形状与所述压合区的几何形状相配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包括压模杆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压模杆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压模杆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所述机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模杆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压合机构包括压模座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压模座可沿设备横向移动地装配于该机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模座沿设备横向移动设置;所述压模座开设有压模孔,压模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压孔且沿设备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压模杆首端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压孔以及该第二压孔地贯穿所述压合区后将压合区内的茶叶原料推入所述压模孔并压制成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机构还包括动脱模杆、限位杆以及升降驱动组件,动脱模杆沿设备横向延伸地贯穿所述压模杆设置,动脱模杆可与压模杆相对移动设置,压模杆套设于动脱模杆外设置,动脱模杆首端延伸至压模杆首端,动脱模杆尾端凸出压模杆尾端端面地延伸至压模杆外设置,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限位杆升降设置;当该压模杆贯穿所述压合区时,限位杆位于动脱模杆背离所述压制主体所在位置的一侧设置,限位杆用于在压模杆朝向背离压制主体所在位置移动时通过顶持动脱模杆尾端端部地令动脱模杆与压模杆相对移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合机构还包括定脱模杆,定脱模杆与所述压制主体相对固定地设于所述第二压孔外,定脱模杆首端贯穿所述压模座位于所述压模孔底部所在位置的侧壁设置;当该压模孔开口处与该第二压孔位于压制主体侧面的开口处贴合时,所述定脱模杆首端端面位于压模孔底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叶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装配于所述机架,出料装置位于所述压制装置上方设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推杆以及出料驱动组件,出料推杆朝向所述定脱模杆与所述第二压孔位于所述压制主体侧面的开口处之间的区域设置,出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出料推杆朝向或者背离定脱模杆与第二压孔开口处之间的区域移动设置。
CN202120257665.6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Active CN214229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7665.6U CN21422970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7665.6U CN21422970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9704U true CN214229704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96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7665.6U Active CN214229704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9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82411U (zh) 一体化砖茶压制机
CN108373038A (zh) 试制干燥过滤器用旋压机的自动供料收料装置
CN214229704U (zh)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CN108142481A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
CN112544740A (zh) 一种茶叶压制设备
CN214316870U (zh) 一种茶叶压合机构
JPH03219662A (ja) プレス装置
CN208199714U (zh) 试制干燥过滤器用旋压机的自动供料收料装置
CN113020385B (zh) 一种换向器压制生产设备
CN110459399A (zh) 一种用于磁芯自动化加工的智能生产线
CN113059847B (zh) 一种茶饼压制机及茶饼生产工艺
US423065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pherical articles
CN114986663A (zh) 一种陶瓷制作用注浆成型装置及其工艺
CN214164151U (zh) 一种茶叶送料压制机构
CN115319894A (zh) 一种镁碳砖成型加工装置
CN208697687U (zh) 一种具有进出模自动循环变向功能的滚压成型生产线
CN209685641U (zh) 一种tnt起爆药芯成型生产线
CN213471599U (zh) 一种氧化锆填料坯加工装置
EP207067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erforated green bricks from clay
JP2005246463A (ja) 粉末成形装置の粉末充填機構
US2406619A (en) Mechanically actuated press for trim tile
CN217597355U (zh) 用于匣钵的全自动制坯设备
JP2932466B2 (ja) 粉末成形プレスの圧粉体払出し装置
CN117678651A (zh) 一种龙珠茶叶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8693303U (zh) 冲压机用簧片传输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