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0395U -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0395U
CN214140395U CN202022724408.7U CN202022724408U CN214140395U CN 214140395 U CN214140395 U CN 214140395U CN 202022724408 U CN202022724408 U CN 202022724408U CN 214140395 U CN214140395 U CN 21414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urface
edge
plate
inclined plat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44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熙
秦明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p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p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p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p Logistic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44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其中滑槽由于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均为与底斜面保持倾斜状态,从而当物品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时,能够沿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继续进行一定移动,从而避免与底斜面竖直的阻挡面之接将物品阻挡而造成物品受到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第二导引面及第三导引面的倾斜设计,使得物品不会大量阻滞在第二端的挡板位置。

Description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是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滑槽是物流分拣中常用的配套设备,尤其是在单件分离装置中,通过滑槽将靠边输送机上输出的物品转移至回流线上重新进行分拣。
滑槽通常包括斜板及两侧的侧板,侧板与斜板保持垂直状态,这种结构的滑槽由于侧板与斜板垂直,因此在物品由靠边机上移动至滑槽中时,有部分物品会存在与远端的侧板直接撞击的情况,增加了物品损坏的几率;同时,在远端侧板处也容易出现物品堆积的情况,影响输送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滑槽,包括底斜板,所述底斜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侧挡板,所述底斜板的第二端设置有位于底斜板上方且由其上边至下边依次衔接的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及导引部,所述第一导引面与所述底斜板保持45°至75°的夹角,且其与底斜板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上边保持45°至90°的夹角;所述第二导引面与所述第一导引面保持不小于120°的钝角且其向所述底斜板的第二端倾斜,所述第二导引面和所述底斜板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上边保持不小于60°的锐角,所述导引部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引面呈钝角的第三导引面,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底斜板的衔接边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保持不超过60°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中,所述底斜板包括具有高低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通过斜面衔接,所述第一表面低于第二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端。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中,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及第三导引面呈锥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中,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保持间距,所述第三导引面的外侧边与第四导引面衔接,所述第四导引面的外侧边与延伸到底斜板下边的第五导引面衔接,所述第五导引面与底斜板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下边保持不超过45°的锐角。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中,所述第五导引面的外侧边与边缘挡板衔接,所述边缘挡板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平齐或其上边向所述底斜板的上边倾斜。
单件分离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中,包括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居中输送机衔接,所述居中输送机的输出端与分离输送机衔接,所述分离输送机的输出端与输出输送机衔接,所述分离输送机及输出输送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滑槽,同一侧的所述滑槽连接回流线。
优选的,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中,所述输出输送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辊。
优选的,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与爬坡机衔接,所述爬坡机的输入端与上料皮带机衔接。
优选的,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中,一侧的回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居中输送机的侧部衔接,另一侧的回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料皮带机衔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由于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均为与底斜面保持倾斜状态,从而当物品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时,能够沿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继续进行一定移动,从而避免与底斜面竖直的阻挡面之接将物品阻挡而造成物品受到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第二导引面及第三导引面的倾斜设计,使得物品不会大量阻滞在第二端的挡板位置。
本方案第四导引面及第五导引面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物品堆积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回流效率。
本方案的单件分离装置的两侧回流线的输出端回流至不同的位置,有利于降低回流至同一点的输送压力,同时缩短部分回流物品的输送行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分拣效率。
输出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筒,能够有效地将分离输送机两侧的靠边机未输送到滑槽中的包裹输送到滑槽中,从而保证单件输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件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滑槽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包括底斜板1,所述底斜板1可以是一块完整的板件,也可以是多个板件组装而成,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斜板1包括具有高低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之间通过斜面13衔接,并且所述第一表面11低于所述第二表面且靠近所述底斜板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底斜板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直角6,用于对所述底斜板1提供支撑。
如附图1所示,所述底斜板1的第一端设置有延伸到其上方的侧挡板2,所述侧挡板2位于所述底斜板1垂直设置在所述侧挡板2的第一端边缘,当然,所述侧挡板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其他位置,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挡板2还可以省去。
如附图1所示,所述底斜板1的第二端设置有位于其上方且由其上边14至下边15依次设置第一导引面3、第二导引面4及导引部5。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引面3与所述底斜板1保持45°至75°的夹角,且其与底斜板的衔接边31与底斜板的上边14保持45°至90°的夹角a;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面3与所述底斜板1保持45°-60°的夹角,同时所述衔接边31与上边14的夹角a在45°-60°之间。
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二导引面4与所述第一导引面3保持不小于120°的钝角且其向所述底斜板1的第二端倾斜,所述第二导引面4和所述底斜板1的衔接边41与底斜板的上边14保持不小于60°的锐角b,优选为保持75°以上的锐角,进一步所述衔接边41与所述上边14保持接近垂直的状态。
如附图2所示,所述导引部5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引面4呈钝角的第三导引面51,所述第三导引面51与所述第二导引面4保持120°-145°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三导引面51与所述底斜板1的衔接边511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15保持不超过60°的夹角c,进一步优选为45°左右的夹角,同时,所述第三导引面51可以延伸到所述底斜面的下边15,也可以与所述底斜面的下边15保持一定的间距。
由于所述第一导引面3、第二导引面4均为与底斜面保持倾斜状态,从而当物品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时,能够沿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继续进行一定移动,从而避免与底斜面竖直的阻挡面之接将物品阻挡而造成物品受到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第二导引面4及第三导引面的倾斜设计,使得物品不会大量阻滞在第二端的挡板位置。
进一步,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引面3、第二导引面4及第三导引面5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面,例如可以是矩形面、梯形面等,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面3、第二导引面4及第三导引面51均为三角面,且它们呈锥状分布。
更优选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导引部5还包括第四导引面52、第五导引面53及边缘挡板54,所述第三导引面51与所述底斜板1的下边15保持间距,所述第四导引面52的外侧边521与底斜板1的夹角与底斜面的倾斜角度之和等于90°或在90°左右,并且所述外侧边521与所述第五导引面52衔接,所述第五导引面52与所述斜底板1保持不小于75°的夹角,进一步优选为不小于80°,更优选为接近90°。所述第五导引面53与底斜板的衔接边531与底斜板1的下边15保持不超过45°的锐角d。所述第五导引面53的外侧边531与边缘挡板54衔接,所述边缘挡板54与所述底斜板1的下边平齐或所述边缘挡板54的上边541向所述底斜板1的上边14倾斜。同时,所述第四导引面、第五导引面及边缘挡板54的背面还设置有强化板(图中未示出)。
本方案进一步揭示了一种单边分离装置,如附图3所示,所述单件分离装置可以是如申请号201821996014.3、201821996015.8等所述揭示的结构,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滑槽20。
更优的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线7,所述第一输送线7的输出端与居中输送机8衔接且它们宽度相同,所述居中输送机8的输出端与分离输送机9衔接且它们的宽度相同,所述分离输送机9的输出端与输出输送机10衔接,所述输出输送机10的宽度可以与所述分离输送机9的中间输送部91宽度相当,也可以宽于所述中间输送部91且所述输出输送机10的两端位于所述中间输送部91的两端外,此时,为了避免分离输送机9两侧的靠边输送部92的物品输送到所述输出输送机10,在所述输出输送机10的两侧还分别设置转辊101,所述分离输送机9及输出输送机10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滑槽20,同一侧的所述滑槽20连接回流线30。
进一步,为了实现自动分拣,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线7的输入端与爬坡机40衔接,所述爬坡机40的输入端与上料皮带机50衔接,所述上料皮带机50的输入端与卸货滑槽60衔接。上述所述第一输送线7、居中输送机8、分离输送机9、输出输送机10、回流线30、爬坡机40及上料皮带机50的具体结构均为已知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一侧的回流线30的输出端与所述居中输送机8的侧部衔接,另一侧的回流线30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料皮带机50衔接。
工作时,人工或通过自动化设备将包裹卸货通过卸货滑槽70使包裹进入到上料皮带机50,包裹随上料皮带机50输送至爬坡机40避免堆叠的同时,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线7后继续输送至居中输送线8,位于所述居中输送线8中部的直线输送部81处的包括沿直线输送,位于直线输送部81两侧的靠中输送线82,将位于它们上的包裹向直线输送部81输送,从而使包裹逐一排列在所述直线输送部81上,直线输送部81上的包裹输送至分离输送机9的中间输送部91继续向前输送至输出输送机10继续向前输送,未进入到中间输送部91的包裹进入靠边输送部92并随靠边输送部向两侧滑槽移动,进入滑槽后随回流线再次回流至居中输送机和上料皮带机50。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滑槽,包括底斜板(1),所述底斜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侧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斜板(1)的第二端设置有位于底斜板上方且由其上边至下边依次衔接的第一导引面(3)、第二导引面(4)及导引部(5),所述第一导引面(3)与所述底斜板(1)保持45°至75°的夹角,且其与底斜板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上边保持45°至90°的夹角;所述第二导引面(4)与所述第一导引面保持不小于120°的钝角且其向所述底斜板的第二端倾斜,所述第二导引面(4)和所述底斜板(1)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上边保持不小于60°的锐角,所述导引部(5)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引面呈钝角的第三导引面,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底斜板的衔接边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保持不超过60°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斜板包括具有高低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通过斜面衔接,所述第一表面低于第二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及第三导引面呈锥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引面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保持间距,所述第三导引面的外侧边与第四导引面衔接,所述第四导引面的外侧边与延伸到底斜板下边的第五导引面衔接,所述第五导引面与底斜板的衔接边与底斜板的下边保持不超过45°的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引面的外侧边与边缘挡板衔接,所述边缘挡板与所述底斜板的下边平齐或其上边向所述底斜板的上边倾斜。
6.单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与居中输送机衔接,所述居中输送机的输出端与分离输送机衔接,所述分离输送机的输出端与输出输送机衔接,所述分离输送机及输出输送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滑槽,同一侧的所述滑槽连接回流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输送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入端与爬坡机衔接,所述爬坡机的输入端与上料皮带机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的回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居中输送机的侧部衔接,另一侧的回流线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料皮带机衔接。
CN202022724408.7U 2020-11-23 2020-11-23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Active CN21414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408.7U CN214140395U (zh) 2020-11-23 2020-11-23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408.7U CN214140395U (zh) 2020-11-23 2020-11-23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0395U true CN21414039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5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4408.7U Active CN214140395U (zh) 2020-11-23 2020-11-23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0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619A (zh) * 2021-11-30 2022-03-11 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离设备、其物品分离方法及分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2619A (zh) * 2021-11-30 2022-03-11 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物品分离设备、其物品分离方法及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40395U (zh) 滑槽及单件分离装置
CN112320187A (zh) 一种仓储物流上下货自动化输送装置
CN216425656U (zh) 减速滑槽及分拣系统
EP3366619B1 (en) Stockyard joint reclaim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9921668U (zh)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分选机的送料气轨机构
CN112278817B (zh) 一种碗整理传送装置
CN213316246U (zh) 一种机械零件生产用自动分拣装置
CN210504222U (zh) 自动提升上料装置
CN102718035B (zh) 一种带自动脱挂缓冲床的取料机
KR101368935B1 (ko) 연속하역장비
CN220222288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20097069U (zh) 一种鞋垫包装机的料仓
CN218987985U (zh) 一种玻璃瓶运输线防堵装置
CN212686565U (zh) 一种缓冲溜料槽
CN215974057U (zh) 一种料库内的带式输送机
CN220479441U (zh) 一种电商智能播种墙
CN220702215U (zh) 一种叉口式双链辊子机
CN215437186U (zh) 一种自动分流输送装置
CN219193616U (zh) 一种化学制品的自动封口一体化设备
CN220577388U (zh) 运输小车
CN216420216U (zh) 装车机构及分拣装车系统
CN218056910U (zh) 一种拣选工作站和拣选系统
CN212952895U (zh) 输送线上料回收系统
CN212739666U (zh) 一种高效精准的计数下料装置
CN220866427U (zh) 一种用于粮食运输机的上料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