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8105U -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8105U
CN214138105U CN202023276882.4U CN202023276882U CN214138105U CN 214138105 U CN214138105 U CN 214138105U CN 202023276882 U CN202023276882 U CN 202023276882U CN 214138105 U CN214138105 U CN 214138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ounting surface
installation
wheel
sp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68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兵华
盛枫
叶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68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8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8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8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轮包括:轮辋部;轮辐部,设置于轮辋部的内部;多个第一安装孔,间隔设置于轮辐部上;第二安装孔,设置于轮辐部上并位于多个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多个安装部,与多个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安装部环绕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外,每个安装部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安装面为斜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紧固件的连接效果差,容易松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车胎和底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界面为汽车的运动提供了力和力矩,因此车胎对于车辆的动力性、安全性以及通过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相关技术中,高通风孔车轮的内侧安装面和外侧安装面之间一般为阶梯式过渡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紧固件连接效果,进而影响车轮安装紧固件后,紧固件易产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紧固件的连接效果差,容易松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包括:轮辋部;轮辐部,设置于轮辋部的内部;多个第一安装孔,间隔设置于轮辐部上;第二安装孔,设置于轮辐部上并位于多个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多个安装部,与多个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安装部环绕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外,每个安装部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安装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安装面包括外侧安装面和内侧安装面,外侧安装面和内侧安装面共面。
进一步地,外侧安装面和内侧安装面与制动器安装盘之间的夹角在0°至10°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部还包括第一凹部,第一凹部位于轮辐部的内侧并位于外侧安装面和内侧安装面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的宽度在1毫米至20毫米之间。
进一步地,轮辋部远离轮辐部的端面为基准面,安装面由第一安装孔至第二安装孔的径向方向上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轮辐部还包括多个辐条和多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位于相邻的两个辐条之间。
进一步地,辐条包括第二凹部,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凹部上。
进一步地,轮辐部还包括环形部,环形部位于第一安装孔上并位于轮辐部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车轮为上述的车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轮辐部设置在轮辋部的内部。多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在轮辐部上,第二安装孔位于多个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多个安装部与多个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安装部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安装面为斜面。车轮在安装时,安装面与制动器安装盘接触,紧固件将车轮与制动器安装盘连接,由于安装面为斜面,在初始情况下,安装面的一部分与制动器安装盘接触,随着紧固件不断地拧紧,安装面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安装面的内外侧与制动器安装盘完全贴合,并且贴合效果较好,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紧固件松动情况的发生。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紧固件的连接效果差,容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轮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车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车轮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4的车轮的C-C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车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3的车轮的另一视角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轮辋部;20、轮辐部;21、辐条;211、第二凹部;22、连接部;23、环形部;30、第一安装孔;40、第二安装孔;50、安装部;51、安装面;511、外侧安装面;512、内侧安装面;52、第一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相关技术中,车轮的内侧安装面和外侧安装面之间具有台阶面。紧固件在将车轮连接到制动器安装盘上时,内侧安装面不易与制动器安装面接触,容易影响紧固件的连接效果,进而容易出现紧固件松动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轮包括:轮辋部10、轮辐部20、第一安装孔30、第二安装孔40以及安装部50。轮辐部20设置于轮辋部10的内部。多个第一安装孔30间隔设置于轮辐部20上。第二安装孔40设置于轮辐部20上并位于多个第一安装孔30的内部。多个安装部50与多个第一安装孔30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安装部50环绕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0外,每个安装部50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51,安装面51为斜面。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轮辐部20设置在轮辋部10的内部。多个第一安装孔30和第二安装孔40均设置在轮辐部20上,第二安装孔40位于多个第一安装孔30的内部。多个安装部50与多个第一安装孔30一一对应地设置,安装部50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51,安装面51为斜面。车轮在安装时,安装面51与制动器安装盘接触,紧固件将车轮与制动器安装盘连接,由于安装面51为斜面,在初始情况下,安装面51的一部分与制动器安装盘接触,随着紧固件不断地拧紧,安装面51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安装面51的内外侧与制动器安装盘完全贴合,并且贴合效果较好,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紧固件松动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紧固件的连接效果差,容易松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安装面51是环绕在第一安装孔30外侧的,安装面51为一个整圈面。
考虑到内侧安装面和外侧安装面的形变,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51包括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共面。车轮在安装后,外侧安装面511先与制动器安装盘接触,随着紧固件不断拧紧,安装面51受力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均完全与制动器安装盘紧密接触。由于安装面51为斜面。安装面51发生弹性变形时,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具有与紧固件拧紧方向相反的力,这样使得紧固件具有预紧力,进而使得紧固件的连接效果更好,紧固件不易松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制动器安装盘与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紧密接触。并且将安装面51设置为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使得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更容易发生有益的弹性变形。
为了使得内侧安装面和外侧安装面能够与制动器安装盘紧密连接,并且使得紧固件具有预紧力。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与制动器安装盘之间的夹角为7°。7°的夹角能够使得安装面51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在紧固件拧紧的情况下完全与制动器安装盘贴合。若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零,则会影响紧固件的紧固效果,车轮在运行中,紧固件容易松动,进而容易引发危险。若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与制动器安装盘之间的夹角大于10°,会导致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无法与制动器安装盘紧密接触,同样会影响紧固件的连接效果。上述的夹角只要在0°至10°之间均可以实现上述的功能。
为了使得第二安装面具有变形的空间,并且为了提高安装面整体的结构强度。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50还包括第一凹部52,第一凹部52位于轮辐部20的内侧并位于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之间。第一凹部52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安装面51的结构强度,并且使得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具有较好的形变空间。第一凹部52朝向车轮的外侧凸出,这样使得内侧安装面512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变形。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部52的宽度(沿31的圆周方向的尺寸)为5毫米。第一凹部52的宽度为5毫米一方面能够使得内侧安装面512具有较好的变形空间。另一方面,能够适配安装面51的尺寸。第一凹部52的宽度大于20毫米,则会导致内侧安装面512和外侧安装面511的面积较小,与制动器安装盘的接触面积较小,会影响连接效果。第一凹部52的宽度小于1毫米,则会使得安装面51不易发生变形,进而难以实现预紧力的效果。当然,上述的第一凹部52的宽度只要在1毫米至20毫米之间均能够实现上述的优点。第一凹部52的宽度的具体值需要根据安装面51的尺寸而具体设置。
为了便于内侧安装面产生较好的或有益的弹性变形,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辋部10远离轮辐部20的端面为基准面,安装面51由第一安装孔30至第二安装孔40的径向方向上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水平方向上,外侧安装面511均高于内侧安装面512,外侧安装面511先与制动器安装盘先接触,内侧安装面512后与制动器安装盘先接触。内侧安装面512靠近车轮的中心,这样也便于内侧安装面512产生较好的或有益的弹性变形。
为了提高车轮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如图1、图3、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辐部20还包括多个辐条21和多个连接部22,每个连接部22位于相邻的两个辐条21之间。多个辐条21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轮的结构强度,并且相邻的辐条21之间具有通风孔,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车辆行驶过程中,刹车过程中制动器产生的热更有利于散发,降低系统温度,提高行驶里程。连接部22的设置能够将多个辐条21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辐条21的结构强度,进而能够间接地提高车轮整体的结构强度。
为了提高辐条的结构强度,如图1、图3、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辐条21包括第二凹部211,第一安装孔30位于第二凹部211上。第二凹部211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能够提高辐条21的结构强度,使得辐条21不易变形。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辐部20还包括环形部23,环形部23位于第一安装孔30上并位于轮辐部20的外侧。环形部23的结构简单,紧固件能够环形部23紧密接触,进而能够间接地保证紧固件的连接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车轮为上述的车轮。上述的车轮与车辆的连接效果更好,紧固件不易松动,进而能够保证车轮的使用寿命。因此具有该车轮的车辆也具有上述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辋部(10);
轮辐部(20),设置于所述轮辋部(10)的内部;
多个第一安装孔(30),间隔设置于所述轮辐部(20)上;
第二安装孔(40),设置于所述轮辐部(20)上并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30)的内部;
多个安装部(50),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30)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所述安装部(50)环绕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30)外,每个所述安装部(50)包括与制动器安装盘配合的安装面(51),所述安装面(51)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51)包括外侧安装面(511)和内侧安装面(512),所述外侧安装面(511)和所述内侧安装面(512)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安装面(511)和所述内侧安装面(512)与制动器安装盘之间的夹角在0°至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0)还包括第一凹部(52),所述第一凹部(52)位于所述轮辐部(2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外侧安装面(511)和所述内侧安装面(5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52)的宽度在1毫米至2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部(10)远离所述轮辐部(20)的端面为基准面,所述安装面(51)由所述第一安装孔(30)至所述第二安装孔(40)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部(20)还包括多个辐条(21)和多个连接部(22),每个所述连接部(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辐条(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21)包括第二凹部(211),所述第一安装孔(30)位于所述第二凹部(2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部(20)还包括环形部(23),所述环形部(2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0)上并位于所述轮辐部(20)的外侧。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
CN202023276882.4U 2020-12-29 2020-12-29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4138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882.4U CN214138105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882.4U CN214138105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105U true CN21413810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6882.4U Active CN214138105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8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8779E1 (en) Wheel and adapter
JP2004203151A (ja) タイヤ状態監視装置の送信機用バルブ
US20150035346A1 (en) Wheel cover for truck front wheels
US6419327B1 (en) Wheel liner attachment system
US6216758B1 (en) Bicycle wheel rim with resilient wear-resisting rings to minimize wearing of a tire
WO2019205311A1 (zh) 一种可拆装轮缘的无内胎车轮轮辋及无内胎车轮
CN214138105U (zh)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200122503A1 (en) Wheel assembly with opposed removable bead locks
CN112537167A (zh) 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189167U (zh) 一种无内胎车轮的轮圈及自行车
CN212604257U (zh) 一种具有加强筋结构的轮毂
US20080018169A1 (en) Wheel for a vehicle
JP3211544U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取付アダプタ
CN217622964U (zh) 一种钢圈
CN214138102U (zh) 车轮和车辆
CN220332371U (zh) 一种钢圈结构
CN213948024U (zh) 一种工程车轮辋用高强度锁圈
CN216467135U (zh) 在胎圈座处焊接的车轮
CN214449995U (zh) 铁铝复合轮
CN220883944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CN213322490U (zh) 一种组合式轮毂
CN216636041U (zh) 免维护轮胎
CN2139900Y (zh) 组合轮辋
CN212073539U (zh) 多轮辋同安装套轮毂
CN215153628U (zh) 一种圆形锁圈工程车轮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