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3944U -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3944U
CN220883944U CN202322776286.XU CN202322776286U CN220883944U CN 220883944 U CN220883944 U CN 220883944U CN 202322776286 U CN202322776286 U CN 202322776286U CN 220883944 U CN220883944 U CN 220883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inflation
tire
hub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62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涛
周毅
刘勇
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aicheng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aicheng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aicheng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aicheng Trav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62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3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3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3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实心胎在高速运动下极其容易从轮辋上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该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从环内侧到环外侧,轮胎本体依次为环形固定部、环形支撑部以及环形摩擦部,环形固定部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环形卡槽;环形固定部配合装入轮毂的轮辋内时,轮辋上设置的环形卡扣配合插入到环形卡槽内,以勾住所述环形固定部。该轮毂用于承载前述的免充气轮胎。该车轮包括如前述的免充气轮胎以及配合的轮毂。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卡槽和环形卡扣,使得免充气轮胎和轮毂产生勾连,从而降低免充气轮胎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上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其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具备支撑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目前,电动车通常配套为充气轮胎。但是,充气轮胎一旦遇到苛刻路面环境易发生爆胎,存在维修不方便,影响使用。由此,部分电动车也转向使用实心胎(免充气胎)。
比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实心胎,包括硫化圈,所述硫化圈的外侧设置有耐磨垫,所述硫化圈的上下侧均设置有防晒垫,所述硫化圈的内腔中设置有粘合圈,所述粘合圈将硫化圈的内腔分隔成外环形腔和内环形腔,所述内环形腔的内腔中设置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的内腔中设置有加固钢环,所述外环形腔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圈,本发明通过在硫化圈的外侧添加厚度较薄的防晒垫来避免阳光直射硫化圈,同时外界负载主要由硫化圈进行承重,由于硫化圈只加入了少量的防老剂,这使得硫化圈在高低温上具有较强的抗性,进而使得本装置相比于传统的轮胎在高低温的恶劣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抗性。
然而从实际应用来看,实心胎在高速运动(运行速度超过40~50km/h)下极其容易从轮辋上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专利文献1:《一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实心胎》,CN113942345A,公告日:20220118。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实心胎在高速运动下极其容易从轮辋上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卡槽和环形卡扣,使得免充气轮胎和轮毂产生勾连,从而降低免充气轮胎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上脱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从环内侧到环外侧,所述轮胎本体依次为环形固定部、环形支撑部以及环形摩擦部,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固定部配合装入轮毂的轮辋内时,轮辋上设置的环形卡扣配合插入到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勾住所述环形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撑部上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呈圆周方式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的加工位置位于环形固定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连接处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环形卡槽时,两侧的所述环形卡槽呈镜像对称方式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呈鱼钩状,其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的底面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弯曲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起于所述环形固定部的表面,另一端倾斜指向所述环形支撑部;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弯曲后朝向所述环形固定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朝向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侧面下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中心所在面上沿所述轮胎本体的直径方向埋入设置有若干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环形固定部装入轮辋后,由螺钉穿过轮辋底面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毂,用于承载前述的免充气轮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本体;从外到内,所述轮毂本体依次为轮辋、轮辐和轮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辋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扣;其中,免充气轮胎的环形固定部配合装入所述轮辋内时,所述环形卡扣配合插入到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勾住环形固定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轮,包括如前述的免充气轮胎以及配合的轮毂;所述轮毂的环形卡扣配合插入所述免充气轮胎的环形卡槽内,勾住所述免充气轮胎。
进一步地,在所述环形卡槽内注入有粘合剂或者在所述环形卡扣的两侧表面涂覆有粘合剂;所述环形卡扣配合插入所述环形卡槽内后,粘合剂固化形成粘合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卡槽和环形卡扣,使得免充气轮胎和轮毂产生勾连,从而降低免充气轮胎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上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免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1中免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实施例2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3中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实施例3中轮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中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00,如附图1和附图2中所示。通常情况下,轮胎本体100采用橡胶等材料复合加工而成,以吸收、缓和交通工具行驶时所受到的部分冲击和振动,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从环内侧到环外侧,轮胎本体100依次为环形固定部110、环形支撑部120以及环形摩擦部130。环形固定部110、环形支撑部120以及环形摩擦部130一体化成型,呈实心结构。其中,环形固定部110用于轮胎本体100固定,其配合设置于轮毂本体200的轮辋210内。环形摩擦部130直接与地面接触,表面具有花纹,以提供良好附着力等。环形支撑部120为环形固定部110和环形摩擦部130之间的过渡区域。在环形支撑部120上沿大致垂直于轮胎本体100直径的方向(即轮胎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21。通孔121呈圆周方式均匀分布。通过通孔121可以适当降低轮胎本体100的重量,同时通孔121区域可以发生外力下发生变形,起到吸收、缓和交通工具行驶时所受到的部分冲击和振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两侧(非面向轮胎本体100的中心方向的一面)或一侧开设有环形卡槽111。环形卡槽111可与轮辋210的环形卡扣211配合,即环形卡扣211可配合插入到环形卡槽111内,以勾住环形固定部110,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优选地,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两侧同时设置有环形卡槽111,以从环形固定部110两侧同时进行固定,进一步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更优选地,两个环形卡槽111呈镜像对称方式布置,如附图3中所示。更优选地,环形卡槽111的加工位置位于环形固定部110与环形支撑部120的连接处附近,以利于环形卡扣211配合插入环形卡槽111。更优选地,在环形卡槽111内注入有粘合剂或者在环形卡扣211的两侧表面涂覆有粘合剂。由此,环形卡扣211配合插入环形卡槽111内后,粘合剂固化形成粘合层,可进一步提高两者连接可靠性。
如附图4中所示,环形卡槽111的横截面呈鱼钩状,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1111、弯曲段1112和第二直线段1113。第一直线段1111的一端起于环形固定部110的表面,另一端倾斜指向环形支撑部120。弯曲段1112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弯曲后朝向环形固定部110的表面。第二直线段1113的一端与弯曲段111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朝向环形固定部110的侧面下部。由此,第一直线段1111、弯曲段1112和第二直线段1113构成的鱼钩状结构的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210的底面方向,环形固定部110被勾住后产生向轮辋210收拢的趋势,从而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
如附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中心所在面上沿轮胎本体100的直径方向埋入设置有若干螺纹套筒112。螺纹套筒112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环形固定部110装入轮辋210后,由螺钉穿过轮辋210底面上的安装孔212与螺纹套筒112螺纹连接,从而辅助加强了轮胎本体100和轮毂本体200之间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轮毂,用于与实施例1中的免充气轮胎配合形成车轮。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轮毂包括轮毂本体200。从外到内,轮毂本体200依次为轮辋210、轮辐220和轮盘230。其中,轮辋210用于与轮胎本体100固定,横截面呈U型。轮胎本体100的环形固定部110配合装入U型横截面的轮辋210内。轮盘230用于与车轮转轴连接。轮辐220用于支撑轮辋210和轮盘230。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与设置有环形卡槽111的环形固定部110的侧面对应的轮辋210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的环形卡扣211。环形卡扣211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均与环形卡槽111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的相同。比如,环形固定部110上共设置有两个环形卡槽111。两个环形卡槽111位于环形固定部110与环形支撑部120的连接处附近,且两个环形卡槽111呈镜像对称方式布置。环形卡槽111的横截面呈鱼钩状,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210的底面方向。由此,轮辋210同样具有两个环形卡扣211。两个环形卡扣211呈镜像对称方式设置于轮辋210内两侧。环形卡扣211横截面呈鱼钩状,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210的底面方向,如附图6所示。由此,环形卡扣211可配合插入到环形固定部110的环形卡槽111内,以勾住环形固定部110,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
如附图5和附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轮辋210的底面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212。安装孔212的数量和位置与环形固定部110上埋入的螺纹套筒112的数量和位置对应。由此,环形固定部110装入轮辋210后,由螺钉穿过轮辋210底面上的安装孔212与螺纹套筒112螺纹连接,从而辅助加强了轮胎本体100和轮毂本体200之间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轮,由实施例1中的免充气轮胎以及配合的实施例2的轮毂构成,如附图8和附图9中所示。
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00。通常情况下,轮胎本体100采用橡胶等材料复合加工而成,以吸收、缓和交通工具行驶时所受到的部分冲击和振动,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从环内侧到环外侧,轮胎本体100依次为环形固定部110、环形支撑部120以及环形摩擦部130。环形固定部110、环形支撑部120以及环形摩擦部130一体化成型,呈实心结构。其中,环形固定部110用于轮胎本体100固定,其配合设置于轮毂本体200的轮辋210内。环形摩擦部130直接与地面接触,表面具有花纹,以提供良好附着力等。环形支撑部120为环形固定部110和环形摩擦部130之间的过渡区域。在环形支撑部120上沿大致垂直于轮胎本体100直径的方向(即轮胎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21。通孔121呈圆周方式均匀分布。通过通孔121可以适当降低轮胎本体100的重量,同时通孔121区域可以发生外力下发生变形,起到吸收、缓和交通工具行驶时所受到的部分冲击和振动的作用。
轮毂包括轮毂本体200。从外到内,轮毂本体200包括轮辋210、轮辐220和轮盘230。其中,轮辋210用于与轮胎本体100固定,横截面呈U型。轮胎本体100的环形固定部110配合装入U型横截面的轮辋210内。轮盘230用于与车轮转轴连接。轮辐220用于支撑轮辋210和轮盘230。
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两侧(非面向轮胎本体100的中心方向的一面)或一侧开设有环形卡槽111。在与设置有环形卡槽111的环形固定部110的侧面对应的轮辋210侧面上设置有配合的环形卡扣211。环形卡扣211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均与环形卡槽111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的相同。环形卡槽111可与轮辋210的环形卡扣211配合,即环形卡扣211可配合插入到环形卡槽111内,以勾住环形固定部110,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如附图10中所示。优选地,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两侧同时设置有环形卡槽111,以从环形固定部110两侧同时进行固定,进一步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更优选地,两个环形卡槽111呈镜像对称方式布置。更优选地,环形卡槽111的加工位置位于环形固定部110与环形支撑部120的连接处附近,以利于环形卡扣211配合插入环形卡槽111。更优选地,在环形卡槽111内注入有粘合剂或者在环形卡扣211的两侧表面涂覆有粘合剂。由此,环形卡扣211配合插入环形卡槽111内后,粘合剂固化形成粘合层,可进一步提高两者连接可靠性。
环形卡槽111的横截面呈鱼钩状,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1111、弯曲段1112和第二直线段1113。第一直线段1111的一端起于环形固定部110的表面,另一端倾斜指向环形支撑部120。弯曲段1112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弯曲后朝向环形固定部110的表面方向。第二直线段1113的一端与弯曲段111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朝向环形固定部110的表面方向。由此,第一直线段1111、弯曲段1112和第二直线段1113构成的鱼钩状结构的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210的底面方向,环形固定部110被勾住后产生向轮辋210收拢的趋势,从而降低轮胎本体100从轮辋210上脱落的风险。
如附图10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降低轮胎本体100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轮毂本体200上脱落的风险,在环形固定部110的中心所在面上沿轮胎本体100的直径方向埋入设置有若干螺纹套筒112。螺纹套筒112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轮辋210的底面上与螺纹套筒11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212。由此,环形固定部110装入轮辋210后,由螺钉穿过轮辋210底面上的安装孔212与螺纹套筒112螺纹连接,从而辅助加强了轮胎本体100和轮毂本体200之间连接可靠性。

Claims (10)

1.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从环内侧到环外侧,所述轮胎本体依次为环形固定部、环形支撑部以及环形摩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固定部配合装入轮毂的轮辋内时,轮辋上设置的环形卡扣配合插入到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勾住所述环形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部上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呈圆周方式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加工位置位于环形固定部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连接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环形卡槽时,两侧的所述环形卡槽呈镜像对称方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呈鱼钩状,其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轮辋的底面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弯曲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起于所述环形固定部的表面,另一端倾斜指向所述环形支撑部;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弯曲后朝向所述环形固定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倾斜朝向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侧面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固定部的中心所在面上沿所述轮胎本体的直径方向埋入设置有若干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环形固定部装入轮辋后,由螺钉穿过轮辋底面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8.一种轮毂,用于承载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所述轮毂包括轮毂本体;从外到内,所述轮毂本体依次为轮辋、轮辐和轮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辋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扣;其中,免充气轮胎的环形固定部配合装入所述轮辋内时,所述环形卡扣配合插入到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勾住环形固定部。
9.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以及配合的轮毂;所述轮毂的环形卡扣配合插入所述免充气轮胎的环形卡槽内,勾住所述免充气轮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卡槽内注入有粘合剂或者在所述环形卡扣的两侧表面涂覆有粘合剂;所述环形卡扣配合插入所述环形卡槽内后,粘合剂固化形成粘合层。
CN202322776286.XU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Active CN220883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6286.XU CN220883944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6286.XU CN220883944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3944U true CN22088394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2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6286.XU Active CN220883944U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3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68877A1 (en) Non-pneumatic tire with integrated polymeric flexible wheel center mount
CN220883944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轮毂和车轮
US6126242A (en) Bicycle wheel rim with integrally formed braking plate
CN107053973A (zh) 一种汽车轮胎防滑装置
CN206678704U (zh) 一种汽车轮胎防滑装置
CN211994978U (zh) 一种轨道检测车的车轮结构
CN209581029U (zh) 一种轮胎的避震装置
CN211416839U (zh) 一种爆胎应急轮毂
CN211308141U (zh) 一种新型耐用的自行车免充气橡胶轮胎
CN216579985U (zh) 免充气轮胎、车轮和代步车
CN213383750U (zh) 一种改进车轮组合圆盘结构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CN205326700U (zh) 一种自行车用耐磨性轮胎
CN216069465U (zh) 防止轮胎位移的连接装置及车轮
CN215552284U (zh) 真空轮圈组件
CN211308124U (zh) 一种新型耐磨的高性能橡胶轮胎
CN218906786U (zh) 一种长寿命可靠性车轮钢圈
CN217259414U (zh) 一体式免充气轮胎
CN217259424U (zh) 一种轮胎装置及汽车
CN112829511A (zh) 一种铸铝车轮
CN215041845U (zh) 一种高强度卡巴轮单胎轮毂
CN109291733B (zh) 一种轮距可变式汽车轮毂
JPH115402A (ja) タイヤ付車輪
CN219618829U (zh) 一种汽车轮毂
CN214606903U (zh) 一种基于轮胎轮毂的防爆防损型安全保护用辅助轮
CN213383722U (zh) 一种商用车及其车轮和轮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