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7565U -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17565U CN214117565U CN202021689687.1U CN202021689687U CN214117565U CN 214117565 U CN214117565 U CN 214117565U CN 202021689687 U CN202021689687 U CN 202021689687U CN 214117565 U CN214117565 U CN 2141175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steel bar
- plate
- hole
- vib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该辅助定位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供振捣器的振捣头穿入的振捣孔和若干个以待定位钢筋的间距间隔设置的钢筋定位孔;所述钢筋定位孔和所述振捣孔均沿同一方向贯通设置。该辅助定位件结合待定位钢筋及其施工场地内的已有设施,一方面由固定连接待定位钢筋底端的施工场地形成待定位钢筋的一个限位孔,另一方面以定位板的钢筋定位孔作为待定位钢筋的另一限位孔。由于前述两个限位孔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且相对固定,因此能够确保待定位钢筋能够在浇筑作业和振捣作业中始终保持纵向分布,从而提高待定位钢筋的施工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定位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包括上述辅助定位件。
背景技术
在PC构件发展的近几年里,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但首层PC预埋钢筋的定位仍然存在问题。
首层PC预埋钢筋即底端预埋于建筑物的首层结构体内的钢筋。前述钢筋纵向分布,其底端通过预埋的方式与建筑物的首层结构体固定连接,其中部和顶端悬置于空中。施工时,需要向首层PC预埋钢筋的中部浇筑混凝土。然而,除了多根首层PC预埋钢筋在建筑物的首层结构体内预埋时难以定位外,浇筑作业以及浇筑完毕后的振捣作业还容易导致首层PC预埋钢筋偏位,从而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待定位钢筋的施工精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定位件,可以提高待定位钢筋的施工精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包括上述辅助定位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定位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供振捣器的振捣头穿入的振捣孔和若干个以待定位钢筋的间距间隔设置的钢筋定位孔;所述钢筋定位孔和所述振捣孔均沿同一方向贯通设置。
优选地,位于同排或同列的全部所述振捣孔和全部所述钢筋定位孔间隔交错排列。
优选地,任一所述钢筋定位孔的内径比待定位钢筋的直径大2mm。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拉杆。
优选地,所述提拉杆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提拉杆分别紧邻所述定位板的两端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提拉杆呈半环状;所述提拉杆沿环长方向的两端部焊接于所述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包括用以供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固定的PC预埋层、与所述PC预埋层固定连接的板筋以及如上所述的辅助定位件;
所述定位板的周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板筋。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为Q235钢板;所述Q235钢板的周侧焊接于所述板筋。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数目为多个;全部所述定位板沿同一平面无间隙拼接。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供振捣器的振捣头穿入的振捣孔和若干个以待定位钢筋的间距间隔设置的钢筋定位孔;所述钢筋定位孔和所述振捣孔均沿同一方向贯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用于定位多根待定位钢筋。该辅助定位件结合待定位钢筋及其施工场地内的已有设施,一方面令定位孔内的多个钢筋定位孔套设待定位钢筋,另一方面实现定位板与施工场地的相对固定。这样一来,多个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和中部分别固定于施工场地,确保待定位钢筋能够在浇筑作业和振捣作业中始终保持纵向分布,从而提高待定位钢筋的施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板、2-钢筋定位孔、3-提拉杆、4-振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定位件,包括设有振捣孔4和若干个钢筋定位孔2的定位板1。
定位板1呈板状,其周侧用以固定连接纵向安装有待定位钢筋的施工基层,例如施工基层的中部固定有纵向分布的待定位钢筋,施工基层的周侧设有板筋,定位板1的周侧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前述板筋。
定位板1的具体几何形状和尺寸取决于位于同一施工层的全部待定位钢筋的分布范围和数量,例如,建筑物的底层施工面内纵向固定有N根待定位钢筋,且N根待定位钢筋在a1×b1的矩形范围内间隔分布,则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定位板1可设置为a2×b2的矩形板,且该定位板1内设有N个以N根待定位钢筋的间距间隔分布且贯通设置的钢筋定位孔2。其中,a2>a1,b2>b1。
至于定位板1的厚度,应结合定位板1的材质保证定位板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浇筑和振捣而产生变形。例如,定位板1采用钢板时,钢板的厚度可设置为4mm。
钢筋定位孔2贯通设置于定位板1内。钢筋定位孔2的内径不小于待定位的钢筋的直径,可略大于待定位钢筋的直径,以便通过多个钢筋定位孔2一一对应地套设多根待定位钢筋。
该辅助定位件用于定位多根待定位钢筋。前述待定位钢筋纵向分布,且底端固定于施工基层,以便向前述施工基层的上方浇筑砼。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可预埋于施工基层内,换言之,前述待定位钢筋可为首层PC预埋钢筋,相应地,施工基层也称之为PC预埋层。
由于多根待定位钢筋在浇筑前仅底端固定于PC预埋层,因此在浇筑过程以及浇筑完毕后的振捣过程中,待定位钢筋容易偏移,进而影响后续施工。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通过多个钢筋定位孔2一一对应地套设多根待定位钢筋,定位板1水平架置于全部待定位钢筋中部的同一高度处,同时将定位板1的周侧固定连接于PC预埋层,最后向定位板1的下表面和PC预埋层的上表面之间浇筑砼。
可见,该辅助定位件结合待定位钢筋及其施工场地内的已有设施,令多个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和中部分别固定于施工场地,实现全部待定位钢筋的定位安装。由于定位孔及其内部的钢筋定位孔2根据全部待定位钢筋的安装位置设计,因此,对于任意一根待定位钢筋而言,PC预埋层和定位板1分别形成两个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且相对固定的孔,确保待定位钢筋能够在浇筑和振捣作业中始终保持纵向分布。
其中,定位板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供振捣器的振捣头穿入的振捣孔4。振捣孔4除了在振捣作业中供振捣头穿入以实现振捣这一作用外,还可以作为浇筑作业中的通孔,即砼自振捣孔4内浇筑进入PC预埋层的上表面和定位板1的下表面。振捣孔4的直径通常设置为100mm,便于振捣。
该实施例中,钢筋定位孔2和振捣孔4均沿同一方向贯通设置。二者的贯通方向通常垂直于定位板1的板面。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在待定位钢筋的施工场地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板材对待定位钢筋进行定位,设计合理、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轻巧耐用,保证了待定位钢筋的施工精度,确保PC构件安装的准确性,能够节省时间及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辅助定位件中,位于同排或同列的全部振捣孔4和全部钢筋定位孔2间隔交错排列。以位于同排的全部振捣孔4和全部钢筋定位孔2为例,相邻两个振捣孔4之间设置有一个钢筋定位孔2,且相邻两个钢筋定位孔2之间设有一个振捣孔4。这一结构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浇筑作业和振捣作业的作业质量,确保浇筑于全部待定位钢筋上方的砼均匀分布。
根据待定位钢筋的具体间距不同,位于同排或同列的全部振捣孔4和全部钢筋定位孔2也可以以其他规律交错排列。例如,仍然以位于同排的全部振捣孔4和全部钢筋定位孔2为例,若相邻两个钢筋定位孔2的间距较小,则相邻两个振捣孔4可以以每两个或三个钢筋定位孔2的间距为单位间隔设置,从而实现全部振捣孔4和全部钢筋定位孔2间隔交错排列。
由于PC预埋层内往往固定有多根纵向分布的待定位钢筋,相应地,一个定位板1通常设有多个钢筋定位孔2,以提高待定位钢筋的定位施工效率。因此,为了降低钢筋定位孔2和待定位钢筋的装配难度,任一钢筋定位孔2的内径比待定位钢筋的直径大2mm,可供其所套设的待定位钢筋在一定范围内偏移微小角度,避免在装配全部待定位钢筋时,对部分待定位钢筋过渡限位而导致定位板1安装困难。显然,该示例所提供的2mm仅为参考值,根据待定位钢筋的具体直径,该数值可上下波动。
该辅助定位件在钢筋定位施工完毕后需要与钢筋拆卸分离,为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定位件中,定位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拉杆3。
提拉杆3在定位板1的上表面的安装位置应避让待定位钢筋的浇筑振捣位置,也就是说,提拉杆3应当与振捣孔4间隔一定距离,确保振捣设备能够移动至振捣孔4一侧,从而将振捣头伸入振捣孔4内。
提拉杆3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提拉杆3设置为多个时,全部提拉杆3间隔分布,方便施工人员向定位板1的不同位置同时施加拉力,从而将定位板1自定位板1下方的砼的表面拔脱分离。
以图1为例。图1中提拉杆3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提拉杆3分别紧邻定位板1的两端部固定。根据定位板1的具体长度,可由同一施工人员两手同时拉拔提拉杆3,也可由两个施工人员分别自定位板1的两端拉拔提拉杆3。
提拉杆3的形状包括且不限于直杆状和、弯杆状和环状。为了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各个实施例中,提拉杆3均设置为半环状,且提拉杆3沿环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焊接于定位板1。简而言之,提拉杆3和定位板1的上表面围设呈一个封闭环。
提拉杆3可采用钢筋或钢管加工,以便将其端部焊接于定位板1的上上表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包括用以供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固定的PC预埋层、与PC预埋层固定连接的板筋以及上述辅助定位件。该钢筋定位结构中,定位板1的周侧固定连接于板筋,
全部待定位钢筋的底端间隔固定于PC预埋层的中间区域,板筋通常固定于全部待定位钢筋的周侧。
定位板1可焊接于板筋的顶端,也可根据具体浇筑高度固定于板筋的高度中部。
定位板1具体可采用Q235钢板。通过切割机、开孔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依次剪裁合适尺寸的Q235钢板、在Q235钢板上开设钢筋定位孔2和振捣孔4以及将Q235钢板的周侧焊接于板筋。
为了方便操作,该钢筋定位结构可包括多个定位板1,用于分别实现同一PC预埋层不同位置处的钢筋定位作业。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板1的边缘吻合,以实现全部定位板1沿同一平面无间隙拼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供待定位钢筋的底端固定的PC预埋层、与所述PC预埋层固定连接的板筋以及辅助定位件;
所述辅助定位件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周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板筋;所述定位板(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以供振捣器的振捣头穿入的振捣孔(4)和若干个以待定位钢筋的间距间隔设置的钢筋定位孔(2);所述钢筋定位孔(2)和所述振捣孔(4)均沿同一方向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为Q235钢板;所述Q235钢板的周侧焊接于所述板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的数目为多个;全部所述定位板(1)沿同一平面无间隙拼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9687.1U CN214117565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9687.1U CN214117565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17565U true CN214117565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484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89687.1U Active CN214117565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175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92992A (zh) * | 2022-06-24 | 2022-08-12 | 北京博大新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体转换层预埋钢筋精度控制装置及施工工艺 |
-
2020
- 2020-08-13 CN CN202021689687.1U patent/CN2141175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92992A (zh) * | 2022-06-24 | 2022-08-12 | 北京博大新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体转换层预埋钢筋精度控制装置及施工工艺 |
CN114892992B (zh) * | 2022-06-24 | 2024-04-02 | 北京博大新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墙体转换层预埋钢筋精度控制装置及施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0041B (zh) | 一种梁柱节点钢筋避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002377A (zh) | 一种预制箱梁钢筋绑扎及波纹管定位装置 | |
CN214117565U (zh) | 一种钢筋定位结构和辅助定位件 | |
CN110258927A (zh) | 一种正交钢筋网架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 |
CN100359110C (zh) | 一种钢筋砼暗肋梁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JP6319864B1 (ja) | 法面施工補助具、及び、法面施工方法 | |
CN214061940U (zh) |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 |
JP2000240207A (ja) | 中空スラブのボイド部材設置方法 | |
CN110821039B (zh) |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 |
JP2001295404A (ja) | 鉄筋付捨型枠中空管打込み工法 | |
JP2002332691A (ja) | 柱と梁の仕口部構造 | |
JP6576204B2 (ja) | スラブ構造の施工方法 | |
JPH09242259A (ja) | 建築構造物のボイドスラブ用鉄筋ユニット | |
CN217601689U (zh) | 一种全现浇外墙非承重墙水平结构拉缝系统 | |
CN218466877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固定装置 | |
JP2020097844A (ja) | 柱梁の接合構造 | |
CN215925608U (zh) | 一种用于快速安装的多墩柱桥墩的连接机构 | |
CN110821040B (zh) |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 | |
CN209924465U (zh) | 一种钢柱位移调整装置 | |
JP2001200594A (ja) | 大断面の柱と梁からなる構造体の施工方法 | |
JP4392684B2 (ja) | 鉄筋篭用治具、鉄筋篭の組立方法 | |
CN111719773B (zh) | 屋盖落地式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 |
JP4319775B2 (ja) | 耐震補強壁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2568987B2 (ja) | 鉄筋組立用の支持部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橋梁の施工方法 | |
CN116641487A (zh) | 一种螺栓套筒装置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