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1039B -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1039B
CN110821039B CN201911134273.4A CN201911134273A CN110821039B CN 110821039 B CN110821039 B CN 110821039B CN 201911134273 A CN201911134273 A CN 201911134273A CN 110821039 B CN110821039 B CN 110821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teel
section steel
suppor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42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1039A (zh
Inventor
侯大海
田文刚
王福海
于海龙
薄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ity Wuqing Distri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enerat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ity Wuqing Distri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ener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ity Wuqing Distri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eneration Co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ity Wuqing Distri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Generation Co
Priority to CN2019111342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1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1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1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2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4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concrete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 e.g. metal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绑扎钢筋,安装主型钢和支撑型钢;S11、首先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的钢筋,并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的下半部分;S12、拆模,绑扎支撑柱的钢筋;S13、拼接主型钢,对齐焊接主型钢拼接材和支撑型钢;S2、在主型钢与支撑型钢连接节点的上方开设有放灰孔,向主型钢和支撑型钢内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主型钢和支撑型钢的节点处,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以及支撑柱与主混凝土结构柱的节点;S3、继续延长绑扎支撑柱的钢筋,以及延长支撑型钢;S4、浇筑成型支撑柱。本发明中,焊接的难度也较低,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提升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钢混凝土柱,特别涉及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社会中,为了满足城市中的住房压力,以及满足人们办公场所的需求,在城区内修建了许多的高层建筑。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强度,通常在建筑高层建筑物的过程中,使用型钢混凝土柱来作为高层建筑物的骨架,从而提升高层建筑物的强度,提高安全性能。
型钢混凝土柱也称为钢包柱结构,是在结构柱的外侧增设型钢结构,在成型的过程中,首先设置钢筋结构,再将型钢结构套设在钢筋结构的外侧,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型钢结构能够充当模板,大大节省了模板体系,同时也由于型钢结构的设置,能够大大提升结构柱的强度、刚度以及延展性能,抗震性较高。
现有的钢包柱结构中,大多数钢包柱结构均为竖直设置的柱型结构,在该结构中,型钢的设置较为简单,仅仅需要筒形的型钢结构挨个套设在钢筋的外侧,再对型钢进行焊接作业。本申请的申请人研发了一款用单个钢包柱进行多点支撑的钢包梁支撑结构,钢包梁支撑结构具体可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一。
在成型上述钢包梁支撑结构的过程中,由于主混凝土结构柱和多个支撑柱分别被主型钢和支撑型钢包裹起来,在浇筑混凝土时,一般先浇筑主混凝土结构柱和支撑柱的连接处,待混凝土凝固完成之后再进行上部分的结构施工。按照目前的浇筑过程,很难观察到混凝土浇筑到什么高度,浇筑的量太少则不能将主型钢与支撑型钢之间的节点填充满,浇筑的量太多则很难控制多个支撑型钢内的混凝土物料的均匀程度,导致多个支撑型钢内的混凝土高度和密实度都有所差别,从而影响最终成型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浇筑主型钢和支撑型钢节点处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钢筋,安装主型钢和支撑型钢;
S2、向主型钢和支撑型钢内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主型钢和支撑型钢的节点处,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以及支撑柱与主混凝土结构柱的节点;
S3、继续延长绑扎支撑柱的钢筋,以及延长支撑型钢;
S4、浇筑成型支撑柱;
在步骤S2中,在向主型钢和支撑型钢内浇筑混凝土前,在主型钢与支撑型钢连接节点的上方开设有放灰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主型钢和支撑型钢之后,在向支撑型钢和主型钢的节点处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放灰孔能够对浇筑的混凝土的位置进行观察,浇筑过多的混凝土能够从放灰孔内流出,从而保证对主混凝土结构柱和支撑柱在节点处浇筑性能的一致性,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首先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的钢筋,并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的下半部分;
S12、拆模,绑扎支撑柱的钢筋;
S13、将主型钢沿竖直方向的分型面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主型钢拼接材与支撑型钢的下端焊接成一体,将支撑型钢分别套接在不同的支撑柱钢筋外侧,再将主型钢拼接材包裹在主混凝土结构柱下半部分的外侧,之后对齐焊接主型钢拼接材和支撑型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的下半部分,这样就便于提升绑扎支撑柱钢筋时主混凝土结构柱钢筋的稳定性,降低钢筋形变的可能性;而将主型钢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是为了降低支撑型钢套接在支撑柱钢筋外侧的难度,同时支撑型钢与主型钢拼接材先进行焊接,之后再对主型钢拼接材进行拼接和焊接,此时主型钢拼接材的焊缝较为规则,焊接的难度也较低,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提升施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13中,对齐主型钢拼接材的过程中采用临时固定结构,所述临时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板,首先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主型钢拼接材上,并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相互靠近,之后将主型钢拼接材对齐后,利用连接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临时固定结构,能够通过连接板来暂时固定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快速定位和固定主型钢拼接材的相对位置,便于稳定焊接主型钢拼接材的焊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3中,支撑型钢包括多根子型钢,子型钢之间采用临时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型钢分为多个子型钢,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支撑型钢套接在支撑柱钢筋外侧的难度,分段安装支撑型钢,采用临时固定结构来固定子型钢,提升支撑型钢的安装效率以及降低安装的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主型钢和支撑型钢的侧面上插设有多个铆接杆,所述铆接杆穿过主型钢和支撑型钢侧壁插入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型钢和支撑型钢的侧面设置多个铆接杆之后,当主混凝土结构柱与支撑柱凝固之后,主型钢与支撑型钢与主混凝土结构柱和支撑柱的结合性更强,稳定性更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架设有第一支撑梁,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撑柱搭接,第一支撑梁与支撑柱是一体浇筑成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S41.将第一支撑梁的钢筋放置在支撑型钢的上方,并且将第一支撑梁的钢筋与支撑柱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S42.支设第一支撑梁的模板,向第一支撑梁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且持续振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扎第一支撑梁钢筋与支撑柱钢筋后能够提升第一支撑梁与支撑柱浇筑后的一体性,从而提升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41中,绑扎第一支撑梁钢筋的过程中,向支撑型钢内预先放置一根振捣棒,在步骤S42完成浇筑和振捣后,将支撑型钢内的振捣棒剪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向支撑型钢内预先放置一根振捣棒,能够避免在后期由于钢筋结构较为密集而导致振捣棒难以下放的问题,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支撑型钢内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开设放灰孔,便于观察对主混凝土结构柱和支撑柱节点的浇筑量和浇筑位置,从而保证对主混凝土结构柱和支撑柱在节点处浇筑性能的一致性,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2、通过将主型钢设置成多个主型钢拼接材,降低了支撑型钢套接在支撑柱钢筋外侧的难度,同时支撑型钢与主型钢拼接材先进行焊接,之后再对主型钢拼接材进行拼接和焊接,此时主型钢拼接材的焊缝较为规则,焊接的难度也较低,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提升施工效率;
3、通过先绑扎第一支撑梁与支撑柱的钢筋,再进行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柱的浇筑,达到了提升第一支撑梁和支撑柱连接的一体性;
4、通过在绑扎第一支撑梁与支撑柱的钢筋的过程中向支撑型钢内放置振捣棒,达到了提升对支撑柱内混凝土振捣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钢包柱支撑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报告厅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支撑柱钢筋绑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混凝土结构柱;2、外包型钢;21、主型钢;211、主型钢拼接材;22、支撑型钢;221、子型钢;222、放灰孔;23、临时固定结构;231、第一固定板;232、第二固定板;233、连接板;3、支撑柱;71、底部支撑结构;711、第二支撑梁;712、第三支撑梁;713、第四支撑梁;72、顶部支撑结构;8、观景台;81、第一支撑梁;82、副支撑柱;9、钢包柱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钢包柱支撑结构,包括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外包型钢2,主混凝土结构柱1一体连接在地面的上方,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上方一体连接有两根以上的支撑柱3,本实施例中,以两根支撑柱3为例进行介绍。外包型钢2包括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主型钢21包裹在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外侧,支撑型钢22包裹在支撑柱3的外侧。该种结构的钢包柱支撑结构,利用一根主混凝土结构柱1来支撑多根支撑柱3,并且设置主型钢21包裹主混凝土结构柱1、设置支撑型钢22包裹支撑柱3,以能够提升钢包柱支撑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抗震性能,达到了利用一根钢包柱进行多点支撑的效果,从而大大节约了支撑结构所占用的地面空间,便于对空间进行合理化利用。
在安装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过程中,需要将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套设在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的钢筋的外侧,而如果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之后安装主型钢21,再将支撑型钢22的钢筋绑扎到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上的难度就会相对较高,因为主型钢21会妨碍支撑柱3的钢筋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绑扎。如图1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将主型钢21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211,多块主型钢拼接材互相拼接后焊接在一起形成主型钢21。这样就能够在支撑柱3和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将各个主型钢拼接材211拼接在主混凝土结构柱1钢筋的外侧,之后焊接,有助于提升支撑柱3和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的绑扎强度,从而提升支撑结构的整体强度。
如图1所示,在安装支撑型钢22时,支撑型钢22与主型钢21之间的焊缝位置不规则且不均匀,焊接起来难度较高。因此,可以首先按照图纸的预设要求,将主型钢拼接材211焊接在支撑型钢22的下端,之后再将支撑型钢22套设在支撑柱3钢筋的外侧,之后对齐主型钢拼接材211,对主型钢拼接材211进行焊接,此时主型钢拼接材211的焊缝位置较为均匀和规则,焊接的空间也充足,焊接起来较为方便。
支撑型钢22因为长度较长,质量较大,并且是倾斜套接在支撑柱3的钢筋的外侧,因此安装的难度较大,在拼接主型钢拼接材211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支撑型钢22的吊装原因而导致拼接难度较大。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支撑型钢22分为多节子型钢221,在安装支撑型钢22的过程中,是逐根子型钢221安装,降低了支撑型钢22的安装难度。在安装的过程,首先将一根子型钢221的下端与主型钢拼接材211焊接,再将该子型钢221套设在支撑柱3钢筋的外侧,降低主型钢拼接材211的拼接难度,之后再将其余子型钢221逐根安装并且互相焊接固定。
子型钢221之间的焊接以及主型钢拼接材211之间的焊接,都需要首先将需要焊接的两个部件相对不动,再进行焊接,才能够保证焊接的精度。而在焊接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采用吊车或者吊装工具来对需要焊接的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进行吊装,并且始终需要工人进行手扶对接,焊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都较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子型钢221和主型钢拼接材211之间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利用临时固定结构23来保证需要焊接的子型钢221之间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之间的间距,便于进行焊接,大大降低了焊接的难度,提升焊接效率和质量。
如图2所示,所述临时固定结构23包括第一固定板231、第二固定板232和连接板233,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分别与不同的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固定连接,连接板2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在利用临时固定结构23固定相邻的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分别焊接在相邻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相互靠近的一端,之后将连接板233与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保持上方的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的位置稳定性,就可以将吊装的设备拆除,之后再对两个子型钢221或者主型钢拼接材211的接缝处进行焊接,焊接的质量较高,难度较小。
如图2所示,支撑型钢22的连接处的上方开设有放灰孔222,向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连接处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将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的连接处浇注密实之后,多余的混凝土浆会从放灰孔222内排出,便于观察混凝土浇注的量是否合适,避免浇注的混凝土量过多或者过少,保证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以及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在外包型钢2的外表面向内还插设多个铆接杆,包括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这样在浇筑混凝土之后,能够提升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与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连接强度,使外包型钢2不易与混凝土结构互相之间脱离。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报告厅结构,包括钢包柱支撑结构9、观景台8和报告厅,观景台8位于钢包柱支撑结构9的上方,报告厅位于观景台8的上方,所述钢包柱支撑结构9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钢包柱支撑结构9包括两个,两个钢包柱支撑结构9用以稳定支撑观景台8,并且所占用的支撑空间较小,观景台8能够提供观景的空间和楼层数,而报告厅则是主要的观景点。
如图3所示,在结构上,报告厅包括底部支撑结构71和顶部支撑结构72,底部支撑结构71包括纵横交错的第二支撑梁711以及弧形的第三支撑梁712和第四支撑梁713,第二支撑梁711与第三支撑梁712和第四支撑梁713的钢筋结构互相交错并且一体浇筑成型,第三支撑梁712位于第四支撑梁713内侧,顶部支撑结构72的钢筋结构连接在第四支撑梁713上方。观景台8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第一支撑梁81和副支撑柱82,第一支撑梁81包括多根并且支撑在钢包柱支撑结构9的上方,副支撑柱82的下端竖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梁81连接的节点处,副支撑柱82的上端连接在第三支撑梁712与第二支撑梁711的连接节点处。
第一支撑梁81可以与支撑柱3一体浇筑而成,能够提升观景台8与钢包柱支撑结构9的连接强度和一体性。报告厅的底部采用第二支撑梁711、第三支撑梁712和第四支撑梁713纵横交错设置,能够提升报告厅底部的支撑强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钢筋,安装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具体步骤如下。
S11、结合图1和图4所示,首先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并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下半部分;
S12、拆模,绑扎支撑柱3的钢筋;
S13、将主型钢21沿竖直方向的分型面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211,主型钢拼接材211与支撑型钢22的下端焊接成一体,将支撑型钢22分别套接在不同的支撑柱3钢筋外侧,再将主型钢拼接材211包裹在主混凝土结构柱1下半部分的外侧,之后对齐焊接主型钢拼接材211和支撑型钢22。
这样在步骤S1中,先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下半部分,这样就便于提升绑扎支撑柱3钢筋时主混凝土结构柱1钢筋的稳定性,降低钢筋形变的可能性.而将主型钢21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211,就能够先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的钢筋结构,之后再将主型钢拼接材211拼接形成主型钢21,从而提升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的钢筋绑扎的强度,最终达到提升钢包梁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支撑型钢22套接在支撑柱3钢筋外侧的难度,支撑型钢22与主型钢拼接材211先进行焊接,之后再对主型钢拼接材211进行拼接和焊接,此时主型钢拼接材211的焊缝较为规则,焊接的难度也较低,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提升施工效率。
在上述步骤S13中,对齐主型钢拼接材211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所述临时固定结构23包括第一固定板231、第二固定板232和连接板233,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主型钢拼接材211上,并且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相互靠近,之后将主型钢拼接材211对齐后,利用连接板233与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临时固定结构23,能够通过连接板233来暂时固定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能快速定位和固定主型钢拼接材211的相对位置,便于稳定焊接主型钢拼接材211的焊缝,缩短对支撑型钢22和主型钢拼接材211的吊装时间,降低吊装对齐主型钢拼接材211的难度,提升安装效率。
S2、向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内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节点处,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1以及支撑柱3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节点。
在向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内浇筑混凝土前,在主型钢21与支撑型钢22连接节点的上方开设有放灰孔222。在向支撑型钢22和主型钢21的节点处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放灰孔222能够对浇筑的混凝土的位置进行观察,浇筑过多的混凝土能够从放灰孔222内流出,从而保证对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在节点处浇筑性能的一致性,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S3、继续延长绑扎支撑柱3的钢筋,以及延长支撑型钢22。
支撑型钢22包括多根子型钢221,子型钢221之间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固定连接。将支撑型钢22分为多个子型钢221,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支撑型钢22套接在支撑柱3钢筋外侧的难度,分段安装支撑型钢22,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来固定子型钢221,提升支撑型钢22的安装效率以及降低安装的难度。
在完成步骤S3之后,可以在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侧面上插设多个铆接杆,所述铆接杆穿过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侧壁插入内部。这样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主型钢21与支撑型钢22与主混凝土结构柱1和支撑柱3的结合性更强,稳定性更强。
S4、浇筑成型支撑柱3。
结合图1和图3,当在支撑柱3上设置第一支撑梁81时,第一支撑梁81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撑柱3搭接,第一支撑梁81与支撑柱3是一体浇筑成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S41.将第一支撑梁81的钢筋放置在支撑型钢22的上方,并且将第一支撑梁81的钢筋与支撑柱3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S42.支设第一支撑梁81的模板,向第一支撑梁81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且持续振捣。
此时,绑扎第一支撑梁81钢筋与支撑柱3钢筋后能够提升第一支撑梁81与支撑柱3浇筑后的一体性,从而提升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步骤S41中,绑扎第一支撑梁81钢筋的过程中,还可以向支撑型钢22内预先放置一根振捣棒,在步骤S42完成浇筑和振捣后,将支撑型钢22内的振捣棒剪断。这样能够避免在后期由于钢筋结构较为密集而导致振捣棒难以下放的问题,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支撑型钢22内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钢筋,安装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
S2、向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内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节点处,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1)以及支撑柱(3)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节点;
S3、继续延长绑扎支撑柱(3)的钢筋,以及延长支撑型钢(22);
S4、浇筑成型支撑柱(3);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在向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内浇筑混凝土前,在主型钢(21)与支撑型钢(22)连接节点的上方开设有放灰孔(222);
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首先绑扎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钢筋,并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成型主混凝土结构柱(1)的下半部分;
S12、拆模,绑扎支撑柱(3)的钢筋;
S13、将主型钢(21)沿竖直方向的分型面分为多块主型钢拼接材(211),主型钢拼接材(211)与支撑型钢(22)的下端焊接成一体,将支撑型钢(22)分别套接在不同的支撑柱(3)钢筋外侧,再将主型钢拼接材(211)包裹在主混凝土结构柱(1)下半部分的外侧,之后对齐焊接主型钢拼接材(211)和支撑型钢(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对齐主型钢拼接材(211)的过程中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所述临时固定结构(23)包括第一固定板(231)、第二固定板(232)和连接板(233),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主型钢拼接材(211)上,并且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相互靠近,之后将主型钢拼接材(211)对齐后,利用连接板(233)与第一固定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支撑型钢(22)包括多根子型钢(221),子型钢(221)之间采用临时固定结构(2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的侧面上插设有多个铆接杆,所述铆接杆穿过主型钢(21)和支撑型钢(22)侧壁插入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上方架设有第一支撑梁(81),第一支撑梁(81)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支撑柱(3)搭接,第一支撑梁(81)与支撑柱(3)是一体浇筑成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S41.将第一支撑梁(81)的钢筋放置在支撑型钢(22)的上方,并且将第一支撑梁(81)的钢筋与支撑柱(3)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S42.支设第一支撑梁(81)的模板,向第一支撑梁(81)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且持续振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1中,绑扎第一支撑梁(81)钢筋的过程中,向支撑型钢(22)内预先放置一根振捣棒,在步骤S42完成浇筑和振捣后,将支撑型钢(22)内的振捣棒剪断。
CN201911134273.4A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821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273.4A CN110821039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273.4A CN110821039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1039A CN110821039A (zh) 2020-02-21
CN110821039B true CN110821039B (zh) 2021-07-13

Family

ID=6955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4273.4A Active CN110821039B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10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0034B2 (en) * 2005-05-02 2011-07-19 Morton Buildings, Inc. Structural column with footing stilt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CN204691077U (zh) * 2015-05-27 2015-10-07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新型地下大空间工程用y型柱结构
CN105155841A (zh) * 2015-09-29 2015-12-16 赵春樵 外骨骼预制薄壁构件及其装配式施工钢筋混凝土墩、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06368533U (zh) * 2016-07-08 2017-08-01 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角度倾斜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结构
CN109989525B (zh) * 2019-04-15 2024-01-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Y形复合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1039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04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工艺
US10106973B1 (en)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295003A (zh) 一种构造柱施工方法
CN108396630A (zh) 带湿接缝横桥向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大箱梁结构
JP2010242390A (ja) 鉄骨ブレースを有する柱・梁の接合部の接合方法とその構造
CN213203831U (zh) 一种悬浇法0#块现浇支架与临时固结相结合的施工支架
CN109837924B (zh) 基坑支护格构柱与主体结构交插部位的施工方法
CN110821039B (zh)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857527U (zh)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梁连接结构
CN110821040B (zh) 一种钢包梁支撑结构
JPH04261934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製型枠部材を使用した躯体構築方法
JP2001271366A (ja) フラットスラブとコンクリート充填鋼管柱との接合構造及びフラットスラブの施工方法
CN114482607A (zh)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CN110528733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短肢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JPH09111721A (ja) 橋脚の施工方法及び、橋脚の構造
JP2002332691A (ja) 柱と梁の仕口部構造
CN107558482A (zh) 装配式框架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943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影院看台结构
CN115506634B (zh) 一种装配式站台雨棚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14178U (zh) 一种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
CN217399456U (zh) 一种钢箱梁桥的墩梁固结结构
CN212153865U (zh) 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
JPH0893137A (ja) 型枠兼用のプレキャスト柱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01200594A (ja) 大断面の柱と梁からなる構造体の施工方法
JPH094926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軸組と構造物の構築方法及びその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