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8486U -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8486U
CN214108486U CN202023230299.XU CN202023230299U CN214108486U CN 214108486 U CN214108486 U CN 214108486U CN 202023230299 U CN202023230299 U CN 202023230299U CN 214108486 U CN214108486 U CN 21410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lanking
hole
steel backing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02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磊
李再坤
王连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Gaish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Gais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Gaish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Gaish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02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背落料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钢背的落料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效率底下的问题以及产品一致性不足、浪费板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底模以及弹簧,上模设置在中模上方,上模与中模配合以对钢板进行打凹,下模设置在中模下方,下模与中模配合进行对钢板的落料,底模设置在下模下方,中模与底模配合对钢背穿孔,采用双层落料,对钢板进行二次落料,增大效率问题,保证钢背产品一致性,且节省板材;通过采用二次定位,增大落料精度;双层同时加工,减少加工程序可减少停机故障率,增大落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背落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背景技术
落料是用于需进一步加工工件的下料或冲制出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的落料件,用压力机把所需材料从板类母材上分离出来,一般称做落料。方法包括压力机、剪板机、锯床、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激光切割等等,冲落的部分是成品,余下的部分是余料或废料。
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于钢背的落料,通常会有效率底下的问题以及产品一致性不足、浪费板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底模以及弹簧,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中模上方,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配合以对钢板进行打凹,所述下模设置在所述中模下方,所述下模与所述中模配合进行对钢板的落料,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下方,所述中模与所述底模配合对钢背穿孔,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所述下模与所述底模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包括上本体、打凹配合槽、上定位孔以及上导向孔,所述上本体主体为矩形体,所述上本体下底面形成有所述打凹配合槽,所述上定位孔沿所述上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上导向孔沿所述上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模包括有中本体、打凹凸体、定位杆、中导向孔以及落料凸模,所述中本体主体为矩形体,所述打凹凸体设置在所述中本体的上顶面,所述打凹凸体与所述打凹配合槽在钢板上初步压出钢背轮廓的凹槽,所述定位杆竖直设置在所述中本体上,所述中导向孔沿所述中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凸体设置在所述中本体的下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包括下本体、下定位孔、下导向孔以及落料孔,所述下本体主体为矩形体,所述下定位孔沿所述下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下导向孔沿所述下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孔沿所述下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孔与所述落料凸体拟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落料凸模上还形成有配合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模包括有底本体、导向杆、底定位孔以及冲孔凸体,所述底本体主体为矩形体,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底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底定位孔沿所述底本体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冲孔凸体设置在所述底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冲孔凸体与所述配合孔拟合,以对钢背进行冲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上导向孔、所述中导向孔以及所述下导向孔,通过所述导向杆与所述上导向孔、所述中导向孔以及所述下导向孔的配合,使得所述上本体、所述中本体以及所述下本体均沿竖直方向移动,提高冲压落料的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杆包括上段以及下段,所述上段与所述上定位孔拟合,所述上段与所述上定位孔配合对钢板打出定位孔,便于在进行落料时进行定位,增加落料精度,所述下段与所述下定位孔以及所述底定位孔拟合,下段穿过经过打孔的钢板,以实现对钢板的定位,增加落料精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层落料,对钢板进行二次落料,增大效率问题,保证钢背产品一致性,且节省板材;
通过采用二次定位,增大落料精度;
双层同时加工,减少加工程序可减少停机故障率,增大落料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模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模;101、上本体;102、打凹配合槽;103、上定位孔;104、上导向孔;
2、中模;201、中本体;202、打凹凸体;203、定位杆;2031、上段;2032、下段;204、中导向孔;205、落料凸模;206、配合孔;
3、下模;301、下本体;302、下定位孔;303、下导向孔;304、落料孔;
4、底模;401、底本体;402、导向杆;403、底定位孔;404、冲孔凸体;
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底模4以及弹簧5,上模1设置在中模2上方,上模1与中模2配合以对钢板进行打凹,下模3设置在中模2下方,下模3与中模2配合进行对钢板的落料,底模4设置在下模3下方,中模2与底模4配合对钢背穿孔,上模1与中模2之间设置有弹簧5,中模2与下模3之间设置有弹簧5,下模3与底模4之间设置有弹簧5。
请参阅图2-图3,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上模1包括上本体101、打凹配合槽102、上定位孔103以及上导向孔104,上本体101主体为矩形体,上本体101下底面形成有打凹配合槽102,上定位孔103沿上本体1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上导向孔104沿上本体1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
请参阅图4-图5,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2包括有中本体201、打凹凸体202、定位杆203、中导向孔204以及落料凸模205,中本体201主体为矩形体,打凹凸体202设置在中本体201的上顶面,打凹凸体202与打凹配合槽102在钢板上初步压出钢背轮廓的凹槽,定位杆203竖直设置在中本体201上,中导向孔204沿中本体2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落料凸体设置在中本体201的下底面。
请参阅图6,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下模3包括下本体301、下定位孔302、下导向孔303以及落料孔304,下本体301主体为矩形体,下定位孔302沿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下导向孔303沿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落料孔304沿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落料孔304与落料凸体拟合。
请参阅图5,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落料凸模205上还形成有配合孔206。
请参阅图7,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底模4包括有底本体401、导向杆402、底定位孔403以及冲孔凸体404,底本体401主体为矩形体,导向杆402设置在底本体401的上表面,底定位孔403沿底本体4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冲孔凸体404设置在底本体401的上表面,冲孔凸体404与配合孔206拟合,以对钢背进行冲孔。
请参阅图1,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导向杆402穿过上导向孔104、中导向孔204以及下导向孔303,通过导向杆402与上导向孔104、中导向孔204以及下导向孔303的配合,使得上本体101、中本体201以及下本体301均沿竖直方向移动,提高冲压落料的精度。
请参参阅图4,至少其中一个实施例,定位杆203包括上段2031以及下段2032,上段2031与上定位孔103拟合,上段2031与上定位孔103配合对钢板打出定位孔,便于在进行落料时进行定位,增加落料精度,下段2032与下定位孔302以及底定位孔403拟合,下段2032穿过经过打孔的钢板,以实现对钢板的定位,增加落料精度。
进一步的,上本体101上顶面抵接压力机,优选110T、160T或315T压力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底模(4)以及弹簧(5),所述上模(1)设置在所述中模(2)上方,所述上模(1)与所述中模(2)配合,所述下模(3)设置在所述中模(2)下方,所述下模(3)与所述中模(2)配合进行对钢板的落料,所述底模(4)设置在所述下模(3)下方,所述中模(2)与所述底模(4)配合对钢背穿孔,所述上模(1)与所述中模(2)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5),所述中模(2)与所述下模(3)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5),所述下模(3)与所述底模(4)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上本体(101)、打凹配合槽(102)、上定位孔(103)以及上导向孔(104),所述上本体(101)主体为矩形体,所述上本体(101)下底面形成有所述打凹配合槽(102),所述上定位孔(103)沿所述上本体(1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上导向孔(104)沿所述上本体(1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包括有中本体(201)、打凹凸体(202)、定位杆(203)、中导向孔(204)以及落料凸模(205),所述中本体(201)主体为矩形体,所述打凹凸体(202)设置在所述中本体(201)的上顶面,所述定位杆(203)竖直设置在所述中本体(201)上,所述中导向孔(204)沿所述中本体(2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凸体设置在所述中本体(201)的下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包括下本体(301)、下定位孔(302)、下导向孔(303)以及落料孔(304),所述下本体(301)主体为矩形体,所述下定位孔(302)沿所述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下导向孔(303)沿所述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孔(304)沿所述下本体(3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落料孔(304)与所述落料凸体拟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凸模(205)上还形成有配合孔(2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包括有底本体(401)、导向杆(402)、底定位孔(403)以及冲孔凸体(404),所述底本体(401)主体为矩形体,所述导向杆(402)设置在所述底本体(401)的上表面,所述底定位孔(403)沿所述底本体(401)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所述冲孔凸体(404)设置在所述底本体(401)的上表面,所述冲孔凸体(404)与所述配合孔(206)拟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02)穿过所述上导向孔(104)、所述中导向孔(204)以及所述下导向孔(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03)包括上段(2031)以及下段(2032),所述上段(2031)与所述上定位孔(103)拟合,所述下段(2032)与所述下定位孔(302)以及所述底定位孔(403)拟合。
CN202023230299.X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Active CN21410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0299.XU CN21410848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0299.XU CN21410848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8486U true CN214108486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0299.XU Active CN214108486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236B (zh) 细微齿形零件精密冲压成型的加工方法
CN205869225U (zh) 一种弯曲落料模
CN214108486U (zh)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CN104525691A (zh) 蚊香盘连续冲裁模
CN201871603U (zh) 一种火车制动板冲裁模
CN205032569U (zh) 一种制造背板通讯连接器屏蔽片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1360323U (zh) 一种修边冲孔成型模具
CN213763640U (zh) 一种薄壁件冲裁模具
CN217121482U (zh) 一种端子废料切断凹模
CN217121467U (zh) 一种加工锁具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8049901U (zh) 一种长拉延防裂的冲压成型机构
CN218532472U (zh) 螺母模具及带有螺母模具的加工装置
CN216679777U (zh) 一种定子产品组件同步加工模具
CN217570400U (zh) 一种雾化片的冲模模具
CN216828220U (zh) 一种侧剪带打凸模具
CN219985992U (zh) 一种冰箱后背钢板冲压模具
CN218460696U (zh) 一种冲头防拉断结构
CN216857924U (zh) 一种低噪音的冲压模具
CN215431038U (zh) 一种无毛边冲压结构
CN217192002U (zh) 一种薄型多孔锻件冲孔整形装置
CN217570462U (zh) 冲裁成型同步模具及生产线
CN213793703U (zh) 一种分切模具卡废料装置
CN214719770U (zh) 用于制造帽盖的裁冲模具
CN218798447U (zh) 一种通过滑块进行卷圆的机构
CN212822195U (zh) 一种连接板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lanking die for double-row steel back process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Linyi Branch

Pledgor: LINYI GAISHI MACHINE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