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1035U -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91035U
CN214091035U CN202022716586.5U CN202022716586U CN214091035U CN 214091035 U CN214091035 U CN 214091035U CN 202022716586 U CN202022716586 U CN 202022716586U CN 214091035 U CN214091035 U CN 214091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rm support
boom
arm
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65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大鹏
李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di Zhong Yuan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65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91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91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91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臂架装置包括首尾顺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和第七节臂架,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五节臂架和第六节臂架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七节臂架位于第六节臂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泵车的臂架施工灵活度低的缺陷。

Description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具有转台和设置在转台上的臂架装置。臂架装置包括多节臂架,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多节臂架可以展开、收拢、旋转和折叠凳。臂架装置上固定有输送管,输送管跟随臂架装置一起移动,可以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当混凝土泵车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多节臂架折叠起来以尽量减小混凝土泵车所占据的空间。
臂架装置在折叠状态时,因其在高度方向上受到约束,导致在竖直方向上的布置空间较小。因此,充分利用竖直方向的空间将臂架装置紧凑地折叠起来,对于增加臂架装置的总长度和提高臂架装置布料的灵活性而言非常关键。目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装置的折叠方式主要有R形、Z形以及RZ形等折叠方式。R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卷绕或卷合的方式朝向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折叠,朝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展开。Z形折叠方式是指多节臂节以依次相反的方向折叠或者展开。RZ形是R形和Z形的组合。
现有技术中的泵车臂架的末端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图1所示,末端两节臂架为两节整臂架,另一种为图2所示,最后一节臂架断开两节,展开角度约为90-180°,倒数第二节臂架为整臂架。对于上述臂架末端结构,采用第一种结构形式时,末端两节臂架均为整臂架,对于长臂架泵车(臂架长度大于50米以上的泵车),末端两节臂架太长,施工灵活性大大降低;而采用第二种结构形式时,尽管最后一节臂架断开两节,但是由于展开角度只有90-180°,而且倒数第二节臂架太长,施工灵活性也会大大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泵车的臂架施工灵活度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臂架装置,包括首尾顺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和第七节臂架,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五节臂架和第六节臂架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七节臂架位于第六节臂架的下方。
可选地,第七节臂架相对于第六节臂架展开的角度在0至210度的范围内。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和第三节臂架以R型折叠,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和第四节臂架以R型折叠。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位于第一节臂架的下方,第三节臂架的首端位于第一节臂架和第二节臂架之间,第四节臂架的首端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下方,第四节臂架的尾端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上方,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和第七节臂架位于第四节臂架的上方,其中,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及第三节臂架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的尾端、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为拐弯臂架,第三节臂架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位于第一节臂架的上方,第三节臂架的首端位于第二节臂架和第一节臂架之间,第四节臂架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上方,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和第七节臂架位于第四节臂架的上方,其中,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及第三节臂架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的尾端、第四节臂架、第五节臂架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为拐弯臂架,第三节臂架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的首端与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和第四节臂架的中部位置对应。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以Z型折叠,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和第四节臂架以R型折叠。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位于第一节臂架的上方,第三节臂架位于第二节臂架的上方,第四节臂架的首端位于第三节臂架的下方,第五节臂架、第六节臂架位于第四节臂架的上方,第七节臂架位于第六节臂架的下方,其中,第一节臂架、第二节臂架、第三节臂架及第四节臂架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四节臂架的尾端、第五节臂架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四节臂架为拐弯臂架,第四节臂架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的首端与第二节臂架的尾端、第三节臂架的首端和第四节臂架的尾端的位置对应。
可选地,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二节臂架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的下方,所述第三节臂架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和所述第二节臂架之间,所述第四节臂架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的上方,所述第五节臂架、所述第六节臂架和所述第七节臂架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节臂架、所述第二节臂架及所述第三节臂架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的尾端、所述第四节臂架、所述第五节臂架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为拐弯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驾驶室以及设置在车体上并位于驾驶室后方的转台,设置转台上的臂架装置,臂架装置为上述的臂架装置,第一节臂架与转台连接。
优选的,第一节臂架与转台的连接点位于驾驶室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倒数第二节臂架被分成第五节臂架和第六节臂架,进而使得第五节臂架和第六节臂架的长度不会过长,同时第七节臂架的展开角度大,大大提高布料范围与施工灵活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泵车的臂架施工灵活度低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种臂架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第二种臂架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臂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臂架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臂架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为图5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节臂架;2、第二节臂架;3、第三节臂架;4、第四节臂架;5、第五节臂架;6、第六节臂架;7、第七节臂架;100、臂架装置;200、转台;300、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一种臂架装置包括至少七个首尾顺次铰接的臂架,具体包括首尾顺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第四节臂架4、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五节臂架5和第六节臂架6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六节臂架6的下方。
采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倒数第二节臂架被分成第五节臂架5和第六节臂架6,进而使得第五节臂架5和第六节臂架6的长度不会过长,同时第七节臂架7的展开角度大,大大提高布料范围与施工灵活性。因此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泵车的臂架施工灵活度低的缺陷。
优选地,实施例一中的第五节臂架5和第六节臂架6通过油缸直接驱动。
优选地,实施例一中的第七节臂架7相对于第六节臂架6展开的角度在0至210度的范围内。具体而言,由于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的长度不是很长,因此二者的展开角度可以设计的较大,从而使得施工更加的灵活。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以R型折叠,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以R型折叠。实施例一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四者以顺时针方向缠卷折叠,因此呈R型折叠。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为: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2位于第一节臂架1的下方,第三节臂架3位于第二节臂架的上方,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位于第二节臂架2的下方,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之间。
进一步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具体折叠方式为:第一节臂架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节臂架2沿顺时针相对于第一节臂架1向下折叠。第三节臂架3沿顺时针相对于第二节臂架2向上折叠。第四节臂架4沿顺时针相对于第三节臂架3向下方折叠,且优选地,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位于第二节臂架2的首端的下方,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的上方。因此第四节臂架4整体呈倾斜设置,并且延伸经过第二节臂架2和第三节臂架。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连接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根据上述折叠方式,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和第三节臂架3之间呈顺时针的R型折叠,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之间呈顺时针的R型折叠。
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及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第四节臂架4、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中的臂架装置与实施例一的臂架装置相比也为R型折叠,但区别在缠卷折叠的方向不同,以及各节臂架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具体而言,实施例二的臂架装置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呈逆时针的缠卷折叠,并且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具体位置关系为: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2位于第一节臂架1的上方,第三节臂架3位于第二节臂架2的下方,第四节臂架4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
进一步地,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具体折叠方式为:第一节臂架1朝向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节臂架2沿逆时针相对于第一节臂架1向上方折叠。第三节臂架3沿逆时针相对于第二节臂架2朝向下方折叠,并且第三节臂架3位于第二节臂架2的下方。第四节臂架4沿逆时针相对于第三节臂架朝向上方折叠,并且第四节臂架4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连接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在上述折叠方式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和第三节臂架3之间呈逆时针的R型折叠,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之间呈逆时针的R型折叠。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及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第四节臂架4、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除此以外,实施例二中的臂架装置和实施例一的臂架装置区还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的首端与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中部位置对应。具体而言,第一节臂架1首端与转台连接,实施例一中的臂架装置可以应用在转台前置的泵车中,而实施例二中的臂架装置可以应用在转台中置的泵车中。由此可见,通过改变R型折叠的缠卷方向以及各个臂架的位置关系,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臂架装置灵活的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泵车中。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的臂架装置和实施例一与实施二中的臂架装置相比,区别在于折叠方式不同。具体而言,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以ZR型折叠。具体而言,上述四个臂架中先以Z型折叠,再以R型折叠,因此被称为ZR型折叠。进一步地,实施例三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和第三节臂架3之间为Z型折叠,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之间呈R型折叠。
具体而言,实施例三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具体位置关系为: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2位于第一节臂架1的上方,第三节臂架3位于第二节臂架2的上方,第四节臂架4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下方,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实施例三中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的具体折叠方式为:第一节臂架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节臂架2沿顺时针相对于第一节臂架1向上方折叠。第三节臂架3沿逆时针相对于第二节臂架2向上方折叠,因此第三节臂架3和第二节臂架2的折叠方向与第一节臂架1与第二节臂架2的折叠方向相反。第四节臂架4沿逆时针相对于第三节臂架3向下方折叠,并且第四节臂架4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下方,因此第四节臂架4、第三节臂架3相对于第二节臂架2都为逆时针缠卷折叠。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连接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
在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中,其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及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四节臂架4为拐弯臂架,第四节臂架4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此外,实施例三中的臂架装置和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臂架装置相比,区别还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的首端与第二节臂架2的尾端、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和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的端部位置对应。并且第一节臂架1的首端位于泵车的外侧,因此实施例三中的臂架装置可以应用在转台后置的泵车中。
由此可见,通过改变前四节臂架的折叠方式以及位置关系,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中的臂架装置灵活的应用在转台前置、中置以及后置的泵车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驾驶室300以及设置在车体上并位于驾驶室300后方的转台200,设置转台200上的臂架装置100,臂架装置100为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臂架装置,该臂架装置100的第一节臂架1与转台200连接。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作业车辆为泵车,但是作业车辆也可以为其他工程设备,例如消防车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至7所示,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第二节臂架2位于第一节臂架1的下方,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位于第一节臂架1和第二节臂架2之间,第四节臂架4位于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位于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其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及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第四节臂架4、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该种臂架装置,展开灵活。
另外,优选的,该臂架装置的第一节臂架1与转台200的连接点位于驾驶室300的上方,这样,有利于布置更长的臂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顺次铰接的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第四节臂架(4)、第五节臂架(5)、第六节臂架(6)和第七节臂架(7),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第五节臂架(5)和第六节臂架(6)位于同一条直线,第七节臂架(7)位于所述第六节臂架(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节臂架(7)相对于所述第六节臂架(6)展开的角度在0至210度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和第三节臂架(3)以R型折叠,所述第二节臂架(2)、所述第三节臂架(3)和所述第四节臂架(4)以R型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二节臂架(2)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的下方,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和所述第二节臂架(2)之间,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下方,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所述第五节臂架(5)、所述第六节臂架(6)和所述第七节臂架(7)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节臂架(1)、所述第二节臂架(2)及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所述第四节臂架(4)、所述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二节臂架(2)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的上方,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二节臂架(2)和所述第一节臂架(1)之间,所述第四节臂架(4)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所述第五节臂架(5)、所述第六节臂架(6)和所述第七节臂架(7)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节臂架(1)、所述第二节臂架(2)及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所述第四节臂架(4)、所述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一节臂架(1)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节臂架(2)、所述第三节臂架(3)和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中部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第一节臂架(1)、第二节臂架(2)、第三节臂架(3)以Z型折叠,所述第二节臂架(2)、所述第三节臂架(3)和第四节臂架(4)以R型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二节臂架(2)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的上方,所述第三节臂架(3)位于所述第二节臂架(2)的上方,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下方,所述第五节臂架(5)、所述第六节臂架(6)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所述第七节臂架(7)位于所述第六节臂架(6)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节臂架(1)、所述第二节臂架(2)、所述第三节臂架(3)及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尾端、所述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所述第四节臂架(4)为拐弯臂架,所述第四节臂架(4)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臂架装置中,所述第二节臂架(2)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的下方,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位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和所述第二节臂架(2)之间,所述第四节臂架(4)位于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上方,所述第五节臂架(5)、所述第六节臂架(6)和所述第七节臂架(7)位于所述第四节臂架(4)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节臂架(1)、所述第二节臂架(2)及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首端折叠于第一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的尾端、所述第四节臂架(4)、所述第五节臂架(5)折叠于第二纵向平面,所述第三节臂架(3)为拐弯臂架,所述第三节臂架(3)从第一纵向平面过渡到第二纵向平面。
10.一种作业车辆,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前端的驾驶室(300)以及设置在车体上并位于驾驶室(300)后方的转台(200),设置转台(200)上的臂架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装置(100)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臂架装置,所述臂架装置(100)的第一节臂架(1)与转台(20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臂架(1)与所述转台(200)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驾驶室(300)的上方。
CN202022716586.5U 2020-11-20 2020-11-20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Active CN214091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6586.5U CN214091035U (zh) 2020-11-20 2020-11-20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6586.5U CN214091035U (zh) 2020-11-20 2020-11-20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91035U true CN214091035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5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6586.5U Active CN214091035U (zh) 2020-11-20 2020-11-20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91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6656U (zh) 折叠臂架及具有该臂架的登高消防车
JP4443565B2 (ja) コンクリートポンプ車用折れ曲がりマスト
CN110075453A (zh) 消防车
CN214091035U (zh) 臂架装置及具有其的作业车辆
CN212453660U (zh) 臂架装置和混凝土泵车
CN115142681B (zh) 工程机械
CN114517578A (zh) 作业车辆
CN114517580A (zh) 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
CN210096746U (zh) 消防车
CN112062011A (zh) 一种臂架系统及具有该臂架系统的拱架车
CN115142680B (zh) 工程机械
CN115142678B (zh) 臂架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3022349U (zh) 臂架装置和工程机械
CN113232576B (zh) 一种可拼接的二段折叠车载展开平台及操作方法
CN111924729A (zh) 臂架组件和作业车辆
CN210736048U (zh) 折叠臂架和特种车辆
CN115142679B (zh) 工程机械
CN113368441A (zh) 举高消防车
CN114517579A (zh) 臂架装置及作业车辆
CN216629515U (zh) 臂架组件及消防车
CN212450382U (zh) 臂架组件和作业车辆
CN215608961U (zh) 作业机械臂架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16005020U (zh) 一种折叠臂架及工程机械
CN216169524U (zh) 双折叠臂组件及消防设备
CN113979335A (zh) 工程机械臂架结构和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417100 Majiajing Village, Shimashan Town, Lianyuan City,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People's East Road)

Patentee after: Loudi Zhong Yuan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