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6020U -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6020U
CN214066020U CN202120187048.3U CN202120187048U CN214066020U CN 214066020 U CN214066020 U CN 214066020U CN 202120187048 U CN202120187048 U CN 202120187048U CN 214066020 U CN214066020 U CN 214066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nnecting rod
gear
lif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870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冬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mk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mk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mk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mk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870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6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6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6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属于管材厚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输送装置、夹取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取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夹取装置的相对侧。通过输送装置将管材进行输送,夹取装置将输送装置上的管材进行夹取,检测装置将夹取装置上夹取的管材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厚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在生产时,由于各种原因,壁厚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由于是连续生产,容易出现整条生产线管材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同时这样的管材用人工无法检测出,这样的管材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因此,需要对管材的管壁的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管材壁厚,反映管材质量。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中,无法对管材整个的管壁进行检测,当检测的过程中还需调节管材的位置,这样使操作变的繁琐,影响检测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中,无法对管材整个的管壁进行检测,当检测的过程中还需调节管材的位置,这样使操作变的繁琐,影响检测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装置、夹取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取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夹取装置的相对侧。
进一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放置块、两个第一滑动杆和四个第一安装座,四个第一安装座两两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杆对称设置在四个第一安装座上且与四个第一安装座转动配合,所述放置块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动杆上,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在输送电机的主轴上且连接在一个第一滑动杆上,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滑动杆上,所述第三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
进一步,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夹取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取组件设置在两组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杆、移动座、升降电机、第一齿轮、齿条和升降板,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取药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杆内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每个支撑杆的滑动槽内,所述升降电机对应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升降电机的主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和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升降板设置在两个移动座上。
进一步,所述夹取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底座、连接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夹持臂、旋转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安装轴,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升降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旋转电机的主轴上,所述安装轴设置在旋转电机的旁侧且安装轴与升降板转动配合,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安装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安装轴的另一端,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上,所述连接块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均和夹持臂均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块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两根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相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一侧,两根所述第三转动轴设置在第二转动轴旁侧,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连接,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相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二气缸、安装块、第三气缸、滑动轴、移动检测块、固定检测块和升缩弹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安装块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安装块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检测块设置在安装块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检测块设置在第三气缸的伸缩端且移动检测块与安装块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动轴设置在固定检测块上且贯穿移动检测块,所述滑动轴与移动检测块滑动配合,所述升缩弹簧设置在滑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将待检测的管材放入放置块上,输送电机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工作,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三皮带进行转动,第三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块在两个第一滑动杆上移动,放置块移动带动管材进行移动。
其二,两组升降组件同时工作,两个升降电机带动设置在升降电机主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移动座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移动座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进行升降,通过所述升降组件的设置可带动夹取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夹取组件将输送装置上的管材进行夹取。
其三,通过第一气缸带动连接块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转动轴连接,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转动轴进行运动,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连接杆配合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连接杆带动夹持臂进行开关闭合作业,从而对管材进行固定,旋转电机工作带动设置在旋转电机主轴上的第二齿轮进行旋转,第二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进行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安装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的管材进行转动,方便检测装置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
其四,第二气缸工作将移动检测块和固定检测块插入管材的管壁上,第三气缸工作带动设置在第三气缸伸缩端上的移动检测块在滑动轴上进行移动,当移动检测块碰到管材的内侧壁时,检测完成,夹取组件将管材进行旋转,检测装置重复工作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工作台1,输送装置2,输送电机21,第一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3,第三皮带24,放置块25,第一滑动杆26,第一安装座27,夹取装置3,升降组件31,支撑杆311,移动座312,升降电机313,第一齿轮314,齿条315,升降板316,夹取组件32,第一气缸321,底座322,连接块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325,第三连接杆326,第四连接杆327,第二转动轴328,第三转动轴329,夹持臂3210,旋转电机3211,第二齿轮3212,第三齿轮3213,安装轴3214,检测装置4,固定块41,第二气缸42,安装块43,第三气缸44,滑动轴45,移动检测块46,固定检测块47,升缩弹簧4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输送装置2、夹取装置3和检测装置4,所述工作台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取装置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输送装置2的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夹取装置3的相对侧。
优选的,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电机21、第一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3、第三皮带24、放置块25、两个第一滑动杆26和四个第一安装座27,四个第一安装座27两两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杆26对称设置在四个第一安装座27上且与四个第一安装座27转动配合,所述放置块25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输送电机21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皮带轮22设置在输送电机21的主轴上且连接在一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第二皮带轮23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第三皮带24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2和第二皮带轮23上;将待检测的管材放入放置块25上,输送电机21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22工作,第一皮带轮22带动第三皮带24进行转动,第三皮带24带动第二皮带轮23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块25在两个第一滑动杆26上移动,放置块25移动带动管材进行移动。
优选的,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夹取装置3包括升降组件31和夹取组件32,所述升降组件3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31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取组件32设置在两组升降组件31的升降端上;升降组件31将夹取组件32进行升降,方便夹取组件32将输送装置2上的管材进行夹取,夹取组件32将管材进行夹取,使检测装置4对管材进行检测。
优选的,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31包括支撑杆311、移动座312、升降电机313、第一齿轮314、齿条315和升降板316,所述支撑杆311设置在取药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杆311内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座312设置在每个支撑杆311的滑动槽内,所述升降电机313对应设置在移动座312上,所述第一齿轮314设置在升降电机313的主轴上,所述齿条315设置在支撑杆311上,所述第一齿轮314和齿条315相互啮合,所述升降板316设置在两个移动座312上;两组升降组件31同时工作,两个升降电机313带动设置在升降电机313主轴上的第一齿轮314转动,第一齿轮314与齿条315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移动座312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移动座312带动升降板3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32进行升降,通过所述升降组件31的设置可带动夹取组件32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夹取组件32将输送装置2上的管材进行夹取。
优选的,参照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夹取组件32包括第一气缸321、底座322、连接块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325、第三连接杆326、第四连接杆327、第二转动轴328、第三转动轴329、夹持臂3210、旋转电机3211、第二齿轮3212、第三齿轮3213和安装轴3214,所述旋转电机3211设置在升降板316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3212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的主轴上,所述安装轴3214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的旁侧且安装轴3214与升降板316转动配合,所述第三齿轮3213设置在安装轴3214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212和第三齿轮321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气缸321设置在安装轴3214的另一端,所述底座322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321上,所述连接块323与第一气缸32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325、第三连接杆326、第四连接杆327、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328均和夹持臂3210均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块323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连接杆325铰接,所述两根第二连接杆32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相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轴328分别设置在底座322的一侧,两根所述第三转动轴329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28旁侧,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326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连接,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326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3210相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327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327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3210相连接;通过第一气缸321带动连接块323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324运动,第一连接杆324与第二连接杆325铰接,第二连接杆325与第二转动轴328连接,第二转动轴328带动第三转动轴329进行运动,第三转动轴329和第四连接杆327配合第二转动轴328和第三连接杆326带动夹持臂3210进行开关闭合作业,从而对管材进行固定,旋转电机3211工作带动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主轴上的第二齿轮3212进行旋转,第二齿轮321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3213进行转动,第三齿轮3213转动带动安装轴3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的管材进行转动,方便检测装置4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
优选的,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4包括固定块41、第二气缸42、安装块43、第三气缸44、滑动轴45、移动检测块46、固定检测块47和升缩弹簧48,所述固定块41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气缸42设置在固定块41上,所述安装块43设置在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三气缸44设置在安装块43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检测块47设置在安装块43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检测块46设置在第三气缸44的伸缩端且移动检测块46与安装块43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动轴45设置在固定检测块47上且贯穿移动检测块46,所述滑动轴45与移动检测块46滑动配合,所述升缩弹簧48设置在滑动轴45上;第二气缸42工作将移动检测块46和固定检测块47插入管材的管壁上,第三气缸44工作带动设置在第三气缸44伸缩端上的移动检测块46在滑动轴45上进行移动,当移动检测块46碰到管材的内侧壁时,检测完成,夹取组件32将管材进行旋转,检测装置4重复工作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
工作原理:将待检测的管材放入放置块25上,输送电机21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22工作,第一皮带轮22带动第三皮带24进行转动,第三皮带24带动第二皮带轮23转动,从而带动放置块25在两个第一滑动杆26上移动,放置块25移动带动管材进行移动,组升降组件31同时工作,两个升降电机313带动设置在升降电机313主轴上的第一齿轮314转动,第一齿轮314与齿条315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移动座312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移动座312带动升降板31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夹取组件32进行升降,通过所述升降组件31的设置可带动夹取组件32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夹取组件32将输送装置2上的管材进行夹取,第一气缸321带动连接块323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324运动,第一连接杆324与第二连接杆325铰接,第二连接杆325与第二转动轴328连接,第二转动轴328带动第三转动轴329进行运动,第三转动轴329和第四连接杆327配合第二转动轴328和第三连接杆326带动夹持臂3210进行开关闭合作业,从而对管材进行固定,旋转电机3211工作带动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主轴上的第二齿轮3212进行旋转,第二齿轮321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3213进行转动,第三齿轮3213转动带动安装轴3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的管材进行转动,方便检测装置4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第二气缸42工作将移动检测块46和固定检测块47插入管材的管壁上,第三气缸44工作带动设置在第三气缸44伸缩端上的移动检测块46在滑动轴45上进行移动,当移动检测块46碰到管材的内侧壁时,检测完成,夹取组件32将管材进行旋转,检测装置4重复工作对管材的一圈都进行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输送装置(2)、夹取装置(3)和检测装置(4),所述工作台(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取装置(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输送装置(2)的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夹取装置(3)的相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电机(21)、第一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3)、第三皮带(24)、放置块(25)、两个第一滑动杆(26)和四个第一安装座(27),四个第一安装座(27)两两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杆(26)对称设置在四个第一安装座(27)上且与四个第一安装座(27)转动配合,所述放置块(25)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输送电机(21)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皮带轮(22)设置在输送电机(21)的主轴上且连接在一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第二皮带轮(23)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滑动杆(26)上,所述第三皮带(24)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2)和第二皮带轮(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3)包括升降组件(31)和夹取组件(32),所述升降组件(3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升降组件(31)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夹取组件(32)设置在两组升降组件(31)的升降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支撑杆(311)、移动座(312)、升降电机(313)、第一齿轮(314)、齿条(315)和升降板(316),所述支撑杆(311)设置在取药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杆(311)内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座(312)设置在每个支撑杆(311)的滑动槽内,所述升降电机(313)对应设置在移动座(312)上,所述第一齿轮(314)设置在升降电机(313)的主轴上,所述齿条(315)设置在支撑杆(311)上,所述第一齿轮(314)和齿条(315)相互啮合,所述升降板(316)设置在两个移动座(3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32)包括第一气缸(321)、底座(322)、连接块(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325)、第三连接杆(326)、第四连接杆(327)、第二转动轴(328)、第三转动轴(329)、夹持臂(3210)、旋转电机(3211)、第二齿轮(3212)、第三齿轮(3213)和安装轴(3214),所述旋转电机(3211)设置在升降板(316)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齿轮(3212)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的主轴上,所述安装轴(3214)设置在旋转电机(3211)的旁侧且安装轴(3214)与升降板(316)转动配合,所述第三齿轮(3213)设置在安装轴(3214)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212)和第三齿轮(321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气缸(321)设置在安装轴(3214)的另一端,所述底座(322)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321)上,所述连接块(323)与第一气缸(32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325)、第三连接杆(326)、第四连接杆(327)、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328)均和夹持臂(3210)均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块(323)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杆(324)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连接杆(325)铰接,所述两根第二连接杆(32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相连接,两根所述第二转动轴(328)分别设置在底座(322)的一侧,两根所述第三转动轴(329)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28)旁侧,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326)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连接,两根所述第三连接杆(326)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3210)相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327)的一端分别与一根第二转动轴(328)连接,两根所述第四连接杆(327)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根夹持臂(321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固定块(41)、第二气缸(42)、安装块(43)、第三气缸(44)、滑动轴(45)、移动检测块(46)、固定检测块(47)和升缩弹簧(48),所述固定块(41)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气缸(42)设置在固定块(41)上,所述安装块(43)设置在第二气缸(42)的伸缩端上,所述第三气缸(44)设置在安装块(43)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检测块(47)设置在安装块(43)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检测块(46)设置在第三气缸(44)的伸缩端且移动检测块(46)与安装块(43)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动轴(45)设置在固定检测块(47)上且贯穿移动检测块(46),所述滑动轴(45)与移动检测块(46)滑动配合,所述升缩弹簧(48)设置在滑动轴(45)上。
CN202120187048.3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4066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7048.3U CN21406602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87048.3U CN21406602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6020U true CN214066020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87048.3U Active CN214066020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6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09996A1 (zh) 一种机械配件表面抛光装置
CN109773766A (zh) 一种六轴机械手
CN214066020U (zh) 一种管材厚度检测装置
CN111319075B (zh) 一种卫生纸加工用裁剪设备
CN206634747U (zh) 自动上片清粉装置
CN219581829U (zh) 一种具有夹持结构的切割机床
CN218927806U (zh) 一种机械臂自动控制装置
CN214056122U (zh) 一种手模座
CN216819665U (zh) 一种绕线机用定子翻转装置
CN112974579B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橱柜生产的水槽折弯方法及装置
CN211708987U (zh) 一种抛光机真空吸附输送装置
CN215282410U (zh) 一种木材折弯装置
CN208164014U (zh) 一种混凝土梁体施工操作设备
CN214056125U (zh) 一种手套摘取装置
CN216543225U (zh) 一种机械电气定位装置
CN220825784U (zh) 一种手板模型用打磨设备
CN219335753U (zh) 一种钢筋弯头机
CN213969016U (zh) 一种侧取一拖二机械手
CN211708973U (zh) 一种抛光机
CN220501906U (zh) 一种电机盖板加工用的翻板机构
CN216098921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自动化夹持设备
CN219669458U (zh) 一种电机定子上下料工装治具
CN219741940U (zh) 一种手套自动套模机
CN113894107B (zh) 一种真空镀pvd镀膜刀具用超声波清洗装置
CN216504321U (zh) 电机壳加工设备及电机壳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