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2878U -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2878U
CN214012878U CN202022770548.8U CN202022770548U CN214012878U CN 214012878 U CN214012878 U CN 214012878U CN 202022770548 U CN202022770548 U CN 202022770548U CN 214012878 U CN214012878 U CN 214012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sulating part
circuit breaker
arc extinguish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05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顾平
丁飞
黄银芳
陈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05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2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2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它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和灭弧室(3),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和静触头(2)的触头端在所述灭弧室(3)内的接合或分断控制着断路器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运动过程中置于上绝缘件(4)的触头槽孔(4a01)内,所述静触头(2)的触头端上包覆有下绝缘件(5);通过对绝缘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包裹在灭弧室上的上绝缘件和包裹在静触头的上的下绝缘件,使触头系统的绝缘良好,并形成排气通道,固定排气方向,使更多电弧产生的能量向外部,实现断路器产品小体积情况下,提升短路分断能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队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是现阶段空气断路器的主要发展方向。灭弧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灭弧系统是由动、静触头与灭弧室构成。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绝缘件保护动、静触头与灭弧室,是提高断路器灭弧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绝缘件能够将灭弧系统各零件保护好,并能够很好得将电弧引出触头区域从而投稿灭弧系统的灭弧能力。但是现有的塑壳断路器产品体积小,传统的通过绝缘件提高灭弧系统的灭弧能力的结构往往很难提升短路分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采用绝缘件难以提高塑壳断路器灭弧能力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对绝缘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包裹在灭弧室上的上绝缘件和包裹在静触头的上的下绝缘件,使触头系统的绝缘良好,并形成排气通道,固定排气方向,使更多电弧产生的能量向外部,实现断路器产品小体积情况下,提升短路分断能力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它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所述动触头的触头端和静触头的触头端在所述灭弧室3 内的接合或分断控制着断路器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运动过程中置于上绝缘件的触头槽孔内,所述静触头的触头端上包覆有下绝缘件;
所述上绝缘件与所述下绝缘件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的触头端与静触头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过程中除相互接合部位外都保持绝缘;
所述上绝缘件与所述下绝缘件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灭弧室在断路器通断过程中保持相互绝缘;
所述上绝缘件与所述下绝缘件对应配合使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按照固定的方向运动排出断路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件包括上绝缘件本体,所述上绝缘件本体上开设有触头槽孔用于容纳所述动触头的触头端,所述触头槽孔的两侧分别设置左栅片脚容纳槽和右栅片容纳槽,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右栅片容纳槽分别相应包覆所述灭弧室的左侧栅片脚和右侧栅片脚,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右栅片容纳槽的顶部之间设置连接片连接用以阻止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向断路器内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右栅片容纳槽的槽口面向灭弧室一侧,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右栅片容纳槽位于底部一侧的截面呈n型。
进一步地,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两侧面包裹所述左侧栅片脚的顶端和底部及所述右栅片容纳槽的两侧面包裹所述右侧栅片脚的顶端和底部,所述上绝缘件的两侧面上有凹陷特征部,灭弧室的两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凹陷特征部相应配合的凸起特征部;
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内侧面使所述动触头的触头端与所述灭弧室的栅片脚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内侧面上与所述动触头的动触点处于分闸状态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件背向灭弧室的一面的板面上设置有凸起用于上绝缘件4安装在断路器基座上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下绝缘件包括下绝缘件本体,所述下绝缘件本体上设置有静触点容纳槽,静触点置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中,所述下绝缘件包裹住所述静触头上除静触点外的部分使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合闸时只有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点容纳槽的两侧槽壁与所述触头槽孔的孔壁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点容纳槽底部伸出的限位折弯与所述静触头上的限位结构相配合限位,所述上绝缘件和灭弧室装在一起后触头槽孔的下表面压在所述下绝缘件的上表面,以及上绝缘件和灭弧室上设有的让位缺口使限位折弯处于其中,共同作用实现所述下绝缘件的限位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点容纳槽的两侧槽壁顶部与所述触头槽孔的孔壁底部相抵接贴合密封,且两侧槽壁和孔壁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绝缘件本体底部伸出卡勾用于将所述下绝缘件卡装在所述静触头2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对绝缘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包裹在灭弧室上的上绝缘件和包裹在静触头的上的下绝缘件,使触头系统的绝缘良好,并形成排气通道,固定排气方向,使更多电弧产生的能量向外部,实现断路器产品小体积情况下,提升短路分断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弧系统产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弧系统分解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灭弧室和上绝缘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触头、灭弧室和上绝缘件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绝缘件上缺口位置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绝缘件上凸起位置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绝缘件上加强筋位置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件处于动静触头合闸状态位置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件与静触头位置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件限位示意图。
附图1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件上卡勾位置示意图。
附图1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件上卡勾安装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弧喷射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它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和灭弧室3,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和静触头2的触头端在所述灭弧室3内的接合或分断控制着断路器的通断,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使用绝缘件保护动触头1、静触头2与灭弧室3,是提高断路器灭弧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能够将灭弧系统各零件保护好,并能够很好得将电弧引出触头区域,是绝缘件的重要作用。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绝缘件分为上绝缘件4和下绝缘件5,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运动过程中置于上绝缘件4的触头槽孔4a01内,所述静触头2的触头端上包覆有下绝缘件5,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与静触头2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过程中除相互接合部位外都保持绝缘;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1与所述灭弧室3在断路器通断过程中保持相互绝缘;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 对应配合使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按照固定的方向运动排出断路器,防止烧坏触头,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
如附图3和4所示,具体讲就是所述上绝缘件4包括上绝缘件本体4a,所述上绝缘件本体4a上开设有触头槽孔4a01用于容纳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两侧分别设置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槽口面向灭弧室3一侧,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4a03槽从灭弧室底部如附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往上看时的横截面呈n型。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分别相应包覆所述灭弧室3的左侧栅片脚3a和右侧栅片脚3b能够防止动触头1和栅片脚处拉弧。再进一步详细描述就是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两侧面包裹所述左侧栅片脚3a的顶端311和底部312及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两侧面包裹所述右侧栅片脚3b的顶端311和底部312,使灭弧室3 和上绝缘件4装配后不能产生相对的左右运动。上绝缘件4的两侧面上有凹陷特征部4d,灭弧室3的两侧面上有凸起特征部3c,使灭弧室3和上绝缘件4装配后由于凹陷特征部4d和凸起特征部3c相配合所以不能产生相对的上下运动。灭弧室3和上绝缘件4装配后装入基座,与基座配合,使灭弧室3和上绝缘件4 装配后不能产生相对的前后运动。从而实现上绝缘片4与所述灭弧室3的连接固定;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内侧面使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与所述灭弧室3的栅片脚绝缘从而使得电弧向栅片深处移动,从而将动触头上的电弧引到断路器外。同时,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顶部之间设置连接片4a04连接用以阻止所述动触头1和静触头2 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向断路器内部运动。如附图5所示,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 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内侧面上与所述动触头1的动触点1a处于分闸状态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缺口4c,使得动触头1上的动触点1a在分闸时和上绝缘件4 的距离大,防止因在频繁分断或者大电流分断后,上绝缘件4表面积碳严重后造成的介电能力下降。
如附图6所示,所述上绝缘件4背向灭弧室3的一面的板面上设置有凸起 4b用于上绝缘件4安装在断路器基座6上的限位。在灭弧室3和上绝缘件4一起安装到基座6时,增加间隙方便安装,但最后装入后,固定良好,凸起4b在接近该板面与基座6配合面的的上部,这样插入时方便安装,插入到位时凸起 4b限位。如附图7所示,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内4a02 设置有加强筋4a05加强固定,提高上绝缘件4强度不易损坏。
如附图8,9和10所示,所述下绝缘件5包括下绝缘件本体5a,所述下绝缘件本体5a上设置有静触点容纳槽5a01,静触点2a置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 中,所述下绝缘件5包裹住所述静触头2上除静触点2a外的部分使所述动触头 1和静触头2在合闸时只有动触点1a和静触点2a接触,以免大电流分断时候,造成大面积的拉弧,损伤动触头1与静触头2。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的两侧槽壁与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孔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的两侧槽壁的顶部与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孔壁底部相抵接贴合密封。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底部伸出的限位折弯5a0101与所述静触头2上的限位结构相配合限位,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静触头2两侧面能够限制所述下绝缘件5左右移动,所述上绝缘件4和灭弧室3装在一起压在所述下绝缘件5的上表面从而实现所述下绝缘件5的限位安装防止下绝缘件5上下移动,实现下绝缘件5在上下方向的固定安装。如附图10同时上绝缘件4和灭弧室3上设有让位缺口a使限位折弯5a0101处于其中,限制下绝缘件5前后移动,三者共同作用实现所述下绝缘件5的限位安装。
如附图11a和11b所示,所述下绝缘件本体5a底部伸出卡勾5a02,在上绝缘件4和灭弧室3还没有和下绝缘件5装配时,用于将所述下绝缘件5卡装在所述静触头2上。
如图12所示,在短路分断时,安装上绝缘件4与下绝缘件5后,电弧及产生的能量会如图向固定方向喷射,按照路线,喷射出断路器,提高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对绝缘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使用包裹在灭弧室上的上绝缘件和包裹在静触头的上的下绝缘件,使触头系统的绝缘良好,并形成排气通道,固定排气方向,使更多电弧产生的能量向外部,实现断路器产品小体积情况下,提升短路分断能力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它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和灭弧室(3),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和静触头(2)的触头端在所述灭弧室(3)内的接合或分断控制着断路器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运动过程中置于上绝缘件(4)的触头槽孔(4a01)内,所述静触头(2)的触头端上包覆有下绝缘件(5);
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与静触头(2)的触头端在合分闸过程中除相互接合部位外都保持绝缘;
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对应配合使所述动触头(1)与所述灭弧室(3)在断路器通断过程中保持相互绝缘;
所述上绝缘件(4)与所述下绝缘件(5)对应配合使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断时产生的电弧按照固定的方向运动排出断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4)包括上绝缘件本体(4a),所述上绝缘件本体(4a)上开设有触头槽孔(4a01)用于容纳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两侧分别设置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分别相应包覆所述灭弧室(3)的左侧栅片脚(3a)和右侧栅片脚(3b),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顶部之间设置连接片(4a04)连接用以阻止所述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向断路器内部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槽口面向灭弧室(3)一侧,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右栅片容纳槽(4a03)位于底部一侧的截面呈n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两侧面包裹所述左侧栅片脚(3a)的顶端和底部及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的两侧面包裹所述右侧栅片脚(3b)的顶端和底部,所述上绝缘件(4) 的两侧面上有凹陷特征部(4d),灭弧室(3)的两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凹陷特征部(4d)相应配合的凸起特征部(3c);
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内侧面使所述动触头(1)的触头端与所述灭弧室(3)的栅片脚绝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内侧面上与所述动触头(1)的动触点(1a)处于分闸状态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缺口(4c)。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4)背向灭弧室(3)的一面的板面上设置有凸起(4b)用于上绝缘件(4)安装在断路器基座(6)上的限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栅片脚容纳槽(4a02)和所述右栅片容纳槽(4a03)内设置有加强筋(4a0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5)包括下绝缘件本体(5a),所述下绝缘件本体(5a)上设置有静触点容纳槽(5a01),静触点(2a)置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中,所述下绝缘件(5)包裹住所述静触头(2)上除静触点(2a)外的部分使所述动触头(1)和静触头(2)在合闸时只有动触点(1a)和静触点(2a)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的两侧槽壁与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孔壁处于同一平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底部伸出的限位折弯(5a0101)与所述静触头(2)上的限位结构相配合限位,所述上绝缘件(4)和灭弧室(3)装在一起后触头槽孔4a01的下表面压在所述下绝缘件(5)的上表面,以及上绝缘件(4)和灭弧室(3)上设有的让位缺口(a)使限位折弯(5a0101)处于其中共同作用实现所述下绝缘件(5)的限位安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容纳槽(5a01)的两侧槽壁顶部与所述触头槽孔(4a01)的孔壁底部相抵接贴合密封,且两侧槽壁和孔壁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件本体(5a)底部伸出卡勾(5a02)用于将所述下绝缘件(5)卡装在所述静触头(2)上。
CN202022770548.8U 2020-11-25 2020-11-25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Active CN214012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548.8U CN2140128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548.8U CN2140128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2878U true CN214012878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0548.8U Active CN214012878U (zh) 2020-11-25 2020-11-25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2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52440B1 (en) Circuit breaker
CN1770351A (zh) 用于模制外壳的电路断路器的灭弧器组件
CN104810222A (zh) 一种快速灭弧的灭弧室及应用该灭弧室的小型化断路器
CN214012878U (zh)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CN212392574U (zh) 环保断路器柜
CN100435252C (zh) 具有用于灭弧的装置的电开关装置
CN204857636U (zh) 一种快速灭弧的灭弧室及应用该灭弧室的小型化断路器
CN112885659A (zh) 一种大开距双断点断路器
US11482390B2 (en) Arc-extinguishing device and circuit breaker provided with same
CN214254308U (zh) 一种提高断路器电寿命的结构
CN216528492U (zh) 一种开关
CN216902752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5527617U (zh) 一种提高分断能力的断路器结构
CN21920307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灭弧室布局结构
CN218274296U (zh) 一种静触头及电的开关
CN215680595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消弧罩安装结构
CN216902747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6624139U (zh) 一种断路器的静触头隔弧罩
CN219553558U (zh) 一种断路器双断点机构及断路器
CN216928465U (zh) 断路器及其隔弧板
CN216928464U (zh) 一种集成式消弧罩盖及配套结构
CN112992614B (zh) 一种断路器
CN213583670U (zh)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CN218351400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4477247U (zh) 一种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的电弧通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