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3670U -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3670U
CN213583670U CN202023223023.9U CN202023223023U CN213583670U CN 213583670 U CN213583670 U CN 213583670U CN 202023223023 U CN202023223023 U CN 202023223023U CN 213583670 U CN213583670 U CN 213583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ale
circuit breaker
male
clamping part
sea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30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敏琛
马雄杰
杨鸣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30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3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3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3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属于低压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底板,由基座和底板相互拼接并共同围构形成一内腔,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位于该内腔内;基座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一相间隔壁,第一相间隔壁上设有第一公卡接部;底板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二相间隔壁,第二相间隔壁上设有第一母卡接部,第一公卡接部与第一母卡接部卡接配合;特点: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包括位于第一公卡接部与第一母卡接部之间的相间密封条。优点:能够在断路器分断时防止内部电离气体向相邻相扩散而引发相间短路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万能式断路器主要应用于工业低压电力系统,用来接通及分断电网电路中的电流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单相接地等故障的危害。
分断能力是衡量万能式断路器性能的主要指标。尤其是在强电流分断时,伴随电弧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电离气体,若这些气体在所在相内部不能快速冷却、复合、消游离,而泄露至邻相或断路器外部与接地金属发生接触,则会导致相间、接地短路故障,电弧无法熄灭,导致分断失败。
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断路器的基座和底板上对应设置凸筋和槽,凸筋和槽通常设置在相邻相之间,通过凸筋和槽的配合,使电离气体扩散的运动路径被阻隔或延长,从而大大减少了相邻相之间气体因扩散运动而接触而发生短路故障的风险。但由于零部件不可避免的存在制造误差,凸筋和槽无法真正实现无缝配合,特别是在产品小相间距、高电压分断的设计要求下,如何避免电离气体的相间接触和外部扩散,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介电绝缘性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技术结构仍存在改进空间。
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低压断路器结构,至少包括操作机构1、基座2、底板3、动触头系统4、静触头5。动触头系统4和静触头5容纳于由基座2和底板3共同围构形成的内部空间内。操作机构1安装于基座2外部,可以驱动动触头系统4与静触头5接触或分离,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基座2和底板3在内部对应设置第一相间隔壁21、第二相间隔壁31,借由第一相间隔壁21、第二相间隔壁31将各相的动触头4、静触头5彼此分隔,并在第一相间隔壁21、第二相间隔壁31上分别对应设置相互配合的凸筋、凹槽。当断路器分断短路电流时,由于凸筋、凹槽的配合,电离气体向相邻相扩散的路径被延长,从而大大降低了因相邻相内部电离气体之间发生接触而导致短路故障。但对于分断要求高的断路器,例如直流断路器,对其相邻相之间的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壳体气密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能够在断路器分断时防止内部电离气体向相邻相扩散而引发相间短路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包括基座和底板,由基座和底板相互拼接并共同围构形成一内腔,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位于该内腔内;所述的基座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一相间隔壁,所述的第一相间隔壁上设有第一公卡接部;所述的底板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二相间隔壁,所述的第二相间隔壁上设有第一母卡接部,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卡接配合;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之间的相间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为凸筋,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为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为凹槽,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为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位于两侧的第一侧壁,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位于两侧的第二侧壁,在所述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公卡接部,所述的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母卡接部;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的密封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之间的侧壁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上还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一底壁,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二底壁,所述的第一底壁上设有第三公卡接部,所述的第二底壁上设有第三母卡接部,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卡接配合;所述的密封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之间的底壁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为凸筋,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为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为凹槽,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为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为凸筋,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为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为凹槽,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为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件为硅橡胶。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在第一公卡接部与第一母卡接部之间增设有相间密封条,使得断路器相与相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提高,适应断路器的发展需求,能够在断路器分断时防止内部电离气体向相邻相扩散而引发相间短路现象;其次,由于在第二公卡接部与第二母卡接部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侧壁密封条,使得断路器内部的气体更困难地通过壳体的侧壁向外排出,提高了断路器的气密性;第三,在第三公卡接部与第三母卡接部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底壁密封条,使得断路器内部的气体更困难地通过壳体的底壁向外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断路器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一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另一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一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另一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间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机构;2.基座、21.第一相间隔壁、211.第一公卡接部、22.第一侧壁、221.第二公卡接部、23.第一底壁、231.第三公卡接部;3.底板、31.第二相间隔壁、311.第一母插接部、32.第二侧壁、321.第二母卡接部、33.第二底壁、331.第三母卡接部;4.动触头系统;4.动触头;5.静触头;6.密封件、61.相间密封条、611.环部、612.第一直条部、613台阶部、614.第二直条部、615.开孔部、62.侧壁密封条、621.第一端部、622.连接部、623.第二端部、63.底壁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3、图4,所述的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1、壳体和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的操作机构1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并可带动所述的触头系统动作。
所述的壳体包括基座2和底板3,两者相互拼接并共同围构形成一内腔,而所述的触头系统位于该内腔中。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4和静触头5,所述的动触头4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基座2上,而所述的静触头5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板3上。所述的动触头4与所述的静触头5接触或分离,实现触头系统的合或分动作。
请参阅图5,所述的基座2上且位于相邻的触头之间设有第一相间隔壁21、两侧的第一侧壁22和底部的第一底壁23,而基座2上方为出气口,因此不封闭。所述的第一相间隔壁21上设有第一公卡接部211,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在所述的第一侧壁22上同样设有第二公卡接部221,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在所述的第一底壁23上同样设有第三公卡接部231,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
请参阅图6,所述的底板3上且位于相邻的触头之间设有第二相间隔壁31、两侧的第二侧壁32和底部的第二底壁33,而底板3上方为出气口,因此不封闭。所述的第二相间隔壁31上设有第一母卡接部311,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在所述的第二侧壁32上同样设有第二母卡接部321,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在所述的第二底壁33上同样设有第三母卡接部331,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可以为凸筋或凹槽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5、图6,当所述的基座2和底板3拼接后,所述的第一相间隔壁21与第二相间隔壁31组成了壳体内部相与相之间的隔壁。所述的第一侧壁22与所述的第二侧壁32组成了壳体的侧壁。所述的第一底壁23与所述的第二底壁33组成了壳体的底壁。
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卡接配合。
上述的公卡接部与母卡接部之间的卡接配合,即若所述的公卡接部为凸筋时,所述的母卡接部为凹槽;若所述的公卡接部为凹槽时,所述的母卡接部为凸筋。
请参阅图7、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所述断路器的壳体还包括密封件6。所述的密封件6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之间的相间密封条61,所述的相间密封条61可填充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之间的间隙,使得断路器相与相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提高。适应断路器的发展需求。
所述的相间密封条61形状应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之间的间隙相配合。具体的,所述的相间密封条61包括环部611、第一直条部612、台阶部613、第二直条部614和开孔部615。所述的环部611与环形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直条部612和所述的第二直条部614与直条间隙配合;所述的台阶部613与台阶面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孔部615与凸孔周围的间隙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断路器的气密性,防止断路器内部气体从壳体的侧壁和底壁向外部流出。所述的密封件6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之间的侧壁密封条62。所述的侧壁密封条62可填充在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之间的间隙内,使得断路器内部的气体更困难地通过壳体的侧壁向外排出,提高了断路器的气密性。
所述的侧壁密封条62形状应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之间的间隙相配合。具体的,所述的侧壁密封条62包括第一端部621、第二端部623和连接部622。所述的第一端部621为开孔状,用于与相应的间隙配合。而所述的第二端部623同样为开孔状,用于与凸孔周围的间隙配合。而所述的连接部622为条状,连接所述的第一端部621和第二端部623。
所述的密封件6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之间的底壁密封条63。所述的底壁密封条63可填充在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之间的间隙内,使得断路器内部的气体更困难地通过壳体的底壁向外排出,提高了断路器的气密性。
所述的底壁密封条63呈直条状。
所述的密封件6为弹性非金属材料,优选为硅橡胶。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包括基座(2)和底板(3),由基座(2)和底板(3)相互拼接并共同围构形成一内腔,断路器的触头系统位于该内腔内;所述的基座(2)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一相间隔壁(21),所述的第一相间隔壁(21)上设有第一公卡接部(211);所述的底板(3)上且位于相邻触头之间设有第二相间隔壁(31),所述的第二相间隔壁(31)上设有第一母卡接部(311),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6),所述的密封件(6)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与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之间的相间密封条(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为凸筋,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为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公卡接部(211)为凹槽,所述的第一母卡接部(311)为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2)上还设有位于两侧的第一侧壁(22),所述的底板(3)上还设有位于两侧的第二侧壁(32),在所述的第一侧壁(22)上设有第二公卡接部(221),所述的第二侧壁(32)上设有第二母卡接部(321);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卡接配合;所述的密封件(6)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与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之间的侧壁密封条(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2)上还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一底壁(23),所述的底板(3)上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二底壁(33),所述的第一底壁(23)上设有第三公卡接部(231),所述的第二底壁(33)上设有第三母卡接部(331),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卡接配合;所述的密封件(6)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与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之间的底壁密封条(6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为凸筋,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为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公卡接部(221)为凹槽,所述的第二母卡接部(321)为凸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为凸筋,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为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公卡接部(231)为凹槽,所述的第三母卡接部(331)为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6)为硅橡胶。
CN202023223023.9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Active CN213583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023.9U CN21358367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3023.9U CN21358367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3670U true CN21358367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3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3023.9U Active CN21358367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3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2593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 아크 소호장치
TW389919B (en) Insulated type switching device
EP2871656B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213184182U (zh) 开关电器
EP3667690A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104637735B (zh) 塑壳断路器
CN108695124B (zh) 一种优化的断路器布局结构
CN213583670U (zh) 一种断路器的壳体密封结构
KR101100710B1 (ko) 지중배전 선로용 차단기
CN209708895U (zh) 一种断路器
CN205335738U (zh) 环保气体全绝缘全密封小型化开关柜
KR200479886Y1 (ko) 배선용차단기의 아크가스 배출구조
CN106921122B (zh) 环保气体全绝缘全密封小型化开关柜
JP3753553B2 (ja) スイッチギヤ
CN217280571U (zh) 常压密封空气绝缘断路器开关
CN217903054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11376574U (zh) 一种断路器动触头安装结构
CN215527617U (zh) 一种提高分断能力的断路器结构
CN214012878U (zh) 断路器的灭弧系统
CN210536028U (zh) 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固体绝缘全密封结构
CN220774171U (zh) 单元壳体
CN217086445U (zh) 旋转式电器开关
EP4113559A1 (en)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CN216624175U (zh) 触头系统及断路器
CN216487935U (zh)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