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7507U -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7507U
CN214007507U CN202023340193.5U CN202023340193U CN214007507U CN 214007507 U CN214007507 U CN 214007507U CN 202023340193 U CN202023340193 U CN 202023340193U CN 214007507 U CN214007507 U CN 214007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pressure stabilizing
screw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01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建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angwei Vacuum Equipment Sh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angwei Vacuum Equipment Sh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angwei Vacuum Equipment Sh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angwei Vacuum Equipment Sh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01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7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7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7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属于螺杆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螺杆泵压缩腔气压不稳的问题。本螺杆泵包括冷却消音器、螺杆和内部具有压缩腔的泵体,泵体的出气口与冷却消音器的进气端相连,螺杆的螺旋部位于压缩腔中,且螺杆的转轴嵌入设置在泵体端部的通孔中,排气稳压结构包括平衡管以及位于转轴和通孔孔壁之间的呈螺旋形的稳压通道,稳压通道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平衡管的内端与通孔相连通,平衡管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相连通。本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具有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杆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背景技术
螺杆泵是将螺杆放置在泵体内,依靠由螺杆和衬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介质。
现有的螺杆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循环自冷却螺杆真空泵[申请号:201922135522.3;授权公告号:CN211259019U],其包括泵体,泵体具有压缩腔,压缩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轴,压缩腔的前端设有进气管且后端设有出气管,泵体的一侧设有筒状的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前端具有排气口,出气管与换热壳体的中部连接并与换热壳体的内腔连通,换热壳体内腔的后端设置有冷却盘管,换热壳体的后端设有与压缩腔连通的冷气回流管。
该种结构的螺杆真空泵,降温后的气体通过冷气回流管重新进入泵体压缩腔末端,对泵体内位于压缩腔末端的压缩气体进行降温。但是该种结构的螺杆真空泵,气体的流动完全是依靠泵体压缩腔末端的气体和换热壳体中的气体的气压差来调整的,调节的灵敏性差,调节的效果差,换热壳体中的气体不能很好的流向泵体压缩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螺杆泵包括冷却消音器、螺杆和内部具有压缩腔的泵体,所述泵体的出气口与冷却消音器的进气端相连,所述螺杆的螺旋部位于压缩腔中,且所述螺杆的转轴嵌入设置在泵体端部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排气稳压结构包括平衡管以及位于转轴和通孔孔壁之间的呈螺旋形的稳压通道,所述稳压通道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平衡管的内端与通孔相连通,所述平衡管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相连通。
稳压通道随转轴一起旋转,稳压通道旋转使泵体端部中的通孔产生负压,使冷却消音器中的气体可以更好的通过平衡管进入到通孔中,稳压通道旋转产生的气体与螺旋部旋转产生的气体对冲。当冷却消音器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压力时,冷却消音器中的气体通过稳压通道进入到泵体压缩腔中进行补气,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同时形成气密封。当冷却消音器中的气体压力小于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压力时,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通过稳压通道、平衡管流向冷却消音器,提前释放部分压力,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中,所述平衡管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的排气端相连通。冷却消音器排气端的气体的压力与泵体压缩腔末端的气体压力差相对较大,该种连接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稳压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中,所述冷却消音器包括呈长筒状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冷却管,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冷却消音器的进气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冷却消音器的排气端,所述冷却管从壳体的进气端一直延伸至壳体的排气端。冷却管的长度与壳体的长度基本一致,使本冷却消音器的冷却路径长,冷却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中,所述平衡管中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氮气的接口。可以通过接口朝平衡管中注入氮气,提高平衡管中的气体压力,提高气密封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中,排气稳压结构还包括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所述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的内端均与靠近泵体出气口的压缩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的外端均与冷却消音器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当泵体压缩腔中与第一单向管的内端相连通部分的气体压力大于冷却消音器排气端的气体压力时,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单向管排向冷却消音器,提前释放部分压力,使泵体压缩腔出气口的气体压力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气压;当泵体压缩腔出气口处与第二单向管的内端相连通部分的气体压力小于冷却消音器排气端的气体压力时,位于冷却消音器排气端的气体通过第二单向管回流到泵体压缩腔中,提高泵体压缩腔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使泵体压缩腔出气口的气体压力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气压。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中,所述第一单向管中具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管中具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阀使第一单向管具有单向导通的功能,第二单向阀使第二单向管具有单向导通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螺杆泵设置的稳压通道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部的螺旋方向相反,起到反向气体对冲的作用,起到气密性的作用,同时对泵体压缩腔中的气体压力进行调整,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
2、本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单向管和第二单向管,平衡螺杆泵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差,使泵体压缩腔出气口处的气体压力维持在设定的压力,使泵体压缩腔中的气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冷却消音器;11、进气端;12、壳体;13、冷却管;14、排气端;2、螺杆;21、螺旋部;22、转轴;3、泵体;31、压缩腔;32、出气口;33、通孔;4、平衡管;41、接口;5、稳压通道;6、第一单向管;61、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管;71、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螺杆泵包括冷却消音器1、螺杆2、内部具有压缩腔31的泵体3和排气稳压结构,排气稳压结构包括平衡管4、稳压通道5、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
泵体3的出气口32与冷却消音器1的进气端11相连,螺杆2的螺旋部21位于压缩腔31中,且螺杆2的转轴22嵌入设置在泵体3端部的通孔33中,稳压通道5呈螺旋形,稳压通道5位于转轴22和通孔33孔壁之间,稳压通道5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部21的螺旋方向相反,平衡管4的内端与通孔33相连通,平衡管4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相连通。
冷却消音器1包括呈长筒状的壳体12和设置在壳体12中的冷却管13,壳体12的一端为冷却消音器1的进气端11,壳体12的另一端为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冷却管13从壳体12的进气端11一直延伸至壳体12的排气端14,平衡管4中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氮气的接口41。
第一单向管6中具有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管7中具有第二单向阀71,第一单向阀61和第二单向阀71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内端均与靠近泵体3出气口32的压缩腔31相连通,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外端均与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相连通。
工作时,稳压通道5随转轴22一起旋转,稳压通道5旋转使泵体3端部通孔33处产生负压,冷却消音器1中的气体通过平衡管4进入到通孔33中,稳压通道5旋转产生的气体与螺旋部21旋转产生的气体对冲,形成气密封,同时也对泵体3压缩腔31中的气体进行调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冷却消音器1、进气端11、壳体12、冷却管13、排气端14、螺杆2、螺旋部21、转轴22、泵体3、压缩腔31、出气口32、通孔33、平衡管4、接口41、稳压通道5、第一单向管6、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管7、第二单向阀7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螺杆泵包括冷却消音器(1)、螺杆(2)和内部具有压缩腔(31)的泵体(3),所述泵体(3)的出气口(32)与冷却消音器(1)的进气端(11)相连,所述螺杆(2)的螺旋部(21)位于压缩腔(31)中,且所述螺杆(2)的转轴(22)嵌入设置在泵体(3)端部的通孔(33)中,其特征在于,排气稳压结构包括平衡管(4)以及位于转轴(22)和通孔(33)孔壁之间的呈螺旋形的稳压通道(5),所述稳压通道(5)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部(21)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平衡管(4)的内端与通孔(33)相连通,所述平衡管(4)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4)的外端与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消音器(1)包括呈长筒状的壳体(12)和设置在壳体(12)中的冷却管(13),所述壳体(12)的一端为冷却消音器(1)的进气端(11),所述壳体(12)的另一端为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所述冷却管(13)从壳体(12)的进气端(11)一直延伸至壳体(12)的排气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4)中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氮气的接口(4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气稳压结构还包括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所述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内端均与靠近泵体(3)出气口(32)的压缩腔(31)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外端均与冷却消音器(1)的排气端(14)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管(6)和第二单向管(7)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管(6)中具有第一单向阀(61),所述第二单向管(7)中具有第二单向阀(71),所述第一单向阀(61)和第二单向阀(71)的单向导通方向相反。
CN202023340193.5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Active CN214007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193.5U CN214007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193.5U CN214007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7507U true CN21400750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0193.5U Active CN214007507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7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64032B2 (ja) リニア圧縮機の騒音低減装置
CN112814900B (zh)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CN211259019U (zh) 一种循环自冷却螺杆真空泵
CN108343590B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消音器结构
CN214007507U (zh) 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
CN116498519B (zh) 制氧用真空压缩机
CN213419369U (zh) 一种压缩机部件
CN113090493A (zh) 一种全封闭活塞制冷压缩机
CN111963409B (zh) 吸气消音器
CN201347847Y (zh) 一种气体自动保压补保增压泵
CN111536043A (zh) 一种补气增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8380857U (zh) 一种低噪音罗茨鼓风机
CN208950878U (zh) 滚动转子压缩机及空调
CN208442013U (zh) 一种增压泵阀箱
CN221074626U (zh) 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其空调器
CN105179241A (zh) 卧式全封闭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218760307U (zh) 一种多功能真空发生器
CN214007505U (zh) 一种气冷式高压差罗茨泵
CN116378928B (zh) 往复式真空压缩一体机
CN210919446U (zh) 一种气缸隔板及压缩机
CN213684453U (zh) 一种车用真空泵
CN100398823C (zh) 组合压力调节阀
CN213838897U (zh) 一种旋片式真空泵
CN216923333U (zh) 一种快关闭组合进气阀
CN220378442U (zh) 一体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