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5285U -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75285U CN213975285U CN202022457154.7U CN202022457154U CN213975285U CN 213975285 U CN213975285 U CN 213975285U CN 202022457154 U CN202022457154 U CN 202022457154U CN 213975285 U CN213975285 U CN 213975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steel
- fixed
- fixing
- transportation
- cush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1 decarbu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弹簧钢和运输机构,所述弹簧钢两端延伸方向,其直径不断减小;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中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提供作用于所述弹簧钢上的摩擦力,以使所述弹簧钢固定于第一固定套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钢两端逐渐减小的弹簧钢,能够在制成弹簧后,相较于现有的弹簧,在提供足够的弹簧弹力的同时,可以减少弹簧弹力的重量相较于现有的成扎的固定方式,通过第一软垫固定弹簧钢,能够单根固定,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弹簧钢的碰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背景技术
弹簧钢指的是制造各类弹簧及其他弹性元件的专用合金钢。按性能要求、使用条件可分为普通合金弹簧钢和特殊合金弹簧钢。弹簧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弹簧钢具有优良的冶金质量(高的纯洁度和均匀性)、良好的表面质量(严格控制表面缺陷和脱碳)、精确的外形和尺寸;
在一些特种车辆上面,需要高强度的弹簧来为这些车辆提供弹性,现有的特种车辆采用的弹簧都是直径不变的弹簧钢制成的,但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强度,弹簧钢的直径往往较粗,导致间接地增加了车身的重量;
同时,在运输这些弹簧钢的过程中,通常是随意堆叠或者是捆扎之后进行运输,这可能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路面的颠簸,导致弹簧钢的破损或是弯折。
车斗,通常由底板和四块侧板组成,指主要用于安装在卡车车身上,用于存放待运输物体的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包括弹簧钢和运输机构,所述弹簧钢两端延伸方向,其直径不断减小,两端逐渐减小的所述弹簧钢,能够在制成弹簧后,相较于现有的弹簧,在提供足够的弹簧弹力的同时,可以减少弹簧弹力的重量;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中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软垫提供作用于所述弹簧钢上的摩擦力,以使所述弹簧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中,相较于现有的成扎的固定方式,通过所述第一软垫固定所述弹簧钢,能够单根固定,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弹簧钢的碰撞,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用的所述弹簧钢适用于特种车辆,因此其直径大于一般车辆的弹簧直径,因此单根运输并不会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车斗侧板顶部卡接,两块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中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均延伸出所述开口,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当车斗侧板卡入所述卡槽中时,所述弹性元件提供作用于所述调节块上的推力,以使通过两块所述调节块将所述车斗侧板夹持,现有的运输方式通常是采用用车斗自身的容积来对所述弹簧钢进行运输,而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运用了车斗侧板,通过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套卡接在车斗侧板上,以使所述弹簧钢能够固定在车斗侧板上,使用这种运输的方式,相较于现有逇运输方式,不占用车斗内的空间,以使车斗中仍然可以运输一些其他物体,同时这种方式进行运输,有效地防止了所述弹簧钢滚在运输途中滚动等问题。
所述调节块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引导面,当车斗侧板卡入所述卡槽中时,所述车斗侧板提供作用于所述引导面的推力,以使所述调节块朝向所述开口槽底方向移动,通过引导面的设置,可以在需要将所述第一固定套安装在车斗侧板时,直接通过引导面与车斗侧板顶部抵接,将所述调节块推入所述固定块中,免去了手动调节所述调节块的步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块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铁的设置,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铁提供吸力,增加所述第一固定套和车斗侧板的固定力,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固定套在车斗侧板上打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中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二软垫,所述第二软垫提供作用于所述弹簧钢上的摩擦力,以使所述弹簧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中,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插头,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位置一一对应且相适配,所述固定套中设置的所述第二软垫能进一步增加所述弹簧钢的固定力,同时通过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孔的设置,能够将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安装于一起,同时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防止所述弹簧钢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侧的所述插头的直径与长度均小于下侧所述插头给的直径与长度,下方的所述插头尺存较大,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来消除所述弹簧钢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的重力,而上方的所述插头尺存较小,因为上方的所述插头所受所述弹簧钢重力较小,其主要用于防止所述弹簧钢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插孔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能够将所述插头吸附牢固,进一步增加了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之间的锁紧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软垫和所述第二软垫均具有恢复形变能力,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弹簧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钢两端逐渐减小的弹簧钢,能够在制成弹簧后,相较于现有的弹簧,在提供足够的弹簧弹力的同时,可以减少弹簧弹力的重量相较于现有的成扎的固定方式,通过第一软垫固定弹簧钢,能够单根固定,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弹簧钢的碰撞,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用的弹簧钢适用于特种车辆,因此其直径大于一般车辆的弹簧直径,因此单根运输并不会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现有的运输方式通常是采用用车斗自身的容积来对弹簧钢进行运输,而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运用了车斗侧板,通过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将两个第一固定套卡接在车斗侧板上,以使弹簧钢能够固定在车斗侧板上,使用这种运输的方式,相较于现有逇运输方式,不占用车斗内的空间,以使车斗中仍然可以运输一些其他物体,同时这种方式进行运输,有效地防止了弹簧钢滚在运输途中滚动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结构剖视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二固定套侧视图。
附图标记:1、弹簧钢;2、运输机构;3、第一固定套;31、第一软垫;32、弹性元件;321、紧压弹簧;33、固定块;34、调节块;35、第一电磁铁;36、第二电磁铁;4、第二固定套;41、第二软垫;5、插头;6、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包括弹簧钢和运输机构,弹簧钢两端延伸方向,其直径不断减小;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中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贯穿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软垫,第一软垫提供作用于弹簧钢上的摩擦力,以使弹簧钢固定于第一固定套中,第一固定套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块固定块之间形成卡槽,卡槽与车斗侧板顶部卡接,两块固定块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开口,开口中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均延伸出开口,调节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调节块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引导面,当车斗侧板卡入卡槽中时,车斗侧板提供作用于引导面的推力,以使调节块朝向开口槽底方向移动,调节块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先将弹簧钢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套中,通过第一软垫将弹簧钢固定,然后通过卡槽,将两个固定块卡入车斗侧板的顶部,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面的设置,调节块缓缓回缩进入到开口中,以使弹性元件提供足够的推力,通过两块调节块将车斗侧板夹持,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铁,以使第一电磁铁与车斗侧板吸附,完成了将弹簧钢固定的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紧压弹簧、液压杆和气压杆等。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中设置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贯穿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二软垫,第二软垫提供作用于弹簧钢上的摩擦力,以使弹簧钢固定于第二固定套中,第二固定套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插头,第一固定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插孔,插头与插孔位置一一对应且相适配,上侧的插头的直径与长度均小于下侧插头给的直径与长度,先将两个第二固定套套在弹簧钢的两端,通过第二软垫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完成第二固定套和弹簧钢的固定,同时弹簧钢的两端均伸出贯穿第二固定套,然后将插头和插孔一一对其,将弹簧钢插入到第一固定套中,同时插头也插入到对应的插孔中。
参照图2所示,插头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插孔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打开第二电磁铁,提供作用于插头上的吸附力,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相互抵接完成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均具有恢复形变能力,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弹簧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套中设置有无线控制模块,无线控制模块与手机(或控制器)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控制模块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先将两个第二固定套套在弹簧钢的两端,通过第二软垫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完成第二固定套和弹簧钢的固定,同时弹簧钢的两端均伸出贯穿第二固定套,然后将插头和插孔一一对其,将弹簧钢插入到第一固定套中,同时插头也插入到对应的插孔中,打开第二电磁铁,提供作用于插头上的吸附力,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相互抵接完成固定,通过第一软垫将弹簧钢固定;
然后通过卡槽,将两个固定块卡入车斗侧板的顶部,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面的设置,调节块缓缓回缩进入到开口中,以使弹性元件提供足够的推力,通过两块调节块将车斗侧板夹持,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铁,以使第一电磁铁与车斗侧板吸附,完成了将弹簧钢固定的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钢(1)和运输机构(2),所述弹簧钢(1)两端延伸方向,其直径不断减小;
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套(3),所述第一固定套(3)中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套(3),所述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软垫(31),所述第一软垫(31)提供作用于所述弹簧钢(1)上的摩擦力,以使所述弹簧钢(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3)中,所述第一固定套(3)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33),两块所述固定块(3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车斗侧板顶部卡接,两块所述固定块(33)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中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34),所述调节块(34)均延伸出所述开口,所述调节块(34)与所述固定块(33)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32);
所述调节块(34)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引导面,当车斗侧板卡入所述卡槽中时,所述车斗侧板提供作用于所述引导面的推力,以使所述调节块(34)朝向所述开口槽底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34)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2)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套(4),所述第二固定套(4)中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套(4),所述第二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二软垫(41),所述第二软垫(41)提供作用于所述弹簧钢(1)上的摩擦力,以使所述弹簧钢(1)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套(4)中,所述第二固定套(4)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插头(5),所述第一固定套(3)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插孔(6),所述插头(5)与所述插孔(6)位置一一对应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上侧的所述插头(5)的直径与长度均小于下侧所述插头(5)给的直径与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5)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插孔(6)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铁(3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31)和所述第二软垫(41)均具有恢复形变能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57154.7U CN213975285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57154.7U CN213975285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75285U true CN213975285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59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571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975285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75285U (zh) |
-
2020
- 2020-10-29 CN CN202022457154.7U patent/CN2139752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9360B (zh) | 一种电芯入壳夹具 | |
CN209970150U (zh) | 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加工用定位夹具 | |
US8172210B2 (en) | Holding unit for panel transmitting device | |
CN109454552B (zh) | 一种刹车片钢背加工用夹具 | |
CN210234891U (zh) | 一种带有减振组件的汽车用蓄电池支架 | |
CN213975285U (zh) | 一种便于运输的弹簧钢组件 | |
CN20505914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支架 | |
CN215363727U (zh) | 一种塑料薄膜收卷筒运输用抱夹车 | |
CN108819629A (zh) | 一种基于工业机械的拖车用支架 | |
CN208036344U (zh) | 用于汽车发动机关键冲压件的运输车 | |
CN210549250U (zh) | 一种双筒式减振器焊接装配流水线 | |
CN211468669U (zh) | 一种电池固定减震结构及电动车 | |
CN214213541U (zh) | 一种汽车零配件用便携夹具 | |
CN202461922U (zh) | 用于汽车前减振器底盖夹箍压装的工装 | |
CN211520921U (zh) | 一种卡托钢片快速夹取装置 | |
CN108819759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充电设备 | |
CN112247940A (zh) | 一种便于管理的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 | |
CN214601524U (zh) | 一种冲压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 |
CN214823512U (zh) | 一种带计数器的汽车悬挂搬运设备 | |
CN221852587U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回收储存装置 | |
CN218839092U (zh) | 一种汽车悬架板托结构 | |
CN21310911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杯托 | |
CN214357546U (zh) | 一种汽车助力缸保护装置 | |
CN211663178U (zh) | 一种车载手机快速充电托架 | |
CN213259487U (zh) | 一种自带减震的移动式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