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7060U -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7060U
CN213907060U CN202023156025.0U CN202023156025U CN213907060U CN 213907060 U CN213907060 U CN 213907060U CN 202023156025 U CN202023156025 U CN 202023156025U CN 213907060 U CN213907060 U CN 213907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rail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60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治国
吴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zh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zh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zh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zhi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60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7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7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7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属于贴片机技术领域,安装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上,包括轨道组件、放料组件及拉料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第二轨道上的中间压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轨道内且位于定位槽下方设置有定位销,且第二轨道下方设置有薄型气缸,通过薄型气缸顶升定位销,使得定位销插入物料定位孔内,从而进行实现精确定位;拉料从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拉料从动轮,且拉料从动轮与拉料主动轮匹配设置,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由拉料从动轮与拉料主动轮夹紧,从而被带动进行移动,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拉扯过紧时,通过第一气缸作用于固定轴,拉料从动轮被稍微提起,进行释放残压。

Description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片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背景技术
贴片机:又称“贴装机”、“表面贴装系统”(Surface Mount System),在生产线中,它配置在点胶机或丝网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置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贴片机是SMT的生产线中的主要设备,贴片机已从早期的低速机械贴片机发展为高速光学对中贴片机,并向多功能、柔性连接模块化发展。
贴片机所用的元器件是吸附在编带上且形成带状,通过拉料机构及上料装置进行传送到贴片头吸嘴区域,由吸嘴吸取元器件进行贴装。但是现有的拉料机构在对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进行拉料传送时,长时间紧拉编带,容易使得编带拉伸变形,残压无法进行释放,造成位于编带上的元器件偏离原有的位置,且现有的拉料机构在贴片机器吸嘴吸取元器件工作区域缺少对编带的定位,从而使得携带元器件的编带定位不够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拉料机构在对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进行拉料传送时,长时间紧拉编带,容易使得编带拉伸变形,残压无法进行释放,造成位于编带上的元器件偏离原有的位置,且现有的拉料机构在贴片机器吸嘴吸取元器件工作区域缺少对编带的定位,从而使得携带元器件的编带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安装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上,包括轨道组件、放料组件及拉料组件;
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第三轨道均通过轨道支撑座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固定连接,且第一轨道的左侧与第二轨道贴合连接,所述第二轨道远离第一轨道的一端与第三轨道贴合连接;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顶面均设置有中间压板,且中间压板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螺纹连接;位于第二轨道上的中间压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轨道内且位于定位槽下方设置有定位销,且第二轨道下方设置有薄型气缸;
所述放料组件设置在第一轨道远离第二轨道端的一侧,包括放料连接板、第二料盘及第一料盘,所述放料连接板通过放料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第一轨道远离第二轨道的一侧,放料连接板由横向连接段及竖向连接段构成,且竖向连接段固定连接在远离放料安装座一端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与横向连接段之间通过支架加强板固定,所述第二料盘通过放料轴设置在放料连接板远离放料安装座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料电机安装板,放料电机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流感应电机,且所述交流感应电机位于第二料盘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料盘通过放料轴与交流感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料盘通过皮带与交流感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料连接板靠近放料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连接板;
所述拉料组件设置在第三轨道远离第二轨道的一端,拉料组件包括拉料支架底座、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底座的两侧,所述侧板之间且靠近第三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过料垫板,所述拉料过料垫板顶面中部开设有与第三轨道匹配的过料槽,且拉料过料垫板远离第三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拉料主动轴,所述拉料主动轴的一侧突出侧板设置,且拉料主动轴突出侧板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拉料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拉料主动轮,且拉料主动轮与过料槽匹配设置;所述拉料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拉料从动轴,且拉料从动轴靠近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料旋转支撑架,所述拉料旋转支撑架与拉料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拉料从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拉料从动轮,且拉料从动轮与拉料主动轮匹配设置;所述拉料从动轴远离拉料过料垫板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转动轴,且拉料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拉料旋转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拉料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板且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拉料转动轴远离拉料从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拉料旋转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拉料旋转支撑架靠近第三轨道一侧设置有拉料凸轮轴,且拉料凸轮轴通过轴承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拉料凸轮轴且位于拉料旋转支撑架下方处固定设置有拉料凸轮;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拉料压紧调节座,且拉料压紧调节座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拉料压紧调节座上设置有调整螺丝,且调整螺丝与拉料压紧调节座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丝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所述侧板的顶端且远离拉料过料垫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且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位于固定轴的上方且与固定轴配合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压板均向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内侧突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销设置有四个,且定位销贯穿第二轨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型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轨道支撑座上,且薄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料连接板靠近第一支撑连接板一侧设置有放料电眼支架,且放料电眼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料过料垫板且位于过料槽处设置有拉料压料导向板,拉料压料导向板设置有两个,且拉料压料导向板向过料槽一侧突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与侧板固定连接,拉料主动轴通过轴承与侧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料凸轮轴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突出侧板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第二轨道上的中间压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轨道内且位于定位槽下方设置有定位销,且第二轨道下方设置有薄型气缸,通过薄型气缸顶升定位销,使得定位销插入物料定位孔内,从而进行实现精确定位;拉料从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拉料从动轮,且拉料从动轮与拉料主动轮匹配设置,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由拉料从动轮与拉料主动轮夹紧,从而被带动进行移动,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拉扯过紧时,通过第一气缸作用于固定轴,拉料从动轮被稍微提起,进行释放残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料盘及第二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拉料支架底座及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轨道剖视图;
图9为拉料旋转支撑架与拉料转动轴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轨道支撑座;2、放料连接板;3、第二料盘;4、第一料盘;5、拉料组件;6、第一支撑连接板;7、放料电眼支架;8、第一轨道;9、第二轨道;10、第三轨道;11、中间压板;12、放料安装座;13、拉料支架底座;14、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气缸;16、气缸安装板;17、交流感应电机;18、传感器;19、放料轴;20、拉料凸轮轴;21、拉料旋转支撑架;22、调节弹簧;23、拉料压紧调节座;24、拉料过料垫板;25、拉料压料导向板;26、拉料凸轮;27、调整螺丝;28、拉料主动轴;29、拉料主动轮;30、拉料从动轴;31、拉料从动轮;32、固定轴;33、把手;34、薄型气缸;35、定位槽;36、定位销;37、气缸连接板;38、顶板;39、侧板;40、拉料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安装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上,包括轨道组件、放料组件及拉料组件5。
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及第三轨道10均通过轨道支撑座1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轨道8的左侧与第二轨道9贴合连接,第二轨道9远离第一轨道8的一端与第三轨道10贴合连接,通过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连接,便于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的传送。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顶面均设置有中间压板11,中间压板11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螺纹连接,中间压板11均向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内侧突出设置,从而使得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能贴合轨道面进行传送,避免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脱离轨道。位于第二轨道9上的中间压板11一侧设置有定位槽35,第二轨道9内且位于定位槽35下方设置有定位销36,定位销36设置有四个,且定位销36贯穿第二轨道9设置,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在第二轨道9内传送时,通过定位销36插入物料的定位孔内,可精准定位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的位置,以便于贴片头更精准地吸料。第二轨道9下方设置有薄型气缸34,薄型气缸34通过气缸连接板37固定连接于轨道支撑座1上,薄型气缸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8,当启动薄型气缸34时,薄型气缸34带动顶板38往上移动,顶板38从而顶升定位销36,定位销36穿过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的定位孔,进而实现定位,便于贴片头的吸料。
放料组件设置在第一轨道8远离第二轨道9端的一侧,包括放料连接板2、第二料盘3及第一料盘4,放料连接板2通过放料安装座12固定安装在第一轨道8远离第二轨道9的一侧,放料连接板2由横向连接段及竖向连接段构成,且竖向连接段固定连接在远离放料安装座12一端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与横向连接段之间通过支架加强板固定,第二料盘3通过放料轴19设置在放料连接板2远离放料安装座12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料电机安装板,放料电机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流感应电机17,且交流感应电机17位于第二料盘3相对的一侧,第一料盘4通过放料轴19与交流感应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料盘3通过皮带与交流感应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实现放料过程。放料连接板2靠近放料安装座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连接板6,放料连接板2靠近第一支撑连接板6一侧设置有放料电眼支架7,放料电眼支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8,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从第二料盘3或第一料盘4放料时,根据贴片头吸料的进度,通过传感器18可以控制交流感应电机17放料的速度。
拉料组件5设置在第三轨道10远离第二轨道9的一端,拉料组件5包括拉料支架底座13、侧板39,侧板39设置有两个,且侧板39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底座13的两侧,侧板39之间且靠近第三轨道10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过料垫板24,拉料过料垫板24顶面中部开设有与第三轨道10匹配的过料槽,拉料过料垫板24且位于过料槽处设置有拉料压料导向板25,拉料压料导向板25设置有两个,且拉料压料导向板25向过料槽一侧突出设置,从而使得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进入过料槽时,贴合过料槽传送,避免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脱离。
拉料过料垫板24远离第三轨道10的一侧设置有拉料主动轴28,拉料主动轴28的一侧突出侧板39设置,且拉料主动轴28突出侧板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4,第一伺服电机14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与侧板39固定连接,拉料主动轴28通过轴承与侧板39转动连接。拉料主动轴28上固定连接有拉料主动轮29,且拉料主动轮29与过料槽匹配设置,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从过料槽传送至拉料主动轮29时,其刚好落在拉料主动轮29上,通过拉料主动轮29与拉料从动轮31的配合,带动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移动。
拉料主动轮29的上方设置有拉料从动轴30,拉料从动轴30靠近侧板3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料旋转支撑架21,拉料旋转支撑架21与拉料从动轴30固定连接;拉料从动轴30上转动连接有拉料从动轮31,且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匹配设置,通过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的转动配合,使得位于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之间的携带元器件的编带被带动传送。拉料从动轴30远离拉料过料垫板24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转动轴40,拉料转动轴40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拉料旋转支撑架21转动连接,拉料转动轴4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板39且与侧板39固定连接;拉料转动轴40远离拉料从动轴3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32,且固定轴32的两端分别与拉料旋转支撑架21固定连接。
拉料旋转支撑架21靠近第三轨道10一侧设置有拉料凸轮轴20,且拉料凸轮轴20通过轴承与侧板39转动连接,拉料凸轮轴20且位于拉料旋转支撑架21下方处固定设置有拉料凸轮26,拉料凸轮轴20远离第一伺服电机14的一端突出侧板39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把手33;侧板39上设置有拉料压紧调节座23,拉料压紧调节座23与侧板39固定连接,拉料压紧调节座23上设置有调整螺丝27,调整螺丝27与拉料压紧调节座23螺纹连接,调整螺丝27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22,通过旋转调整螺丝27,使得调整弹簧22抵在拉料旋转支撑架21的压力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拉料旋转支撑架21一端抵在拉料凸轮26上,从而使得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夹紧物料,带动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移动。
侧板39的顶端且远离拉料过料垫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16,气缸安装板1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15,第一气缸15与位于固定轴32的上方且与固定轴32配合设置,通过第一气缸15作用于固定轴32,使得拉料旋转支撑架21绕拉料转动轴40转动,拉料从动轮31被提起,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的夹紧力度减小,释放残压。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携带元器件的编带从第二料盘3内由交流感应电机17带出,经过传感器18下方进入第一轨道8内,进入第二轨道9时,通过薄型气缸34顶升定位销36,使得定位销36插入物料定位孔内,从而进行实现精确定位,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经过第三轨道10后进入拉料组件中,携带元器件的编带由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夹紧,从而被带动进行移动。当携带元器件的编带拉扯过紧时,通过第一气缸15作用于固定轴32,拉料从动轮31被稍微提起,进行释放残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安装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组件、放料组件及拉料组件(5);
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所述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及第三轨道(10)均通过轨道支撑座(1)与卷带贴片机的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轨道(8)的左侧与第二轨道(9)贴合连接,所述第二轨道(9)远离第一轨道(8)的一端与第三轨道(10)贴合连接;所述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顶面均设置有中间压板(11),且中间压板(11)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螺纹连接;位于第二轨道(9)上的中间压板(11)一侧设置有定位槽(35),所述第二轨道(9)内且位于定位槽(35)下方设置有定位销(36),且第二轨道(9)下方设置有薄型气缸(34);
所述放料组件设置在第一轨道(8)远离第二轨道(9)端的一侧,包括放料连接板(2)、第二料盘(3)及第一料盘(4),所述放料连接板(2)通过放料安装座(12)固定安装在第一轨道(8)远离第二轨道(9)的一侧,放料连接板(2)由横向连接段及竖向连接段构成,且竖向连接段固定连接在远离放料安装座(12)一端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与横向连接段之间通过支架加强板固定,所述第二料盘(3)通过放料轴(19)设置在放料连接板(2)远离放料安装座(12)的横向连接段上,竖向连接段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料电机安装板,放料电机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流感应电机(17),且所述交流感应电机(17)位于第二料盘(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料盘(4)通过放料轴(19)与交流感应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料盘(3)通过皮带与交流感应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料连接板(2)靠近放料安装座(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连接板(6);
所述拉料组件(5)设置在第三轨道(10)远离第二轨道(9)的一端,拉料组件(5)包括拉料支架底座(13)、侧板(39),所述侧板(39)设置有两个,且侧板(39)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底座(13)的两侧,所述侧板(39)之间且靠近第三轨道(10)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过料垫板(24),所述拉料过料垫板(24)顶面中部开设有与第三轨道(10)匹配的过料槽,且拉料过料垫板(24)远离第三轨道(10)的一侧设置有拉料主动轴(28),拉料主动轴(28)的一侧突出侧板(39)设置,且拉料主动轴(28)突出侧板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4),所述拉料主动轴(28)上固定连接有拉料主动轮(29),且拉料主动轮(29)与过料槽匹配设置;所述拉料主动轮(29)的上方设置有拉料从动轴(30),且拉料从动轴(30)靠近侧板(3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料旋转支撑架(21),所述拉料旋转支撑架(21)与拉料从动轴(30)固定连接;所述拉料从动轴(30)上转动连接有拉料从动轮(31),且拉料从动轮(31)与拉料主动轮(29)匹配设置;所述拉料从动轴(30)远离拉料过料垫板(24)的一侧设置有拉料转动轴(40),且拉料转动轴(40)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拉料旋转支撑架(21)转动连接,所述拉料转动轴(4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侧板(39)且与侧板(39)固定连接;所述拉料转动轴(40)远离拉料从动轴(3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32),且固定轴(32)的两端分别与拉料旋转支撑架(21)固定连接;所述拉料旋转支撑架(21)靠近第三轨道(10)一侧设置有拉料凸轮轴(20),且拉料凸轮轴(20)通过轴承与侧板(39)转动连接,所述拉料凸轮轴(20)且位于拉料旋转支撑架(21)下方处固定设置有拉料凸轮(26);所述侧板(39)上设置有拉料压紧调节座(23),且拉料压紧调节座(23)与侧板(39)固定连接,所述拉料压紧调节座(23)上设置有调整螺丝(27),且调整螺丝(27)与拉料压紧调节座(23)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丝(27)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22);所述侧板(39)的顶端且远离拉料过料垫板(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16),且气缸安装板(1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15)与位于固定轴(32)的上方且与固定轴(32)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压板(11)均向第一轨道(8)、第二轨道(9)、第三轨道(10)内侧突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36)设置有四个,且定位销(36)贯穿第二轨道(9)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气缸(34)通过气缸连接板(37)固定连接于轨道支撑座(1)上,且薄型气缸(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连接板(2)靠近第一支撑连接板(6)一侧设置有放料电眼支架(7),且放料电眼支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过料垫板(24)且位于过料槽处设置有拉料压料导向板(25),拉料压料导向板(25)设置有两个,且拉料压料导向板(25)向过料槽一侧突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4)通过电机安装支架与侧板(39)固定连接,拉料主动轴(28)通过轴承与侧板(39)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凸轮轴(20)远离第一伺服电机(14)的一端突出侧板(39)设置且固定连接有把手(33)。
CN202023156025.0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Active CN213907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025.0U CN213907060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6025.0U CN213907060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7060U true CN213907060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6025.0U Active CN213907060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7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8854U (zh) 一种贴标签设备
CN211000378U (zh) 一种大尺寸显示屏在线式撕膜设备
CN111170627A (zh) 一种用于夹胶玻璃切割机的玻璃切割装置
CN108630116B (zh) 全自动电子纸贴合机
CN211019450U (zh) 自动送料飞达
CN112040647A (zh) 一种贴膜机
CN213907060U (zh) 一种卷带贴片机用拉料机构
CN110167269B (zh) 自动送料飞达
CN210298214U (zh) 自动送料飞达
CN218401166U (zh) 贴膜装置及极片加工设备
CN210681448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贴装系统的标签上料装置
CN212266687U (zh) 一种贴膜装置
CN110654017A (zh) 一种半自动贴膜设备
CN114093267A (zh) 一种全自动异形偏光片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13948753B (zh) 一种电池贴尾部胶机构
CN216970134U (zh) 一种全自动贴膜机
CN114506503A (zh) 一种自动贴膜机
CN212451194U (zh) 一种用于夹胶玻璃切割机的玻璃切割装置
CN111300810A (zh) 一种贴膜装置
CN210456596U (zh)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1417731U (zh) 一种无线充电配件贴膜设备
CN220331987U (zh) 自动贴膜设备
CN111694174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acf压贴设备的本压装置
CN216873469U (zh) 一种在线式钢片补强贴合机
CN218701282U (zh) 一种全自动胶片贴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