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2650U -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2650U
CN213852650U CN202022669517.3U CN202022669517U CN213852650U CN 213852650 U CN213852650 U CN 213852650U CN 202022669517 U CN202022669517 U CN 202022669517U CN 213852650 U CN213852650 U CN 21385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uide
tube
revers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95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蕾
林森
白玉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ta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indly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indly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indly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95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2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包括:主管和设置在主管一端的导向管;导向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段、安装段和折弯段;折弯段连接主管;固定环,设置在安装段的内壁上,适于固定牵引丝;导向段和折弯段为软管;主管、折弯段及位于固定环和折弯段之间的安装段具有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内层、中层和外层,中层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道,两个通道适于安放牵引丝。在驱动牵引丝拉弯折弯段时,牵引丝在不锈钢编织网内移动,避免了与外层或内层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对它们造成摩擦损坏。同时,不锈钢编织网可以缓冲牵引丝拉紧时对外层或内层的压力,减少对外层或内层的损耗,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使用导管过程中,手术医生一般需要在高精度成像设备(例如X光机)的引导下,将导管的远端送到靶位置。导管最初设计为直鞘管,但由于人体内的管路迂回曲折的特性,往往给建立通道的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实施介入手术将导管插入至病变组织的操作需要高度依赖手术医生的经验,从而使得微创介入手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介入手术的发展,在普通导管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会根据靶病变位置血管的特点,而将导管远端预先塑形成不同的弯曲形状,使其适应特定的解剖学形态,以增强介入导管的适用性。
这种头端预塑形的导管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许多常见的病例,但当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出现个体化差异的情况时,即使是远端预塑形的导管,也无法与个体化差异的生理解剖结构一一适应,进而限制了手术或者影响手术效果。
同时,由于不同病变位置的血管形状不一样,使得各个厂家需要生产多种不同远端预塑形的导管,医院也需要准备大量的不同预塑性的导管。这使得导管的通用性不高,手术前需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导管,提高了手术的复杂度。
而很多可控弯导管在驱动牵引丝拉弯软管时,牵引丝与导管的摩擦和牵引丝对导管的压力会对导管造成损害,减少了导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可控弯导管装置的导管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管,包括:主管和设置在所述主管一端的导向管;
所述导向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段、安装段和折弯段;所述折弯段连接所述主管;
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安装段的内壁上,适于固定牵引丝;
所述导向段和所述折弯段为软管;
所述主管、所述折弯段及位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折弯段之间的所述安装段具有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中层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道,两个所述通道适于安放牵引丝。
优选地,所述中层为不锈钢编织网,两个所述通道成型在不锈钢编织网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控弯导管装置,包括:
正反螺纹管,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
复合管,穿设在所述正反螺纹管中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复合管包括主管和设置在所述主管一端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具有折弯段;所述复合管上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内的芯管的一端连通设置;
正旋移动件和反旋移动件,分别与所述正反螺纹管啮合;所述正反螺纹管旋转时驱动所述正旋移动件和反旋移动件在所述壳体内前后移动;
两个牵引丝,分别设置在所述复合管的通道内;其一所述牵引丝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所述复合管并固定在所述正旋移动件上;另一所述牵引丝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所述复合管并固定在所述反旋移动件上;
对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芯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对接结构适于连接外接设备;
旋转阀,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正反螺纹管固定在所述旋转阀上;所述旋转阀适于驱动所述正反螺纹管旋转。
优选地,所述对接结构包括鞘座、连接阀以及连接所述鞘座和所述连接阀的连接管;
所述鞘座具有连接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腔连通设置;
所述鞘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芯管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芯管背向所述主管的一端穿设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鞘座适于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芯管位于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与所述鞘座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鞘座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正反螺纹管为外螺纹管。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正反螺纹管、所述正旋移动件和所述反旋移动件位于所述固定套内;
所述固定套内壁上设置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适于引导所述正旋移动件和所述反旋移动件沿直线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所述正旋移动件和所述反旋移动件之间的导向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复合管中折弯段和主管的中层为不锈钢编织网,不锈钢编织网由不锈钢细丝交叉编织而成,在制造过程中,不锈钢丝编织网两侧成型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根牵引丝分别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从而牵引丝位于两层不锈钢丝之间。在驱动牵引丝拉弯折弯段时,牵引丝在不锈钢编织网内移动,避免了与外层或内层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对它们造成摩擦损坏。同时,不锈钢编织网可以缓冲牵引丝拉紧时对外层或内层的压力,减少对外层或内层的损耗,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控弯导管装置,通过驱动旋转阀旋转从而带动与旋转阀固定连接的正反螺纹管旋转,正反螺纹管上的反旋移动件和正旋移动件在驱动力的驱动下沿着正反螺纹管的轴向朝不同方向运动,反旋移动件或正旋移动件带动牵引丝朝远离折弯段的一端运动,在牵引丝的拉动下,折弯段发生弯曲变形。在进行手术时可由术者根据血管的实际情况在体外对折弯段的弯曲程度进行操控,节约了术者在选择合适导管上的时间,也节约了医疗机构在存储医疗器械上的成本。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时,可自由将对接结构从壳体上拆卸下来,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必要的清洗。同时也方便对对接结构的选择与更换,并且在对接结构出现损坏时,只需要将对接结构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主管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图6中区域C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牵引丝与固定环的连接关系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旋转阀与正反螺纹管的连接关系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壳体与芯管的配合关系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壳体与固定套的配合关系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正旋移动件、反旋移动件与正反螺纹管的配合关系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正旋移动件、反旋移动件与正反螺纹管的另一配合关系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可控弯导管装置中正旋移动件、反旋移动件与固定套的配合关系图;
图16为图1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7为不锈钢编织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复合管;101、外层;102、中层;103、内层;104、第二通道;105、第一牵引丝;106、第二牵引丝;107、固定环;108、第一通道;11、主管;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2、折弯段;131、安装段;132、导向段;20、手柄部;21、旋转阀;211、第一凸起;22、固定套;221、第一卡槽;222、导向块;223、第二标识部;224、第一标识部;23、正反螺纹管;231、第二卡槽;232、阻挡部;233、第三卡槽;24、反旋移动件;241、第二配合部;2411、第二标识槽;242、第二衔接部;243、第二固定部;244、第二抵接部;25、正旋移动件;251、第一配合部;2511、第一标识槽;252、第一衔接部;253、第一固定部;254、第一抵接部;26、壳体;261、第一加强筋;2611、第一缺口;262、第二加强筋;2621、第二缺口;2622、第三缺口;2623、第四缺口;263、第三加强筋;2631、第五缺口;27、芯管;271、卡接块;28、锁紧接头;30、对接结构;31、鞘座;32、连接管;33、连接阀;41、旋转方向;42、第一移动方向;43、第二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弯导管装置,如图1所示,该可控弯导管装置可通过驱动手柄部20绕旋转方向41旋转,使复合管10的远端朝某个方向弯曲,从而适应人体内血管的结构。在本文描述中,“远端”指手术时远离术者的方向,“近端”指手术时靠近术者的方向。
如图2和图9所示,可控弯导管装置包括正反螺纹管23、复合管10、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正反螺纹管23的外表面设置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与正反螺纹管23外表面上的螺纹啮合,即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中其一与右旋螺纹啮合,另一与左旋螺纹啮合。正反螺纹管23在受到驱动力发生旋转时,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会受到来自正反螺纹管23的驱动力,沿着正反螺纹管23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的移动方向相反。
可控弯导管装置还包括手柄部20,手柄部20呈两端窄、中间宽的柱形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可使操作者获得良好的手感。手柄部20包括转动连接的旋转阀21和壳体26,手柄部20内部具有容纳腔,正反螺纹管23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正反螺纹管23与旋转阀21固定连接,可通过驱动旋转阀21驱动正反螺纹管23旋转,从而使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沿正反螺纹管23的轴向方向移动。
复合管10包括主管11和设置在主管11远端的导向管,导向管具有折弯段12,主管11穿设在旋转阀21和正反螺纹管23中,并固定在容纳腔内。壳体26内还固定设置有芯管27,主管11背向导向管的一端与芯管27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主管11伸进芯管27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管27也可以伸进主管11内。
可控弯导管装置还包括两个牵引丝,两个牵引丝对称的设置在复合管10的通道内,其中一牵引丝的一端固定在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复合管10并固定在正旋移动件25上,另一牵引丝的一端固定在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复合管10并固定在反旋移动件24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和图9所示,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105和第二牵引丝106,第一牵引丝10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管内,另一端穿出复合管10并固定在正旋移动件25上;第二牵引丝106的一端固定在导向管内,另一端穿出复合管10并固定在反旋移动件24上。
可控弯导管装置还包括对接结构30,对接结构30可拆卸地与壳体26连接,并且与芯管27的另一端连通,对接结构30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向体内输送必要的手术器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旋转阀21旋转从而带动与旋转阀21固定连接的正反螺纹管23旋转,正反螺纹管23上的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在驱动力的驱动下沿着正反螺纹管23的轴向朝不同方向运动,反旋移动件24或正旋移动件25带动牵引丝朝远离导向管的一端运动,在牵引丝的拉动下,导线管中的折弯段12发生弯曲变形。在进行手术时可由术者根据血管的实际情况在体外对折弯段的弯曲程度进行操控,节约了术者在选择合适导管上的时间,也节约了医疗机构在存储医疗器械上的成本。
当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时,可自由将对接结构30从壳体26上拆卸下来,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必要的清洗。同时也方便对对接结构30的选择与更换,并且在对接结构30出现损坏时,只需要将对接结构30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装置。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对接结构30包括鞘座31、连接阀33以及连接鞘座31和连接阀33的连接管32,鞘座31内具有连接腔,连接管32与连接腔连通,连接腔与芯管27连通,连接管32和芯管27通过连接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阀33为三通连接阀,三通连接阀可连接外部设备以向体内输送必要的器械或药物。
如图9所示,鞘座31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26上,壳体26上与旋转阀2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芯管27背向主管11的一端穿设固定在壳体26上,并且位于凹槽内,鞘座31适于嵌设在凹槽内。在本实施例中,鞘座31上具有一设在连接腔周向上的圆柱,圆柱内具有螺纹,鞘座31通过圆柱的内螺纹与芯管27位于凹槽内的一端螺纹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管27也可以直接与连接腔过盈配合达到可拆卸连接的目的;或者鞘座31上的圆柱与壳体26上的凹槽螺纹配合连接,同样可以达到可拆卸连接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对接结构30为止血阀,如图9所示,鞘座31上还设置有止血垫片312和位于止血垫片312一侧的鞘盖311,链接阀33为旋塞阀芯,旋塞阀芯上设置有锁紧盖331和旋塞阀体332。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管27和对接结构3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个转换结构(未示出),转换结构与芯管27、对接结构30都是可拆卸连接。
如图9、图13和图14所示,正反螺纹管23为外螺纹管,正反螺纹管23一端具有阻挡部232,另一端具有第三卡槽233,阻挡部232上具有第二卡槽231。如图10所示,第二卡槽231与旋转阀21内的第一凸起211配合,以将正反螺纹管23固定在旋转阀2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反螺纹管23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旋转阀21固定。
反旋移动件24包括第二配合部241、第二固定部243以及连接第二配合部241、第二固定部243的第二衔接部242,正旋移动件25包括第一配合部251、第一固定部253以及连接第一配合部251、第一固定部253的第一衔接部252,第一配合部251、第二配合部241均为曲面结构,第一配合部251、第二配合部241与正反螺纹管23啮合,并且第一配合部251、第二配合部241之间具有间隙。如图9所示,第一牵引丝105穿出主管11与第一固定部253通过锁紧接头28固定连接,第二牵引丝106穿出主管11与第二固定部243通过锁紧接头28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牵引丝还可以通过焊接、缠绕等方式固定在固定部上。
如图14所示,正反螺纹管23绕旋转方向41旋转,正反螺纹管23将驱动反旋移动件24朝第二移动方向43移动、正旋移动件25朝第一移动方向42移动。反旋移动件24上与第二衔接部242相对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抵接部244,正旋移动件25上与第一衔接部252相对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抵接部254,当正旋移动件25或者反旋移动件24朝第一移动方向42移动时,正旋移动件25的第一抵接部254或反旋移动件24的第二抵接部244将会与阻挡部232相接触,以防止折弯段过度弯曲。
如图11和图12所示,壳体26内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61、第二加强筋262和第三加强筋263,第一加强筋261上具有第一缺口2611,第二加强筋262上具有第二缺口2621以及位于第二缺口2621相对两侧的第三缺口2622、第四缺口2623,如图9所示,正反螺纹管23上的第三卡槽233位于第二缺口2621内,第三卡槽233和第二缺口2621都为圆形,从而使得正反螺纹管23可与壳体26发生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反螺纹管23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壳体26内。
如图9所示,第二衔接部242位于第三缺口2622上,第一衔接部252位于第四缺口2623上,在正反螺纹管23的带动下,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沿着正反螺纹管23的轴向移动过程中,第三缺口2622和第四缺口2623分别为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提供支撑与导向作用。
如图11所示,芯管27上还设有卡接块271,两个卡接块271形成一个卡接槽与第五缺口2631配合,以将芯管27固定在壳体26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管27还可以通过焊接、紧固件等方式固定在壳体26内部。
如图9、图15和图16所示,可控弯导管装置还包括固定套22,固定套22固定在壳体26内,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2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21,第一卡槽221与第一加强筋261上的第一缺口2611相配合,以将固定套22固定在壳体26的容纳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套还可以通过焊接、销钉等方式固定在壳体26内。正反螺纹管23以及与正反螺纹管23相配合的反旋移动件24、正旋移动件25都位于固定套22内。
为了使反旋移动件24以及正旋移动件25在正反螺纹管23的轴向上顺利移动,固定套22内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引导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沿着直线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为位于反旋移动件24与正旋移动件25间隙上的导向块222,导向块222不仅可以为反旋移动件24、正旋移动件25提供导向作用,还可以隔离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以防反旋移动件24、正旋移动件25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干涉。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还可以为固定套22的内壁设有凹槽,反旋移动件24和正旋移动件25上都设有凸块,反旋移动件24以及正旋移动件25上的凸块与凹槽一一对应配合。
如图14-图16所示,第二配合部241一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标识槽2411,第一配合部251一外侧面设有第一标识槽2511,第一标识槽2511与第二标识槽2411关于导向块222轴对称,固定套22内壁与第二标识槽2411、第一标识槽25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标识部223、第一标识部224。在进行安装时,第一标识部224对应第一标识槽2511,第二标识部223对应第二标识槽2411,以防安装时反旋移动件24、正旋移动件25的位置错误。
如图3-图8所示,复合管包括主管11和设置在主管11一端的导向管,导向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段132、安装段131和折弯段12,主管11、折弯段12、安装段131以及导向段132依次连接设置,导向段132和折弯段12为均软管。如图6和图7所示,主管11和折弯段12以及位于固定环107和折弯段12之间的安装段131具有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内层103、中层102和外层101,在本实施例中,外层101为聚醚嵌段聚酰胺管,中层102为不锈钢编织网,内层103为聚四氟乙烯塑料管,不锈钢编织网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通道108和第二通道10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丝105位于第一通道108内,第二牵引丝106位于第二通道104内。如图17所示,不锈钢编织网由不锈钢细丝交叉编织而成,在制造过程中,不锈钢丝编织网的两侧成型有第一通道108和第二通道104,两根牵引丝分别穿过第一通道108和第二通道104,从而牵引丝位于两层不锈钢丝编织网之间。在驱动牵引丝拉弯软管时,牵引丝在不锈钢编织网内移动,避免了与外层101或内层103的接触,从而避免了对它们造成摩擦损坏。同时,不锈钢编织网可以缓冲牵引丝拉紧时对外层101或内层103的压力,减少对外层101或内层103的损坏,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如图9所示,主管11靠近芯管27的一端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避开正反螺纹管23设置,第一牵引丝105穿过第一开口111与第一固定部253固定连接,第二牵引丝106穿过第二开口112与第二固定部243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8所示,安装段131和导向段132也具有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内层103、中层102和外层101,但安装段131和导向段132的中层102不为不锈钢编织网,安装段131和主管11都为一段刚性管,安装段131的中层102固定有固定环107,第一牵引丝105和第二牵引丝106都与固定环107焊接,从而使牵引丝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段13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牵引丝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件等固定在固定部131上,并且,位于固定环107和折弯段12之间的安装段131的中层也可以为不锈钢编织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11)和设置在所述主管(11)一端的导向管;
所述导向管包括依次设置的导向段(132)、安装段(131)和折弯段(12);所述折弯段(12)连接所述主管(11);
固定环(107),设置在所述安装段(131)的内壁上,适于固定牵引丝;
所述导向段(132)和所述折弯段(12)为软管;
所述主管(11)、所述折弯段(12)及位于所述固定环(107)和所述折弯段(12)之间的所述安装段(131)具有由内到外依次包裹的内层(103)、中层(102)和外层(101),所述中层(10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道,两个所述通道适于安放牵引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102)为不锈钢编织网,两个所述通道成型在不锈钢编织网上。
3.一种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反螺纹管(23),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26)内;
复合管(10),穿设在所述正反螺纹管(23)中并固定在所述壳体(26)内;
所述复合管(10)包括主管(11)和设置在所述主管(11)一端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具有折弯段;所述复合管(10)上远离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26)内的芯管(27)的一端连通设置;
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分别与所述正反螺纹管(23)啮合;所述正反螺纹管(23)旋转时驱动所述正旋移动件(25)和反旋移动件(24)在所述壳体(26)内前后移动;
两个牵引丝,分别设置在所述复合管(10)的通道内;其一所述牵引丝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所述复合管(10)并固定在所述正旋移动件(25)上;另一所述牵引丝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管上,另一端穿出所述复合管(10)并固定在所述反旋移动件(24)上;
对接结构(3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6)上,且与所述芯管(27)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所述对接结构(30)适于连接外接设备;
旋转阀(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6)上;所述正反螺纹管(23)固定在所述旋转阀(21)上;所述旋转阀(21)适于驱动所述正反螺纹管(23)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30)包括鞘座(31)、连接阀(33)以及连接所述鞘座(31)和所述连接阀(33)的连接管(32);
所述鞘座(31)具有连接腔,所述连接管(32)与所述连接腔连通设置;
所述鞘座(3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26)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芯管(27)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6)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芯管(27)背向所述主管(11)的一端穿设固定在所述壳体(26)上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鞘座(31)适于嵌设在所述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27)位于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与所述鞘座(31)螺纹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6)与所述鞘座(31)螺纹配合。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纹管为外螺纹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22),所述固定套(22)固定在所述壳体(26)内,所述正反螺纹管(23)、所述正旋移动件(25)和所述反旋移动件(24)位于所述固定套(22)内;
所述固定套(22)内壁上设置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适于引导所述正旋移动件(25)和所述反旋移动件(24)沿直线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控弯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所述正旋移动件(25)和所述反旋移动件(24)之间的导向块(222)。
CN202022669517.3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Active CN21385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9517.3U CN21385265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9517.3U CN21385265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2650U true CN213852650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3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9517.3U Active CN21385265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2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5939B (zh) 小型驱动线保持在线轴上的机构
US20170311792A1 (en) Anchored Working Channel
US7803130B2 (en) Deflectable tip access sheath
JPH01313038A (ja) 使い捨てシースと共に用いる内視鏡
CN111248947A (zh) 可调弯活检针及活检系统
JP7191540B2 (ja) ガイドワイヤマニピュレータ
CN104918535A (zh) 锚定工作通道
CN217448665U (zh) 分段调弯微导管
WO2013161764A1 (ja) 操作部材
CN116407741A (zh) 可调弯导管
CN213852650U (zh) 一种复合管及可控弯导管装置
JP3712750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WO2020259592A1 (zh) 鞘管装置及内窥镜组件
CN115153970B (zh) 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
JPH0533736U (ja) カテーテル
CN216319396U (zh) 一种导轨滑块、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JP4441232B2 (ja) 外付けチャン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視鏡装置
JP3632932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JP2023531095A (ja) 電子内視鏡用操作部
EP2005874A1 (en) Endoscopic catheter
JP2023510176A (ja) 耳鼻咽喉ツールの非円形作業チャネル
KR102229513B1 (ko) 조향 가능 카테터 핸들
JP2542591Y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WO2021075230A1 (ja) 医療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7885986U (zh) 一种分段式内窥镜插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800 Building 2, 925 Jinyuan 1st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gta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800 Building 2, 925 Jinyuan 1st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INDLY MEDICAL INSTRUMEN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