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8033U -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8033U
CN213748033U CN202022591324.0U CN202022591324U CN213748033U CN 213748033 U CN213748033 U CN 213748033U CN 202022591324 U CN202022591324 U CN 202022591324U CN 213748033 U CN213748033 U CN 213748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seal
main body
plate
sea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1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cc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cc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cc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cc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91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8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8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8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封条和隔板;封条包括封条主体、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封条主体呈长条状;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卡合部设置于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第二卡合部设置于封条主体的下表面上;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上下对称设置;隔板上设置有与封条相互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和第四卡合部;通过在封条主体上和隔板上设置可相互配合连接的卡合部,一方面可以简化封条和隔板的装配工艺,缩短两者的装配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增大了封条和隔板的钎焊面积,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发生断裂,从而延长封条和隔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一种涉及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式换热设备,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性能好的优点。换热器可适用于:气—气、气—液、液—液、各种流体之间的换热以及发生集态变化的相变换热。通过流道的布置和组合能够适应:逆流、错流、多股流、多流程等不同的换热工况。通过单元间串联、并联、串并联的组合可以满足大型设备的换热需要。
板翅式换热器通常由隔板、翅片、封条、导流片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放置翅片以及封条组成一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钎焊成一整体便组成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然而,现有技术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在生产过程中,在将封条、隔板、翅片焊接在一起时,由于焊接面积较小,换热器在长期工作中,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受流体冲击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导致焊接位置产生断裂的情况,从而影响封条和隔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封条和隔板之间的焊接面积较小,换热器在长期工作中,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受流体冲击会造成一定的磨损,导致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产生断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封条和隔板;所述封条包括封条主体、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封条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竖直翻边和第一水平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均呈长条板状;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侧部,形成横截面为“L”形的长条结构;所述封条主体远离翅片的一面为左端面;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左侧部与所述左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翅片所在侧;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隔板呈矩形板状;所述隔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的横截面呈台阶状;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四卡合部;所述第四卡合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卡合部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或者,所述第四卡合部与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封条主体面向所述翅片的一面为右端面;所述右端面上凸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横截面呈波浪状;所述加强部呈长条状,且与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封条主体的下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和所述封条主体呈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封条主体、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隔板、所述第三卡合部和所述第四卡合部呈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左端面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所述左端面以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封条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沿所述封条主体延伸方向贯穿开设。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封条和隔板;所述封条包括封条主体、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封条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竖直翻边和第一水平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均呈长条板状;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侧部,形成横截面为“L”形的长条结构;所述封条主体远离翅片的一面为左端面;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左侧部与所述左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翅片所在侧;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隔板呈矩形板状;所述隔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的横截面呈台阶状;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四卡合部;所述第四卡合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卡合部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第四卡合部与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通过在封条主体上设置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隔板上设置第三卡合部和第四卡合部,一方面可以简化封条和隔板的装配工艺,缩短两者的装配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封条和隔板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封条和隔板的钎焊面积,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发生断裂,从而延长了封条和隔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中封条和隔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中封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封条和隔板之间的焊接面积较小,换热器在长期工作中,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受流体冲击造成一定的磨损,导致封条与隔板的焊接位置产生断裂,二者的使用寿命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封条1和隔板2;封条1包括封条主体11、第一卡合部12和第二卡合部13;封条主体11呈长条状;封条主体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卡合部12设置于封条主体11的上表面上;第一卡合部12包括第一竖直翻边111和第一水平翻边112;第一竖直翻边111与第一水平翻边112均呈长条板状;第一水平翻边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竖直翻边111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水平翻边112垂直固定于第一竖直翻边111的侧部,形成横截面为“L”形的长条结构;封条主体11远离翅片的一面为左端面;第一竖直翻边111的底端固定于封条主体11的上表面上,且第一竖直翻边111的左侧部与左端面平齐设置;第一水平翻边112的自由端朝向翅片所在侧;第二卡合部13设置于封条主体11的下表面上;第二卡合部13与第一卡合部12上下对称设置;隔板2呈矩形板状;隔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合部21;第三卡合部21的横截面呈台阶状;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合部22;第四卡合部22与第三卡合部21左右对称设置;第三卡合部21可与第一卡合部12或第二卡合部13相互卡接配合;或者,第四卡合部22与可与第一卡合部12或第二卡合部13相互卡接配合;本实施例在封条主体11上设置第一卡合部12和第二卡合部13,在隔板2上设置第三卡合部21和第四卡合部22,通过该设置可以实现封条和隔板之间的卡接配合,可以简化封条1和隔板2的装配工艺,缩短两者的装配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现有技术中封条和隔板的钎焊面积较小,在长期工作中,封条和隔板的焊接位置长期受流体的冲击,在其焊接位置会产生一定的磨损,导致封条和隔板的焊接处发生断裂,因此该设置还能增加封条1和隔板2的接触面积,即增大了封条1和隔板2的钎焊面积,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封条1和隔板2的焊接处发生断裂,从而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封条主体11的抗变形能力,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图2所示,封条主体11面向翅片的一面为右端面;右端面上凸起有加强部14;加强部14的横截面波浪状;加强部14呈长条状,且加强部14的延伸方向与封条主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现有技术中,封条1长期受温度影响,会产生局部应力,导致封条1发生变形或裂纹等现象,因此,通过设置该加强部14,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条主体11的强度,防止封条主体11在长期工作下受流体的冲击导致其表面受损,从而延长封条主体11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该加强部14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流体和封条主体1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封条1的传热效率,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本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延长封条主体1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2所示,加强部14与封条主体11的上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加强部14与封条主体11的下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封条主体11各个部位的厚度不均匀,则导致封条1在长期工作中会产生局部应力,影响封条1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该设置,能够降低各个连接过渡处的应力集中,避免封条主体11的连接过渡处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破损的现象。
为了保证封条1和隔板2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部14和封条主体11呈一体式结构;封条主体11、第一卡合部12和第二卡合部13呈一体式结构;隔板2、第三卡合部21和第四卡合部22呈一体式结构;若将其通过焊接形成,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还给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复杂性,因此通过该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封条1和隔板2的结构整体性,使其结构本身的强度得以提升,而且一体式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生产和制造,实用性较强;另一方面一体式的结构便于封条1和隔板2的模具制造,一次成效效率高,装配过程中更加方便。
为了降低封条1的耗材,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3所示,左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沿左端面延伸;凹槽15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凹槽与左端面以圆弧过渡连接,通过设置该凹槽15,一方面能够减轻封条1的质量,从而从整体上降低本换热器的质量;另一方面凹槽呈弧形结构,能够为封条主体提供一定的力学强度,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封条1的耗材,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进一步地减少封条1的耗材,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如图2所示,封条主体11的内部开设有减重孔16;减重孔16沿封条主体11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本实施例中该减重孔16的横截面呈椭圆状,该减重孔16在能够保证封条1的结构强度需求下,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封条1的耗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该减重孔16还能够使流体从封条1的中间位置穿过,进一步地提高本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条和隔板;
所述封条包括封条主体、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封条主体呈长条状;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
所述第一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竖直翻边和第一水平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均呈长条板状;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水平翻边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侧部,形成横截面为“L”形的长条结构;所述封条主体远离翅片的一面为左端面;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竖直翻边的左侧部与所述左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水平翻边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翅片所在侧;
所述第二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封条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隔板呈矩形板状;所述隔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三卡合部的横截面呈台阶状;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合部;所述第四卡合部与所述第三卡合部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第三卡合部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或者,所述第四卡合部可与所述第一卡合部或所述第二卡合部相互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主体面向所述翅片的一面为右端面;所述右端面上凸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横截面呈波浪状;所述加强部呈长条状,且所述加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封条主体的上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封条主体的下表面呈光滑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加强部和所述封条主体呈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主体、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隔板、所述第三卡合部和所述第四卡合部呈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左端面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左端面以圆弧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沿所述封条主体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
CN202022591324.0U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Active CN213748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324.0U CN21374803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324.0U CN21374803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8033U true CN21374803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1324.0U Active CN213748033U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8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0687B2 (en) Connecting member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6786275B2 (en) Heat exchanger header assembly
US9377252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casing for the heat exchanger
KR20020017978A (ko) 컨덴서 및 라디에이터를 갖춘 복식 열교환기
CN21374803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板翅式换热器
CN213455066U (zh) 一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
CN214502204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用异形封条
CN210108118U (zh) 板翅式换热器的板束以及板翅式换热器
CN213497288U (zh) 便于钎焊的冷却器
CN106091757B (zh) 一种全焊接波纹板束的组装结构及组装方法
CN205352150U (zh) 一种换热器钎焊芯体
CN212538941U (zh) 用于换热器的封条
CN214582748U (zh) 板翅式换热器用密封封条
CN211373310U (zh) 板翅式换热器
CN211116495U (zh) 移动压缩机用冷却器
CN212109713U (zh) 应用于板翅式换热器的支撑条
CN212109712U (zh) 换热器用支撑条
CN211234059U (zh) 轨道交通用冷却器
CN214620821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用钎焊封条
CN217083429U (zh) 应用于板翅式换热器的封条
CN221404020U (zh) 一种加强型换热板
CN210400103U (zh) 板翅式换热器
CN216115512U (zh) 一种改善钎焊变形的微通道结构
CN217737974U (zh) 一种高强度板翅式散热芯体
CN214502199U (zh) 一种原表面式换热器芯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