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5067U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5067U
CN213685067U CN202022781762.3U CN202022781762U CN213685067U CN 213685067 U CN213685067 U CN 213685067U CN 202022781762 U CN202022781762 U CN 202022781762U CN 213685067 U CN213685067 U CN 213685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body
spring
block
damping device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17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17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5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5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5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活塞体,所述下活塞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减震体,所述下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下活塞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密封块,所述下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下密封块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水块,所述减震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活塞体。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下活塞体、上活塞体、主弹簧、缓冲液、受力块、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第一次弹簧、第二次弹簧、上防水块、下防水块,通过主弹簧、第一次弹簧、第二次弹簧、缓冲液、受力块、上防水块、下防水块的相互配合,达到良好的减振、缓冲、防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动车,因为本身较小、灵活,会应对各种不同的道路,当遇到坑洼的道路时,车身不可避免发生振动,影响驾驶人的舒适度,现有的技术中,减震的效果不够理想,泥污容易落在减震部件上,导致减震部件容易损坏,增加使用成本,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活塞体,所述下活塞体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减震体,所述下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下活塞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密封块,所述下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下密封块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水块;
所述减震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活塞体,所述上活塞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上活塞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密封块,所述上支撑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上密封块的上方设置有上防水块,所述上活塞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次弹簧,所述上活塞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次弹簧的下方滑动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活塞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次弹簧,所述减震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液,所述下活塞体与上活塞体之间设置有主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座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防水块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密封块、上密封块均位于减震体的内部,所述减震体的侧面为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防水块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活塞体、下活塞体的纵截面均为凸形,所述受力块为圆柱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次弹簧、第二次弹簧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受力块位于缓冲液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次弹簧位于下连接杆的正下方,所述上连接杆、受力块、下连接杆均位于主弹簧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次弹簧位于上活塞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次弹簧位于下活塞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设置了下活塞体、上活塞体、主弹簧、缓冲液,当遇到大幅度振动时,上活塞体、下活塞体相对运动,挤压主弹簧和缓冲液,通过主弹簧和缓冲液的缓冲和吸收作用,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设置了受力块、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第一次弹簧、第二次弹簧,当遇到小幅度的振动时,可以通过挤压第一次弹簧、第二次弹簧来进行减振,减振的效果较好,使用范围广。
3、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设置了上防水块、下防水块,可以对行驶过程中溅射的水,进行阻挡和防护,防止减震体内部进水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与传统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设置了减震体,侧面弧形的设计,使减震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减小因为碰撞导致减震体损坏的几率,使用的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的受力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的减震体的立体图。
图例说明:
1、安装座;2、下支撑杆;3、下防水块;4、下密封块;5、减震体;6、下活塞体;7、缓冲液;8、主弹簧;9、上活塞体;10、上密封块;11、上防水块;12、上支撑杆;13、第一次弹簧;14、上连接杆;15、受力块;16、下连接杆;17、第二次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撑杆2,下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活塞体6,下活塞体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减震体5,下支撑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下活塞体6的下方设置有下密封块4,下支撑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下密封块4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水块3;
减震体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活塞体9,上活塞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12,上支撑杆1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活塞体9的上方设置有上密封块10,上支撑杆1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密封块10的上方设置有上防水块11,上活塞体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次弹簧13,上活塞体9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次弹簧1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上连接杆14,上连接杆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力块15,受力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16,下活塞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次弹簧17,减震体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液7,下活塞体6与上活塞体9之间设置有主弹簧8。
安装座1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槽,下防水块3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5的下方,倾斜的形状,方便液体流下,防护的效果更好,下密封块4、上密封块10均位于减震体5的内部,减震体5的侧面为弧形,保证减震体5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上防水块1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5的上方,上活塞体9、下活塞体6的纵截面均为凸形,受力块15为圆柱体,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受力块15位于缓冲液7内,第二次弹簧17位于下连接杆16的正下方,上连接杆14、受力块15、下连接杆16均位于主弹簧8的内部,第一次弹簧13位于上活塞体9的中部,第二次弹簧17位于下活塞体6的中部,保证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受到的力更加均匀。
工作原理:当遇到小幅度的振动时,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12传递冲击力,挤压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来进行减振,当遇到大幅度振动时,上活塞体6、下活塞体9相对运动,挤压主弹簧8和缓冲液7、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来进行减振,通过主弹簧8、缓冲液7和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的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减振和缓冲的作用,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上防水块11、下防水块3,可以对行驶过程中溅射的水,进行阻挡和防护,防止减震体5内部进水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撑杆(2),所述下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活塞体(6),所述下活塞体(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减震体(5),所述下支撑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下活塞体(6)的下方设置有下密封块(4),所述下支撑杆(2)的外表面且位于下密封块(4)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水块(3);
所述减震体(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活塞体(9),所述上活塞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12),所述上支撑杆(1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活塞体(9)的上方设置有上密封块(10),所述上支撑杆(12)的外表面且位于上密封块(10)的上方设置有上防水块(11),所述上活塞体(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次弹簧(13),所述上活塞体(9)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次弹簧(1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上连接杆(14),所述上连接杆(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力块(15),所述受力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杆(16),所述下活塞体(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次弹簧(17),所述减震体(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液(7),所述下活塞体(6)与上活塞体(9)之间设置有主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下防水块(3)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5)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块(4)、上密封块(10)均位于减震体(5)的内部,所述减震体(5)的侧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块(1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位于减震体(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体(9)、下活塞体(6)的纵截面均为凸形,所述受力块(15)为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弹簧(13)、第二次弹簧(1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受力块(15)位于缓冲液(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弹簧(17)位于下连接杆(16)的正下方,所述上连接杆(14)、受力块(15)、下连接杆(16)均位于主弹簧(8)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弹簧(13)位于上活塞体(9)的中部,所述第二次弹簧(17)位于下活塞体(6)的中部。
CN202022781762.3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Active CN213685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1762.3U CN213685067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1762.3U CN213685067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5067U true CN21368506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1762.3U Active CN213685067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5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44735U (zh) 一种电机用减震装置
CN21368506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CN213393283U (zh) 一种耐冲击节能型电动车减震器
CN206223185U (zh) 一种抗震车载导航仪
CN210625677U (zh)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车载导航仪
CN213575313U (zh) 一种发电机用t型减震器
CN214946005U (zh) 一种改装车减震器
CN216033579U (zh) 一种新型汽车摆臂衬套
CN205326732U (zh) 一种高性能减震器
CN2106000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11719664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蓄电池配套复合型支架
CN219197979U (zh) 一种电动车用减震器
CN104044569A (zh) 电动真空泵与安装支架间连接用弹性减震装置
CN211924800U (zh) 一种可减少磨损的后减震器
CN2118089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稳定装置
CN210821721U (zh) 一种滑柱总成、悬架系统以及商务用车
CN21036406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汽车底盘连接机构
CN21245532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新型活塞杆紧固结构
CN214138676U (zh) 一种汽车下管柱组件
CN209938224U (zh) 一种乘用车后桥总成
CN220396363U (zh) 液压悬置阻尼器、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2694339U (zh) 一种带有抗震装置的可移动人工智能计算机
CN21427432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的鱼眼接头装置
CN219055963U (zh) 双向减震发动机前悬置软垫结构
CN218568581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车载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