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6174U -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6174U
CN213636174U CN202022277861.8U CN202022277861U CN213636174U CN 213636174 U CN213636174 U CN 213636174U CN 202022277861 U CN202022277861 U CN 202022277861U CN 213636174 U CN213636174 U CN 213636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groove
liquid cooling
power battery
groov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7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应强
曾严
范志超
颜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angta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otait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otait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otait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7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6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6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6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包括壳体及盖体;壳体包括第一固定槽及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槽两侧第二固定槽与液冷槽;第一固定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固定槽的深度;液冷槽内设有液冷组件,液冷组件与设于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的液冷管道相连通,液冷组件用于驱动液冷管道内的冷媒流动从而能够使单体电池降温。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设置为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壳体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便于卡合在例如汽车底盘等应用设备中,对动力电池的固定进行自适应限位,避免产生横向晃动,提升动力电池安装时的稳固性,同时也利于对应用设备内的安装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电池PACK一般是指电芯的包装、封装和装配。而动力电池的PACK成组工艺是动力电池包生产的关键性步骤,其重要性也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显得越来越明显。然而,现有的动力电池外包装箱体通常是呈方形设置,安装在诸如汽车底盘等应用设备时容易造成晃动,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进行加固;同时也不便于汽车等设备内的空间设计。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旨在改善现有的动力电池安装在应用设备时容易晃动的问题,优化了安装时所需的空间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用于固定组装多个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及将所述壳体封闭的盖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固定槽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两侧的第二固定槽与液冷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及所述液冷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均用于固定若干个单体电池,且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所述液冷槽内设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与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的液冷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冷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液冷管道内的冷媒流动从而能够使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的单体电池降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分别用于固定不同的所述单体电池。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架设有若干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有通孔,所述液冷管道设于所述通孔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架呈片状,用于贴合于所述单体电池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部均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将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设置为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壳体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便于卡合在例如汽车底盘等应用设备中,对动力电池的固定进行自适应限位,避免产生横向晃动,提升动力电池安装时的稳固性,同时也利于对应用设备内的安装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组装箱体隐去盖体与单体电池后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壳体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100、动力电池组装箱体;10、壳体;11、第一固定槽;12、第二固定槽;13、液冷槽;14、隔板;141、第一腔室;142、第二腔室;143、减重孔;15、支撑架;1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100,用于固定组装多个单体电池从而形成动力电池,并增加散热结构从而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图4,动力电池组装箱体100包括壳体10及将壳体10封闭的盖体(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一端开口的槽体结构,用于收容安装多个单体电池(图中未示出),盖体呈片板状,用于将壳体10的开口一端进行封闭固定。
具体的,壳体10包括第一固定槽11及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槽11两侧的第二固定槽12与液冷槽13,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及液冷槽13相连通。即,第一固定槽11、第二固定槽12与液冷槽13为并排设置,相邻之间并未有槽体结构的侧壁进行阻隔,从而形成连通结构,同时,三者顶部的开口设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盖体进行封闭。
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均用于固定若干个单体电池,其中,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的长度相一致,各自的宽度根据具体的单体电池放置的需求来设定。第一固定槽11的深度大于第二固定槽12的深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槽11的深度为第二固定槽12的两倍,即,当二者的宽度相一致时,第一固定槽11所能固定的单体电池为第二固定槽12的两倍。因此,能够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存在着深度的不同,导致壳体10的表面呈现出凹凸结构或者类似阶梯结构,便于卡合在例如汽车底盘等应用设备的卡槽中,避免发生横向移动,相较于传统的方形外壳,本实用新型固定时的稳固性更高。并且,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的深度可根据应用设备的空间布局进行相应的优化,避免产生一些间隙,有利于应用设备内空间结构的布局。
进一步的,液冷槽13的深度小于第二固定槽12的深度。能够理解的,为了轻量化设计,液冷槽13的深度相较于第二固定槽12较小,即,相对于第一固定槽11更小,从而三者的底壁在壳体10的表面之间形成了凹-凸-凹的结构,更有助于动力电池安装时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有隔板14,隔板14的边缘贴合于壳体10的内壁设置,将第一固定槽11及第二固定槽12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141与第二腔室142。第一腔室141与第二腔室142分别用于固定不同的单体电池。能够理解的,隔板14为靠近槽体结构开口一端的第一腔室141内的多个单体电池的固定提供了支撑,避免了单体电池的直接堆叠造成的相互挤压。更进一步的,隔板14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143。减重孔143的设计用于减轻隔板的重量,还有利于第一腔室141与第二腔室142的气体流通,保持温度的一致性;同时有助于第二腔室142内的单体电池的散热。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内架设有若干个支撑架15。支撑架15用于为设置在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内的单体电池提供支撑。具体的,支撑架15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设于隔板14与盖体之间,另一部分设于隔板14与壳体10的底壁之间,避免单体电池固定时受到挤压造成安全隐患。更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槽11及第二固定槽12的底部均设有缓冲垫16。缓冲垫16可为硅胶、橡胶或其他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用于为动力电池受到震动时提供缓冲。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冷槽13内设有液冷组件(图中未示出),液冷组件与设于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内的液冷管道(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液冷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冷媒流动的驱动机构等,可参考现有的液冷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5内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液冷管道设于通孔内。便于对液冷管道内的冷媒进行密封。液冷组件用于驱动液冷管道内的冷媒流动从而能够使固定于第一固定槽11及第二固定槽12内的单体电池降温。其中,每个支撑架15呈片状,用于贴合于单体电池设置,便于支撑架15吸收单体电池的热量,从而促进冷媒的吸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100,将壳体10内的第一固定槽11与第二固定槽12设置为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壳体10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便于卡合在例如汽车底盘等应用设备中,对动力电池的固定进行自适应限位,避免产生横向晃动,提升动力电池安装时的稳固性,同时也利于对应用设备内的安装空间进行优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动力电池组装箱体,用于固定组装多个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将所述壳体封闭的盖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固定槽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两侧的第二固定槽与液冷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及所述液冷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均用于固定若干个单体电池,且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所述液冷槽内设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与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内的液冷管道相连通,所述液冷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液冷管道内的冷媒流动从而能够使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的单体电池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分别用于固定不同的所述单体电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架设有若干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有通孔,所述液冷管道设于所述通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架呈片状,用于贴合于所述单体电池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装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部均设有缓冲垫。
CN202022277861.8U 2020-10-13 2020-10-13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Active CN213636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7861.8U CN213636174U (zh) 2020-10-13 2020-10-13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7861.8U CN213636174U (zh) 2020-10-13 2020-10-13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6174U true CN21363617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6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7861.8U Active CN213636174U (zh) 2020-10-13 2020-10-13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6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0614A (zh) 一种具有多层散热结构的电池箱
CN103171414A (zh) 模块化蓄电池组件支撑和密封
JP5447358B2 (ja) シール構造
CN214013051U (zh) 动力电池下箱体总成
CN216354572U (zh) 电池包的端板结构和电池包
CN106659064A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111386009A (zh) 电气设备
CN213636174U (zh) 动力电池组装箱体
CN112104236A (zh) 一种车载变频撬
CN212461873U (zh)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系统
CN212967869U (zh) 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0224226U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JP202104875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9638191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箱
CN21973905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9553774U (zh) 一种电池箱体和电池箱体组件
CN113193281B (zh) 动力电池模组及其液冷结构
CN217426970U (zh) 框架、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4799263U (zh) 一种碳化硅集成电机控制器
CN210200912U (zh) 一种预埋管式液冷pack箱体
CN215869667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468899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及电动汽车
CN220042162U (zh) 电池箱结构
CN21284857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结构
CN214957170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buildings C and D, No.18 zhongkeng Road, Sanzhong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Langtai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uildings C and D, No.18 zhongkeng Road, Sanzhong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WOTAITONG NEW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