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7615U - 组合式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7615U
CN213577615U CN202021343073.8U CN202021343073U CN213577615U CN 213577615 U CN213577615 U CN 213577615U CN 202021343073 U CN202021343073 U CN 202021343073U CN 213577615 U CN213577615 U CN 213577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oking
air
cooking applia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30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文
董之润
林吼潮
金虎
周宇
费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30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7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7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7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包括:第一烹饪装置,第一烹饪装置包括元器件容纳腔和设置在元器件容纳腔中的第一元器件组;第二烹饪装置,第一烹饪装置设置在第二烹饪装置的顶部,第二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和设置在烹饪腔的顶部的第二元器件组;冷却风腔,冷却风腔形成于元器件容纳腔和烹饪腔之间,第二元器件组布置在冷却风腔中,冷却风腔具有第一进风口,元器件容纳腔具有与冷却风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通过对冷空气的流动路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第一烹饪装置的第一元器件组和第二烹饪装置的第二元器件组均能够得到冷却,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组合式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厨房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厨房也逐渐被各种厨房电器堆砌得满满当当。为了解决厨房日益变得狭小拥挤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组合式烹饪器具,由于组合式烹饪器具集多种烹饪功能于一体,购买一个组合式烹饪器具相当于获得了多个烹饪器具,因此,具有节省空间的效果。
然而,功能的组合也给产品提出了多方面的技术挑战,比如,不同的加热方式组合后,往往对散热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目前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并未对散热风道做出细致合理的设计,故而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组合式烹饪器具的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包括:第一烹饪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装置包括元器件容纳腔和设置在所述元器件容纳腔中的第一元器件组;第二烹饪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和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的第二元器件组;冷却风腔,所述冷却风腔形成于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和所述烹饪腔之间,所述第二元器件组布置在所述冷却风腔中,所述冷却风腔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冷却风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在第一烹饪装置和第二烹饪装置之间设置冷却风腔,第二烹饪装置的第二元器件组设置在冷却风腔中,第一烹饪装置的元器件容纳腔的第二进风口与冷却风腔连通。由此,组合式烹饪器具外部的冷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冷却风腔,以对第二元器件组进行冷却,同时,一部分冷空气会从元器件容纳腔中流过,以对第一烹饪装置的第一元器件组进行冷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通过对冷空气的流动路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第一烹饪装置的第一元器件组和第二烹饪装置的第二元器件组均能够得到冷却,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元器件容纳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构成所述冷却风腔的一部分,在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面设置有控制元器件,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烹饪装置还包括烹饪腔门体,在所述烹饪腔门体的内部形成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烹饪腔门体的上部设置有气流通道进口,所述烹饪腔门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出口;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却风腔中;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出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进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门体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的后方,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第三门板,所述第三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的后方,所述气流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门板和所述第三门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后板,所述控制面板、所述后板、所述元器件容纳腔的底部和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合围成所述冷却风腔;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挡板,在所述后板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挡板限定出由所述出风口至所述排风口之间的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包括:底座,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盖板,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一元器件组和所述第一风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件上,所述第二风道件上形成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气流由所述第二进风口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为固定在所述第二风道件上的弧形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烹饪装置为电磁炉,所述第二烹饪装置为烤箱、微波炉和蒸箱中的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的下方的保温抽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烹饪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风道件和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腔门体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风机和第一风道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组合式烹饪器具;
10:第一烹饪装置;
11:元器件容纳腔、111:第二进风口、112:出风口、115:底座、116:盖板、117:第二风道件、1171:导流结构、12:第一元器件组、13:灶台板;
20:第二烹饪装置;
21:烹饪腔、22:第二元器件组、23:烹饪腔门体、231:气流通道、232:气流通道进口、233:第一门板、234:第二门板、235:第三门板、236:空腔;
30:冷却风腔;
31:第一进风口;
40:第一风机;
50:控制面板;
51:控制元件;
60:第二风机;
70:第一风道件;
80:后板;
81:排风口;
90:挡板;
100:保温抽屉;
110: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1,其包括第一烹饪装置10、第二烹饪装置20和冷却风腔30。具体地,第一烹饪装置10包括元器件容纳腔11和设置在元器件容纳腔11中的第一元器件组12,第一烹饪装置10设置在第二烹饪装置20的顶部,第二烹饪装置20包括烹饪腔21和设置在烹饪腔21的顶部的第二元器件组22,冷却风腔30形成于元器件容纳腔11和烹饪腔21之间,第二元器件组22布置在冷却风腔30中,冷却风腔30具有第一进风口31,元器件容纳腔11具有与冷却风腔30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1,其在第一烹饪装置10和第二烹饪装置20之间设置冷却风腔30,第二烹饪装置20的第二元器件组22设置在冷却风腔30中,第一烹饪装置10的元器件容纳腔11的第二进风口111与冷却风腔30连通。由此,组合式烹饪器具1外部的冷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31进入冷却风腔30,以对第二元器件组22进行冷却,同时,一部分冷空气会从元器件容纳腔11中流过,以对第一烹饪装置10的第一元器件组12进行冷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烹饪器具1通过对冷空气的流动路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第一烹饪装置10的第一元器件组12和第二烹饪装置20的第二元器件组22均能够得到冷却,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元器件组22可以是安装有继电器、芯片、电容等电控元件的电子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第一风机40,第一风机40设置在元器件容纳腔11中,当第一风机40运转时,在第一风机40的作用下,冷却风腔30中的部分冷空气经由第二进风口111进入元器件容纳腔11,并在元器件容纳腔11中流动,最终通过出风口11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控制面板50,控制面板50构成冷却风腔3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控制面板20作为冷却风腔30的前壁板,在控制面板50的背面设置有控制元器件51,第一进风口31设置在控制面板5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50作为冷却风腔30的前壁板,由此,控制面板50背面的控制元件51位于冷却风腔30中,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冷却风腔30后对控制元件51也具有冷却作用,从而有利于使控制元件51保持较佳的工作状态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进风口31设置在控制面板50的底部,使得控制元件51距离第一进风口31较近,由此可以保证冷空气对控制元件51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50为第一烹饪装置10和第二烹饪装置20所共用的控制面板,也就是说,控制面板50上集成有用于控制第一烹饪装置10的操作按键(或操作旋钮)和用于控制第二烹饪装置20的操作按键(或操作旋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二烹饪装置20还包括烹饪腔门体23,在烹饪腔门体23的内部形成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气流通道231,烹饪腔门体23的上部设置有气流通道进口232,烹饪腔门体23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出口(图中未示出)。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第二风机60和第一风道件70,其中,第二风机60设置在冷却风腔30中,在第一风道件70的内部形成风道,风道的进口与第二风机60的出风口112连接,风道的出口与气流通道进口2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风腔30中设置有第二风机60,进入冷却风腔30中的冷空气,其中的一部分在第一风机40的作用下进入元器件容纳腔11,另一部分在第二风机6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风道件70的风道,进入到烹饪腔门体23中的气流通道231,这部分冷空气在气流通道231中由上至下流动,最终通过烹饪腔门体23底部的气流通道出口排出至外部大气中。由此,可以利用冷空气对烹饪腔门体23进行冷却,降低烹饪腔门体23的表面温度,从而降低用户被烹饪腔门体23烫伤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60为贯流风机(如图4所示),贯流风机的进风口位于其一侧,出风口位于其另一侧,在贯流风机的作用下,冷却风腔30中的冷空气进入到第一风道件70的风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60为离心风机(如图7所示),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位于其端部,出风口位于其一侧,离心风机在运转过程中,也能驱使冷却风腔30中的冷空气进入到第一风道件70的风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腔门体23包括第一门板233、第二门板234和第三门板235,其中,第二门板234设置在第一门板233的后方,第一门板233和第二门板234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236,第三门板235设置在第二门板234的后方,气流通道231形成在第二门板234和第三门板23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231形成在第二门板234和第三门板235之间,同时,在第一门板233和第二门板234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236,密闭的空腔236可以进一步隔绝高温,从而降低烹饪腔门体23的外表面的温度,以进一步降低用户被烹饪腔门体23烫伤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腔门体23也可以采用双门板结构,即烹饪腔门体2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门板,气流通道231形成在两个门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侧板110和与侧板110连接的后板80,控制面板50、侧板110、后板80、元器件容纳腔11的底部和烹饪腔21的顶部合围成冷却风腔30。可以理解的是,侧板110和后板80构成组合式烹饪器具1的外壳,使组合式烹饪器具1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挡板90,在后板80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81,挡板90限定出由出风口112至排风口81之间的风道。在本实施例中,在后板80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81,进入元器件容纳腔11的冷空气由出风口112排出后,进一步通过后板80上的排风口81排出至组合式烹饪器具1之外。另外,在后板80和元器件容纳腔11之间设置挡板90,挡板90限定出由出风口112至排风口81之间的风道,由此,可以使出风口112排出的空气直接通过排风口81排出,从而避免出风口112排出的空气在第二风机60的作用下吸回至冷却风腔30中,造成内循环而影响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元器件容纳腔11包括底座115、盖板116和第二风道件117,其中,第二进风口111设置在底座115的底部,出风口112设置在底座115的侧壁上,盖板116连接在底座115的顶部,第二风道件117固定在底座115上且位于底座115和盖板116之间,第一元器件组12和第一风机40均设置在第二风道件117上,第二风道件117上形成有导流结构1171,导流结构1171用于将气流由第二进风口111引导至出风口112,第一元器件组12布置在第二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使得冷空气在流经元器件容纳腔11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对第一元器件组12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结构1171的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二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的流动路径的长度,从而降低冷空气在流经元器件容纳腔11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进而有利于保证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结构1171为固定在第二风道件117上的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在引导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气流的能量损失,从而进一步保证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烹饪装置10为电磁炉,第二烹饪装置20为烤箱、微波炉、蒸箱,或者其它任何一种带有烹饪腔21的烹饪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烹饪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元器件容纳腔11的上方的灶台板13,灶台板13用于放置炊具,以对炊具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式烹饪器具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烹饪装置20的下方的保温抽屉100,保温抽屉100可以利用烹饪腔21的底部的温度进行保温、解冻等工作,由此,使组合式烹饪器具1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烹饪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装置包括元器件容纳腔和设置在所述元器件容纳腔中的第一元器件组;
第二烹饪装置,所述第一烹饪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腔和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顶部的第二元器件组;
冷却风腔,所述冷却风腔形成于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和所述烹饪腔之间,所述第二元器件组布置在所述冷却风腔中,所述冷却风腔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冷却风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元器件容纳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构成所述冷却风腔的一部分,在所述控制面板的背面设置有控制元器件,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烹饪装置还包括烹饪腔门体,在所述烹饪腔门体的内部形成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烹饪腔门体的上部设置有气流通道进口,所述烹饪腔门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流通道出口;
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却风腔中;
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风道的出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进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门体包括:
第一门板;
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的后方,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
第三门板,所述第三门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的后方,所述气流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门板和所述第三门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侧板和与所述侧板连接的后板,所述控制面板、所述侧板、所述后板、所述元器件容纳腔的底部和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合围成所述冷却风腔;
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挡板,在所述后板的上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挡板限定出由所述出风口至所述排风口之间的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容纳腔包括:
底座,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
盖板,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一元器件组和所述第一风机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件上,所述第二风道件上形成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气流由所述第二进风口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固定在所述第二风道件上的弧形导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烹饪装置为电磁炉,所述第二烹饪装置为烤箱、微波炉和蒸箱中的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烹饪装置的下方的保温抽屉。
CN202021343073.8U 2020-07-09 2020-07-09 组合式烹饪器具 Active CN213577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3073.8U CN213577615U (zh) 2020-07-09 2020-07-09 组合式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3073.8U CN213577615U (zh) 2020-07-09 2020-07-09 组合式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7615U true CN213577615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3073.8U Active CN213577615U (zh) 2020-07-09 2020-07-09 组合式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7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3221B1 (ko) * 2023-03-06 2023-09-27 주식회사 더에프앤티 유도가열방식 밀폐형 튀김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3221B1 (ko) * 2023-03-06 2023-09-27 주식회사 더에프앤티 유도가열방식 밀폐형 튀김장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763U (zh) 散热系统及烤箱
CA253757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entilating cooking appliances
CN112021951A (zh) 烹饪设备
CN111248766A (zh) 烤箱
CN213577615U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JP2008021476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2021952A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111990877A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210241668U (zh) 一种otr微波炉散热系统
CN213746903U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217066094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器具
CN20449452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炉具
CN110946478A (zh) 散热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2853270U (zh) 烤盘及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226117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037241U (zh) 烹饪设备
CN114176384B (zh) 三合一烹饪设备
CN221099419U (zh) 一种蒸汽冷却盒、蒸汽冷却装置以及集成灶
CN218246799U (zh) 一种组合烹饪器具
CN218870087U (zh) 一种用于烹饪食物的电烤箱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20403753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装置
CN213237614U (zh) 一种灶消组合烹饪机
CN217959758U (zh) 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