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7241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7241U
CN212037241U CN202020235229.4U CN202020235229U CN212037241U CN 212037241 U CN212037241 U CN 212037241U CN 202020235229 U CN202020235229 U CN 202020235229U CN 212037241 U CN212037241 U CN 212037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cooking
door body
cook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52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辉
王文鹏
邓雁青
郭进
陈武忠
孙炎军
吴俊文
张志艳
杨康
崔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52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7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7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7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门体,门体以可打开或关闭烹饪腔的方式与箱体连接;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形成于烹饪腔与箱体之间,第一风道覆盖烹饪腔的侧壁;第二风道,第二风道形成于门体的内部,第二风道在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一风道连通;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中,用于驱动空气运动以形成在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流动的气流。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设备,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故而该冷却风循环通道中的冷空气可以对门体以及烹饪设备的侧面同时进行冷却降温,由此,保证烹饪设备在工作时其侧面和门体均能够得以有效散热,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门体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烤箱、微波炉等烹饪设备在工作时,其侧面、顶部以及门体均会出现高温现象,其中,门体上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于与其直接接触的烹饪腔的侧壁的热传递,由于门体一般不采用金属件,故而门体的耐高温性能比箱体要差,而烹饪设备在工作时,烹饪腔侧壁的温度可达200℃。因此,门体长期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下可能导致其结构发生破坏(例如热变形),故而,解决门体和烹饪设备的侧面的高温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门体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烹饪设备在工作时其侧面和炉门的温度过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门体,所述门体以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的方式与所述箱体连接;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一风道覆盖所述烹饪腔的侧壁;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门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风道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散热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运动,以形成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流动的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其在烹饪腔和箱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门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在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一风道连通,由此,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共同形成了烹饪设备中的冷却风循环通道。另外,烹饪设备还包括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中,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外部冷空气能够进入该冷却风循环通道,并且,由于第一风道覆盖烹饪腔的侧壁,故而该冷却风循环通道中的冷空气可以对门体以及烹饪设备的侧面同时进行冷却降温,由此,保证烹饪设备在工作时其侧面和门体均能够得以有效散热,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门体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第二风道段,所述第二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风道段连通,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段相通的第一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风道段连通的第三风道段,所述第三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后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风道段相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后壁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且靠近所述箱体的后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为贯流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风道上板、风道下板以及导流板,所述风道上板、所述风道下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箱体的侧壁合围成所述第一风道段,所述导流板用于使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段向前流动过程中逐渐偏向所述烹饪设备的侧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前方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在所述第一门板后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相通的第三通风口,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相通的第四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通风口位于所述门体的顶部或底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省略了门体);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门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省略了箱体的部分结构时的示意图(省略了门体);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省略了箱体的部分结构以及风道上板时的示意图(省略了门体)。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0:烹饪设备;
10:箱体;
11:风道上板、12:风道下板、13:导流板;
20:烹饪腔;
30:门体;
31:第一门板、32:第二门板、33:第三通风口、34:第四通风口;
40:散热风机;
50:第一通风口;
60: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100,该烹饪设备100包括箱体10、门体30、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散热风机40。其中,在箱体10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20,门体30以可打开或关闭烹饪腔20的方式与箱体10连接。第一风道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之间,第一风道覆盖烹饪腔20的侧壁,第二风道形成于门体30的内部,第二风道在门体3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一风道连通。散热风机40设置在第一风道中,散热风机40用于驱动空气运动,以形成在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之间流动的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100,其在烹饪腔20和箱体10之间形成有第一风道,门体30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在门体3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一风道连通,由此,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共同形成了烹饪设备100中的冷却风循环通道。另外,烹饪设备100还包括散热风机40,散热风机40设置在第一风道中,在散热风机40的作用下,外部冷空气能够进入该冷却风循环通道,并且,由于第一风道覆盖烹饪腔20的侧壁,故而该冷却风循环通道中的冷空气可以对门体30以及烹饪设备100的侧面同时进行冷却降温,由此,保证烹饪设备100在工作时其侧面和门体30均能够得以有效散热,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门体30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到的表示方向的词“前”,其表示烹饪设备100的门体30所朝向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站在烹饪设备100的前方并打开门体30,此时烹饪腔20将正对使用者。容易理解的是,与“前”相反的方向即为“后”。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100,可以例如是烤箱、微波炉、蒸箱等任一种具有烹饪功能的设备。另外,散热风机40的转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也就是说,散热风机40可以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一风道向第二风道流动,也可以用于驱动气流由第二风道向第一风道流动,上述两种情况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其中,第一风道段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第二风道段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侧壁之间并与第一风道段连通,在箱体10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二风道段相通的第一通风口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第二风道段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侧壁之间并与第一风道段连通,也就是说第二风道段覆盖烹饪腔20的侧壁,以便于利用第二风道段中的冷空气对烹饪设备100的侧面进行降温。设置在箱体10的前侧的第一通风口50用于与设置在门体30的内部的第二风道进行连接。另外,第一风道段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从而使第一风道也能够对烹饪设备100的顶面起到降温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还包括与第二风道段连通的第三风道段,第三风道段形成于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后壁之间。由此,使在冷却风循环通道中流动的冷空气的冷却降温的范围还涵盖到烹饪设备100的背面,从而进一步降低烫伤用户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箱体10的后壁上设置有与第三风道段相通的第二通风口60,第二通风口60设置在箱体10的后壁的下部,第三风道段通过第二通风口60与箱体10的外部连通,第二通风口60设置得较为靠下,能够扩大烹饪设备100背面的冷却降温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机40设置在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且靠近箱体10的后部。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机40设置在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且靠近箱体10的后部,由此,可以在保证冷空气的流动可以覆盖烹饪设备100的侧面的基础上,使冷空气的流动路径相对较短,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风机40为贯流风机。由于贯流风机能够实现一侧进风而另一侧出风,因而,以贯流风机作为散热风机40,不会因为散热风机40的存在而形成明显的风阻。另一方面,贯流风机具有较长的轴向长度,并且其在轴向长度的方向上可以涵盖较广的送风范围,因此,以贯流风机作为散热风机40,可以较好地使冷空气在烹饪设备100的顶部和两侧之间的进行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风道上板11、风道下板12以及导流板13,风道上板11、风道下板12、导流板13和箱体10的侧壁合围成第一风道段,导流板13用于使气流沿第一风道段向前流动过程中逐渐偏向烹饪设备100的侧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烹饪腔20与箱体10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风道上板11、风道下板12以及导流板13,风道上板11、风道下板12、导流板13和箱体10的侧壁合围成第一风道段,第一风道段在箱体10的侧壁的顶部处于第二风道段连通,也就是说,冷空气在第一风道段中沿水平方向进行运动,冷空气在第二风道段的流动即包括水平方向的运动(例如由后向前运动或由前向后运动),也包括竖直方向的运动(例如由上向下运动或由下向上运动)。导流板13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冷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尤其是运动方向改变时)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冷空气的冷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30包括第一门板31和位于第一门板31的前方的第二门板32,第二风道形成于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之间,在第一门板31后侧设置有与第二风道相通的第三通风口33,在门体3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第三通风口33与第一通风口5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30包括第一门板31和位于第一门板31的前方的第二门板32,也就是说,在第一门板31和第二门板32之间形成有夹层结构,该夹层结构即构成第二风道。在第一门板31后侧设置有与第二风道相通的第三通风口33,第三通风口33与第一通风口50对应设置,从而使在门体30处于关闭的状态下,第三通风口33与第一通风口50连通,进而使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连通。
进一步地,在门体30上还设置有与第二风道相通的第四通风口34,第二风道通过第四通风口34与烹饪设备100外部的空气相通,第四通风口34可以作为外部冷空气进入第二风道的进口或者是作为第二风道的出口供其内部的气流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通风口34位于门体30的顶部或底部,由此,可以使冷空气在第二风道中可以具有相对较长的流动路径,从而可以覆盖较大的冷却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50、第二通风口60、第三通风口33以及第四通风口34均包括多个通风孔,通风孔能够将通过的气流较分散,从而增加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烹饪腔;
门体,所述门体以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腔的方式与所述箱体连接;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第一风道覆盖所述烹饪腔的侧壁;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门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风道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
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散热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运动,以形成在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流动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
第一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
第二风道段,所述第二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风道段连通,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段相通的第一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风道段连通的第三风道段,所述第三风道段形成于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后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风道段相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后壁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且靠近所述箱体的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为贯流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风道上板、风道下板以及导流板,所述风道上板、所述风道下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箱体的侧壁合围成所述第一风道段,所述导流板用于使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段向前流动过程中逐渐偏向所述烹饪设备的侧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前方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在所述第一门板后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相通的第三通风口,在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道相通的第四通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风口位于所述门体的顶部或底部。
CN202020235229.4U 2020-02-28 2020-02-28 烹饪设备 Active CN212037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5229.4U CN212037241U (zh) 2020-02-28 2020-02-28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5229.4U CN212037241U (zh) 2020-02-28 2020-02-28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7241U true CN21203724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3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5229.4U Active CN212037241U (zh) 2020-02-28 2020-02-28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7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747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ntilating cooking appliances
CN218105648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结构
CN111035276B (zh) 用于嵌入式烤箱的炉门组件及具有其的嵌入式烤箱
CN111012208A (zh) 烹饪设备
CN212037241U (zh) 烹饪设备
CN108852029A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213577615U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212853270U (zh) 烤盘及烹饪器具
CN213746903U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111853874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861190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944416A (zh) 烹饪装置
CN209235859U (zh) 电烤箱的双重散热结构
CN210075636U (zh) 微波炉各器件抗干扰散热风道系统
CN110894989B (zh)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11990877A (zh) 组合式烹饪器具
CN210399026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361397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9103075U (zh) 一种炉门结构及蒸烤设备
CN211695027U (zh) 烹饪设备
CN216409063U (zh) 用于油烟机的制冷模块和油烟机
CN215127525U (zh) 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CN220870930U (zh) 一种集成灶散热门体和集成灶
CN214429900U (zh) 一种电加热烧烤炉的散热装置
CN218972960U (zh) 一种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