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68298U - 分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分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68298U
CN213568298U CN202022444033.9U CN202022444033U CN213568298U CN 213568298 U CN213568298 U CN 213568298U CN 202022444033 U CN202022444033 U CN 202022444033U CN 213568298 U CN213568298 U CN 213568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low passage
distribution plate
plate
sen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40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毅
郝向彬
吴其强
杨佳星
张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4440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68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68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68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机构。分流机构包括:输送线,输送线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流板,分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内;在分流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线无法实现自动分流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线多为单流道输送,为了满足生产要求,加快生产节拍需要将输送线设置为双流道输送。
然而,双流道输送需要人工干预调配,否则会造成某个流道物料堆积,影响生产线的正常使用。并且,人工分拣效率较低,分拣准确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线无法实现自动分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机构,包括:输送线,输送线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流板,分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内;在分流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内。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安装架,设置在输送线的支撑架上,分流板与安装架连接且相对安装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分流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支撑轴,分流板包括分流板本体和与分流板本体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套设在支撑轴上,分流板绕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驱动件,设置在安装架上,驱动件与分流板本体连接,以带动分流板相对安装架转动。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过渡安装部,与驱动件连接;支撑板,与分流板连接,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第一连接端面用于与支撑板贴合连接,第二连接端面用于与过渡安装部贴合连接。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缓冲件,设置在安装架上,在分流板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使分流板与缓冲件接触。
进一步地,输送线沿其输送方向具有初始输送段和分流输送段,初始输送段位于输送线的输送首端;分流输送段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初始输送段相连通;安装架设置在初始输送段上。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分隔部,与支撑架连接,分隔部将分流输送段分隔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均设置在初始输送段上,第二感应件位于第一感应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第三感应件设置在第一流道的入口处;第四感应件设置在第二流道的入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包括输送线和分流板,输送线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流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内;在分流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内。该分流机构在输送同一种工件时,可以将工件分配到具有较少工件的流道中,减少工件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堆积;该分流机构在输送不同种类的两种工件或者同一种类但型号不同的两种工件时,可以将两种工件分别输送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该分流机构实现了输送线的自动分流,不需要人工干预调配,分拣效率高,分拣准确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分流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分流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输送线;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初始输送段;14、分流输送段;15、支撑架;20、分流板;21、分流板本体;22、安装部;30、第一感应件;40、安装架;41、支撑轴;42、轴承;50、第二感应件;60、驱动件;70、缓冲件;80、过渡安装部;90、支撑板;100、分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机构,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输送线10,输送线10具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分流板20,分流板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11内;在分流板20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12内。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包括输送线10和分流板20,输送线10具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分流板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11内;在分流板20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12内。该分流机构在输送同一种工件时,可以将工件分配到具有较少工件的流道中,减少工件在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内的堆积;该分流机构在输送不同种类的两种工件或者同一种类但型号不同的两种工件时,可以将两种工件分别输送至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内。该分流机构实现了输送线的自动分流,不需要人工干预调配,分拣效率高,分拣准确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输送线10为皮带输送线。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安装架40,安装架40设置在输送线10的支撑架15上,分流板20与安装架40连接且相对安装架4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40包括支撑轴41,分流板20包括分流板本体21和与分流板本体21连接的安装部22;安装部22套设在支撑轴41上,分流板20绕支撑轴41可转动地设置。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41和安装部22之间设置有轴承42,轴承42套设在支撑轴41上。具体地,支撑轴41和安装部2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轴承42。
可选地,轴承42为深沟球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驱动件60,驱动件60设置在安装架40上,驱动件60与分流板本体21连接,以带动分流板20相对安装架40转动。
可选地,驱动件60为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过渡安装部80和支撑板90,过渡安装部80与驱动件60连接;支撑板90与分流板20连接,支撑板9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第一连接端面用于与支撑板90贴合连接,第二连接端面用于与过渡安装部80贴合连接。这样的设置连接可靠,并且加强了分流板20的强度。
具体地,驱动件60的一端与过渡安装部80铰接,驱动件60的另一端与安装架40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缓冲件70,缓冲件70设置在安装架40上,在分流板20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动时,使分流板20与缓冲件70接触。
可选地,缓冲件70为液压缓冲器。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10沿其输送方向具有初始输送段13和分流输送段14,初始输送段13位于输送线10的输送首端;分流输送段14包括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均沿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均与初始输送段13相连通;安装架40设置在初始输送段13上。
其中,沿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输送线10具有相对设置的输送首端和输送尾端。
具体地,在输送线10的上游设置有第一输送线,第一输送线与第一流道11相对设置,以在分流板2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输送线输送来的工件直接进入第一流道11;在分流板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输送线输送来的工件由分流板20导流至第二流道12。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分隔部100,分隔部100与支撑架15连接,分隔部100将分流输送段14分隔为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
可选地,分隔部100由铝型材支撑,加工灵活方便。
具体地,在分流板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20沿输送线10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分流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20远离安装架40的一端与分隔部100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件30和第二感应件50,第一感应件30和第二感应件50均设置在初始输送段13上,第二感应件50位于第一感应件30的上方。
具体地,在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分料时,尤其是对于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分料时,分流机构的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感应件30和第二感应件50检测到来料的情况来分辨来料的高度,进而分辨出来料的型号,进而控制驱动件60带动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将对应的型号的工件输送至相应的流道。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第三感应件设置在第一流道11的入口处;第四感应件设置在第二流道12的入口处。
具体地,第三感应件用于检测第一流道11的入口处的堆料情况,若此处有工件堆积,则分流机构的控制系统将控制驱动件60带动分流板20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将后续的工件输送至第二流道12内;第四感应件用于检测第二流道12的入口处的堆料情况,若此处有工件堆积,则控制系统将控制驱动件60带动分流板20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将后续的工件输送至第一流道11内。
具体地,第一感应件30、第二感应件50、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均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第一感应件30、第二感应件50、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均为激光传感器。其中,驱动件60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板20为竖直板,安装部22由竖直板的部分板体弯曲而成;分流板20与输送线10的输送平面相垂直。
具体地,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呈预设角度a设置,该预设角度a大于0度小于90度。优选地,该预设角度a不大于45度。这样的设置便于对工件进行导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饭锅锅胆生产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分流机构,分流机构用于将电饭锅锅胆分流至第一流道11或第二流道12。
电饭锅锅胆生产线日产量大,工序快,每道工序的生产节拍都有差异。电饭锅锅胆车边工序是电饭锅生产线其中的一道工序,其工序节拍低于整体设备要求的生产节拍。使用单工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双工位生产如果不加人工干预调配,会造成某个工位物料堆积,影响生产线的正常使用。本申请的上述分流机构可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减轻每个车边工位的加工压力,也可用于不同型号的电饭锅锅胆的分拣。
本申请的分流机构适用于单型号电饭锅锅胆分流、双型号电饭锅锅胆有序来料分流、双型号电饭锅锅胆无序来料分拣等情况。
具体地,对于单型号电饭锅锅胆分流,该功能实现相对较为简单,通过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检测物料加工情况,分配工件到较少的流道中,减少物料堆积。
具体地,对于双型号电饭锅锅胆有序来料分流。双型号电饭锅锅胆来料情况较为特殊,后面两条流水线的加工工位各对应安装一种电饭锅锅胆的模具,两种模具不能通用。可用第一感应件30、第二感应件50检测高度差的方式分类电饭锅锅胆,或者直接沿用前一道工序的上料数据即可。
具体地,分流机构通过第一感应件30、第二感应件50检测电饭锅锅胆高度分辨电饭锅锅胆型号,实现电饭锅锅胆识别功能,分流板20把电饭锅锅胆分配到指定的流道中,从而达到分类效果。
本申请的分流机构有效解决了电饭锅锅胆生产中的来料分流道问题,也可派生出多型号电饭锅锅胆来料分拣、分类的解决方案。提高生产节拍,减少生产所需劳动力。分流机构分拣相比于人工分拣,效率高,准确率高,降低安全隐患,实现降本增效。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机构包括输送线10和分流板20,输送线10具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分流板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流板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分流板20处于第一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一流道11内;在分流板20处于第二位置时,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第二流道12内。该分流机构在输送同一种工件时,可以将工件分配到具有较少工件的流道中,减少工件在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内的堆积;该分流机构在输送不同种类的两种工件或者同一种类但型号不同的两种工件时,可以将两种工件分别输送至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内。该分流机构实现了输送线的自动分流,不需要人工干预调配,分拣效率高,分拣准确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10),所述输送线(10)具有第一流道(11)和第二流道(12);
分流板(20),所述分流板(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分流板(2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分流板(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分流板(20)用于将工件导流至所述第一流道(11)内;在所述分流板(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分流板(20)用于将所述工件导流至所述第二流道(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
安装架(40),设置在所述输送线(10)的支撑架(15)上,所述分流板(20)与所述安装架(40)连接且相对所述安装架(40)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分流板(2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包括支撑轴(41),所述分流板(20)包括分流板本体(21)和与所述分流板本体(21)连接的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套设在所述支撑轴(41)上,所述分流板(20)绕所述支撑轴(41)可转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
驱动件(6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0)上,所述驱动件(60)与所述分流板本体(21)连接,以带动所述分流板(20)相对所述安装架(4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
过渡安装部(80),与所述驱动件(60)连接;
支撑板(90),与所述分流板(20)连接,所述支撑板(9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所述第一连接端面用于与所述支撑板(90)贴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面用于与所述过渡安装部(80)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
缓冲件(7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0)上,在所述分流板(20)由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使所述分流板(20)与所述缓冲件(70)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10)沿其输送方向具有初始输送段(13)和分流输送段(14),所述初始输送段(13)位于所述输送线(10)的输送首端;所述分流输送段(14)包括所述第一流道(11)和所述第二流道(12),所述第一流道(11)和所述第二流道(12)均沿所述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流道(11)和所述第二流道(12)均与所述初始输送段(13)相连通;所述安装架(40)设置在所述初始输送段(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
分隔部(100),与所述支撑架(15)连接,所述分隔部(100)将所述分流输送段(14)分隔为所述第一流道(11)和所述第二流道(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件(30)和第二感应件(50),所述第一感应件(30)和所述第二感应件(50)均设置在所述初始输送段(13)上,所述第二感应件(50)位于所述第一感应件(30)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第三感应件和第四感应件,所述第三感应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11)的入口处;所述第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12)的入口处。
CN202022444033.9U 2020-10-28 2020-10-28 分流机构 Active CN213568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4033.9U CN213568298U (zh) 2020-10-28 2020-10-28 分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4033.9U CN213568298U (zh) 2020-10-28 2020-10-28 分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68298U true CN213568298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3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4033.9U Active CN213568298U (zh) 2020-10-28 2020-10-28 分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68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37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孙佳辉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37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孙佳辉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CN115070437B (zh) * 2022-06-13 2023-12-22 广州芯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辅助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3233B (zh) 用于将提手安装于罐体上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13568298U (zh) 分流机构
CA2552923A1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workpieces through pressing systems
CN111229652A (zh) 自动识别的分流输送控制方法
CN111036558A (zh) 自动分拣输送装置
CN209157571U (zh) 一种汽车轮毂自动上螺生产线
CN111112144A (zh) 自动分拣输送的控制方法
US11179751B2 (en) Package handling and sorting system
CN103771115A (zh) 一种输送线
CN205271567U (zh) 筒壁钻孔复合机床送料装置
CN101829758B (zh) 铆钉机
CN202169475U (zh) 用于将提手安装于罐体上的安装装置
CN113371395B (zh) 注塑皮带线的输送系统
CN210794678U (zh) 一种翻面装置
CN111891708B (zh) 一种纱筒数字化换向装置
CN111054641A (zh) 自动识别的分离输送装置
CN108620960B (zh) 一种车加工自动化连线及工艺
CN203728138U (zh) 一种输送线
CN208746991U (zh) 传送系统
CN207139055U (zh) 自动焊接电阻装置
CN105990050B (zh) 行程开关组装机的贴标流水线
CN109663752A (zh) 应用于物流分拣生产线的物流分拣转向装置
CN211135544U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单元
CN220055365U (zh) 一种组盘系统
CN205465400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