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72688U -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72688U CN213472688U CN202021743307.8U CN202021743307U CN213472688U CN 213472688 U CN213472688 U CN 213472688U CN 202021743307 U CN202021743307 U CN 202021743307U CN 213472688 U CN213472688 U CN 2134726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suspension
- thrust rod
- support
- mounting
- lateral thr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其中,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包括:支座梁本体,支座梁本体包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两根纵梁和连接在两根纵梁之间的横梁;和固定部,用于将横向推力杆支座固定在支座梁本体上,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横梁的下方并与横梁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横向推力杆支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板的上方形成有能够露出安装孔的安装空间。这样,安装板与横梁间隔设置且安装孔裸露在安装板的上方,从而可以预留给紧固件足够的安装空间,使紧固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进而可以提高横向推力杆支座的拆装便利性,优化该部位的装配工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横向推力杆作为车辆悬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所有的侧向力和力矩,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进而防止车辆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相关技术中,前悬架横向推力杆通过横向推力杆支座固定在横向推力杆支座梁上,以将横向推力杆承受的侧向力和力矩传递给支座梁。通常情况下,横向推力杆支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横向推力杆支座梁上,但是受横向推力杆支座梁的结构限制,紧固件拆装不便,装配工艺性差。另外,因结构和强度、刚度需要,现有的横向推力杆支座梁结构重量大,制造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该支座梁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悬架系统,该前悬架系统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
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前悬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包括:
支座梁本体,所述支座梁本体包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两根纵梁和连接在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和
固定部,用于将横向推力杆支座固定在所述支座梁本体上,所述固定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并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所述横向推力杆支座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形成有能够露出所述安装孔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构造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横向推力杆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贴合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水平板之间的支撑筋板,所述支撑筋板的底部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板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横梁形状匹配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支撑筋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板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包括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与多个所述支撑筋板交替布设。
可选地,所述支撑筋板形成为从下至上渐缩的锥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从所述支撑筋板朝向所述横梁倾斜延伸的加强梁。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阵列式布设。
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前悬架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横梁间隔设置且安装孔裸露在安装板的上方,从而可以预留给紧固件足够的安装空间,使紧固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进而可以提高横向推力杆支座的拆装便利性,优化该部位的装配工艺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支座梁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支座梁中支撑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支座梁本体 110 纵梁
120 横梁 121 第一横梁
122 第二横梁 200 固定部
210 安装板 211 安装孔
212 水平板 213 竖直板
220 支撑筋板 230 加强梁
300 横向推力杆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根据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的正常使用状态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包括支座梁本体100和用于将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固定在支座梁本体100上的固定部200,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可以连接在支座梁本体100的下方,以用于安装横向推力杆。如图1所示,支座梁本体100可以包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两根纵梁110和连接在两根纵梁110之间的横梁120,从而使得支座梁本体100具有一定的强度,以能够承受来自横向推力杆的侧向力和力矩;固定部200可以包括间隔设置在横梁120的下方并与横梁120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10,安装板210上可以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211,横向推力杆支座300相应地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210的下方,其中,安装板210的上方可以形成有能够露出安装孔211的安装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能够露出安装孔211”指的是安装孔211的上方及侧方均未受到直接的封闭式的遮挡,可以理解为,操作人员从直观的正常的角度能够看到安装孔211,且安装孔211周围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未设置有其他结构,从而使得“安装空间”能够充分满足安装紧固件时所需的空间,同时该“安装空间”为具有操作便利性的角度空间。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紧固件例如可以为螺纹紧固件,螺纹紧固件可以依次穿过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和安装板210,其端部安装有相互配合的螺母,通过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使得在安装横向推力杆支座300时可以便于拧紧螺母,从而能够降低螺纹紧固件与螺母的安装难度,实现二者的快速拆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210与横梁120间隔设置且安装孔211裸露在安装板210的上方,从而可以预留给紧固件足够的安装空间,使紧固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进而可以提高横向推力杆支座300的拆装便利性,优化该部位的装配工艺性。本公开提供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可以在多种车型上广泛推广使用,提高了车辆设计的模块化和通用化要求。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安装孔2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安装孔211可以呈阵列式布设。具体地,在下述的安装板210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212和竖直板213的情况下,多个安装孔211可以在水平板212上分别沿车辆纵向和横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安装孔211分别沿车辆纵向和横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与此同时,多个安装孔211均露出在安装板210的上方,以使得对应于每个安装孔211的紧固件均具有足够的便利的安装角度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210可以构造为L形结构,该L形结构可以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212和竖直板213,其中,水平板212可以与上述的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固定连接,即水平板212可以与横梁120间隔布设且安装孔211形成在水平板212上,竖直板213可以相应部分地贴合设置在纵梁110的外侧面并与纵梁11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安装板210与支座梁本体100的固定连接。其中,竖直板213可以通过例如紧固件或焊接等形式与纵梁110固定连接,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为进一步提高安装板210与支座梁本体100的连接强度并使得横向推力杆支座300承受的侧向力和力矩能够尽可能多地向支座梁本体100传递,固定部200还可以包括垂直设置在横梁120与水平板212之间的支撑筋板220。其中,支撑筋板220的底部可以与水平板2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一起),支撑筋板220的顶部也可以与横梁1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一起)。在一种实施例中,为充分保证支撑筋板220与横梁120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支撑筋板220的支撑强度,参照图1和图3,支撑筋板220的顶部可以形成有与横梁120形状匹配的凹槽。该凹槽可以用于容纳横梁120,以使得横梁120的下表面与凹槽的底壁接触,同时横梁120的前后表面与凹槽的两个侧壁接触,从而可以将横梁120嵌设在凹槽内部。其中,凹槽的顶部可以与横梁120的上表面齐平,以避免对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此处“横梁120的前后表面”中的“前后”是根据横梁120的正常使用状态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以为车辆的前后方向。
进一步地,参照图1,支撑筋板2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筋板220可以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其中,如上所述,安装孔211可以包括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安装孔211与多个支撑筋板220可以交替布设,从而既可以满足横向推力杆支座300的安装强度需求,又可以满足横梁120的支撑强度需求。如此一来,支撑筋板220与安装孔211交替布设,即支撑筋板220不会连接在水平板212的设置有安装孔211的位置处,并且支撑筋板220的安装位置距离安装孔211的尺寸也可以满足安装孔211对应的紧固件的安装空间需求,同时加强筋板220沿车辆横向布设,使得安装孔211的前后方向(即车辆纵向)未受到遮挡,从而可以有利于紧固件的安装。其中,竖直板213与加强筋板220为大致平行关系,安装孔211也可以布置在水平板212的位于竖直板213与加强筋板220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参照图3,支撑筋板220可以形成为从下至上渐缩的锥形结构。即支撑筋板220的宽度可以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从而可以进一步满足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此外,参照图1,上述固定部200还可以包括从支撑筋板220朝向横梁120倾斜延伸的加强梁230。加强梁230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例如焊接等形式与横梁120的下表面及支撑筋板22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横梁120的支撑强度,并使得横向推力杆支座300的力可以通过加强梁230向支座梁本体100传递。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参照图1,横梁120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2,第二横梁122位于第一横梁121的下方,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2可以通过例如拼焊等形式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横梁121的高度可以小于纵梁110的高度,纵梁110在与横梁120连接时,第一横梁121的上表面可以与纵梁110的上表面齐平,第二横梁122可以部分连接在纵梁110的内侧壁上,部分连接在纵梁110的下表面上,从而使得安装板210(具体为竖直板213)可以部分与第二横梁122连接,使得横向推力杆支座300承受的侧向力和力矩可以分散地朝向支座梁本体100传递,避免应力集中。横梁120的这种设计结构可以在保证车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设计,达到降重、降成本的要求。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前悬架系统和配置有该前悬架系统的车辆,车辆例如可以为中型客车,其中,前悬架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具有上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梁本体(100),所述支座梁本体(100)包括沿车辆纵向延伸的两根纵梁(110)和连接在两根所述纵梁(110)之间的横梁(120);和
固定部(200),用于将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固定在所述支座梁本体(100)上,所述固定部(200)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梁(120)的下方并与所述横梁(120)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10),所述安装板(210)上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安装孔(211),所述横向推力杆支座(300)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10)的下方,所述安装板(210)的上方形成有能够露出所述安装孔(211)的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0)构造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212)和竖直板(213),所述水平板(212)与所述横向推力杆支座(300)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213)贴合设置在所述纵梁(110)的外侧面并与所述纵梁(1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0)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梁(120)与所述水平板(212)之间的支撑筋板(220),所述支撑筋板(220)的底部与所述水平板(2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板(220)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横梁(120)形状匹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筋板(220)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211)包括沿车辆横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211)与多个所述支撑筋板(220)交替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板(220)形成为从下至上渐缩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0)还包括从所述支撑筋板(220)朝向所述横梁(120)倾斜延伸的加强梁(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211)阵列式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0)包括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横梁(121)和第二横梁(122)。
9.一种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悬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3307.8U CN213472688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3307.8U CN213472688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72688U true CN213472688U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6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43307.8U Active CN213472688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72688U (zh) |
-
2020
- 2020-08-19 CN CN202021743307.8U patent/CN2134726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43626A (zh) | 电动汽车前部下方车身结构 | |
CN102530088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 |
CN213472688U (zh) | 前悬架横向推力杆支座梁、前悬架系统和车辆 | |
WO2023024689A1 (zh) |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 |
CN109291996B (zh) |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 |
CN112278076A (zh) | 一种集成化后横梁总成 | |
CN111516475A (zh) | 一种车辆电池框架的通用结构 | |
CN216861164U (zh) | 客车用电池箱的安装结构 | |
CN213768733U (zh) |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 |
CN210149218U (zh) | 一种无副梁托架连接结构 | |
CN213973552U (zh) | 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7009425U (zh) | 一种重卡电池箱及重型卡车 | |
CN216468077U (zh) | 一种车架前悬结构 | |
CN211106795U (zh) | 一种牵引座总成及牵引车 | |
CN217485632U (zh) | 动力电池安装架及电动车辆 | |
CN218907371U (zh) | 后段车架和电动客车 | |
CN218489612U (zh) | 一种后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 |
CN214729120U (zh) | 一种全承载燃料电池客车尾段车架系统 | |
CN218967016U (zh) | 一种货车底盘 | |
CN213651763U (zh) | 一种叉车顶架 | |
CN213649389U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横梁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8858090U (zh) | 气囊连接板及配置气囊连接板的空气悬架 | |
CN217396629U (zh)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2447419U (zh) | 一种侧防护支架总成及应用该总成的车辆 | |
CN217945492U (zh) | 一种飞机底板加强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