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7761U -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7761U
CN213457761U CN202022248752.3U CN202022248752U CN213457761U CN 213457761 U CN213457761 U CN 213457761U CN 202022248752 U CN202022248752 U CN 202022248752U CN 213457761 U CN213457761 U CN 21345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sted
temperature limiter
air duc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87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胡辉辉
余永竞
樊宇博
赵波
康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Wuhan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2487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7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涉及空调部件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吹风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散热组件、测试载具和第一风道,待测试限温器安装于位于第一风道出风口上方的测试载具上,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位于第一风道的两端,加热组件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第一风道的出风口流出并对待测试限温器加热,散热组件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并经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降温,以通过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为待测试限温器触点的断开和闭合提供所需温度,并通过记录待测试限温器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测得待测试限温器寿命。利用该装置测得的限温器寿命结果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限温器是一种温度敏感控制器,主要包括感温部件和触头等。正常状态下,触头闭合,相应的电路正常工作;当感温部件感应到的温度超出设定范围(低于或高于某一特定温度值)时,触头断开,使得相应的电路断开;当温度恢复到设定范围内时,触头重新闭合,相应的电路也重新闭合。因此,限温器可将相应温度限定在设定范围内,起到保护作用。
空调电动机、电加热部件属于强电器件,工作中均会产生热量。当电动机、电加热部件工作状态异常,产生异常热量,使得电动机、电加热部件表面温度超过正常工作的温度值时,电动机、电加热部件所自带的限温器应能切断电源,使得电动机、电加热部件中止工作,以防止电动机、电加热部件本身发生热变形、燃烧等,影响整机产品的安全性。因此,电动机、电加热部件限温器寿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产品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时,使用电吹风吹热风对待测试限温器加热,加热到待测试限温器触头断开时停止加热;待测试限温器冷却至触头重新闭合时,再次启用电吹风吹热风对待测试限温器进行加热,如此循环,通过记录待测试限温器触头断开或闭合的次数来测试限温器的寿命。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吹风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至少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的测试工装在敞开环境下进行,限温器触头断开和闭合时间受周围环境温度、气流大小、电吹风出风口与待测试限温器之间的间距等的影响较大,使得待测试限温器寿命的测试结果不稳定;(2)现有的测试工装无法模拟限温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电路环境,待检测限温器触头只能机械的断开或闭合,因而测试结果与限温器在实际应用时的寿命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吹风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散热组件、测试载具和第一风道,其中,待测试限温器安装于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上方的所述测试载具上,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所述加热组件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流出并对所述待测试限温器加热,所述散热组件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并经出风口流出对所述待测试限温器降温,以通过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为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触点的断开和闭合提供所需温度,并通过记录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测得所述待测试限温器寿命。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载组件,并且所述待测试限温器与所述负载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负载组件为所述待测试限温器提供电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所述控制器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负载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组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负载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组件还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组件采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温度、所述待测试限温器的温度和/或电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第二风道、第一单向阀和第一风机,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一端的端部处,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以通过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加热器加热后产生的热空气依次经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一单向阀送入所述第一风道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三风道、第二单向阀和第二风机,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内,以通过所述第二风机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所述第三风道中并依次经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二单向阀送入所述第一风道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测试载具上设置有多个测试工位和工位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测试工位用于安放所述待测试限温器,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还经所述工位接线端子与负载组件串联;并且所述测试工位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的一面设置有开孔,以使经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或常温空气能够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测试工位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表面接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测试工位与所述第一风道上的出风口一一对应,以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对所述测试工位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加热,或者是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出的常温空气对所述测试工位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冷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载组件包括接线柱和阻性部件,其中,所述接线柱与电源连接,所述阻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另一端经工位接线端子与所述待测试限温器串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组件包括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其中,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数据和/或输入指令;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负载组件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待测试限温器的电流;所述测温器件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温度和/或所述待测试限温器的温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并且所述PLC控制器还基于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信号记录所述待测试限温器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待测试限温器安装于位于第一风道出风口上方的测试载具上,并通过加热组件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第一风道的出风口流出并对待测试限温器加热,散热组件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第一风道并经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降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可减小周围环境温度、气流大小以及出风口与待测试限温器之间的间距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使得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测得的结果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吹风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可实现快速进行待测试限温器寿命检测,并且测得的结果稳定性好,从而可提高产品质量预防、把关能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载组件,待测试限温器与负载组件连接,并通过负载组件为待测试限温器提供电流,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负载组件可模拟限温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电路环境,使得测试结果更接近于限温器在实际应用时的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无法模拟限温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电路环境,造成测试结果与限温器在实际应用时的寿命存在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散热组件、测试载具和第一风道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载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试座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测试座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负载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组件与其余部件连接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加热组件;11、加热器;12、第二风道;13、第一单向阀;2、散热组件;21、第三风道;22、第二单向阀;3、测试载具;31、测试工位;311、测试座;312、测试卡座;32、工位接线端子;4、第一风道;5、待测试限温器;6、负载组件;61、接线柱;62、阻性部件;7、控制器组件;8、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测试载具3和第一风道4,如图1~4所示。其中,待测试限温器5安装于位于第一风道4出风口上方的测试载具3上,加热组件1和散热组件2位于第一风道4的两端,加热组件1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第一风道4的出风口流出并对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散热组件2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第一风道4并经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5降温,以通过加热组件1和散热组件2为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的断开和闭合提供所需温度,并通过记录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测得待测试限温器5寿命,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机台8。优选的,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第一风道4位于机台8内部,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小周围环境温度、气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机台8对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第一风道4进行保护。可知的,图1中所标注的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第一风道4的位置是指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第一风道4在机台8内部的位置。具体的,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第一风道4的结构如图2或3所示。
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待测试限温器5安装于位于第一风道4出风口上方的测试载具3上,并通过加热组件1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第一风道4的出风口流出并对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散热组件2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第一风道4并经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5降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可减小周围环境温度、气流大小以及出风口与待测试限温器5之间的间距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使得利用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测得的结果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吹风对限温器寿命进行测试,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利用本实施例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可实现快速进行待测试限温器5寿命检测,并且测得的结果稳定性好,从而可提高产品质量预防、把关能力。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负载组件6,如图1所示。优选的,待测试限温器5与负载组件6连接,并通过负载组件6为待测试限温器5提供电流。同样的,图1中所标注的负载组件6的位置是指负载组件6在机台8内部的位置。具体的,负载组件6的结构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负载组件6,可模拟待测试限温器5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电路环境,使得测试结果更接近于限温器在实际应用时的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无法模拟限温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的电路环境,造成测试结果与限温器在实际应用时的寿命存在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7,如图1所示。优选的,控制器组件7与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负载组件6连接,以通过控制器组件7控制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负载组件6的工作状态,如图9所示。优选的,控制器组件7还与第一风道4和待测试限温器5连接,以通过控制器组件7采集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和/或电流,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7,通过控制器组件7控制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负载组件6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控制器组件7采集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和/或电流,可实现自动测试待测试限温器5的寿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加热组件1包括加热器11、第二风道12、第一单向阀13和第一风机,如图2或3所示。其中,第一单向阀13设置于第一风道4一端的端部处,第二风道12位于加热器11和第一单向阀13之间,并且第一风机位于第二风道12内,以通过第一风机将加热器11加热后产生的热空气依次经第二风道12、第一单向阀13送入第一风道4中。优选的,加热器11为电加热丝或其余材质的电加热器件,其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散热组件2包括第三风道21、第二单向阀22和第二风机,如图2或3所示。其中,第二单向阀22设置于第一风道4和第三风道21之间,并且第二风机位于第三风道21内,以通过第二风机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第三风道21中并依次经第三风道21、第二单向阀22送入第一风道4中。
结合图2,具体说明加热组件1和散热组件2如何实现为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的断开和闭合提供所需温度: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时,启动加热组件1,通过加热器11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组件1的第一单向阀13处于打开状态,散热组件2的第二单向阀22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风机将加热器11加热后产生的热空气送入第一风道4中,热空气通过第一风道4上方的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当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至触点断开时,停止加热,即停止加热组件1,启动散热组件2。此时,散热组件2的第二单向阀22处于打开状态,加热组件1的第一单向阀1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风机将外界环境的常温空气送入第一风道4中,常温空气通过第一风道4上方的出风口流出对待测试限温器5冷却,直至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重新闭合。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交替断开和闭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载具3上设置有多个测试工位31和工位接线端子32,如图4所示。其中,测试工位31用于安放待测试限温器5,待测试限温器5还经工位接线端子32与负载组件6串联。优选的,测试工位31靠近第一风道4出风口的一面设置有开孔,以使经第一风道4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或常温空气能够向上流动并与测试工位31上的待测试限温器5表面接触。
优选的,测试工位31可为圆形、方形等结构。待测试限温器5可通过固定件连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测试工位31上。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测试载具3上设置有多个测试工位31,并且测试工位31为不同的形状,使得测试载具3可适用于不同外观形状的待测试限温器5,应用范围广。
优选的,测试工位31包括测试座311和测试卡座312,如图4所示。更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在测试座311靠近第一风道4出风口的一面设置有开孔,以便经第一风道4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或常温空气可以向上流动并与测试工位31上的待测试限温器5表面接触。测试座311上的开孔如图5或图6所示。更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测试卡座312的底面具有一圆形通孔,以便经第一风道4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或常温空气可以向上流动并与测试工位31上的待测试限温器5表面接触。更优选的,测试座311和测试卡座312使用铝材料制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测试工位31与第一风道4上的出风口一一对应,以通过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对测试工位31上的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或者是通过出风口流出的常温空气对测试工位31上的待测试限温器5冷却。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所说的测试工位31与第一风道4上的出风口一一对应,是指测试工位31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风道4上出风口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如此可提高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和常温空气对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和冷却的效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负载组件6包括接线柱61和阻性部件62,如图7所示。其中,接线柱61与电源连接,阻性部件62的一端与接线柱61连接,另一端经工位接线端子32与待测试限温器5串联。优选的,阻性部件62为电阻丝或电热丝等,其作为实验负载使用,为待测试限温器5提供电流负载。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电阻丝或电热丝等阻性器件为待测试限温器5提供电流负载,具有成本低、可靠性好的优势。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器组件7包括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控制器组件7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如图1和图8所示。优选的,触摸屏用于显示数据和/或输入指令。优选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负载组件6的工作状态。具体的,PLC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和负载组件6处于开启状态或是关闭状态。优选的,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待测试限温器5的电流。优选的,测温器件用于采集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和/或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控制器组件7包括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其中,触摸屏用于显示各类实验参数和触发控制程序;PLC控制器写入程序后可用于控制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22的开启、关闭,记录待测试限温器5实验次数,控制加热组件1和散热组件2轮流开启;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待测试限温器5电流的采集、通过电流的变化监测样品的通报、触点是否损坏;测温器件用于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实时采集和/或监测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在赘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PLC控制器与电流互感器连接,并且PLC控制器还基于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信号记录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PLC控制器记录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测试工装,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控制器组件7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如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提到的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实施例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待测试限温器5放入测试工位31中,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通电后第一单向阀13开启,第二单向阀22关闭,第一风机运转,第一风道4内流入热空气,待测试限温器5被升温直至触点动作,加热组件1停止工作;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后,第二单向阀22开启,第一单向阀13关闭,第一风道4内流入常温气体,作用于待测试限温器5表面直至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复位,散热组件2停上工作;如此循环。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待测试限温器5的动作情况,PLC接收互感器采集的电流信号通断情况,为实验计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限温器为空调电动机、电加热部件的限温器。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限温器也可以是其余电器件上的限温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1)、散热组件(2)、测试载具(3)和第一风道(4),其中,
待测试限温器(5)安装于位于所述第一风道(4)出风口上方的所述测试载具(3)上,所述加热组件(1)和所述散热组件(2)位于所述第一风道(4)的两端,所述加热组件(1)加热产生的热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4)的出风口流出并对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所述散热组件(2)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所述第一风道(4)并经出风口流出对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降温,
以通过所述加热组件(1)和所述散热组件(2)为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的断开和闭合提供所需温度,并通过记录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测得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组件(6),并且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与所述负载组件(6)连接,并通过所述负载组件(6)为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提供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组件(7),所述控制器组件(7)与所述加热组件(1)、所述散热组件(2)和所述负载组件(6)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组件(7)控制所述加热组件(1)、所述散热组件(2)和所述负载组件(6)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器组件(7)还与所述第一风道(4)和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器组件(7)采集所述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和/或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包括加热器(11)、第二风道(12)、第一单向阀(13)和第一风机,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1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4)一端的端部处,所述第二风道(12)位于所述加热器(11)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3)之间,并且
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道(12)内,以通过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加热器(11)加热后产生的热空气依次经所述第二风道(12)、所述第一单向阀(13)送入所述第一风道(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第三风道(21)、第二单向阀(22)和第二风机,
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22)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4)和所述第三风道(21)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三风道(21)内,以通过所述第二风机将外界常温空气引入所述第三风道(21)中并依次经所述第三风道(21)、所述第二单向阀(22)送入所述第一风道(4)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载具(3)上设置有多个测试工位(31)和工位接线端子(32),其中,
所述测试工位(31)用于安放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还经所述工位接线端子(32)与负载组件(6)串联;并且
所述测试工位(31)靠近所述第一风道(4)出风口的一面设置有开孔,以使经所述第一风道(4)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或常温空气能够向上流动并与所述测试工位(31)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位(31)与所述第一风道(4)上的出风口一一对应,
以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对所述测试工位(31)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加热,或者是通过所述出风口流出的常温空气对所述测试工位(31)上的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组件(6)包括接线柱(61)和阻性部件(62),其中,
所述接线柱(61)与电源连接,所述阻性部件(62)的一端与所述接线柱(61)连接,另一端经工位接线端子(32)与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组件(7)包括触摸屏、PLC控制器、电流互感器和测温器件,其中,
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数据和/或输入指令;
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1)、所述散热组件(2)和所述负载组件(6)的工作状态;
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的电流;
所述测温器件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风道(4)内的温度和/或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并且所述PLC控制器还基于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信号记录所述待测试限温器(5)触点断开和/或闭合的次数。
CN202022248752.3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3457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8752.3U CN21345776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8752.3U CN21345776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7761U true CN213457761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8752.3U Active CN21345776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7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3987B1 (ko) 번-인장치 및 방법
KR100742291B1 (ko) 메모리모듈 검사용 냉/온기 발생장치
CN111751695A (zh) 一种igbt器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3457761U (zh)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CN217111777U (zh) 一种汽车线缆性能检测装置
KR100852620B1 (ko) 전자소자의 온도 신뢰성 테스트장치
CN107990409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69366A (zh) 一种限温器寿命测试装置
CN218974520U (zh) 老化装置
WO2006123404A1 (ja) 電子部品試験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試験装置における温度制御方法
CN110594182B (zh) 一种风扇风向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15813209U (zh) 一种限温器通断检测装置
CN207457445U (zh) 一种直发器自动老化测试设备
CN109618423A (zh) 便携式试验仪器自动加热装置
CN113625161A (zh) 一种限温器通断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1016547U (zh) 一种高低温闪存测试系统
CN219715662U (zh) 一种高温寿命测试装置
CN208766858U (zh) 高压电缆终端红外测温教学系统
CN212721778U (zh) 一种传感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JP2000097990A (ja) 半導体デバイスのバーンイン試験装置
CN215680125U (zh) 一种内存模组恒温老化加热装置
CN106324335A (zh) 散热器散热功率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219758397U (zh) 厚膜加热器测试装置
CN110857893A (zh) 温度传感器工作阈值检测装置
CN219738293U (zh) 感温火灾探测器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