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2814U -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2814U
CN213442814U CN202022403468.9U CN202022403468U CN213442814U CN 213442814 U CN213442814 U CN 213442814U CN 202022403468 U CN202022403468 U CN 202022403468U CN 213442814 U CN213442814 U CN 21344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earing
light truck
front suspension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034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雪松
丁自恒
朱小葵
王志雄
翁兵兵
张星煌
龚琰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Huashe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Huashe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Huashe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Huashe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034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稳定杆;两个减震结构,其分别组设于所述稳定杆的两端;所述减震结构具有第一减震空间,所述减震结构上还形成有用于承载驾驶室的第一承载面;两个支座,其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结构上,另一端用于组设在车架上。该轻卡前悬浮结构,在车辆前、后倾的工况下,驾驶室作用在减震结构上,同时减震结构绕支座转动,通过减震结构的第一减震空间的压缩或释放,进行吸收震动,相比采用橡胶衬套吸收震动,不会发生蠕变,可延长使用的寿命和提高驾乘的舒适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轻卡商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轻卡悬置基本用于轻型物流车和小型专用车等,运营在城区、国道和高速等工况或者道路条件较好的区域;也部分用于自卸领域;轻卡驾驶室悬置是驾驶室与底盘的连接部件,轻卡悬置多年来采用的是传统四点固定式悬置和半浮悬置的方式,随着社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对轻卡乘坐舒适性和平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四点固定式悬置系统提供的减振能力有限,甚至在个别频段存在放大振动现象;且固定悬置提供的刚度较大,悬置行程偏小,不利于整车乘坐舒适性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采用了半浮式悬置;半浮式悬置的前悬置包括两个橡胶衬套、两个支架和一个管梁托架,支架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橡胶衬套采用空心结构,并过盈配合在支架上,管梁托架穿过橡胶衬套的中心孔,并在橡胶衬套的中心孔中转动,利用橡胶衬套的可压缩变形特性,吸收整车运动过程中跳动过载冲击和制动惯性产生的能量。
但是,由于橡胶衬套在一定温度环境中受到拉伸、剪切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变形,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大,产生蠕变和疲劳开裂;影响用车舒适性和使用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橡胶衬套在一定温度环境中受到拉伸、剪切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变形,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大,产生蠕变和疲劳开裂;影响用车舒适性和使用的稳定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其包括:
稳定杆;
两个减震结构,其分别组设于所述稳定杆的两端;所述减震结构具有第一减震空间,所述减震结构上还形成有用于承载驾驶室的第一承载面;
两个支座,其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结构上,另一端用于组设在车架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结构包括:
悬置臂,其一端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承载臂,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悬置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承载面位于所述承载臂上;
弹性件,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承载臂和所述悬置臂相连;以及悬置臂、承载臂和弹性件包围并形成所述第一减震空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是弹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臂与弹性件连接的一端具有压载台。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内设有第一限位块。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为橡胶块。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在悬置臂或承载臂上,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臂和承载臂之间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承载臂的上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臂上还形成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下端与第一承载面连接,所述第二承载面的上端向上倾斜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的下端向车身方向弯曲;并与减震结构夹围形成第二减震空间。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两个支座设置在车架上,两个减震结构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支座上,减震结构上形成的第一承载面与驾驶室连接并贴合;并且两个减震结构之间还设有稳定杆;在车身发生在前倾、后倾工况时,车架对应发生前倾、后倾;驾驶室作用在减震结构上,同时减震结构绕支座转动,通过减震结构的第一减震空间的压缩或释放,进行吸收震动,相比采用橡胶衬套吸收震动,不会发生蠕变,可延长使用的寿命;另外稳定杆避免两个减震结构产生横向的位移,从而利用以上结构调节第一承载面上的驾驶室的跳动,避免受到震动影响,因此,提升了驾乘舒适体验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置与车架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置与车架的左视图。
图中:1、稳定杆;2、减震结构;20、第一减震空间;21、悬置臂;22、承载臂;220、第一承载面;221、第二承载面;222、压载台;223、翻边;23、弹性件;3、第一限位块;4、支座;40、弯曲部;5、第二减震空间;6、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前悬浮结构的橡胶衬套在一定温度环境中受到拉伸、剪切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变形,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大,产生蠕变和疲劳开裂;影响用车舒适性和使用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3,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包括稳定杆1、两个减震结构2和两个支座4;支座4的一端与减震结构2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组设在车架6上,为整个前悬置提供稳定的安装点;两个减震结构2不仅分别组设在支座4上,还安装在稳定杆1的两端,连接形成一个稳定整体;减震结构2具有第一减震空间20,减震结构2上还形成有用于承载驾驶室的第一承载面220,与驾驶室底部贴合,具体为与驾驶室底部的纵梁贴合,便于承载受力。
在车身发生在前倾、后倾工况时,车架6对应发生前倾、后倾,同时驾驶室作用在减震结构2上,这时减震结构2的第一减震空间20在驾驶室的作用下对应缩小或变大,来进行吸收前倾、后倾带来的震动,相比采用橡胶衬套吸收震动,不会发生蠕变,可延长使用的寿命;并且稳定杆1的使用,加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加固了在车架横向上的稳定性,避免驾驶室产生横移,提高了驾驶室的横向抗扭矩能力,从而提高了用车驾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减震结构2的具体连接如下:
包括悬置臂21、承载臂22和弹性件23,悬置臂21的一端与支座4转动连接;承载臂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悬置臂21的另一端,第一承载面220位于承载臂22上;弹性件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承载臂22和悬置臂21相连,弹性件23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并且在力消失后会进行回弹恢复;悬置臂21、承载臂22和弹性件23按照以上的连接形式三角连接结构,同时,悬置臂21、承载臂22和弹性件23的三角连接结构包围并形成第一减震空间20。
在车身发生在前倾、后倾工况时,第一承载面220上的驾驶室使承载臂22绕着悬置臂21的一端转动,承载臂22对弹性件23压缩或者拉伸,同时悬置臂21绕着与支座4连接的一端轻微转动(由于驾驶室还连接在后悬置上,悬置臂21是活动的,会轻微转动,同时也起到空间的改变,加强减震的效果);弹性件23的压缩或者拉伸使三角连接结构包围并形成的第一减震空间20,随之缩小和扩大,变化的空间对应吸收的震动,通过以上的三角连接结构稳定性和减震效果好,从而提升了驾乘的舒适体验。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弹性件23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优选为弹簧,弹簧相较于传统的橡胶衬套,由于橡胶衬套在一定温度环境中受到拉伸、剪切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变形,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大,产生蠕变和疲劳开裂,采用弹簧使整个减震结构2的使用寿命延长。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弹性件23方便能够准确的随着承载臂22的作用而产生形变,以及便于进行安装,在承载臂22与弹性件23连接的一端设有压载台222,压载台222为圆柱形,压载台222能够将弹性件23的顶部完全压住,便于受力,还能够便于弹性件23的连接安装。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防止第一减震空间20的缩小和扩大超过临界值,导致弹性件的损坏,设置了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进行限制承载臂22最大和最小的改变,具体的连接如下:
第一限位块3,第一限位块3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第一限位块3为橡胶块,第一限位块3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第一限位块3和弹簧之间的长度差加上橡胶块的可形变距离为承载臂22向下转动的最大位移,第一限位块3连接在悬置臂21或承载臂22上;第二种,第一限位块3的长度等于弹簧的长度,第一限位块3为橡胶块,在受力时,橡胶块的可形变距离为承载臂22向下转动的最大位移,另外橡胶块还可以减少承载臂22下压转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损害。
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悬置臂21和承载臂22之间,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承载臂22的上端,其另一端与悬置臂21连接;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不少于一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分别位于弹性件23的两侧,第二限位块为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力臂,阻尼力臂被拉伸的最大距离为承载臂22向上转动的最大位移。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驾驶室底部的纵梁是非水平的,在安装固定时的困难较大,因此为了使减震结构2和承载臂22能够更加贴合,设计了以下的结构:
第一承载面220水平设置在承载臂22与悬置臂21转动连接的一端,承载臂22上还形成有第二承载面221,第二承载面221的下端与第一承载面220连接,第二承载面221的上端向上倾斜延伸;通过以上结构使第二承载面221和第一承载面220与驾驶室底部的非水平的纵梁匹配贴合,便于进行安装;
并且在第二承载面221上还设有与驾驶室底部的非水平的纵梁的梁端面相匹配的翻边223,翻边223与梁端面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能够更加贴合和加固承载臂22与纵梁的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支座4的下端向车身方向弯曲,具体为向车身后悬置的方向弯曲,弯曲的支座4与减震结构2夹围形成第二减震空间5,使悬置臂21在驾驶室的作用下,轻微转动时,第二减震空间5能够随着改变;另外向车身后悬置的方向弯曲的部分,还朝向与稳定杆1垂直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如图1中的弯曲部40,是为了宽度小于车架6的驾驶室与车架6匹配连接,便于组装。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在车身发生在前倾、后倾工况时,车架6对应发生前倾、后倾,同时驾驶室作用在减震结构2上,这时减震结构2的第一减震空间20在驾驶室的作用下对应缩小或变大,具体为承载臂22绕着悬置臂21的一端转动,承载臂22对弹性件23压缩或者拉伸,同时悬置臂21绕着与支座4连接的一端轻微转动来进行吸收前倾、后倾带来的震动;并且稳定杆1的使用,加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加固了在车架横向上的稳定性,避免驾驶室产生横移,提高了驾驶室的横向抗扭矩能力。
水平的第一承载面220和倾斜的第二承载面221相连接,两者与驾驶室的非水平纵梁相匹配,便于进行安装前悬置,并且对整个车身的改动小,结构简易,成本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稳定杆(1);
两个减震结构(2),其分别组设于所述稳定杆(1)的两端;所述减震结构(2)具有第一减震空间(20),所述减震结构(2)上还形成有用于承载驾驶室的第一承载面(220);
两个支座(4),其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减震结构(2)上,另一端用于组设在车架(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2)包括:
悬置臂(21),其一端与所述支座(4)转动连接;
承载臂(22),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悬置臂(2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承载面(220)位于所述承载臂(22)上;
弹性件(23),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承载臂(22)和所述悬置臂(21)相连;以及悬置臂(21)、承载臂(22)和弹性件(23)包围并形成所述第一减震空间(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3)是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臂(22)与弹性件(23)连接的一端具有压载台(2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3)内设有第一限位块(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为橡胶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3)连接在悬置臂(21)或承载臂(22)上,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3)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臂(21)和承载臂(22)之间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承载臂(22)的上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臂(22)上还形成有第二承载面(221),所述第二承载面(221)的下端与第一承载面(220)连接,所述第二承载面(221)的上端向上倾斜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前悬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下端向车身方向弯曲;并与减震结构(2)夹围形成第二减震空间(5)。
CN202022403468.9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Active CN21344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3468.9U CN21344281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3468.9U CN21344281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2814U true CN213442814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03468.9U Active CN213442814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2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149A (zh) * 2022-03-23 2022-06-14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149A (zh) * 2022-03-23 2022-06-14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及车辆
CN114620149B (zh) * 2022-03-23 2024-02-2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14815C (en) Torsional bushing system
CN213442814U (zh) 一种轻卡前悬浮结构
JP2898530B2 (ja) 自動車の懸架装置
CN218430750U (zh) 前悬架总成及房车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US10703155B2 (en) Multi-functional suspension bushing
JP2000142053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US6206391B1 (en) Rear suspension using a torsional spring integral with trailing arm
CN214606969U (zh) 一种汽车后驱动托臂式独立悬架结构及后驱动悬架总成
CN214928773U (zh) 一种挂车独立悬架系统
CN213676305U (zh) 一种摆渡车后空气悬架
CN110281722B (zh) 一种独立悬架系统以及车辆
CN210164838U (zh) 车辆用减震器总成以及车辆
CN108980244B (zh) 高可靠性多级减振辅助支撑装置、变速箱总成与载重汽车
KR20230007743A (ko) 차량의 현가장치
CN213920584U (zh) 一种汽车绞牙避震器
JP3148862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後輪緩衝装置
CN216102616U (zh) 一种后减震器连接结构及电动车
CN220904596U (zh) 空气悬挂装置
CN220720763U (zh) 一种双横臂悬架系统
CN215904268U (zh) 一种新型空气悬架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汽车
CN214164675U (zh) 稳定性好的空气悬挂
CN111907282B (zh) 车辆
CN217495771U (zh) 前桥空气悬架总成及商用车
CN215663699U (zh) 一种车身平衡结构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