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9990U -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9990U
CN213419990U CN202021752494.6U CN202021752494U CN213419990U CN 213419990 U CN213419990 U CN 213419990U CN 202021752494 U CN202021752494 U CN 202021752494U CN 213419990 U CN213419990 U CN 213419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nnel
guide hole
air guid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24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润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24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9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9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999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6126 priority patent/WO202203732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包括:阀筒,阀筒上设置有多个通路,阀筒内部用于安装阀芯,驱动阀芯能够可选择地使得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安装在阀筒的第一端,第一端盖或阀筒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气孔;阀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第一导气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通路或阀筒的外侧壁或阀筒的内侧壁连通。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连通,可取代已有的设置在外部的导阀接管,实现阀筒筒壁及端盖的内通道流通,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也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

Description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背景技术
四通换向阀是热泵空调常用的换向阀件,通过改变压缩机排气和回气流向,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
目前的可拆卸式四通换向阀带有端盖,在维修时端盖可以拆卸。导阀安装在筒体侧壁,导阀的接管安装在端盖外侧。为了方便拆卸维修,导阀的接管与端盖的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另一种情况,导阀安装在端盖上面,而导阀的接管必须要连接主阀的接管。以上两种情况,拆卸端盖时,都必须先拆掉导阀接管。尤其是对于新型环保可燃制冷剂,一般要求管路连接部位必须是焊接,而不能采用螺纹连接。如果采用焊接连接,后期如果要拆卸端盖非常麻烦,往往需要火炬枪、氧气以及乙炔等才可实现拆卸,且外部管路过多,也会导致搬运过程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向阀阀体外部管路多,导致的搬运及更换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向阀阀体,换向阀阀体包括:阀筒,阀筒上设置有多个通路,阀筒内部用于安装阀芯,驱动阀芯能够可选择地使得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第一端盖,第一端盖安装在阀筒的第一端,第一端盖或阀筒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气孔;阀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第一导气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通路或阀筒的外侧壁或阀筒的内侧壁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密封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密封部包括密封圈,第一导气孔的靠近第一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第一导气孔同轴,密封圈部分地容纳在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密封部还包括空心管,空心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导气孔,空心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密封部套设在空心管的外部。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有容纳槽,空心管的第二端穿设在容纳槽中。
进一步地,空心管与容纳槽过盈配合,或,空心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容纳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空心管与容纳槽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阀芯能够沿阀筒的轴向移动,多个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C通路,其中,换向阀阀体还包括第二端盖,第二端盖安装在阀筒的第二端,第一端盖或阀筒上开设有第二导气孔,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通路或阀筒的侧壁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导气孔连通,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第一端的内部端壁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在阀筒的侧壁上形成开口;第三通道的第二端穿出阀筒的侧壁与导阀连通,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四通道,第四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四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部端壁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导气孔开设在阀筒的第一端的内侧壁上,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外侧壁连通;第二导气孔开设在阀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外侧壁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与第一导气孔均为通孔,导流孔与阀筒的第一端的内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导气孔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D通路连通,第二导气孔为开在第二端盖上的通孔,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均与导阀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导气孔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侧壁连通,第二导气孔为开在第二端盖上的通孔,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侧壁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C通路,阀芯可转动地安装在阀体内部,阀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通路均与第二腔室连通,换向阀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内,且将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驱动部与阀芯固定连接,两个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驱动部带动阀芯旋转,驱动部的端部枢接在第一腔室的端壁中;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导气孔,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均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并与导阀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D 通路连通;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四通道,第四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四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或阀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一一对应地与两个压腔连通,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用于连通导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向阀,该换向阀包括上述换向阀阀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阀体的第一端盖或阀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气孔,阀筒的端壁上卡设有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连通,可取代已有的设置在外部的导阀接管,实现阀筒筒壁及端盖的内通道流通,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也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第一导气孔不为通孔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换向阀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第一导气孔为通孔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具有驱动部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筒;11、通路;12、第一端盖;13、第一导气孔;13b、第一导气孔;14、第一通道;141、第一孔段;142、第二孔段;15、密封圈;16、空心管;17、第二通道;20、阀芯;30、第二端盖;31、第三通道;32、第四通道;40、导阀;50、驱动部;51、压腔;52、第二导气孔;53、第三导气孔;54、第四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的可拆卸式四通换向阀带有端盖,在维修时端盖可以拆卸。导阀安装在筒体侧壁,导阀的接管安装在端盖外侧。为了方便拆卸维修,导阀的接管与端盖的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另一种情况,导阀安装在端盖上面,而导阀的接管必须要连接主阀的接管。以上两种情况,拆卸端盖时,都必须先拆掉导阀接管。尤其是对于新型环保可燃制冷剂,一般要求管路连接部位必须是焊接,而不能采用螺纹连接。如果采用焊接连接,后期如果要拆卸端盖非常麻烦,往往需要火炬枪、氧气以及乙炔等才可实现拆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阀体,换向阀阀体包括阀筒10、第一端盖12,其中,阀筒10上设置有多个通路11,阀筒10内部用于安装阀芯20,驱动阀芯20能够可选择地使得多个通路11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第一端盖12 安装在阀筒10的第一端,第一端盖12或阀筒1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气孔13;阀筒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14,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与第一导气孔13对应设置,并与第一导气孔13连通,第一通道14的第二端与通路11或阀筒10的外侧壁连通或阀筒10的内侧壁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阀体的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导气孔,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连通,可取代已有的设置在外部的导阀接管,实现阀筒筒壁及端盖的内通道流通,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也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其中,第一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阀筒的第一端,在进行拆卸端盖时,无需拆卸外部的导阀接管,拆卸方便。
在第一端盖与阀筒的第一端内部之间设置内部通道,由于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之间存在缝隙,易出现从两者之间的缝隙漏气的情况,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气孔13 与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密封第一导气孔13与第一通道14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密封部对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对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保证内部通道的密封性能。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密封部包括密封圈15,第一导气孔13的靠近第一通道1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第一导气孔13同轴,密封圈15部分地容纳在环形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部还可为密封片,或其他具有密封功能的结构,为了给密封圈提供容纳空间,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气孔的靠近第一通道的一侧设置了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对密封圈进行容纳,一方面可以减小第一端盖与阀筒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密封圈发生偏移。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也可设置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与第一通道同轴,与第一导气孔的环形凹槽共同实现对密封圈的容纳。
为了进一步地防止密封圈发生偏移,密封部还包括空心管16,空心管16的第一端插入第一导气孔13,空心管16的第二端插入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密封部套设在空心管16的外部,一方面通过空心管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时,对第一端盖的定位对接,另一方面通过空心管可对密封部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其发生偏移。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空心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密封圈卡在环形槽中。
为了给空心管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设置有容纳槽,空心管16的第二端穿设在容纳槽中。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空心管16与容纳槽过盈配合,或,空心管1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容纳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空心管16与容纳槽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的阀芯20能够沿阀筒10的轴向移动,多个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C通路,其中,上述四个通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即D通路用于连通压缩机排气管,S通路用于连通压缩机吸气管,E通路用于连通室内热交换器,C通路用于连通室外热交换器,其中,换向阀阀体还包括第二端盖30,第二端盖30安装在阀筒10的第二端,第一端盖或阀筒上开设有第二导气孔,阀筒10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31,第三通道31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31的第二端与通路或阀筒10的侧壁连通。从而通过第二导气孔与第三通道的连通,取代已有的设置在外部的导阀接管,实现阀筒筒壁及端盖的内通道流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气孔不为通孔,第一端盖12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7,第二通道17的第一端与第一导气孔13连通,第二通道17的第二端与阀筒10第一端的内部端壁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在阀筒10的侧壁上形成开口。第一通道14包括第一孔段141 和第二孔段142,第一孔段141与第一导气孔13连通,第二孔段142与第一孔段141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孔段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阀筒10的轴线方向,第二孔段142的第二端在阀筒 10的侧壁上形成开口,开口用于与导阀连通。优选地,第三通道的第二端穿出阀筒10的侧壁与导阀连通,第二端盖30上设置有第四通道32,第四通道32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四通道32的第二端与阀筒10的第二端的内部端壁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第一导气孔及第二通道组成第一内部管路,第三通道、第二导气孔及第四通道组成第二内部管路,导阀安装于阀筒侧壁的与第一通道及第三通道对接处,导阀的四个毛细管中,除用于连接D 通路及S通路的外部接管外,其他两个用于连通阀筒两端的毛细管被第一内部管路及第二内部管路所替代,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在进行拆卸端盖时,无需拆卸外部的导阀接管,拆卸方便。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导气孔开设在阀筒的第一端的内侧壁上,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外侧壁连通;第二导气孔开设在阀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外侧壁连通,导阀装在阀筒侧壁上,导阀的两个管路与D通路,S通路直接通过外部管路连通,另两个管路通过第一导气孔及第二导气孔分别经过阀筒两端的内侧壁连通阀筒两端的内腔。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与第一导气孔均为通孔,导流孔与阀筒的第一端的内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导阀装在第一端盖上,导阀的两个管路与D通路,S通路直接通过外部管路连通。另两个管路中的一个通过导流孔连通阀筒第一端的内腔,另一个通过第一通道引伸至阀筒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第一通道可以从阀筒第二端的侧壁进入内腔,也可通过阀筒的第二端的端盖进入内腔。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导气孔13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第一通道14 的第二端与D通路连通,第二导气孔为开在第二端盖上的通孔,图中未示出,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均与导阀连通。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与第一导气孔均为通孔,导流孔与阀筒的第一端的内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导阀装在第一端盖上,导阀的两个管路与D通路,S通路分别通过第一通道及第三通道连通,另两个管路中的一个通过导流孔连通阀筒第一端的内腔,另一个通过第一通道引伸至阀筒的第二端与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第一通道可以从阀筒第二端的侧壁进入内腔,也可通过阀筒的第二端的端盖进入内腔。在本实施例中,导阀安装于第一端盖,导阀的四个管路均位于阀体内部,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气孔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侧壁连通,第二导气孔为开在第二端盖上的通孔,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阀筒的侧壁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阀可安装在第一端盖上,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及第三通道的第二端分别伸出接管与D通路和S通路连通,通过内部通道的设置,使得连通D通路和S通路的接管长度很短,便于运输。导阀也可安装在阀筒的侧壁上,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及第三通道的第二端分别伸出接管与导阀连通,第一导气孔及第二导气孔分别通过接管与阀筒内部的两端连通,使得连通阀筒两端的接管长度很短,便于运输。
参见图4所示,在一种可转动阀芯的实施例中,多个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 C通路,阀芯可转动地安装在阀体内部,阀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通路均与第二腔室连通,换向阀还包括:驱动部50,驱动部50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内,且将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51,驱动部50与阀芯固定连接,两个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驱动部50带动阀芯旋转,驱动部50的端部枢接在第一腔室的端壁中;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导气孔52,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52对应设置,并与第二导气孔52连通,第一导气孔13b与第二导气孔52均为开在第一端盖上的通孔,并与导阀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D通路连通;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四通道,第四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气孔52连通,第四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三导气孔53及第四导气孔54(图4中方案)或阀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图4中方案)第三导气孔53及第四导气孔54一一对应地与两个压腔51 连通,第三导气孔53及第四导气孔54用于连通导阀40。本实施例中导阀安装在第一端盖上,驱动部包括驱动板,驱动板固定在阀芯的端部,驱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中,并将控制腔分隔成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驱动板的转动轴与阀芯同轴。通过第三导气孔与第一压腔连通,第四导气孔与第二压腔连通,通过导阀在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中分别产生相对的高压和低压,进而推动驱动板转动,并带动阀芯转动,实现换向功能,且导阀用于连通D通路和S 通路的两个管路处于阀筒内部,从而减少了外部管路的长度,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本实施例的换向阀包括上述换向阀阀体。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阀体的第一端盖或阀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气孔,阀筒的端壁上卡设有第一通道,通过第一导气孔与第一通道的连通,可取代已有的设置在外部的导阀接管,实现阀筒筒壁及端盖的内通道流通,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道的内置结构也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的导阀接管的损坏。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将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一般所描述的及附图所图示说明的,本公开的方面可以在广泛种类的不同的配置中被编排、代替、组合、分开以及设计,所有这些在本文被明确地考虑。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的本公开将不受限制,其被意图作为各种方面的图示说明。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作许多修改和变更。在本公开范围内,功能上等同的方法和设备,除了本文所列举的那些之外,从前述说明书来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这样的修改和变更意图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条款以及这样的权利要求所给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限制。将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特定的方法、试剂、化合物、组成或生物系统,其当然可以变化。也将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的目的,而并非意图是限制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阀体包括:
阀筒(10),所述阀筒(10)上设置有多个通路(11),所述阀筒(10)内部用于安装阀芯(20),驱动所述阀芯(20)能够可选择地使得多个通路(11)中的至少两个连通;
第一端盖(12),所述第一端盖(12)安装在所述阀筒(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盖(12)或所述阀筒(10)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导气孔(13);
所述阀筒(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道(14),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孔(13)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气孔(13)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二端与所述通路(11)或所述阀筒(10)的外侧壁或所述阀筒(10)的内侧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13)与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密封所述第一导气孔(13)与所述第一通道(14)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圈(15),所述第一导气孔(13)的靠近所述第一通道(1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导气孔(13)同轴,所述密封圈(15)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还包括空心管(16),所述空心管(16)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导气孔(13),所述空心管(16)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所述密封部套设在所述空心管(16)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一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空心管(16)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容纳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16)与所述容纳槽过盈配合,或,所述空心管(1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空心管(16)与所述容纳槽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能够沿所述阀筒(10)的轴向移动,多个所述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C通路,其中,所述换向阀阀体还包括第二端盖(30),所述第二端盖(30)安装在所述阀筒(1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12)或所述阀筒(10)上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阀筒(10)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31),所述第三通道(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31)的第二端与所述通路或所述阀筒(10)的侧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2)上设置有第二通道(17),所述第二通道(1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气孔(13)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7)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10)第一端的内部端壁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二端在所述阀筒(10)的侧壁上形成开口;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端穿出所述阀筒(10)的侧壁与导阀连通,所述第二端盖(30)上设置有第四通道(32),所述第四通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四通道(32)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10)的第二端的内部端壁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开设在所述阀筒的第一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的外侧壁连通;所述第二导气孔开设在所述阀筒的第二端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的外侧壁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导气孔均为通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阀筒的第一端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的第二端的内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13)为开在所述第一端盖上的通孔,所述第一通道(14)的第二端与D通路连通,所述第二导气孔为开在所述第二端盖上的通孔,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所述第二导气孔均与导阀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为开在所述第一端盖上的通孔,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二导气孔为开在所述第二端盖上的通孔,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阀筒的侧壁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阀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路包括D通路、S通路、E通路及C通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阀体内部,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所述通路均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换向阀还包括:
驱动部(50),所述驱动部(5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且将所述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51),所述驱动部(50)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50)带动所述阀芯旋转,所述驱动部(50)的端部枢接在所述第一腔室的端壁中;
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导气孔(52),所述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52)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导气孔(52)连通,所述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52)均为开在所述第一端盖上的通孔,并与导阀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D通路连通;
所述阀筒的端壁上开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52)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第二端与S通路连通;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三导气孔(53)及第四导气孔(54)或所述阀筒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导气孔及第四导气孔,所述第三导气孔及所述第四导气孔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压腔(51)连通,所述第三导气孔及所述第四导气孔用于连通导阀(40)。
14.一种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包括换向阀阀体,所述换向阀阀体为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阀体。
CN202021752494.6U 2020-08-20 2020-08-20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Active CN213419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2494.6U CN213419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PCT/CN2021/106126 WO2022037325A1 (zh) 2020-08-20 2021-07-13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2494.6U CN213419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9990U true CN213419990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2494.6U Active CN213419990U (zh) 2020-08-20 2020-08-20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9990U (zh)
WO (1) WO202203732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2692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
WO2022037325A1 (zh) * 2020-08-20 2022-02-2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7634U (zh) * 2009-05-21 2010-06-30 浙江同星制冷有限公司 低热传导迴转四通换向阀
CN105864139A (zh) * 2016-05-18 2016-08-17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控换向阀
CN207111991U (zh) * 2017-08-23 2018-03-16 南通理工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紧凑型自动往复液压阀装置
CN108005982B (zh) * 2017-12-01 2020-06-05 特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过渡位置无泄漏的大流量电磁球阀
CN208295190U (zh) * 2017-12-07 2018-12-28 东莞市品众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先导式电磁操作方向阀
US10221981B1 (en) * 2018-03-15 2019-03-05 Joshua Zulu Universal high-speed rotary union
CN213419990U (zh) * 2020-08-20 2021-06-11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2692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
WO2022037325A1 (zh) * 2020-08-20 2022-02-24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7325A1 (zh)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19990U (zh)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KR20000057497A (ko) 밸브-인-밸브 조립체, 관련 장치 및 이들의 사용 방법
CN102962632B (zh) 压缩机进气管与压缩机的连接方法
CN103790877B (zh) 旋转接头及采用该旋转接头的多气路工站
CN210372403U (zh) 转接组件
CN100427854C (zh) 分液器
US6102074A (en) Modular pneumatic distribution assembly
CN211599617U (zh) 主阀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CN216200844U (zh) 四通阀
CN105673614A (zh) 旋转接头
CN213271135U (zh) 换向阀
CN216464107U (zh) 一种过滤单元用夹具及过滤装置
CN212960348U (zh) 一种节流阀用密封连接装置
CN201014854Y (zh) 分液器
WO2022042101A1 (zh) 四通主阀、四通换向阀组件及空调机组
CN204553854U (zh) 阀及具有该阀的空调器冷媒添加装置
CN207715826U (zh) 一种新型气压多路阀
CN201221879Y (zh) 一种用于热泵空调的双向节流阀
CN220168643U (zh) 截止阀及空调系统
CN217898943U (zh) 四通阀
CN207261703U9 (zh) 活塞式气控大流量通断阀
JP2002250463A (ja) 方向制御弁、及び方向制御弁用の流体圧操作部
CN115634382B (zh) 一种旋转拉动式长管空气呼吸器
CN219550271U (zh) 一种控制机构和输气设备
CN217481655U (zh)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