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1135U - 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1135U
CN213271135U CN202021432675.0U CN202021432675U CN213271135U CN 213271135 U CN213271135 U CN 213271135U CN 202021432675 U CN202021432675 U CN 202021432675U CN 213271135 U CN213271135 U CN 213271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hamber
valve body
valv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26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润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26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1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113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7193 priority patent/WO202201269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及可转动地安装在阀体内部的阀芯,阀体上设置有多个通路,旋转阀芯能够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阀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通路均与第二腔室连通,换向阀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内,且将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驱动部与阀芯固定连接,两个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驱动部带动阀芯旋转,驱动部的端部枢接在第一腔室的端壁中;减摩部,减摩部安装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设置有遮挡部,以防止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串气,有效地避免了已有采用气动驱动的换向阀换向不够灵敏的问题。

Description

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向阀。
背景技术
四通换向阀是热泵空调常用的换向阀件,通过改变压缩机排气和回气流向,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
目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多数采用气动进行活塞的控制,这就导致了其必须依靠空调的气体压力才能工作,然而目前的气动驱动方式不够灵敏,影响换向阀换向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向阀的气动驱动方式不够灵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及可转动地安装在阀体内部的阀芯,阀体上设置有多个通路,旋转阀芯能够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阀体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通路均与第二腔室连通,换向阀还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内,且将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驱动部与阀芯固定连接,两个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驱动部带动阀芯旋转,驱动部的端部枢接在第一腔室的端壁中;减摩部,减摩部安装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设置有遮挡部,以防止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串气。
进一步地,阀体包括本体及安装在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驱动部的顶部设置有枢转凸柱,枢转凸柱与阀芯同轴,枢转凸柱枢转连接在第一端盖上。
进一步地,减摩部包括轴承,第一端盖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凹槽,轴承固定在安装凹槽中,枢转凸柱穿设在轴承中。
进一步地,遮挡部包括盖板,第一端盖的内壁设置有沉头槽,安装凹槽设置在沉头槽的端壁上,盖板安装在沉头槽中,并盖设安装凹槽,盖板的外壁与第一端盖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驱动部至少一端的端部与控制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防止两个压腔之间漏气。
进一步地,换向阀还包括:腔隔部,腔隔部设置在第一腔室中,与阀体固定连接,以在第一腔室内分隔出控制腔。
进一步地,两个压腔分别是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驱动部包括驱动板,驱动板固定在阀芯的端部,将控制腔分隔成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驱动板的转动轴与阀芯同轴。
进一步地,腔隔部包括隔板,隔板沿平行于阀芯轴线的方向,腔隔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隔板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第一凹槽中,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圈,驱动板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密封圈套设在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地,阀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通道,至少两个控制通道分别与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连通。
进一步地,阀芯包括中隔板,中隔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并与阀体的内壁相适配,以将阀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隔部固定在阀体的靠近驱动板一侧的内端壁上,并抵接于中隔板,以在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阀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用于与阀芯配合实现使多个通路中的两个连通,为了实现阀芯的旋转切换,达到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的目的,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并在阀芯的端部固定了驱动部,该驱动部能够通过控制腔内部的压差实现旋转,进而带动阀芯旋转,实现换向阀的切换,对压力的反应更加灵敏,与此同时,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设置减摩部,使得驱动部的旋转更加流畅,且通过遮挡部的遮挡作用,防止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串气,有效地避免了已有采用气动驱动的换向阀换向不够灵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盖、驱动板及两者之间的减摩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爆炸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第一腔室内部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板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体;11、通路;12、第一压腔;13、第二压腔;16、控制通道;17、减摩部;18、遮挡部;20、阀芯;30、驱动板;31、第二凹槽;311、第二密封圈;32、枢转凸柱;40、中隔板;50、腔隔部;60、第一端盖;61、第二端盖;62、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四通换向阀是热泵空调常用的换向阀件,通过改变压缩机排气和回气流向,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目前,活塞式四通换向阀多数采用气动进行活塞的控制,这就导致了其必须依靠空调的气体压力才能工作,然而目前的气动驱动方式不够灵敏,影响换向阀换向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10及可转动地安装在阀体10内部的阀芯20,阀体10上设置有多个通路11,旋转阀芯 20能够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11中的至少两个连通,阀体10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通路11均与第二腔室连通,换向阀还包括驱动部和减摩部17,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腔内,且将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驱动部与阀芯20固定连接,两个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驱动部带动阀芯20旋转,驱动部的端部枢接在第一腔室的端壁中;减摩部17安装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减摩部17与控制腔之间设置有遮挡部18,以防止减摩部17与控制腔之间串气,而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的串气会导致两个压腔之间通过减摩部串气,这样设置有效保证了换向阀的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阀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用于与阀芯配合实现使多个通路中的两个连通,为了实现阀芯的旋转切换,达到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的目的,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并在阀芯的端部固定了驱动部,该驱动部能够通过控制腔内部的压差实现旋转,进而带动阀芯旋转,实现换向阀的切换,对压力的反应更加灵敏,与此同时,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设置减摩部,使得驱动部的旋转更加流畅,且通过遮挡部的遮挡作用,防止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串气,有效地避免了已有采用气动驱动的换向阀换向不够灵敏的问题。其中,驱动部与阀芯,也可采用焊接、粘接、榫槽等方式固定,固定方式不限。
为了便于安装及拆卸,本实施例中的阀体10包括本体62及安装在本体62两端的第一端盖60和第二端盖61,驱动部的顶部设置有枢转凸柱32,枢转凸柱32与阀芯20同轴,枢转凸柱32枢转连接在第一端盖60上,安装时,工作人员将阀芯装入本体中,再通过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盖在本体的两端即可,其中第一端盖与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为螺钉连接,也可在第一端盖的周向加工外螺纹,在本体的内侧的端部加工内螺纹,通过旋拧的方式连接;第二端盖与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为螺钉连接,也可在第二端盖的周向加工外螺纹,在本体的内侧的端部加工内螺纹,通过旋拧的方式连接。
为了实现减摩部对枢转凸柱的减摩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减摩部17包括轴承,第一端盖60 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凹槽,轴承固定在安装凹槽中,枢转凸柱32穿设在轴承中。其中,轴承优选为滚珠轴承。
正如前述,设置轴承在减小摩擦力的同时,会导致两个压腔的气体通过轴承内外圈间隙及滚珠间隙串气,为此,本实施例中的遮挡部18包括盖板,第一端盖60的内壁设置有沉头槽,安装凹槽设置在沉头槽的端壁上,盖板安装在沉头槽中,并盖设安装凹槽,盖板的外壁与第一端盖60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通过盖板防止轴承与控制腔之间串气,通过沉头槽对盖板进行容纳,使得盖板的外壁与第一端盖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使得第一端盖与驱动部的端部的配合面更加平整,防止串气现象发生,其中,盖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沉头槽中。
由于两个压腔的压差控制驱动部在控制腔内运动,这就导致了驱动部与控制腔内壁之间的密封尤为重要,为此,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至少一端的端部与控制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防止两个压腔之间漏气。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还包括腔隔部50,腔隔部50设置在第一腔室中,与阀体 10固定连接,以在第一腔室内分隔出控制腔。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并在阀芯的端部固定了驱动部,该驱动部能够通过控制腔内部的压差实现旋转,进而带动阀芯旋转,实现换向阀的切换,对压力的反应更加灵敏。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压腔分别是第一压腔12和第二压腔13,驱动部包括驱动板30,驱动板30固定在阀芯20的端部,将控制腔分隔成第一压腔12和第二压腔13,驱动板30的转动轴与阀芯20同轴。控制腔中分隔成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通过与第一压腔及第二压腔连通接入流体,在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中分别产生相对的高压和低压,进而推动驱动板转动,并带动阀芯转动,实现换向功能,由于第一压腔及第二压腔的体积小。因此,在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内部通入流体后,对压力的反应更加灵敏,避免了已有采用气动驱动的换向阀换向不够灵敏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阀体10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通道16,至少两个控制通道16分别与第一压腔12和第二压腔13连通,其中,第一压腔和第二压腔通入的流体可为液压油,也可为气体。
为了保证腔隔部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的腔隔部50包括隔板,隔板沿平行于阀芯20轴线的方向,腔隔部5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隔板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第一凹槽中,隔板沿平行于阀芯20轴线的方向,以预设角度弯折形成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其中,该预设角度在150°~100°之间,优选为120°,以使得驱动板具有足够的摆动角度实现阀芯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板的摆动角度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可以不弯曲。其中,隔板可为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圈311,驱动板30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31,第二密封圈311套设在第二凹槽31中。第二凹槽的槽截面可为方形,也可以是楔型、V型、圆形等等,形状不限。
本实施例中的阀芯20包括中隔板40,中隔板40与阀体10的轴线垂直,并与阀体10的内壁相适配,以将阀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隔部50固定在阀体10的靠近驱动板30一侧的内端壁上,并抵接于中隔板40,以在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具体来说,阀芯20包括中隔板40、下隔板及设置在中隔板40、下隔板之间的间隔板,间隔板将阀体的第二腔室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腔室,两个腔室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同时连通两个通路。为了在阀体中隔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防止第一腔室中的流体进入第二腔室,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中隔板40与阀体10的轴线垂直,并与阀体10的内壁相适配,以将阀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换向阀的阀体内部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用于与阀芯配合实现使多个通路中的两个连通,为了实现阀芯的旋转切换,达到可选择地使多个通路中的至少两个连通的目的,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并在阀芯的端部固定了驱动部,该驱动部能够通过控制腔内部的压差实现旋转,进而带动阀芯旋转,实现换向阀的切换,对压力的反应更加灵敏,与此同时,在驱动部的端部与第一腔室之间设置减摩部,使得驱动部的旋转更加流畅,且通过遮挡部的遮挡作用,防止减摩部与控制腔之间串气,有效地避免了已有采用气动驱动的换向阀换向不够灵敏的问题。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将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一般所描述的及附图所图示说明的,本公开的方面可以在广泛种类的不同的配置中被编排、代替、组合、分开以及设计,所有这些在本文被明确地考虑。
根据本申请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的本公开将不受限制,其被意图作为各种方面的图示说明。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作许多修改和变更。在本公开范围内,功能上等同的方法和设备,除了本文所列举的那些之外,从前述说明书来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晰的。这样的修改和变更意图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条款以及这样的权利要求所给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限制。将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特定的方法、试剂、化合物、组成或生物系统,其当然可以变化。也将理解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的目的,而并非意图是限制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阀体(10)内部的阀芯(20),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多个通路(11),旋转所述阀芯(20)能够可选择地使多个所述通路(11)中的至少两个连通,所述阀体(10)内部设置有彼此分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腔,多个所述通路(11)均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换向阀还包括: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且将所述控制腔分隔成两个压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阀芯(2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腔之间的压差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阀芯(20)旋转,所述驱动部的端部枢接在所述第一腔室的端壁中;
减摩部(17),所述减摩部(17)安装在所述驱动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所述减摩部(17)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置有遮挡部(18),以防止所述减摩部(17)与所述控制腔之间串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包括本体(62)及安装在所述本体(62)两端的第一端盖(60)和第二端盖(61),所述驱动部的顶部设置有枢转凸柱(32),所述枢转凸柱(32)与所述阀芯(20)同轴,所述枢转凸柱(32)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6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摩部(17)包括轴承,所述第一端盖(60)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安装凹槽中,所述枢转凸柱(32)穿设在所述轴承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18)包括盖板,所述第一端盖(60)的内壁设置有沉头槽,所述安装凹槽设置在所述沉头槽的端壁上,所述盖板安装在沉头槽中,并盖设所述安装凹槽,所述盖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端盖(60)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至少一端的端部与控制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以防止两个所述压腔之间漏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
腔隔部(50),所述腔隔部(5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与所述阀体(10)固定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分隔出所述控制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腔分别是第一压腔(12)和第二压腔(13),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板(30),所述驱动板(30)固定在所述阀芯(20)的端部,将所述控制腔分隔成所述第一压腔(12)和所述第二压腔(13),所述驱动板(30)的转动轴与所述阀芯(20)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隔部(50)包括隔板,所述隔板沿平行于所述阀芯(20)轴线的方向,所述腔隔部(5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隔板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圈(311),所述驱动板(30)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密封圈(311)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31)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控制通道(16),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通道(16)分别与所述第一压腔(12)和所述第二压腔(1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包括中隔板(40),所述中隔板(40)与所述阀体(10)的轴线垂直,并与所述阀体(10)的内壁相适配,以将所述阀体(10)内部分隔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腔隔部(50)固定在所述阀体(10)的靠近所述驱动板(30)一侧的内端壁上,并抵接于所述中隔板(40),以在所述第一腔室中分隔出控制腔。
CN202021432675.0U 2020-07-17 2020-07-17 换向阀 Active CN21327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675.0U CN213271135U (zh) 2020-07-17 2020-07-17 换向阀
PCT/CN2021/107193 WO2022012692A1 (zh) 2020-07-17 2021-07-19 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675.0U CN213271135U (zh) 2020-07-17 2020-07-17 换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1135U true CN213271135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2675.0U Active CN213271135U (zh) 2020-07-17 2020-07-17 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1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2692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2692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换向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1135U (zh) 换向阀
CN109424766B (zh) 一种旋转式换向阀
US5502874A (en) Speed regulating valve for fluid filled door closers
CN105065717B (zh) 一种换向阀及空调机组
CN107542948B (zh) 电动阀
CN108266555B (zh) 电动阀
CN103791120A (zh) 旋转式多通换向阀
CN111288187A (zh) 四通换向阀和空调器
CN101592141B (zh) 双头活塞式压缩机
CN213419990U (zh) 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JP7060903B2 (ja) 流体交差防止可能な切り替え弁
WO2022012692A1 (zh) 换向阀
CN111207128A (zh) 一种转阀式液压换向阀、液压系统以及板栅冲切设备
CN114183547A (zh) 电子膨胀阀
CN108458133A (zh) 一种采用双压板结构且采用特殊密封的旋转式四通换向阀
CN113944782A (zh) 换向阀
GB2618963A (en) Dual piston rotary steerable system
CN210599631U (zh) 一种液压换向阀
CN101691867B (zh) 一种双环相交型回转式压缩机气缸的排气结构
CN110360344B (zh) 一种旋转式换向阀
CN212959992U (zh) 换向阀阀芯密封结构
EP4357647A1 (en) Four-way valv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same
CN203216519U (zh) 一种试验用毛细管调节装置
CN211975570U (zh) 一种转阀式液压换向阀、液压系统以及板栅冲切设备
CN208619340U (zh) 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