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655U -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655U
CN217481655U CN202221346711.0U CN202221346711U CN217481655U CN 217481655 U CN217481655 U CN 217481655U CN 202221346711 U CN202221346711 U CN 202221346711U CN 217481655 U CN217481655 U CN 217481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erface
port
air pip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67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宏
范廷举
教富森
王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Suizh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Suizh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Suizh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Suizho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67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气动执行装置,包括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将缸体内部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第一气管,其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第二气管,其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第一三通排气阀,具有与第一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的第一气管接口、与有杆腔连通的第一缸体接口以及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气管接口与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与第一排气口导通;第二三通排气阀,具有与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的第二气管接口、与无杆腔连通的第二缸体接口以及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二排气口,第二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二气管接口与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与第二排气口导通。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动执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气动执行装置通常包括气缸、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将缸体内部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第一气管与有杆腔连通,第二气管与无杆腔连通。当需要控制活塞杆伸出于缸体时,可以通过第二气管向无杆腔内通气,此时有杆腔的体积缩小,有杆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排出;当需要控制活塞杆缩回于缸体时,可以通过第一气管向有杆腔内通气,此时无杆腔的体积缩小,无杆腔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排出。
对于气动执行装置应用于灰尘、杂质较多的环境中时,由于活塞杆与缸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且缸体密封性较差,会导致环境中的灰尘、杂质等进入缸体内,并在有杆腔和无杆腔向外排气时进入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中,从而导致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或与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连接的电磁阀等精密仪器堵塞,进而导致气动执行装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执行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气动执行装置,包括:
气缸,所述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
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
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所述气源连接;
第一三通排气阀,具有第一气管接口、第一缸体接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或使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导通;
第二三通排气阀,具有第二气管接口、第二缸体接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或使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导通;
其中,所述气动执行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气管内有气体流入,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气管内有气体流入,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导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基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以及所述第一排气口均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一堵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内;
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包括第二基体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基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口均并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堵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堵头朝向所述第一排气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一排气口,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流入所述第二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堵头朝向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二气管接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流入所述第二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堵头朝向所述第二排气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二排气口,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堵头朝向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一气管接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管接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缸体接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气道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气管接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沿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缸体接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气道沿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堵头靠近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堵头靠近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
可选的,沿从所述第一排气口到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方向,所述第一堵头的外径逐渐减小;沿从所述第二排气口到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堵头的外径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均形成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还包括第一排气件,所述第一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排气件上,所述第一排气件插入所述第一气道内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基体;
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均形成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还包括第二排气件,所述第二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二排气件上,所述第二排气件插入所述第二气道内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基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件包括第一小径段和第一大径段,所述第一小径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大径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大径段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所述第二排气件包括第二小径段和第二大径段,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径段的外径,所述第二大径段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气道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排气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气道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换向阀和气源接管,所述气源接管的进气口用于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气源接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换向阀能够选择性地使其第一端口与其第二端口导通或与其第三端口导通。
可选的,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气管与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排气阀,第二气管与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排气阀,第一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气管接口与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与第一排气口导通,第二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二气管接口与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与第二排气口导通,通过改变第一三通排气阀和第二三通排气阀的导通关系,能够使气动执行装置在第一气管内有气体流入时,无杆腔内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口排出,而不流入第二气管(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在第二气管内有气体流入使,有杆腔内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流出,而不流入第一气管(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在有杆腔和无杆腔向外排气时流经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进而避免缸体内的杂质堵塞第一气管或第二气管或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连接的装置(例如电磁阀等精密仪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动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动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动执行装置的三通排气阀的剖视图,其中,堵头封堵在排气口上,且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气动执行装置的三通排气阀的剖视图,其中,堵头封堵在气管接口上,且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91-缸体;911-活塞杆;912-有杆腔;913-无杆腔;
92-换向阀;
93-控制器;
94-气源接管;
5-第一气管;
6-第二气管;
7-第一三通排气阀;71-第一气管接口;72-第一缸体接口;73-第一排气口;74-第一基体;75-第一堵头;76-第一气道;751-第一凹槽;77-第一排气件;773-第一小径段;772-第一大径段;773-第一密封圈;
8-第二三通排气阀;81-第二气管接口;82-第二缸体接口;83-第二排气口;84-第二基体;85-第二堵头;86-第二气道;851-第二凹槽;87-第二排气件;871-第二小径段;872-第二大径段;873-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对应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动执行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第一三通排气阀7以及第二三通排气阀8。气缸包括缸体91和活塞杆911,活塞杆911将缸体91内部分隔为有杆腔912和无杆腔913;第一气管5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第二气管6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
第一三通排气阀7具有第一气管接口71、第一缸体接口72以及第一排气口73,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气管5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一缸体接口72与有杆腔912连通,第一排气口73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一三通排气阀7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口73导通;第二三通排气阀8具有第二气管接口81、第二缸体接口82以及第二排气口83,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气管6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缸体接口82与无杆腔913连通,第二排气口83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三通排气阀8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导通。
其中,气动执行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第一气管5内有气体流入,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导通,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导通,在第二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第二气管6内有气体流入,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导通,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口73导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气管5与缸体9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排气阀7,第二气管6与缸体91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排气阀8,第一三通排气阀7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口73导通,第二三通排气阀8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导通,通过改变第一三通排气阀7和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导通关系,能够使气动执行装置在第一气管5内有气体流入时,无杆腔913内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口83排出,而不流入第二气管6(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在第二气管6内有气体流入使,有杆腔912内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73流出,而不流入第一气管5(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在有杆腔912和无杆腔913向外排气时流经第一气管5和第二气管6,进而避免缸体91内的杂质堵塞第一气管5或第二气管6或与第一气管5和第二气管连接的装置(例如电磁阀等精密仪器)。
为了使第一三通排气阀7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接口73导通,且使第二三通排气阀8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导通,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三通排气阀7可以为第一电动三通排气阀,第二三通排气阀8可以为第二电动三通排气阀,第一电动三通排气阀可以通过其致动元件控制其阀芯运动,从而使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导通或使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接口73导通;第二电动三通排气阀可以通过其致动元件控制其阀芯运动,从而使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导通或使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导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三通排气阀7包括第一基体74和第一堵头75,第一基体74内形成有第一气道76,第一气管接口71、第一缸体接口72以及第一排气口73均与第一气道76连通,第一堵头7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气道76内;第二三通排气阀包括第二基体84和第二堵头85,第二基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86,第二气管接口81、第二缸体接口82以及第二排气口83均并与第二气道86连通,第二堵头8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气道86内。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工作状态,从第一气管接口71流入第一气道76内的气流能够推动第一堵头75朝向第一排气口73移动并封堵第一排气口73,从第二缸体接口82流入第二气道内86的气流能够推动第二堵头85朝向第二气管接口81移动并封堵第二气管接口81;在第二工作状态,从第二气管接口81流入第二气道86内的气流能够推动第二堵头85朝向第二排气口83移动并封堵第二排气口83,从第一缸体接口72流入第一气道76内的气流能够推动第一堵头75朝向第一气管接口71移动并封堵第一气管接口7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三通排气阀7的第一基体72内形成有第一气道76,且第一堵头7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气道76内;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第二基体84内形成有第二气道86,且第二堵头85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气道86内。当第一气管接口71处的气流流入第一气管76内时(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气道76内的气流可以推动第一堵头75移动并封堵第一排气口73,使气流能够从第一缸体接口72顺利进入有杆腔912内并推动活塞杆911移动,此时,无杆腔913内的气体进入第二气道76并推动第二堵头85移动以封堵第二气管接口81,从而使从无杆腔913内排出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口83排出,无法进入到第二气管6内。当第二气管接口81内的气流流入第二气道86内时(即气动执行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气道86内的气流可以推动第二堵头75移动并封堵第二排气口83,使气流能够从第二缸体接口82顺利进入无杆腔913内并推动活塞杆移动,此时,有杆腔912内的气体进入第一气道76内并推动第一堵头75移动以封堵第一气管接口71,从而使有杆腔912内排出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73排出,无法进入到第一气管5内。
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三通排气阀7的第一气管接口71与第一缸体接口72之间的导通关系及第一缸体接口72与第一排气口73之间的导通关系通过第一气道76内的气流驱动第一堵头75的移动来改变,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第二气管接口81与第二缸体接口82之间的导通关系及第二缸体接口82与第二排气口83之间的导通关系通过第二气道86内的气流驱动第二堵头85的移动来改变,使得当第一气管5内有气体流入时,第一三通排气阀7的第一排气口73能够自动被封堵,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第二排气口83能够自动被打开,而当第二气管6内有气体流入时,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第二排气口83能够自动被封堵,第一三通排气阀7的第一排气口73能够自动被打开。第一三通排气阀7和第二三通排气阀8的相应端口的打开和封堵由气压和气体流向来控制,控制过程简单。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气管接口71和第一排气口73沿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一缸体接口7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第一气道76沿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气管接口81和第二排气口83沿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缸体接口8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第二气道86沿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延伸。
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气流从第一气管接口71进入第一气道76,因为第一气管接口71和第一排气口73沿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一气道76沿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延伸,所以更有利于气流推动第一堵头75朝向第一排气口73的方向移动并封堵住第一排气口73,因为第一缸体接口7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基体74的第一方向,所以在第一排气口73被封堵的情况下,气流能够进入有杆腔912。
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气流从第二气管接口81进入第二气道86,因为第二气管接口81和第二排气口83沿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且第二气道86沿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延伸,所以更有利于气流推动第二堵头85朝向第二排气口83的方向移动并封堵住第二排气口83,因为第二缸体接口82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基体84的第一方向,所以在第二排气口83被封堵的情况下,气流能够进入无杆腔913。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堵头75靠近第一气管接口71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第一气管接口71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751;第二堵头85靠近第二气管接口81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第二气管接口81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851。
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气流从第一气管接口71进入第一气道76,而第一堵头75靠近第一气管接口7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槽751,第一凹槽751有利于气流集中并作用于第一堵头75,便于推动第一堵头75朝向第一排气口73移动。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气流从第二气管接口81进入第二气道86,而第二堵头85靠近第二气管接口8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851,第二凹槽851有利于气流集中并作用于第二堵头85,便于推动第二堵头85朝向第二排气口83移动。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沿从第一排气口73到第一气管接口71的方向,第一堵头75的外径逐渐减小;沿从第二排气口83到第二气管接口81的方向,第二堵头85的外径逐渐减小,这样,可以减小第一堵头75与第一气道76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堵头85与第二气道8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第一堵头75和第二堵头85移动时的摩擦力,更有利于第一堵头75和第二堵头85的移动。
可选的,第一气管接口71、第一缸体接口72均形成在第一基体74上,第一三通排气阀7还包括第一排气件77,第一排气口73形成在第一排气件77上,第一排气件77插入第一气道76内并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基体74;第二气管接口81、第二缸体接口82均形成在第二基体上84,第二三通排气阀8还包括第二排气件86,第二排气口83形成在第二排气件87上,第二排气件87插入第二气道86内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基体84。
由于第一排气件77和第二排气件87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基体74和第二基体84,当第一排气口73和第二排气口83被气流中携带的杂质堵塞时,可以将第一排气件77和第二排气件87拆卸下来,以便于清理第一排气口73和第二排气口83、以及第一气道76和第二气道86。
可选的,第一排气件77包括第一小径段771和第一大径段772,第一小径段771的外径小于第一大径段772的外径,第一大径段772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第一气道76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第二排气件87包括第二小径段871和第二大径段872,第二小径段871的外径小于第二大径段872的外径,第二大径段872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第二气道86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在安装排气件时,因为第一小径段771和第二小径段871的外径分别小于第一大径段772和第二大径段872的外径,所以可以更加容易地将第一小径段771和第二小径段871分别插入第一气道76和第二气道86内,再通过第一大径段772上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大径段872上的第二外螺纹与气道壁连接。
可选的,第一排气件77的外周面与第一气道76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73,第二排气件87的外周面与第二气道86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73,以防止因为第一气道排气件77和第二排气件87与第一气道76和第二气道86的连接处密封不严而导致气体泄漏。
可选的,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换向阀92和气源接管94,气源接管94的进气口用于与气源连接,气源接管94的出气口与换向阀92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气管5的第一端口与换向阀92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气管6的第一端口与换向阀92的第三端口连接,换向阀92能够选择性地使其第一端口与其第二端口导通或与其第三端口导通。
通过控制换向阀92使其第一端口与其第二端口导通,可以使从气源接管94流出的气体流入第一气管5,通过控制换向阀92使其第一端口与其第三端口导通,可以使从气源接管94流出的气体流入第二气管6。也就是说,通过控制换向阀92,可以使从气源接管94选择性地流入第一气管5或第二气管6,从而实现对有杆腔912进气还是无杆腔913进气的切换。
可选的,换向阀92为电磁换向阀,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93,所述控制器93与电磁换向阀电连接,以便于通过控制器93对换向阀92进行控制,使换向阀92能够自动切换其相应端口的导通关系。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将所述缸体内部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
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气源连接;
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口用于与所述气源连接;
第一三通排气阀,具有第一气管接口、第一缸体接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或使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导通;
第二三通排气阀,具有第二气管接口、第二缸体接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构造为能够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或使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导通;
其中,所述气动执行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气管内有气体流入,所述第一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导通,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气管内有气体流入,所述第二气管接口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导通,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基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所述第一缸体接口以及所述第一排气口均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一堵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内;
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包括第二基体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基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所述第二缸体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口均并与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所述第二堵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内;
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堵头朝向所述第一排气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一排气口,从所述第二缸体接口流入所述第二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堵头朝向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二气管接口;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流入所述第二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堵头朝向所述第二排气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二排气口,从所述第一缸体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气流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堵头朝向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移动并封堵所述第一气管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缸体接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气道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气管接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沿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缸体接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气道沿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靠近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堵头靠近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远离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第一排气口到所述第一气管接口的方向,所述第一堵头的外径逐渐减小;沿从所述第二排气口到所述第二气管接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堵头的外径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口、所述第一缸体接口均形成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第一三通排气阀还包括第一排气件,所述第一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排气件上,所述第一排气件插入所述第一气道内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基体;
所述第二气管接口、所述第二缸体接口均形成在所述第二基体上,所述第二三通排气阀还包括第二排气件,所述第二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第二排气件上,所述第二排气件插入所述第二气道内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基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件包括第一小径段和第一大径段,所述第一小径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大径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大径段上形成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所述第二排气件包括第二小径段和第二大径段,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径段的外径,所述第二大径段上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气道的气道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排气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气道的气道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换向阀和气源接管,所述气源接管的进气口用于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气源接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换向阀能够选择性地使其第一端口与其第二端口导通或与其第三端口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气动执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电连接。
CN202221346711.0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Active CN217481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711.0U CN21748165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711.0U CN21748165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655U true CN217481655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3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6711.0U Active CN217481655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09504A1 (zh) 截止阀及其制冷系统
CN217481655U (zh) 一种气动执行装置
CN211314709U (zh) 一种气缸缸体及气缸装置
CN107559459B (zh) 一种电动伺服阀
TWI759718B (zh) 氣動換向閥
CN212899878U (zh) 一种密封帽、水气阀芯、水气切换阀及内窥镜
CN207715826U (zh) 一种新型气压多路阀
CN209876032U (zh) 一种单球与锥面密封结构的出气阀
CN210068610U (zh) 一种反应式气动阀
CN212928342U (zh) 一种真空发生器
CN220320405U (zh) 一种开关阀及充气船
CN112922918A (zh) 一种用于焊接工位夹具的气控阀装置
CN219796192U (zh) 两位三通先导式电磁阀
CN216825572U (zh) 除湿梭阀和干燥机
CN219888801U (zh) 一种具有组合控制功能的气动换向阀
CN210461783U (zh) 一种abb智能阀门定位器专用失气锁气阀
CN216768444U (zh) 一种新型电动挡板密闭风阀
JP2003042134A (ja) 真空発生器
CN215194240U (zh) 一次性负压引流球
CN220792148U (zh) 一种应用于牙科清洗设备上的脚踏主阀结构
CN111810479A (zh) 一种反应式气动阀
CN217153082U (zh) 一种压力控制器
CN220416244U (zh) 一种用于座舱排气活门的电气转换机构
WO2022199272A1 (zh) 控制阀及表面清洁装置
JPH04513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