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2637U -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2637U
CN213412637U CN202021178976.5U CN202021178976U CN213412637U CN 213412637 U CN213412637 U CN 213412637U CN 202021178976 U CN202021178976 U CN 202021178976U CN 213412637 U CN213412637 U CN 213412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jector
rod
ejection
lower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8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军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Qiuj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Qiuj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Qiuj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Qiujing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8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2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2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2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杆、第二顶出杆、滑槽、铰接杆和驱动电缸,第一顶出板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板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第一顶出杆穿过第二顶出板,第二顶出板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第一顶出板两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铰接杆,铰接杆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铰接杆另一端与滑槽滑动接触;第二顶出板上设置有驱动电缸;一方面采用机械驱动,降低模具对工人的伤害,同时通过对模温的检测,锁死顶出机构,拒绝模具在高温时进行开模,另一方面利用气压对模具进行密封、辅助脱模和辅助冷却,提高了模具成型质量,提高了开模成功率,提高了模具安全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材料成型加工中的重要的一种工艺装备,其所能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其价值在模具本身的很多倍,而利用模具能够轻易的批量生产出大量具有价值且满足质量要求的制件。因此,模具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所以,模具制造水平俨然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三十年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及消费大国,建立起了模具工业体系。但是现有的模具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开模时容易出现黏连、碎裂等现象,开模难度高,容易出现坏件,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在的模具对模温没有准确的检测,在开模时容易因为模温过高而使工人受伤,安全系数低。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模具的顶出机构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现在的顶出机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顶出机构在开模时的辅助能力仍有待提高,模具在开模时容易出现黏连、碎裂等现象,开模难度高,容易出现坏件,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2、现在的模具对模温没有准确的检测,在开模时容易因为模温过高而使工人受伤,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一方面采用机械驱动,降低模具对工人的伤害,同时通过对模温的检测,锁死顶出机构,拒绝模具在高温时进行开模,另一方面利用气压对模具进行密封、辅助脱模和辅助冷却,提高了模具成型质量,提高了开模成功率,提高了模具安全程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第二顶出板、第一顶出杆、第二顶出杆、滑槽、铰接杆和驱动电缸,所述第一顶出板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所述第一顶出板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所述第一顶出杆穿过第二顶出板,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所述第一顶出板两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所述铰接杆另一端与滑槽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设置有驱动电缸。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出机构的设置,采用机械驱动,降低模具对工人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上设置有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欠电压继电器和准许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顶出杆远离第一顶出板的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设置有欠电压继电器,所述欠电压继电器连接设置有准许开关,所述准许开关设置于驱动电缸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控机构的设置,通过对模温的检测,锁死顶出机构,拒绝模具在高温时进行开模,提高了模具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顶出杆包括标准杆和异形杆,所述标准杆采用圆柱形,所述异形杆包括限位段和受力段,所述限位段一端设置于第二顶出板上,所述限位段另一端设置有受力段,所述限位段采用正四棱柱形,所述受力段采用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顶出杆的设置,通过不同形状的顶出杆,能够保证模具零件方向的一致性,减少误操作,提高了模具的防呆性能,模具废品率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上设置有下模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板顶部设置有上模板,所述第一顶出杆穿过下模板,所述第二顶出杆穿过下模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模板上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板、滑轨、活动板、导线和固定端子,所述固定板设置于上模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和滑轨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一端固定设置于活动板上,所述导线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设置于下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板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与上模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冷却水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动板底部向内呈弧形弯曲。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模板一侧设置有气密机构,所述气密机构包括气仓、气缸、输气通道、输气口和密封环,所述气仓设置于下模板一侧,所述气仓上连接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下模板上,所述气缸输出端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穿入下模板,所述输气通道远离气仓的一端设置有输气口,所述输气口设置于下模板上,所述输气口穿出下模板;所述输气口一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输气口外侧,所述密封环与上模板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密机构的设置,利用气压对模具进行密封、辅助脱模和辅助冷却,提高了模具成型质量,提高了开模成功率,提高了模具安全程度。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采用机械驱动,使工人远离模具,降低了模具对工人的伤害。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通过对模温的检测,锁死顶出机构,拒绝模具在高温时进行开模,防止误操作,提高了模具的防呆性能,安全性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通过不同形状的顶出杆,能够保证模具零件方向的一致性,减少误操作,提高了模具的防呆性能,模具废品率低。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利用气压对模具进行密封、辅助脱模和辅助冷却,提高了模具成型质量,提高了开模成功率,提高了模具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驱动电缸-7、温控机构-8、温度传感器-81、欠电压继电器-82、准许开关-83、下模板-9、上模板-10、防护机构-11、固定板-111、滑轨-112、活动板-113、导线-114、固定端子-115、气密机构-12、气仓-121、气缸-122、输气通道-123、输气口-124、密封环-1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和驱动电缸7,所述第一顶出板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一顶出板1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3,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4;所述第一顶出板1两端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铰接杆6,所述铰接杆6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2,所述铰接杆6另一端与滑槽5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缸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温控机构8,所述温控机构8包括温度传感器81、欠电压继电器82和准许开关83,所述温度传感器81设置于第一顶出杆3远离第一顶出板1的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81连接设置有欠电压继电器82,所述欠电压继电器82连接设置有准许开关83,所述准许开关83设置于驱动电缸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顶出杆4包括标准杆和异形杆,所述标准杆采用圆柱形,所述异形杆包括限位段和受力段,所述限位段一端设置于第二顶出板2上,所述限位段另一端设置有受力段,所述限位段采用正四棱柱形,所述受力段采用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下模板9和上模板10,所述下模板9顶部设置有上模板10,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下模板9,所述第二顶出杆4穿过下模板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板10上设置有防护机构11,所述防护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1、滑轨112、活动板113、导线114和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板111设置于上模板10上,所述固定板111上设置有滑轨112,所述滑轨112上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活动板113和滑轨11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13上设置有导线114,所述导线114一端固定设置于活动板113上,所述导线114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端子115设置于下模板9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板111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111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固定板111内设置有冷却水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板113底部向内呈弧形弯曲。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板一侧设置有气密机构12,所述气密机构12包括气仓121、气缸122、输气通道123、输气口124和密封环125,所述气仓121设置于下模板9一侧,所述气仓121上连接设置有气缸122,所述气缸122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气缸122输出端设置有输气通道123,所述输气通道123穿入下模板9,所述输气通道123远离气仓121的一端设置有输气口124,所述输气口124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输气口124穿出下模板9;所述输气口124一侧设置有密封环125,所述密封环125设置于输气口124外侧,所述密封环125与上模板10配合。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和驱动电缸7,所述第一顶出板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一顶出板1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3,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4;所述第一顶出板1两端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铰接杆6,所述铰接杆6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2,所述铰接杆6另一端与滑槽5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缸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温控机构8,所述温控机构8包括温度传感器81、欠电压继电器82和准许开关83,所述温度传感器81设置于第一顶出杆3远离第一顶出板1的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81连接设置有欠电压继电器82,所述欠电压继电器82连接设置有准许开关83,所述准许开关83设置于驱动电缸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顶出杆4包括标准杆和异形杆,所述标准杆采用圆柱形,所述异形杆包括限位段和受力段,所述限位段一端设置于第二顶出板2上,所述限位段另一端设置有受力段,所述限位段采用正四棱柱形,所述受力段采用圆柱形。
实施例3
如图1和3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和驱动电缸7,所述第一顶出板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一顶出板1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3,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4;所述第一顶出板1两端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铰接杆6,所述铰接杆6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2,所述铰接杆6另一端与滑槽5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缸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下模板9和上模板10,所述下模板9顶部设置有上模板10,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下模板9,所述第二顶出杆4穿过下模板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板10上设置有防护机构11,所述防护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1、滑轨112、活动板113、导线114和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板111设置于上模板10上,所述固定板111上设置有滑轨112,所述滑轨112上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活动板113和滑轨11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13上设置有导线114,所述导线114一端固定设置于活动板113上,所述导线114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端子115设置于下模板9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板111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111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固定板111内设置有冷却水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板113底部向内呈弧形弯曲。
实施例4
如图1和4所示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和驱动电缸7,所述第一顶出板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一顶出板1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3,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4;所述第一顶出板1两端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铰接杆6,所述铰接杆6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2,所述铰接杆6另一端与滑槽5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缸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板一侧设置有气密机构12,所述气密机构12包括气仓121、气缸122、输气通道123、输气口124和密封环125,所述气仓121设置于下模板9一侧,所述气仓121上连接设置有气缸122,所述气缸122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气缸122输出端设置有输气通道123,所述输气通道123穿入下模板9,所述输气通道123远离气仓121的一端设置有输气口124,所述输气口124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输气口124穿出下模板9;所述输气口124一侧设置有密封环125,所述密封环125设置于输气口124外侧,所述密封环125与上模板10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出板(1)、第二顶出板(2)、第一顶出杆(3)、第二顶出杆(4)、滑槽(5)、铰接杆(6)和驱动电缸(7),所述第一顶出板(1)顶部设置有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一顶出板(1)上设置有第一顶出杆(3),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第二顶出板(2),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第二顶出杆(4);所述第一顶出板(1)两端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置有铰接杆(6),所述铰接杆(6)一端铰接于第二顶出板(2),所述铰接杆(6)另一端与滑槽(5)滑动接触;所述第二顶出板(2)上设置有驱动电缸(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温控机构(8),所述温控机构(8)包括温度传感器(81)、欠电压继电器(82)和准许开关(83),所述温度传感器(81)设置于第一顶出杆(3)远离第一顶出板(1)的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81)连接设置有欠电压继电器(82),所述欠电压继电器(82)连接设置有准许开关(83),所述准许开关(83)设置于驱动电缸(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顶出杆(4)包括标准杆和异形杆,所述标准杆采用圆柱形,所述异形杆包括限位段和受力段,所述限位段一端设置于第二顶出板(2)上,所述限位段另一端设置有受力段,所述限位段采用正四棱柱形,所述受力段采用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出杆(3)上设置有下模板(9)和上模板(10),所述下模板(9)顶部设置有上模板(10),所述第一顶出杆(3)穿过下模板(9),所述第二顶出杆(4)穿过下模板(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0)上设置有防护机构(11),所述防护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1)、滑轨(112)、活动板(113)、导线(114)和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板(111)设置于上模板(10)上,所述固定板(111)上设置有滑轨(112),所述滑轨(112)上设置有活动板(113),所述活动板(113)和滑轨(112)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13)上设置有导线(114),所述导线(114)一端固定设置于活动板(113)上,所述导线(114)另一端设置有固定端子(115),所述固定端子(115)设置于下模板(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11)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111)与上模板(10)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固定板(111)内设置有冷却水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113)底部向内呈弧形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一侧设置有气密机构(12),所述气密机构(12)包括气仓(121)、气缸(122)、输气通道(123)、输气口(124)和密封环(125),所述气仓(121)设置于下模板(9)一侧,所述气仓(121)上连接设置有气缸(122),所述气缸(122)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气缸(122)输出端设置有输气通道(123),所述输气通道(123)穿入下模板(9),所述输气通道(123)远离气仓(121)的一端设置有输气口(124),所述输气口(124)设置于下模板(9)上,所述输气口(124)穿出下模板(9);所述输气口(124)一侧设置有密封环(125),所述密封环(125)设置于输气口(124)外侧,所述密封环(125)与上模板(10)配合。
CN202021178976.5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Active CN213412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976.5U CN21341263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976.5U CN21341263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2637U true CN213412637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8976.5U Active CN21341263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2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37345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w moulding
CN208375841U (zh) 一种电池盖旋钮按键的注塑模具
CN201807723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定模顶出机构
CN21341263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模具的安全化防呆顶出机构
CN207057452U (zh) 一种零件成型模具
CN211000148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精密模具
CN201863323U (zh) 加工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内抽芯及二次脱模机构
CN213055832U (zh) 一种便于开模的稳定型模具顶出机构
CN202224629U (zh) 压铸模滑块结构
CN213321658U (zh) 复合材料lpg气瓶一体吹塑成型装置
CN211501615U (zh) 精密模压机的密封隔离装置
CN210257225U (zh) 一种吹瓶机用吹瓶模具
CN112829218A (zh) 一种带usb口无拔模斜度注塑产品的模具及其制作工艺
CN107876616B (zh) 一种高张力金属板材的拉延模具及其拉延工艺
GB1449405A (en) Multi-stage blow-moulding apparatus
CN215825856U (zh) 一种内外滑块配合的脱模结构
CN212147380U (zh) 一种滑块感应开关控制开模行程的结构
CN205816677U (zh) 一种盘类锻件锻造模具
CN220942829U (zh) 一种飞机铝制机匣模具
CN219095641U (zh) 用于无人机气动外型复合材料工装的过渡芯模
CN215039654U (zh) 一种铁片拉料裁切机构
CN216914717U (zh) 一种多工位汽车配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7492688U (zh) 一种粉末冶金拿取便捷整形模
CN214687468U (zh) 一种用于阻燃保温复合板生产的模具
CN213972104U (zh) 一种镶嵌式橡胶减震垫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