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6119U -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6119U
CN213386119U CN202021990382.4U CN202021990382U CN213386119U CN 213386119 U CN213386119 U CN 213386119U CN 202021990382 U CN202021990382 U CN 202021990382U CN 213386119 U CN213386119 U CN 213386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gangue
journey
coal
tai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03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艺耘
辛广伟
王彦召
张�杰
吴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03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6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6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6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机头端和机尾端,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两者之间设置有相对分布的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之间,且用于将所述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且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去程;转运槽,所述转运槽与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对现有的传送机构进行改进,实现一带多用,以便完成煤炭和矸石的分装分运。

Description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炭和矸石,如果矸石混入煤炭中,将影响煤炭的质量。因此,需要将煤炭和矸石分装分运。通常,在巷道内设立一条传送带,用于运输煤炭。如果再额外建立一条传送带输送矸石,将大幅增加开采费用。
因此,需要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对现有的传送机构进行改进,实现一带多用,以便完成煤炭和矸石的分装分运。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机头端和机尾端,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两者之间设置有相对分布的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之间,且用于将所述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且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去程;
转运槽,所述转运槽与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的驱动轮和传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的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传送回程。
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从所述机头端到所述机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传送回程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机尾端形成所述第一传送去程;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机头端形成所述第二传送去程。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从所述机头端到所述机尾端依次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上分别架设连接有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传动轮。
优选地,还包括:卸矸斗,所述卸矸斗与所述第二传送去程相对设置,且所述卸矸斗位于所述机头端与所述转运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卸矸斗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卸矸斗的直径从所述进口到所述出口呈逐渐减小。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卸矸斗和所述转运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板横跨所述传送去程,且与所述传送去程保留间隙。
优选地,所述转运槽横跨所述传送机构,且倾斜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缓冲导向板,所述缓冲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去程和煤炭卸料处之间,且向着所述第一传送去程一侧倾斜延伸。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机尾端,所述第二挡板横跨所述传送去程,且与所述传送去程保留间隙。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导向组件将传送机构的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通过第一传送去程实现煤炭的转运,通过第二传送去程实现矸石的转运,实现一带多用,以便完成煤炭和矸石的分装分运。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导向轮;2、第二导向轮;3、转运槽;4、卸矸斗;5、驱动轮;6、传动轮;7、传送带;8、缓冲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导向组件和转运槽3。
传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机头端和机尾端,机头端和机尾端两者之间设置有相对分布的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
导向组件设置在机头端和机尾端之间,且用于将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且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高于第二传送去程;
转运槽3与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相对设置。
传送机构处于静态时,传送机构的中线上方为传送去程,传送机构的中线下方为传送回程;传送机构处于动态时,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导向组件将传送去程分隔为用于输送煤炭的第一传送去程和用于输送矸石的第二传送去程。当分别向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下落煤炭和矸石时,将转运槽3设置在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下方,转运槽3对第一传送去程落下的煤炭进行收集;第二传送去程落下的矸石进行卸料,绕过机头端转换为传送回程回位到机尾端,在机尾端转换为第一传送去程继续传送煤炭。
采用上述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导向组件将传送机构的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通过第一传送去程实现煤炭的转运,通过第二传送去程实现矸石的转运,实现一带多用,以便完成煤炭和矸石的分装分运。
优选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头端和机尾端的驱动轮5和传动轮6、以及套设在驱动轮5和传动轮6上的传送带7,传送带7包括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驱动轮5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驱动轮 5转动,驱动轮5带动传送带7在驱动轮5和传动轮6之间往复传动。传送带7 呈环形带,位于驱动轮5和传动轮6中线上方的为传送去程,位于驱动轮5和传动轮6中线下方的为传送回程,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导向组件包括从机头端到机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第一导向轮1位于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之间,第一导向轮1和机尾端形成第一传送去程;第二导向轮2位于传送去程和第一导向轮1之间,第二导向轮2和机头端形成第二传送去程。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设置在驱动轮5和传动轮6之间,且靠近传动轮 6一侧设置;第二导向轮2和第一导向轮1在传送带7的传送去程上形成S型弯折,第一导向轮1设置在传动轮6的斜上方,使得第一传送去程与传送回程形成较大的夹角,以便煤炭落在第二传送去程上方的转运槽3内;第二导向轮 2设置在第一导向轮1靠近机尾端一侧的斜下方,使得第二传送去程与传送回程形成较小的夹角。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从机头端到机尾端依次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分别架设连接有驱动轮5、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2 和传动轮6。通过设置支撑架,为传送机构和导向组件提供支撑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5、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2和传动轮6可采用相同的结构,例如滚筒;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利用架设滚筒的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卸矸斗4,卸矸斗4与第二传送去程相对设置,且卸矸斗4位于机头端与转运槽3之间。卸矸斗4设置在矸石卸料处和第二传送去程之间,通过设置卸矸斗4,引导矸石落在第二传送去程上。
优选地,卸矸斗4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卸矸斗4的直径从进口到出口呈逐渐减小。通过设置卸矸斗4的形状,引导矸石从出口落到第二传送去程上,实现准确落料,减小对第二传送去程的冲击。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置在卸矸斗4和转运槽3之间,第一挡板横跨传送去程,且与传送去程保留间隙。因第二传送去程呈略倾斜设置,为避免煤炭向第二导向轮2一侧倒流,采用第一挡板进行拦截。通过保留间隙,避免增加传送带7的传送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可架设在支撑架上,第一挡板与第二传送去程保留一定的间隙,以便传送带7从间隙内正常通过。
优选地,转运槽3横跨传送机构,且倾斜设置。转运槽3对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进行有效收集或收集后转移,通过倾斜延伸,可引导卸料向着远离传送机构一侧移动,避免在第一导向轮1下方产生堆积。
优选地,还包括:缓冲导向板8,缓冲导向板8设置在第一传送去程和煤炭卸料处之间,且向着第一传送去程一侧倾斜延伸。通过设置缓冲导向板8,引导煤炭卸载处的出料,落在第一传送去程上,避免煤炭直接落在第一传送去程上,产生偏移或破损。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导向板8包括两块依次连接的板体,位于上方的板体与煤炭卸料处相连接,且倾斜向下延伸,倾斜角度较小;位于下方的板体向着第一传送去程延伸,且倾斜角度较大,煤炭在下方的板体上滑动过程中,可降低移动速度,降低对传送带7的冲击力。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在机尾端,第二挡板横跨传送去程,且与传送去程保留间隙。因第一传送去程呈倾斜设置,为避免煤炭向机尾端一侧倒流,采用第二挡板进行拦截。通过保留间隙,避免增加传送带7的传送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可架设在支撑架上,第二挡板与第一传送去程保留一定的间隙,以便传送带7从间隙内正常通过。
下面进一步介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的使用过程。
将传送机构架设在支撑架上,驱动轮5和传动轮6依次架设在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上,传送带7套设在驱动轮5和传动轮6上;将导向组件架设在支撑架上,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依次架设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在传送去程上形成S型弯折,以便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通过第一传送去程实现煤炭的转运,通过第二传送去程实现矸石的转运。转运槽3设置在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下方,转运槽 3对第一传送去程落下的煤炭进行收集;卸矸斗4设置在矸石卸料处和第二传送去程之间,引导矸石落在第二传送去程上。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导向组件将传送机构的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通过第一传送去程实现煤炭的转运,通过第二传送去程实现矸石的转运,实现一带多用,以便完成煤炭和矸石的分装分运。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机头端和机尾端,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两者之间设置有相对分布的传送去程和传送回程;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之间,且用于将所述传送去程分隔为第一传送去程和第二传送去程,且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高于所述第二传送去程;
转运槽,所述转运槽与所述第一传送去程的卸料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头端和所述机尾端的驱动轮和传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的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传送回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从所述机头端到所述机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传送回程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机尾端形成所述第一传送去程;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传送去程和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机头端形成所述第二传送去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从所述机头端到所述机尾端依次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上分别架设连接有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传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卸矸斗,所述卸矸斗与所述第二传送去程相对设置,且所述卸矸斗位于所述机头端与所述转运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矸斗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卸矸斗的直径从所述进口到所述出口呈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卸矸斗和所述转运槽之间,所述第一挡板横跨所述传送去程,且与所述传送去程保留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槽横跨所述传送机构,且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缓冲导向板,所述缓冲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去程和煤炭卸料处之间,且向着所述第一传送去程一侧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煤矸分运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机尾端,所述第二挡板横跨所述传送去程,且与所述传送去程保留间隙。
CN202021990382.4U 2020-09-11 2020-09-11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Active CN213386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0382.4U CN213386119U (zh) 2020-09-11 2020-09-11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0382.4U CN213386119U (zh) 2020-09-11 2020-09-11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6119U true CN213386119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1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0382.4U Active CN213386119U (zh) 2020-09-11 2020-09-11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6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02579B2 (ja) 高炉装入原料の粒度別分級装置
JPH09290912A (ja) 物品を単一縦列に整える搬送機構
US20070039802A1 (en) Movable belt conveyor system
CN105873839A (zh) 用于刚性包和小包的大袋子的分离机输送机系统
CN105836483B (zh) 流动式尾部供料链式散货堆装机
CA2435744A1 (en) A method of loading a loading train
JP2003517980A (ja) 可変速度制御を有するコンベヤ
CN211469909U (zh) 一种上下层流水线载具回流升降机装置
CN110606321A (zh) 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转载点的溜槽装置
CN205634104U (zh) 一种分料机构
CN110976310B (zh) 翻转式分拣系统
US6073561A (en) Box car for transporting bulk material
CN213386119U (zh) 煤矸分运传送装置
US8020691B2 (en) Belt conveyor and crushing unit
RU2009146614A (ru) Способ накопле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родуктов и накоп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из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JP2725888B2 (ja) 移動及び旋回中に連続的に物資を供給することのできる旋回するブリッジ物資取扱い装置
CN202440137U (zh) 卸料装置、装载和卸料装置、卸料系统
CN211495545U (zh) 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转载点的溜槽装置
CN220869462U (zh) 煤矿掘进运输设备
CN206088254U (zh) 一种可切换料线的皮带机漏斗
JP4477839B2 (ja) 容器集合方法及び容器集合装置
JPS58183520A (ja) 搬送仕分け装置
CN207956986U (zh) 成品料输送系统
JP2020164310A (ja) 搬送装置
CN218062381U (zh) 斜井卸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