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8677U -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8677U
CN213298677U CN202022108197.4U CN202022108197U CN213298677U CN 213298677 U CN213298677 U CN 213298677U CN 202022108197 U CN202022108197 U CN 202022108197U CN 213298677 U CN213298677 U CN 213298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cover body
spring
connecting cylinder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81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
汪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81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8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8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8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本申请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座、罩体、支撑筒、弹簧和连接筒,所述减震座用以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罩体用以罩设在所述减震座上,且所述罩体的下端用以与所述减震座连接,其上端敞口,所述减震座在所述罩体的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定位柱,且所述支撑筒、弹簧和连接筒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且所述支撑筒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柱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以与第二安装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筒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以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连接筒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本实施例所述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拆装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以及客车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扶手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主要用于主机、辅机、各种动力机械和仪器仪表免受振动的影响,起到减少振动、噪声和防止冲击的作用。现有的减震器结构复杂,安装拆卸复杂。
目前国内各城市公交客车主机厂扶手杆及底座均采用传统的刚性连接结构,该结构扶手杆插接至扶手底座内,需先用电钻在扶手杆钻取安装过孔,再用两颗内六角螺栓固定。
该扶手杆的连接结构方式装配强度高,固定螺栓与扶手杆配合不紧密,易产生扶手杆松动和异响的质量缺陷,且扶手杆及底座固定螺栓均暴露在外,美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外形美观的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一种减震器,包括减震座、罩体、支撑筒、弹簧和连接筒,所述减震座用以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罩体用以罩设在所述减震座上,且所述罩体的下端用以与所述减震座连接,其上端敞口,所述减震座在所述罩体的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定位柱,且所述支撑筒、弹簧和连接筒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且所述支撑筒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柱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以与第二安装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筒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以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连接筒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支撑筒与所述定位柱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旋合在所述定位柱上,且所述螺母的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座的上端面相抵,其上端与所述支撑筒的下端相抵。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支撑台,两个所述支撑台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筒和所述连接筒上,且两个所述支撑台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弹簧相匹配的沟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沟槽内并与其槽底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减震座呈圆柱体形,所述定位柱同轴设置在所述减震座的上端,且所述减震座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罩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减震座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罩体与所述减震座螺纹连接。
一种扶手杆连接结构,包括上述减震器,所述第一安装件为客车内底板,所述第二安装件为扶手杆,且所述扶手杆的下端用以由所述罩体上端的敞口处伸入其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筒的上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纹,且所述扶手杆的下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其内壁设有螺纹,所述扶手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筒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器装配简单,且在更换所述弹簧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二安装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筒从所述罩体内取出即可,便于拆卸安装。
本申请所述扶手杆通过多个所述螺栓安装在所述车身底架上,且所述罩体将连接结构均罩设在其内部,无螺栓暴露在所述连接结构外部,外形美观;且所述扶手杆和所述支撑筒之间设有弹簧,以消除扶手杆竖向的轴向运动,避免所述扶手杆竖向运动产生的异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杆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杆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减震座;11、定位柱;2、罩体;3、支撑筒;4、弹簧;5、连接筒;6、螺母;7、支撑台;8、扶手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3,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座1、罩体2、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所述减震座1用以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罩体2用以罩设在所述减震座1上,且所述罩体2的下端用以与所述减震座1连接,其上端敞口,所述减震座1在所述罩体2的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定位柱11,且所述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1,且所述支撑筒3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柱11连接,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用以与第二安装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筒5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4,以使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筒3和所述连接筒5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
所述第二安装件由所述罩体2上端敞口处伸入其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连接,或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由所述罩体2上端敞口处伸出至其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在装配所述减震器时,将所述减震座1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再将所述支撑筒3安装在所述定位柱11上后,依次将所述弹簧4和所述连接筒5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1上,用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即可;在需要更换所述弹簧4时,将所述连接筒5从所述罩体2内取出,更换所述弹簧4即可,便于拆卸安装。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1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1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支撑筒3与所述定位柱11螺纹连接。
所述定位柱11与所述支撑筒3螺纹连接,便于拆装。
优选地,还包括螺母6,所述螺母6旋合在所述定位柱11上,且所述螺母6的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座1的上端面相抵,其上端与所述支撑筒3的下端相抵。
所述螺母6将多个所述螺栓压紧在所述减震座1上,有利于提高所述支撑筒3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所述支撑筒3向下移动而影响所述减震器的性能。
如图2所示,所述减震座1上设有多个螺纹沉孔,所述减震座1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安装方便。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支撑台7,两个所述支撑台7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筒3和所述连接筒5上,且两个所述支撑台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弹簧4相匹配的沟槽,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沟槽内并与其槽底壁相抵。
两个所述支撑台7上的沟槽保证所述弹簧4的两端稳定地抵接在二者相互靠近的一侧,从而保证所述减震器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台7的横截面呈六边形,便于拧动所述支撑筒3和所述连接筒5,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减震座1呈圆柱体形,所述定位柱11同轴设置在所述减震座1的上端,且所述减震座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罩体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减震座1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罩体2与所述减震座1螺纹连接。
所述罩体2与所述减震座1螺纹连接,便于装配。
根据上述减震器,提出一种扶手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扶手杆连接结构中的所述第一安装件为客车底板,所述第二安装件为扶手杆8,且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用以由所述罩体2上端的敞口处伸入其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筒5连接。
安装所述扶手杆8时,在车身底架上钻取多个安装底孔并攻丝,再将所述减震座1通过多个螺栓安装在所述客车内底板上;再将所述支撑筒3安装在所述定位柱11上后,依次将所述弹簧4和所述连接筒5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1上,再将所述罩体2罩设在所述减震座1、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外,并与所述减震座1连接后,将所述扶手杆8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罩体2上端并与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连接,再将所述扶手杆8的上端与公交车连接固定,并压缩所述弹簧4,使所述弹簧4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筒5和所述支撑筒3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即完成扶手杆8的安装。
如图1所示,所述罩体2上端敞口处的直径与所述扶手杆8的直径相匹配,以使所述扶手杆8稳定地连接在所述连通筒5上。
在所述扶手杆8产生竖向移动时,以使所述弹簧4可伸缩以吸收所述扶手杆8的竖向移动,避免所述扶手杆竖向运动产生的异响;且所述罩体2罩设在所述减震座1、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上,所述罩体2外无螺栓外露,外形美观。
且所述罩体2与所述减震座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筒3与所述定位柱11螺纹连接均有利于降低所述扶手杆连接结构的装配强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筒5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纹,且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其内壁设有螺纹,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筒5螺纹连接。
所述扶手杆8与所述支撑筒3螺纹连接,装配简单,降低装配难度,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座(1)、罩体(2)、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所述减震座(1)用以安装在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罩体(2)用以罩设在所述减震座(1)上,且所述罩体(2)的下端用以与所述减震座(1)连接,其上端敞口,所述减震座(1)在所述罩体(2)的内部设有竖向分布的定位柱(11),且所述支撑筒(3)、弹簧(4)和连接筒(5)由下至上依次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1),且所述支撑筒(3)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柱(11)连接,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用以与第二安装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筒(5)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作用下压缩所述弹簧(4),以使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筒(3)和所述连接筒(5)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筒(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支撑筒(3)与所述定位柱(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6),所述螺母(6)旋合在所述定位柱(11)上,且所述螺母(6)的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座(1)的上端面相抵,其上端与所述支撑筒(3)的下端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支撑台(7),两个所述支撑台(7)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筒(3)和所述连接筒(5)上,且两个所述支撑台(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弹簧(4)相匹配的沟槽,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沟槽内并与其槽底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1)呈圆柱体形,所述定位柱(11)同轴设置在所述减震座(1)的上端,且所述减震座(1)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罩体(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减震座(1)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罩体(2)与所述减震座(1)螺纹连接。
6.一种扶手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震器,所述第一安装件为客车内底板,所述第二安装件为扶手杆(8),且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用以由所述罩体(2)上端的敞口处伸入其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筒(5)的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5)的周向侧壁上设有螺纹,且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设有内部中空且其内壁设有螺纹,所述扶手杆(8)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筒(5)螺纹连接。
CN202022108197.4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Active CN213298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8197.4U CN2132986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8197.4U CN2132986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8677U true CN213298677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3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8197.4U Active CN213298677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8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5429A (zh) 减振的机动车灯具
CN201931956U (zh) 一种悬架顶胶
CN213298677U (zh) 一种减震器及扶手杆连接结构
CN111927621A (zh) 一种用于柴油机发电机组的安装机构
CN210460986U (zh) 一种车载空调压缩机的二次减震降噪系统
CN116619963A (zh) 一种前支柱总成及车辆
CN110789284A (zh) 一种铸铝支架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215370728U (zh) 一种可拆式高弹减震装置
CN110821999A (zh) 一种具备限位减震复合功能的减震器
CN113679195A (zh) 改善旋转座椅机构后撞强度的结构
CN210371377U (zh) 一种净水器水泵的减震结构
CN112524188A (zh) 一种便捷可拆卸机电减震器
CN209483858U (zh) 一种摩托车用便于拆装的液压减震器
CN201980077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软垫
CN21990404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01045391Y (zh) 螺纹式结构减震器
CN21208002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充电器减震结构
CN213502574U (zh) —种新能源汽车新型副车架
CN205937617U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769912U (zh)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CN221067763U (zh) 一种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17145634U (zh) 一种稳定减震的汽车配件左悬置支架
CN217294182U (zh) 一种汽车减震支架
CN217227283U (zh) 发动机减震支架
CN214836713U (zh) 一种具有缓解横向震动结构的结构异型发动机减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