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7555U -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7555U
CN213297555U CN202021704638.0U CN202021704638U CN213297555U CN 213297555 U CN213297555 U CN 213297555U CN 202021704638 U CN202021704638 U CN 202021704638U CN 213297555 U CN213297555 U CN 213297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echanism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vehicle doo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46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韶辉
付维诺
林振庆
刘祥
刘少华
王金成
张健
邱焕刚
岳昆
柳洪贞
李存宝
杨帅
张振梅
陈荣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Tricyclic Lock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46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7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7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7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依次轴接的拨杆、壳体、连杆和开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的立柱贯穿所述壳体的腰形孔,与壳体另一侧的连杆联动,所述连杆具有与开启臂接合的解锁位置,以及与开启臂分离的锁止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将腰形孔设置于壳体上,基于对腰形孔的形状设计同时结合壳体的材质选择,最终通过拨杆的立柱与腰形孔的配合,实现了一种作用于拨杆上的弹性手感效果。

Description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门锁的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而汽车门锁作为对安全性体现较为直观的功能,其在安全性上面的表现对汽车产品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
儿童锁,是一种针对后排门锁的安全功能,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误操作解除锁止而将车门打开。目前的汽车主要配备的儿童锁主要有电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机械操控的儿童锁主要是通过一个外部可操控的拨杆,在两个位置上的转动切换,从而实现对门锁开启臂的接合与分离,进而达到儿童锁的使用目的。因此,操作者对拨杆转动位置切换的感知确认直接影响儿童锁的安全性,同时也会给操作者带来良好的操控体验。现有的装置中,通常会采用弹性件使拨杆稳定可靠的在两个位置进行切换,进而使操作者获得较强的操纵感。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需要单独的弹性件来保证位置,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相对于传统的锁止机构来说,弹性机构集成在拨杆与壳体零件,显著降低零件成本,结构配置科学紧凑、用户操控感知体验较佳、拨杆在锁止和解锁两个位置之间切换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依次轴接的拨杆、壳体、连杆和开启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拨杆的立柱贯穿所述壳体的腰形孔,与壳体另一侧的连杆联动,所述连杆具有与开启臂接合的解锁位置,以及与开启臂分离的锁止位置。
所述拨杆的立柱与所述壳体的腰形孔配合,所述腰形孔具有弹性效果,所述弹性效果体现在:所述腰形孔的两端与立柱为间隙配合,所述腰形孔的中间段与立柱为过盈配合。
对应于拨杆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所述立柱在所述腰形孔内具有两个终点位置,所述两个终点位置为腰形孔的两端,两个终点位置之间为过渡区段,所述过渡区段具有与立柱相比更小的横截面。
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
当拨杆的立柱滑动至所述腰形孔的过渡区段时,所述过渡区段将对立柱产生弹性回位力,所述弹性回位力借由立柱作用于拨杆,使拨杆从当前位置顺势转换到一个终点位置。
所述拨杆具有旋转轴,所述壳体具有安装孔,所述拨杆的旋转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孔内,实现拨杆与壳体的转动连接。
所述拨杆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轴配合实现导向作用。
所述拨杆具有操作部位,所述操作部位为呈矩形结构的操作槽,或为柱状结构的操作轴。
所述连杆的一侧通过凹槽与拨杆的立柱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侧通过插槽与开启臂的插接部相连,所述拨杆能够带动连杆摆动,以使其自身的插槽插入开启臂的插接部,或者与开启臂的插接部脱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将腰形孔设置于壳体上,基于对腰形孔的形状设计同时结合壳体的材质选择,最终通过拨杆的立柱与腰形孔的配合,实现了一种作用于拨杆上的弹性手感效果。整个锁止机构的各部件之间配合科学紧凑,操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爆炸图(第一角度);
图2:图1的锁止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带立柱及旋转轴);
图4:腰形孔结构示意图;
图5:锁止机构轴测图;
图6: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爆炸图(第二角度);
在图中, 1、轴,2、拨杆,2.1、旋转轴,2.2、立柱,2.3、导向槽,2.4、操作槽,3、壳体,3.1、安装孔,3.2、腰形孔,3.2.1、第一终点位置,3.2.2、第二终点位置,3.2.3、第一过渡侧,3.2.4、第二过渡侧,3.3、壳体轴孔,4、连杆,4.1、插槽,4.2、凹槽,4.3、导向孔,5、开启臂,5.1、插接部,5.2、开启部,5.3、开启臂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由轴1依序连接、且相互之间联动配合的拨杆2、壳体3、连杆4和开启臂5,其中的拨杆2为操控件,壳体3为定位件,连杆4为动作件,开启臂5用于解锁机动车门锁。操作时,通过转动壳体3一侧的拨杆2,带动壳体3另一侧的连杆4在两个位置之间转动切换,从而实现连杆4与开启臂5之间的接合或分离,进而实现对开启臂5的锁止和解锁。
以下对各部件的自身结构及相互之间配合和作用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拨杆2作为操控件转动安装在壳体3的一侧,因此,拨杆2具有操作部位,所述操作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是呈矩形结构的操作槽2.4,通过工具或钥匙插入所述操作槽2.4,可实现对连杆2的扭转驱动。拨杆2与壳体3之间具有转动配合关系,所述转动配合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是一种轴孔配合关系:即拨杆2具有一旋转轴2.1,壳体3具有一安装孔3.1,所述旋转轴2.1对位安装于安装孔3.1,从而使拨杆2转动安装于壳体3上。
拨杆2在自身转动的同时要带动连杆4产生相应动作,因此,拨杆2与连杆4之间应存在联动关系:所述拨杆2具有一立柱2.2,所述立柱2.2贯穿壳体3上的腰形孔3.2而后与连杆4上的凹槽4.2插接配合。当拨杆2转动时,所述立柱2.2则滑动配合于腰形孔3.2中。
本实施例中,腰形孔3.2与立柱2.2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实现一种能够获得较强操纵感的弹性操作手感,所述弹性操作手感的效果首先得益于腰形孔3.2的形状:即所述腰形孔3.2的两端与立柱2.2为间隙配合,所述腰形孔3.2的中段与立柱2.2为过盈配合。所述弹性操作手感的效果还同时得益于壳体3的材质选择,当壳体3采用塑料件时,基于壳体3所开设的腰形孔3.2与立柱2.2之间的配合,更能够加强这种弹性操作手感。
对应于拨杆2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所述立柱2.2在所述腰形孔3.2内具有第一终点位置3.2.1和第二终点位置3.2.2,所述两个终点位置为腰形孔的两端,两个终点位置之间为由第一过渡侧3.2.3和第二过渡侧3.2.4构成的过渡区段,所述过渡区段具有与立柱相比更小的横截面。当拨杆2的立柱2.2滑动至所述腰形孔的过渡区段时,所述过渡区段将对立柱产生弹性回位力,所述弹性回位力借由立柱2.2作用于拨杆2,使拨杆2从当前位置顺势转换到一个终点位置。
所述连杆4的一侧通过凹槽4.2与拨杆2联动,所述连杆4的另一侧通过插槽4.1与开启臂5的插接部5.1相连,所述拨杆2能够带动连杆4摆动,以使其自身的插槽4.1插入开启臂5的插接部5.1,或者与开启臂5的插接部5.1脱开。
本实施例的拨杆2具有导向槽2.3,所述轴1贯穿所述导向槽2.3,在拨杆2转动过程中,所述导向槽2.3与轴1相互配合实现导向作用。
所述连杆4上设有导向孔4.3,所述轴1贯穿所述导向孔4.3,并与之相互配合,实现对连杆4的转动导向。
所述轴1依次贯穿拨杆2的导向槽2.3、壳体3的壳体轴孔3.3、连杆4的导向孔4.3以及开启臂5上的开启臂轴孔5.3,将拨杆2、壳体3、连杆4和开启臂5连接为一个整体。
以下为本实施例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的操作过程:
一、锁止
通过工具或钥匙扭动拨杆使其转动到锁止位置,拨杆转动的同时,立柱在壳体的腰形孔内进入第一终点位置,连杆在立柱驱动下同步转动,连杆的插槽进入开启臂的插接部,连杆与开启臂结合并将其锁止,开启臂无法开启车门,此时为儿童锁的锁止状态。
二、解锁
通过工具或钥匙扭动拨杆使其转动到解锁位置,拨杆转动的同时,立柱在壳体的腰形孔内进入第二终点位置,连杆在立柱驱动下同步转动,连杆的插槽脱离开启臂的插接部,连杆解锁对开启臂的锁止,开启臂可正常开启车门,此时为儿童锁的解锁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包括依次轴接的拨杆、壳体、连杆和开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的立柱贯穿所述壳体的腰形孔,与壳体另一侧的连杆联动,所述连杆具有与开启臂接合的解锁位置,以及与开启臂分离的锁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的立柱与所述壳体的腰形孔配合,所述腰形孔具有弹性效果,所述弹性效果体现在:所述腰形孔的两端与立柱为间隙配合,所述腰形孔的中间段与立柱为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拨杆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所述立柱在所述腰形孔内具有两个终点位置,所述两个终点位置为腰形孔的两端,两个终点位置之间为过渡区段,所述过渡区段具有与立柱相比更小的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拨杆的立柱滑动至所述腰形孔的过渡区段时,所述过渡区段将对立柱产生弹性回位力,所述弹性回位力借由立柱作用于拨杆,使拨杆从当前位置顺势转换到一个终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具有旋转轴,所述壳体具有安装孔,所述拨杆的旋转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孔内,实现拨杆与壳体的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轴配合实现导向作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具有操作部位,所述操作部位为呈矩形结构的操作槽,或为柱状结构的操作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一侧通过凹槽与拨杆的立柱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侧通过插槽与开启臂的插接部相连,所述拨杆能够带动连杆摆动,以使其自身的插槽插入开启臂的插接部,或者与开启臂的插接部脱开。
CN202021704638.0U 2020-08-17 2020-08-17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Active CN213297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4638.0U CN21329755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4638.0U CN21329755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7555U true CN213297555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4638.0U Active CN213297555U (zh) 2020-08-17 2020-08-17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75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1250A (zh) * 2022-06-28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儿童锁的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1250A (zh) * 2022-06-28 2022-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儿童锁的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0947B2 (en)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US7770946B2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20084656A1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lock
CN107558830A (zh) 电吸锁
US5947536A (en) Latch device for a tailgate of a vehicle
JPH04124555U (ja)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AU2005307310A1 (en) Door lock apparatus for vehicles
CN213297555U (zh) 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CN207268123U (zh) 电吸锁
CN204590853U (zh) 一种推拉门锁
CN112392341B (zh) 电动儿童锁装置
CN1936248A (zh) 自动防盗门锁
CN209924640U (zh) 电控锁具的走线结构
CN111779367A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动锁体
CN213330503U (zh) 一种机动车门锁锁止机构
CN218759329U (zh) 用于汽车门锁的儿童保险机构
KR200150172Y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장치
CN215255395U (zh) 一种手套箱及汽车
CN212376461U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动锁体
CN215255229U (zh) 一种锁的钥匙防脱落结构
CN219492004U (zh) 门把手和车辆
CN216277361U (zh) 一种锁具离合器总成装置及锁具
CN218844001U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218150361U (zh) 一种汽车门锁用自吸传动结构
CN220014826U (zh) 门锁机构的锁定模块和门锁机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